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影响因子:1.21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病学杂志   2013年10期文献
  • Periostin基因过表达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背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eriostin是一种基质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既往研究发现,periostin除参与胃癌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外,还能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目的:明确periostin基因过表达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5-Fu)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表达人periostin全长序列的重组质粒稳定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同时设置空载体稳定转染组和未转染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顺铂或5-Fu处理24 h,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经5 μmol/L顺铂或10 μmol/L 5-Fu处理的SGC7901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顺铂和5-Fu均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至胞质,同时caspase-3激活,caspase-3底物PARP剪切增强.periostin稳定转染组SGC7901细胞对顺铂和5-Fu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显著抗性,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经相同剂量化疗药物处理的空载体稳定转染组(P<0.05),胞质细胞色素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过表达periostin基因可增强SGC7901细胞对顺铂和5-Fu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抵抗能力,其抗凋亡活性与抑制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有关.

    作者:汪丽燕;李滨;郑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体荧光内镜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临床初探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对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价值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自体荧光内镜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确诊或高度怀疑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随访癌前病变患者的170例离体手术标本和30例在体受试者进行自体荧光内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自体荧光内镜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总体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4.0%、94.6%、93.5%、92.6%和95.3%.自体荧光内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κ=0.880).离体试验中,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与进展期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88.2%对95.8%,P=0.238),分化型癌与未分化型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97.9%对86.8%,P=0.009);在体试验中,分化型癌与未分化型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94.1%对80.0%,P=0.373).结论:自体荧光内镜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诊断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作者:戈之铮;龚帅;萧树东;叶衍铭;郑家骠;夏敬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08~2012年上海地区胃肠病学与肝病学SCI论文计量学分析

    背景:近年来,上海地区作者参与发表的胃肠病学与肝病学SCI论文数量增长明显.目的:评估上海地区胃肠病学与肝病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学术地位.方法:应用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获得2008~2012年间上海地区作者参与发表的胃肠病学与肝病学SCI论文,对发文数、发文作者和机构、期刊来源、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上海地区作者参与发表的胃肠病学与肝病学SCI论文共计15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者1278篇.发文数排名第一的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科李兆申,发文数排名前3位的机构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载文量多的期刊是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被引频次高的文献系肝病学研究,共被引用75次.结论:上海地区胃肠病学与肝病学SCI论文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论文质量则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应加强胃肠病学领域的研究.

    作者:邓珮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27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疣状胃炎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背景:疣状胃炎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慢性胃炎,与胃癌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其癌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p27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p27蛋白和cyclin D1在疣状胃炎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成熟型疣状胃炎、胃癌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cyclin D1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疣状胃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77.5%对45.0%,P<0.05),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成熟型疣状胃炎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未成熟型疣状胃炎组(52.5%对85.0%、77.5%,P<0.05),与胃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未成熟型、成熟型疣状胃炎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40.0%、42.5%对12.5%,P<0.05),但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5).疣状胃炎患者p27蛋白表达与肠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肠化生有关(P<0.05);p27蛋白、cyclin D1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p27蛋白、cyclin D1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作者:顾湘;朱海杭;陈洁;王庆娜;陶佳丽;陈健;向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食管胃交界腺癌的研究进展

    食管胃交界腺癌(AEG)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区域,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Siewert分类法逐渐被临床认可.Barrett's食管通路和胃通路是AEG的主要发病机制.手术切除是AEG的主要治疗方法,新辅助疗法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基因靶向疗法是治疗AEG的新方向.目前,东西方国家对AEG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其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AE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细胞间隙增宽和紧密连接蛋白

    食管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食管黏膜防御功能主要由上皮屏障完成,包括上皮细胞膜和紧密连接(TJ).研究发现,GERD患者食管上皮层TJ蛋白表达和分布异常可能导致上皮细胞间隙增宽(DIS),这也许能作为GERD食管形态结构异常的客观指标.因此,探讨TJ蛋白、DIS与GERD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为GERD的诊断、治疗甚至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谭佳成;叶必星;林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缺氧诱导因子-2α对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氧敏感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基因表达参与组织细胞对低氧的适应性应答,其表达是机体适应低氧的关键环节和起始步骤.近年研究发现HIF-2α可能与脂代谢过程有密切联系.本文就HIF-2α对脂肪酸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FTY720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FTY720是一种由冬虫夏草培养液多球壳菌素合成的鞘氨醇类似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FTY720还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增强化疗敏感性、抑制肿瘤转移.本文就FTY720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邢颖;王志红;韩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特利加压素联合内镜静脉曲张套扎术预防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研究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危重并发症之一,内镜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内镜治疗方案.对于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推荐于EVL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特利加压素3~5 d以预防早期再出血.目的:明确特利加压素联合EVL对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96例急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EVL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10 mg/d×5 d,干预组静脉推注特利加压素1 mg/d×5 d,其后两组患者均以维持剂量长期服用普萘洛尔.记录术后5 d内和3个月内的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早期(5 d内)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对12.5%,P<0.05),两组近期(3个月内)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4.2%对14.6%,P>0.05).结论:急诊EVL联合特利加压素预防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早期再出血的效果优于EVL联合普萘洛尔,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彭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凝血功能分析

    背景:血栓栓塞是溃疡性结肠炎(UC)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活动期UC凝血状态,可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分析UC活动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UC患者162例.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评估患者临床活动性指数(CAI)和Baron内镜下评分.比较PLT、MPV、PT、APTT、FIB、TT、D-D在UC不同疾病活动性和不同严重程度间的差异,分析UC活动期PLT、MPV、PT、FIB、D-D与ESR、CRP、CAI、Bar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UC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正常对照组的PLT、MPV、FIB、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UC间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UC活动期患者PLT和D-D与ESR、CAI、Baron评分呈正相关,MPV与ESR、Baron评分呈负相关,PT和D-D与CRP呈正相关,FIB与ESR、CRP、Baron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C活动期患者MPV与Baron评分呈负相关,FIB与ESR和CRP呈正相关,D-D与ESR和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PLT、MPV、PT、FIB、D-D可作为评价UC活动性的指标,D-D可作为评价UC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刘闻莺;刘欣艳;杨根妹;常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金属夹联合尼龙套圈在内镜带蒂大息肉摘除中的应用

    背景:消化道出血是内镜息肉摘除术常见的并发症.目的:观察金属夹联合尼龙套圈对内镜带蒂大息肉摘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89例带蒂大息肉患者,分为尼龙套圈组(A组)和金属夹联合尼龙圈套组(B组),回顾性分析息肉形态、部位、大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息肉形态均以山田Ⅳ型为主,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息肉顶部、蒂部平均直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的术中出血发生率(12.8%对10.0%)、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10.3%对4.0%)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出血均停止.A组2例患者术后3个月息肉复发,B组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无息肉残端残留.结论:金属夹联合尼龙套圈能有效预防内镜下带蒂大息肉切除术中和术后的出血.

    作者:徐建华;韩冰;张其胜;高鹏;姚忆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

    背景: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POI)并不罕见,其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缓预后.目前关于POI危险因素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PO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3年3月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集18项POI可疑危险因素,筛选POI发生相关因素,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187例患者纳入研究,31例(16.6%)发生POI,性别、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史、白蛋白水平、直肠肿瘤、回肠造瘘与POI的发生相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OPD史、回肠造瘘是PO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COPD史、回肠造瘘是结直肠癌POI的重要因素.

    作者:许松欣;丁岩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便秘的诊断和分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临床医师在详细采集病史的基础上,应充分了解引起便秘的病因,以排除器质性便秘的可能性;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便秘主要症状推断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结合结肠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查进行分型,进而指导并选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作者:方秀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巨细胞病毒:激素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可能病因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机会病原体,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触发因素.接受激素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易发生CMV感染.CMV存在时,炎症将更为复杂.感染CMV的活动期UC患者常对激素治疗无应答,给予抗病毒药物则可诱导缓解.根据既往临床证据,CMV是激素难治性UC的一个可能病因.

    作者:薛猛;姒健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