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8-7125
  • 国内刊号:31-1797/R
  • 影响因子:1.21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病学杂志   2018年3期文献
  • TIPE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究

    背景:TIPE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负调控蛋白,对于维持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TIPE2在人体中广泛表达于各类组织和器官.目的:检测TIPE2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非UC个体外周血和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活动期UC患者的外周血标本42例和结肠黏膜标本30例,同时采集同期非UC个体外周血和结肠黏膜标本作为对照,分别采用 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IPE2 mRNA和结肠黏膜TIPE2蛋白表达.结果:TIPE2 mRNA在U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elove-Witts分型轻、中、重度UC组间TIPE2 mRNA表达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E2蛋白在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随UC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E2在UC患者结肠局部表达增高,可能与UC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王沫;董蕾;赵菊辉;刘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和精神心理状况的调查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精神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目的:探讨IBS和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异常状况,并初步分析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天津市6家医院就诊的FG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焦虑、抑郁状况,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初步探讨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117例FGIDs患者完成问卷,其中单纯IBS患者32例(2.9%),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113例(10.1%).IBS组睡眠障碍、精神心理异常以及两者同时存在的比例分别为59.4%、93.8%和59.4%,IBS重叠组分别为82.3%、95.6%和78.8%.性别、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是IBS重叠组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4,P=0.049,P=0.025).结论:IBS和IBS重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或)精神心理异常,性别、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是IBS重叠组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彬;赵威;许梦雀;华建平;张秋瓒;刘艳迪;王东旭;唐艳萍;王邦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Kupffer细胞极化和肝星状细胞活化在NAFLD相关炎症和纤维化中的作用

    背景:Kupffer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SC)在慢性肝损伤炎症和纤维化的始动和持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Kupffer细胞极化和HSC活化对肝内炎症-纤维化发展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高脂(HF)饮食和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upffer细胞表型和HSC活化状态,real-time PCR检测炎症、纤维化相关基因和PPAR-γ表达.结果:HF和MCD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和NASH模型肝内F4/80阳性Kupffer细胞、CD11c阳性M1型巨噬细胞和α-SMA阳性HSC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MCD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NAFL和NASH时肝内TNF-α、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α-SMA、Col1 mRNA表达仅在NASH时显著增高(P<0.05).肝内PPAR-γ mRNA表达在NAFL时显著增高(P<0.05),在NASH时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NAFLD进展过程中,肝内Kupffer细胞呈现持续的M1型极化,HSC在疾病早期已出现活化并随疾病由NAFL向NASH进展而加剧.Kupffer细胞极化和HSC活化促进了NAFLD中肝脏炎症-纤维化的启动和进展.

    作者:王祺;吴惠敏;倪茜茜;华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厚朴排气合剂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快速康复中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背景:研究表明厚朴排气合剂有助于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但目前尚缺乏其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厚朴排气合剂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7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前6 h、术后6 h和术后12 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 mL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 mL.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而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对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缩短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符合快速康复这一理念.

    作者:仇伊尔;骆洋;秦绍岚;崔然;秦骏;陈建军;俞旻皓;钟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近、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差异以及内镜下切除指征的探讨

    背景:近年远端胃癌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近端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近、远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目的:探讨早期近、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差异以及内镜下治疗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20例早期胃癌(近端101例,远端3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早期近、远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溃疡、淋巴结转移与早期远端胃癌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联合上述4个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黏膜内、分化型、无脉管浸润的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8%,低于远端胃癌(8.3%).结论:早期近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早期远端胃癌存在明显差异,黏膜内、分化型、无脉管浸润的近端胃癌患者更适合行内镜下切除.

    作者:刘飞;王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精神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次结肠镜检查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均可对UC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影响.研究发现精神心理障碍是UC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影响UC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延长病程,影响预后.本文就精神心理因素在U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忻颖;陈胜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炎症性肠病常见基因多态性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IBD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其发病机制主要有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因素参与.易感基因对IBD的发生、发展、临床表型乃至后续治疗具有重要影响,证明了遗传因素在IBD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研究较多以及新近发现的IBD相关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一综述.

    作者:周文鹏;白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肠黏膜屏障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肠上皮细胞是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与细胞间紧密连接(TJ)密切相关.研究证实IBS患者肠黏膜TJ结构异常,可能与IBS发病相关.本文就肠上皮细胞TJ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磊;林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压氧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该病难以治愈,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高压氧(HBO)治疗是机体处于高气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对UC的疗效已得到肯定.本文就HBO在U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瑶;王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生物学标记物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可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早期采取相应治疗可降低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生物学标记物因具有易获取、检测重复性好、性质稳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寻找具有临床价值的生物学标记物,有助于指导AP的分层诊治.本文就生物学标记物对AP严重程度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陈亮;陈尼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肠型胃癌的癌前病变.血清胃蛋白酶原(PGs)、胃泌素17(G17)是胃黏膜病变的生物学标记物,在CAG诊断和早期胃癌筛查中作用突出.目的:探讨CAG患者血清PGs、G17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CAG患者582例,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计算PGⅠ/ PGⅡ比值(PGR),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AG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PGR、G17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GⅠ、PGⅡ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s=0.374,P<0.01;rs=0.559, P<0.01),PGR、G17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s= -0.649,P<0.01;rs= -0.141,P<0.05).结论:CAG患者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血清PGs和G17作为CAG诊断和早期胃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时,应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作者:郭会玲;高广周;张金卓;郝英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胃癌筛查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30%,早期胃癌10年生存率可达90%.胃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可降低其死亡率.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主要的病因,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胃癌筛查方法、筛查对象、筛查流程以及胃癌筛查与Hp检测/根除策略相结合等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人慢性便秘处理的若干问题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群卫生保健的常见问题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大多属于功能性便秘,而继发性便秘多与器质性疾病和药物有关.应正确认识老年人便秘的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注意老年人便秘的临床评估和报警征象.慢性便秘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我国目前具体情况,试行慢性便秘三级诊治流程是必要的.

    作者:严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多项研究已证实磁控胶囊胃镜对胃病的诊断准确性与传统电子胃镜高度一致,且具有舒适、安全、无需麻醉、无交叉感染风险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数百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数十万例次,是传统电子胃镜的有益补充,成为胃病初筛和检查的重要工具.为保证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的医疗质量,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组织多位专家经过多轮会议讨论,结合我国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室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磁控胶囊胃镜临床研究结果,参考我国消化内镜中心的安全运行专家共识以及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特制定本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作者: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健康管理与体检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