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6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188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1998年6期文献
  • 细胞膜糖蛋白CD36的研究现状

    CD36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具有多种受体功能,是近20年来血液细胞表面受体研究的热点,与机体的多种生理机能有关,本文就该受体蛋白的研究现状做一介绍.

    作者:傅绪杰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的关系

    不同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不同,密度高而颗粒小的亚组份可能作为CHD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预防CHD的发生.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类型、与CHD相关的有关证据及可能引起CHD的机制作一综述,并对以后的研究加以展望.

    作者:赵振泽;韩琴琴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冠脉内超声和多普勒在X综合征中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显象是以导管为基础的超声技术,能安全、准确地评价血管形态;血管内多普勒血流测定可用来评价冠状动脉功能.

    作者:杨志健;马文珠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G蛋白与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细胞肥大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细胞形态学改变.许多物质可以通过膜受体偶联的G蛋白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G蛋白已成为心血管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本文主要综述G蛋白的发现、组成与结构、G蛋白循环及与心肌细胞肥大的关系.

    作者:陈光辉;胡厚祥;祝善俊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文介绍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和受体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刘靖;徐成斌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尖端扭转型室速包括不同的类型,其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不同.本文重点介绍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广和;吾柏铭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降脂药氟伐他汀的临床应用

    本文从降脂治疗与冠心病的关系,氟伐他汀临床应用的降脂效果,耐受性及安全性、费用、效益分析等方面,综述了氟伐他汀与冠心病的关系.认为高胆固醇是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氟伐他汀是降脂治疗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因此运用氟伐他汀能有效预防冠心痛.

    作者:胡英;林佑善;诸骏仁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重建术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对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重建术前决策、人工瓣环合理选择、术中和术后疗效的评估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一概述.

    作者:林贻梅;沈学东;林佑善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小儿先心病术后低T3、T4综合征是手术创伤及体外循环(CPB)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结果,CPB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加重这种应激反应.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显著相关,对其监测有助于术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CPB后给予小剂量的T3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功能作用,小儿术后T3代替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魏波;陈玲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书讯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8年度第25卷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造影对风心病左房血栓的诊断价值

    本文报告了65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冠脉造影左房血栓诊断的分析,年龄41~64岁,平均52岁.二尖瓣病变64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心房颤动59例,有体循环栓塞史5例.冠脉造影左房和(或)左心耳血栓症阳性15例.48例外科换瓣手术,有左房或(或)左心耳血栓14例(29.2%),1例右冠右室支-右室瘘.14例二尖瓣狭窄球囊瓣膜成形术.冠脉造影左房血栓诊断敏感性为93.3%,特异性97.1%.结果提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作为左房血栓检出的可靠方法,较胸部超声心动图诊断率高,尤以左心耳血栓的检出.

    作者:郑更生;吴卫华;袁方;凌美玲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痛)的关系.方法:发色底物法测定PAI-1活性:将待测血浆样品稀释4倍加入96孔酶标板中,与PAI-1标准液一样:100μl/孔,并以100δ1TB缓冲液作对照.将纤溶酶原和发色底物分别溶于2mlTB缓冲液,混合两者,另取0.1ml TB缓冲液加速剂,并同纤溶酶原-发色底物混合,混匀后37℃预热2分钟,立即加100μl至各孔中.取一有盖盒子,底部放两层纱布,加少许蒸馏水,37℃保温30分钟.将已加入各种反应物的酶标板加盖后,置于盒中,37℃保温3小时.在酶仪上测定各孔A405,以对照孔调节零点,以A405对PAI-1标准品活性作标准曲线,待测样品PAI-1活性=标准曲线上查得数值×稀释倍数(U/m1).结果:126例患者的血浆PAI-1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P<0.01).结论:肺心痛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增高是肺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金振钟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氨力农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国产氨力农粉针剂静脉滴注对肺心病心衰时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对30例肺心痛心衰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国产氨力农粉针剂200mg/d静脉滴注,疗程20天.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肺动脉压力,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及t检验.结果:静滴氨力农治疗10天后MPAP显著下降(P<0.0015),治疗20天后较治疗前MPAP也显著下降(P<0.001),治疗20天后较治疗前MPAP也显著下降(P<0.001).治疗10天后与治疗20天后相比:MPAP无明显变化(P>0.2).结论:氨力农粉针剂静脉滴注对肺动脉压力有显著作用,持续静滴肺动脉压力可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治疗肺心病心衰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浩明;方宗君;王丽华;薛雅琴 刊期: 1998年第06期

  • 合心爽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EDLS浓度的改变及合心爽对EDLS的影响.方法:共选择49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观察合心爽对其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EDLS浓度的改变,EDLS应用放免法测定.结果:老年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EDLS浓度均明显增高,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EDLS浓度增高尤为明显,合心爽在明显改善心绞痛的同时,能够使EDLS浓度降低.结论:EDLS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而合心爽可能通过影响钙离子的内流而影响EDLS浓度.

    作者:曹雪滨;王士雯;韩丽;龙秀琴;沐贤友;陈德玲;毛继康 刊期: 199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