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lycoprotein Ⅵ,GPⅥ)多克隆抗体,用于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血小板膜GPⅥ的方法,并观察健康人血小板表面GPⅥ表达情况.方法:以重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抗人血小板膜GPⅥ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运用该抗体结合FCM检测101名健康受试者血小板膜GPⅥ.结果: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BJ010经免疫沉淀技术、ELISA双抗夹心法证实能与血小板裂解液中变性及天然血小板膜GPⅥ结合;经FCM检测证实可识别血小板膜GPⅥ.101名健康受试者血小板膜GPⅥ的平均几何荧光强度的中位数为57.7(28.8~98.0),大值是小值的3.5倍,性别间表达无差异.该法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3%和8.8%.结论:成功制备获得抗人血小板膜GPⅥ多克隆抗体BJ010,并建立了FCM检测血小板膜GPⅥ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工具.
作者:屈晨雪;王建中;武淑兰;万文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肝硬化辅助诊断的生化指标.方法:对133例肝病患者(肝硬化90例,慢性肝病43例)和28名健康对照组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α2-巨球蛋白(α2M)、结合珠蛋白(HPr)、载脂蛋白A1(apoA1)进行检测.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和特异度(specificity,SPE),并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结果:临床常规鉴别诊断肝硬化与慢性肝病的指标ALB、ALT、AST、TBA、GGT、TBIL、α2M、HPT、apoA1,其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8.9%、65.6%、80.0%、68.9%、57.8%、58.9%、83.3%、53.3%、73.3%;特异度为90.7%、53.5%、51.2%、81.4%、62.8%、81.4%、27.9%、88.4%、90.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0.565、0.659、0.774、0.591、0.690、0.570、0.700、0.860.其中,ALB、AST、TBA、TBIL、HPT、apoA1这6项指标在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病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ALB、TBA、HPT、apoA1这4项指标平行试验的灵敏度为99.4.%,特异度为59.0%,阴性似然比为0.01,诊断准确度为89.5%;而4项指标系列试验的灵敏度为24.8%,特异度为99.9%,阳性似然比为248,诊断准确度为56.4%.结论:ALB、TBA、HPT、apoA1 4项指标的平行试验可作为排除肝硬化的诊断试验,系列试验可作为确诊肝硬化的较好指标.
作者:张洁;王琨;熊立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移植后早期真菌感染.方法:分析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6例HSCT患者在移植后38~86 d内发生真菌感染.6例中确诊真菌感染者2例,临床诊断2例,临床拟诊2例.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1例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3例为念珠菌感染.6例中4例治疗有效.结论: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经验性或早期干预性治疗是控制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键,对提高真菌感染治疗有效率和移植后生存率具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徐岚;胡炯;吴文;唐暐;闫骅;赵维莅;高晓东;沈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Toll样受体9(TLR9)及血清IL-12、IFN-γ水平,从天然免疫角度探讨生殖器疱疹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生殖器疱疹患者42例及健康对照者25名,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9的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IL-12、IFN-γ水平.结果:生殖器疱疹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9的表达以及血清IL-12、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体可能通过TLR9识别生殖器疱疹病毒,并诱发Th1型免疫反应.
作者:徐佩红;袁定芬;薛峰;郑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胸水和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检测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探讨各指标在对伴胸水的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26例肺癌患者、41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水和血清标本及30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6种肿瘤标志物测定,同时对患者胸水标本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胸水CEA及血清CYFRA21-1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高.CEA含量在胸水与血清中的比值(P/S)与其他5种肿瘤标志物P/S值相比其辅助诊断价值高.胸水标本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3%和100%;而其与胸水CEA联合检测后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7.56%.结论:检测胸水CEA、血清CYFRA21-1对鉴别良、恶性肺部疾病有重要价值,胸水CEA与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可提高辅助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顾志冬;郑子佳;毛客自;樊绮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犬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应的肺动脉压和病理变化.方法:将8只草犬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假手术操作和静脉注入自体血栓.结果:模型组肺动脉压在建模后的4个时点均较基础水平显著升高.两组的肺组织病理形态有明显区别,模型组不仅有肺血管内血栓存在,炎症反应也较明显.结论:通过注入自体血栓可成功建立急性PTE犬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PTE的发病机制及其干预治疗提供模型基础.
作者:韩力;时国朝;李庆云;万欢英;王玺;包志瑶;黄绍光;邓伟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在早期筛查铁缺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常用血液学指标,包括CH(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HGB、MCV、RDW和CHr;同时采用生物化学法或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S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fS)、血清铁蛋白(SF)和急性时相反应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CHr低于临界值(<28.5 pg)患者的CH、HGB、MCH、MCV、SI和TfS降低,RDW和TIBC增高,SF呈不规则变化.血清CRP增高患者与不增高的患者相比CHr及常规血液学指标无差异,但CRP增高患者SF显著增高(P<0.05).CHr<CH比CHr>CH患者的TfS显著减低(P=0.021).健康人CHr和CH的参考范围分别为30.4~35.8 pg、28.8~33.8 pg.结论:CHr低于临界值的患者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铁缺乏时的铁代谢变化.CHr可常规应用于临床铁缺乏的诊断和早期铁缺乏(CHr<CH)的筛查,且不受机体急性时相反应干扰.
作者:王建中;普程伟;尚柯;朱英;杨宏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心脏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SCN5A)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测定31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103名汉族健康人群的SCN5A基因编码区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3'侧翼区序列,并分析比较其遗传变异.结果:SCN5A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c.87G>A(p.Ala29Ala)和c.1673A>G(p.His558Arg)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健康对照组男、女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P=0.023和P=0.027).此外,IVA女性患者87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0.455∶0.198,P=0.013);而IVA男性患者1673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男性(0.025:0.175,P=0.017).结论:c.87G>A和c.1673A>G等位基因在我国健康汉族人群不同性别中分布不同;等位基因87A可能是女性IVA患者的遗传易感因素,而等位基因1673G在男性中可能具有预防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而被阳性选择,但该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方丹红;吴立群;陆林;楼盛;顾刚;沈永初;陈秋静;蒲里津;沈卫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不明原因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对上海浦东新区4个居委会16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内容涉及问卷咨询、体格检查、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检测、血ALT检测及肝脏实时超声检查,并对ALT升高者进一步检测HBsAg.结果:浦东新区上钢街道总共1 942人入选此次调查(排除乙肝病毒感染、过量饮酒者),其中男性729人,女性1 213人,年龄16~75岁.不明原因ALT升高的检出率为10.14%.ALT升高组糖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舒张压、腰围、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脂肪肝、高血压病是发生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脂代谢紊乱及其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蔡晓波;范建高;朱军;李新建;李锐;戴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的心脏改变.方法:选择10例AN患者[(18±2)岁]和10名正常对照者[(19±2)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N患者的左室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质量和左室质量指数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减小,且在校正身高、收缩压和心率后,左室质量依然有显著差异;主动脉和左房内径无显著差异.AN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每搏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均比正常对照者降低,而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无显著差异,左室舒张功能亦无显著差异.2例(2/10)AN患者有轻微二尖瓣脱垂(均为前叶).结论:左室质量降低、二尖瓣脱垂现象在AN患者中较常见.
作者:杨;陆洁莉;施仲伟;刘建民;王卫庆;赵咏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启动子-250G/A、-514C/T、-710T/C和-763A/G 4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12名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正常者、103例高三酰甘油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cs,HTG)患者的HL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运用群体数理遗传学方法分析HL启动子4个基因位点SNP的遗传平衡吻合度及相互间连锁不平衡关系.结果:在HTG组中,-250A和-514T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显著大于TG正常组(P<0.05);-710T/C位点仅有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763A/G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则均无差异(P>0.05).4个SNP相互间均呈强连锁不平衡.对启动子区3个SNP位点两两组合的单倍体型频率分析表明,在HTG和TG正常者中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单倍体型分析中,HTG者增加显著的是HL-250A/-514T/-710C单倍体型.结论:HL启动子的3个SNP及单倍体型与HTG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提供了HL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作者:倪培华;应雅韵;傅毅;张洁;樊绮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他克莫司(FK506)治疗肝移植受者早期霉酚酸(MPA)药代动力学的临床特点.方法:71例肝移植受者术后联合应用FK506和霉酚酸酯(MMF)治疗,MMF单剂口服剂量为1.0 g,每日2次.患者术后1至2周内,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4、6、8、10和12 h取外周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血浆MPA浓度,分别标为MPA-C0~12 h,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同一天测定FK506谷浓度(FK506-C0h)及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结果:合并108套数据,MPA-AUC0~12 h平均为(45.77±18.69)μg·h/ml(范围:10.66~117.01 μg·h/ml).MPA-C0~12 h与MPA-AUC0~12 h均相关(P<0.05),其中MPA-C2h的复相关系数高(r2=0.424,P<0.05).而FK506-C0h与MPA-AUC0~12 h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白蛋白(ALB)异常者的MPA-AUC0~12 h均显著低于ALB正常者(P<0.05).结论:原位肝移植后患者个体间早期MPA-AUC0~12 h差异很大;单个时间点MPA浓度不能有效反映其全程的血药浓度.FK506-C0h不影响MPA-AUC0~12 h,而血清ALB浓度则对其有显著影响.
作者:茅安炜;陈皓;余自成;沈柏用;陈冰;张伟霞;邓侠兴;周光文;彭承宏;李宏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凋查上海健康成年人的血常规参考范围.方法:对14 456名上海健康成年人(男7 144人,女7 312人,年龄18~65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红细胞计数(RBC),男性为(4.19~5.6)×1012 /L,女性(3.62~4.88)×1012 /L;血红蛋白(HGB),男性为133~171 g/L,女性114~148 g/L;红细胞压积(HCT),男性为0.38~0.50,女性为0.32~0.4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男性为83.6~97.6 fl,女性为82.7~97.2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男性为28.3~33.8 pg,女性为27.8~33.7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男性为329~357 g/L,女性327~357 g/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男性为11.5~13.9,女性为11.2~14.3;血小板计数(PLT),男性为(110~304)×109 /L,女性为(116~322)×109 /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男性为6.7~11.1 fl,女性为6.7~11.2 fl,白细胞计数(WBC),男性为(3.3~9.2)×109 /L,女性为(3.1~9.0)×109 /L.结论:上海健康成年人的RBC、HGB和HCT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同性别各年龄层间全血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无显著差异.男女性的WBC、MCV、MCH及男性HGB参考范围与目前采用的手工法采末梢血的正常参考范围相比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剑飚;陈骊婷;石厚荣;樊绮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间的关系,探讨survivin作为预测肺癌放疗敏感性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设计合成survivin基因引物,并对肺癌组织标本行RT-PCR以检测其survivin表达.对原代培养肺癌细胞行2.0 Gy X线照射后,采用Cell Proliferation Kit I(MTT)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结果: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为60.9%,而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仅为14.3%.肺癌细胞经2.0Gy的X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存活率下降.但survivin阳性肺癌细胞的存活率(40.0%~70.0%)显著高于survivin阴性肺癌细胞(20.0%~50.0%).结论:肺癌高表达survivin,并与其放射敏感性有关.X线照射对癌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survivin阳性的癌细胞对X线照射有一定耐受性.检测肺癌细胞survivin表达有望成为预测肺癌对放疗不敏感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张燕;孙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组转染的肝癌细胞中精氨酸酶Ⅰ的表达及其意义,探究其在HCV-肝细胞肝癌(HC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转染HCV基因组的人肝癌细胞系(Huh7)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印迹技术研究HCV基因组转染对细胞内精氨酸酶Ⅰ表达的影响;运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细胞精氨酸酶Ⅰ表达,并探讨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精氨酸酶Ⅰ在HCV阳性肝癌细胞系(Huh7-HCV)中的表达上调,且与对照细胞相比,Huh7-HCV细胞的精氨酸酶Ⅰ含量升高4.3倍.运用siRNA抑制细胞精氨酸酶Ⅰ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并导致其死亡,且可使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结论:精氨酸酶Ⅰ在HCV阳性肝细胞Huh7中表达上调,可能对促进Huh7-HCV细胞生长具重要意义.
作者:曹文俊;Bill Sun;连兆瑞;Marcy Clayton;Mark Feitelson;樊绮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利用三线法计算气胸患者的肺压缩程度,以探索更简便、精确的估算方法.方法:分析36例气胸患者的80幅直立后前位X线片(球管距离1.5 m):①分别应用体积法[(R2H-r2h)/R2H]和传统面积法[(ab-a'b')/ab]得出其肺压缩率,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差异.②测量每张胸片肺萎陷后3个固定点处的脏层与壁层胸膜间距离,计算距离之和(A+B+C),并与体积法所测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面积法与体积法所测值相关,但两者间存在差异,面积法计算肺压缩率比体积法低估约(3.95±5.16)%.根据体积法与三线法的回归分析得出,计算肺萎陷程度的公式为Y=2.20+[3.65×(A+B+C)],r=0.95,P<0.0001.结论:三线法是计算气胸肺萎陷程度方便而准确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蕾;李庆云;许娟;韩力;万欢英;邓伟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清与血浆中血栓蛋白的差异,探索临床检验血标本的佳取材方式.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并选用CM10蛋白质芯片对8名志愿者的血清和血浆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经Proteinchip Software 3.2软件采集原始数据后,采用Ciphergen公司的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血清及血浆标本中所有质荷比(m/z)蛋白丰度的差异,以初步探讨血清和血浆中血栓蛋白的差异.结果:经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显示2类标本间共有18个蛋白丰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m/z为1 872、1 902、1 923、1 993、2 144、2 193、2 745、3 402、15 147的9个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较高,而m/z为3 162、4 097、4 215、5 645、5 913、7 774、8 150、8 924、9 299的9个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较低.结论:血清和血浆间存在许多血栓蛋白丰度的差异.因此,在临床检验血液中血栓蛋白时,为尽可能反映血液非细胞成分的在体特征,标本选择血浆可能更佳.
作者:王静;张小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体制面临重大挑战.这些挑战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医疗支出不断上升,要求临床实验室持续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医疗保健更加关注,对检测准确性的要求不断增加.这些原因使实验室工作负荷持续加大,临床实验室面临更大的挑战.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LAS)为化解临床实验室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作者:樊绮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从骨髓释放入循环血液中后24~48 h内转变为成熟红细胞.因此,网织红细胞可敏感反映骨髓红细胞的造血状态,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Hb)合成水平.
作者:王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临床实验室检验自动化现状和概况检验领域的检测项目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丰富,实验室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及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实验室自动化的定义为:由机械化的仪器设备取代人的手工操作过程,这种仪器设备调节靠信息反馈,能完全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1].
作者:耿晓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是一种高通量、针对待测核酸中靶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技术.该技术仅需20 ng/μl DNA,即可通过简单的杂合、连接、PCR扩增及电泳步骤,在同一反应管中对四十多个不同的靶基因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这一技术先于2002年由荷兰的Schouten等[1]报道.如今短短几年中,该技术已被欧洲、亚洲等几十个实验室采用.迄今为止,已有150多篇不同领域采用该技术方法的报道在重要刊物上发表.
作者:韩瀚;刘敬忠;王清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 P450 enzyme system,CYPs)是参与外源化合物解毒和内源化合物代谢的重要酶系,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CYP3A5是CYP3A亚家族主要的肝外分布形式,其在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对CYP3A5与耐药关系的研究,将为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可能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从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对目前的CYP3A5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丁昭珩;赵劲秋;陈芳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重要手段之一[1].目前,移植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及感染等仍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但多数患者仍能获得治愈.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近年CML慢性期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与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晓东;吴文;赵维莅;唐帏;沈志祥;胡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造成的肾脏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见的病理损害之一,其危害较大,所引起的肾脏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主要的原因之一[1].本病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研究应用99mTc-亚锡喷替酸(99mTc-DTPA)测定不同时期SLE患者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对血清肌酐(Scr)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作者:贾支俊;冯雪凤;申景涛;郭万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有研究认为,在肠道菌群失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下肠黏膜免疫细胞异常激活,激活的免疫细胞凋亡受抑,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失控[1].
作者:薛惠平;倪培华;吴洁敏;童菊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改良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试剂盒,检测到乳酸脱氢酶同工酶6(LDH6)条带,对出现LDH6的患者进行追踪检测,发现患者血清LDH总活性都很高,均大于520 U/L.同时,当血清LDH6所占总活性比例大于7.9%时,患者2周内即死亡.因此,我们通过改良LDH同工酶试剂检测LDH6酶.可尽快检测出患者肝损伤程度,使其及时得到治疗.
作者:牛忆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是哺乳动物肝脏分泌的一种钙离子依赖型(C型)血清凝集素[1],是天然免疫中的主要成分之一.MBL通过多个活性部位与碳水化合物结合,在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ASP)参与下,通过非抗体依赖的补体激活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发挥抗感染作用[2,3].
作者:王荣山;沈杰;金洪星;金志彪;汪天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小板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post-transfusion purpura,PTP)、血小板输注后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等输血不良反应[1].本文对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作一简述.
作者:刘达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出血病(hemorrhagic disease)和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2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诊断在一定程度上需依赖血栓、止血检测的结果.本文就血栓与止血检测在出血病和易栓症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王鸿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