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近100%,对人民生命危害极大.近年来,东安县狂犬病疫情居高不下,2003年一个县范围内发生狂犬病29例,疫情位居全省发病前列.2004年起,东安县定为省级狂犬病监测点.本研究对东安县1989至2006年狂犬病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东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伍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高位结肠灌洗加中药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16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4例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配合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102例仅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血氨等生化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其预后.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的恢复程度和血氨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且神志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9±1.4)d,较对照组的(3.5±1.7)d明显缩短(P<0.01),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1.6%、7.9%、5.3%、30.7%)较对照组(64.7%、22.5%、20.6%、57.8%)低(X2值分别为22.39、8.06、10.20、15.05;P值均<0.01),治疗组存活率为92.1%,较对照组的78.4%明显提高(X2=7.11,P<0.01).结论 高位结肠灌洗配合传统内科药物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缩短神志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振纲;田德英;黄元成;许东;李正莲;严先英;魏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HBV感染后主要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发生肝细胞损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在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CTL和NK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有两条重要路径,一是Fas-Fas配体系统的杀伤作用,二是穿孔素-颗粒酶的杀伤作用.这两条杀伤途径彼此独立存在,即靶细胞损伤可是Fas-Fas配体或穿孔素-颗粒酶的单独作用,也可是两者的相互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关系.
作者:崔速南;汪明明;刘靓雯;张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全世界每年有3~5亿的疟疾患者,其中90%发生在非洲.长期以来,在非洲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抗疟特效药的盐酸间苯二酚奎宁(Quinimax),其用量越来越大.而另一种抗疟药青蒿素(Arteminin)对各种疟原虫红内期无性体具有强力杀灭作用,能有效缓解症状和杀灭疟原虫,但青蒿素在尼日尔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
作者:罗忠叁;宫学林;李蔓玲;梁慧婷;时宇花;Ouma.Traoré;Manou.Amadou;Abana.Ma(i).Mamadou;Souley.Talata;Ze(i)di.Abdouramane;Kabirou.Abdou;Ahamed.Danbarta;Alejanda.Ballagas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对照组42例患者予普通干扰素α-2a 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均为48周,治疗结束后再随访72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有9例患者治疗前、后行肝组织活检.结果 治疗结束时至治疗结束后72周,治疗组HBeAg和HBV DNA定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72周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阴及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8.6%、51.7%、48.3%和51.7%、44.8%、4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3例血清HBsAg转阴,且持续到治疗结束后72周,对照组无转阴者.治疗组9例患者治疗前肝组织中HBsAg及HBcAg分别有8例和6例阳性,治疗结束时分别为2例和3例;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及胶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72周,治疗组血清HA、LN、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在治疗结束后72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能持久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田玉岭;赵伟;沈玲;刘伟;常家宝;方之勋;孙溪宾;杨毅军;杨永峰;王爱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越来越受到重视,但HCV进入宿主肝细胞的机制尚不明.近年来,不少学者已证实HCV感染与脂代谢相关,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为HCV受体,HCV与人血清中β脂蛋白结合,通过LDLR感染肝细胞是HCV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载脂蛋白B(apoB)是β脂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脂代谢,在HCV的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3].
作者:黄刚;祝成亮;刘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E.coli系统合成HHV-8三个抗原性较强的融合蛋白:K8.1,ORF65和ORF73 C,作为检测抗原,阳性血清为本地12份卡波西肉瘤患者血清和32份AIDS相关型卡波西肉瘤患者血清;阴性血清为20份皮肤肿瘤患者血清和77份15岁以下儿童血清.以Western印迹及ELISA法确定各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和该混合抗原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获得高纯度的3种8型疱疹病毒特异重组蛋白,均具备较强的抗原特性.应用上述复合抗原ELISA法与传统免疫荧光法共同筛查同批次阳性和阴性血清,发现前者敏感度远高于后者,分别为81.8%和34.4%,特异度则为97.9%.结论 K8.1、ORF65、ORF73 C是建立HHV-8血清学检测方法较佳的候选抗原,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王星;何方平;卢晓梅;赵淑君;林仁勇;何斌;温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男,41岁.因外院体格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4 d入院.患者血TBil 43.9μmol/L,直接胆红素13.8μmol/L,ALT、AST正常.抗-HBs、抗-HBc阳性,HBVDNA阴性,无特殊不适,未服用药物.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BP:117/75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好,全身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均末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李刚;李爱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男,16岁,发现HBsAg阳性10年,肝功能异常2年余,服用拉米夫定9个月发生YMDD耐药变异,其两个姐姐皆为HBV携带者.实验室检查:ALT 294 U/L,AST96 U/L,HBsAg>250 U/mL,HBeAg S/CO值为151,HBV DNA 3.87×106拷贝/mL,YMDD变异阳性,变异位点是P528位和P552位,HBV基因型为B型.发现拉米夫定耐药变异后即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联合治疗1个月,后停用拉米夫定,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单一治疗,共56周.
作者:刘彩峰;刘志荣;肖迪;董格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寒战、高热8个月,持续发热1个月就诊.既往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史.患者8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寒战、发热,每1至2个月发作1次,持续1周至1个月不等,多数情况下仅有发热,有时伴咽痛或恶心、呕吐及轻度腹泻,右上腹轻度压痛,Murphy's征(-),WBC(15~20)×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高,多次住院治疗,血培养为革兰阴性菌,经抗菌药物治疗1周体温正常,两次B型超声及CT检查发现胆囊壁毛糙,诊断为胆囊炎.用头孢哌酮治疗后体温下降,但仍反复发作,严重时伴有意识不清、感染性休克、真菌性膀胱炎等并发症.
作者:蒲增惠;于红霞;包益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可用于快速区分北京基因型的分型标志.方法 应用间隔寡核苷酸分型法对56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经双向电泳技术比较北京基因型菌株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的全菌蛋白表达图谱差异,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进而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相应基因及上游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5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49株为北京型菌株,7株为非北京型菌株.两个基因型菌株中差异明显表达的蛋白质为Rv0927c,该蛋白质斑点在4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中均缺失,而在7株非北京菌株和H37Rv中均有出现.北京基因型菌株Rv0927c基因有两个特征性突变:在421位核苷酸位点的AGC 3个碱基缺失,以及该基因上游127位点G→A的突变;而非北京基因型菌株该基因及其上游序列与H37Rv完全相同.结论 Rv0927c基因在北京基因型菌株中的特征性突变,对开发新型区分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作者:姜昕;高峰;王易;张文宏;胡忠义;王洪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ES6-S,诱导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并纯化.方法 反转录获得SARS冠状病毒DNA片段,PCR法获得刺突蛋白基因互相重叠的四部分片段,酶切连接成全长,在大肠埃希菌E.coli JM109中构建重组表达克隆pYES6-S,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并纯化.结果 重组克隆pYES6-S经酶切、测序鉴定确定,插入片段大小、方向、碱基匹配与预期一致,获得1个完整的刺突蛋白基因,表达产物纯化后,电泳鉴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近110 000.结论 成功克隆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基因全长,并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成功,有助于抗SARS分子疫苗的研究.
作者:杨雷;张洪勤;吴淑珍;毕云天;包其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鼠肝细胞与睾丸支持细胞混合共微囊化对肝细胞生物学活性的支持作用.方法 利用微囊发生器制备含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及两者混合细胞的微囊,根据微囊内包裹细胞种类的不同,分为微囊化肝细胞组,微囊化睾丸支持细胞组,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分别微囊后共同培养组和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混合共微囊组.观察囊内细胞形态,体外培养测定培养液中Alb与尿素分泌,判断各组囊内肝细胞活性和功能.样本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96 h时,光学显微镜下见微囊呈球形,表面光滑,细胞均匀、散在分布于微囊内,囊内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呈圆形,未贴壁.微囊化睾丸支持细胞组培养上清液中无法测及Alb与尿素.与微囊化肝细胞组相比,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分别微囊后共同培养组与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混合共微囊组肝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培养上清液中Alb(F=217.56,P<0.01)和尿素(F=232.72,P<0.01)明显增加.混合细胞共微囊组于培养第7天Alb与尿素含量高,分别为(2.80±0.11)g/L、(1.92±0.10)μmol/L,而其他两组均于培养第3天Alb与尿素含量达到高,分别为(2.48±0.08)g/L、(1.47±0.08)μmol/L和(2.27±0.10)g/L、(1.37±0.05)μmol/L.相对于混合细胞共微囊组,肝细胞、睾丸支持细胞分别微囊后共同培养组在培养中后期Alb、尿素含量下降趋势明显.结论 肝细胞与睾丸支持细胞混合共微囊化能明显延长囊内肝细胞的寿命,维持肝细胞形态和功能.
作者:郑明华;陈永平;林海龙;潘亮亮;许烂漫;黄瑜;马海龙;潘珍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对D氨基半乳糖(D-Gal)联合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影响,为深入阐明糖皮质激素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肝功能衰竭模型组24只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4只,采用LPS 10μg/kg和D-Gal 900 mg/kg联合腹腔注射制备肝功能衰竭模型,治疗组同时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健康对照组8 h,肝功能衰竭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4、6、8 h各6只小鼠心脏采血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应用病理学双盲评价行改良Knodell评分;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肝库普弗细胞(KCs)并鉴定,ELISA法检测KCs上清液IL-10TNF-α和核因子(NF)-κB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IL-10 mRNA表达.结果 地塞米松治疗组与肝功能衰竭模型组组织学改良Knodell评分在6、8 h分别为7.500±1.871、10.830±1.472和10.500±1.049、15.670±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肝KCs上清液TNF-α水平随损伤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但治疗组较肝功能衰竭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组织TNF-α mRNA亦随损伤时间增加而升高,治疗组与肝功能衰竭模型组在6、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KCs上清液及肝组织IL-10随损伤时间增加而升高,治疗组较肝功能衰竭模型组升高显著,在6、8 h明显(P<0.05);肝KCs上清液NF-κB活性在2 h即升高,4 h达高峰,4~6 h为一高峰平台,8 h与正常无差异,两组2、4、6 h各时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功能衰竭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肝脏KCs NF-κB表达,下调肝脏原位及循环中TNF-α水平,调节促炎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而起作用.
作者:甘建和;吴旭东;江敏华;赵卫峰;黄小平;李国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患者中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和药效学(PD).方法 药代动力学(PK)分析在诊断或拟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146例患者中进行,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NONMEM程序建立并验证去甲万古霉素PK模型.PD分析在同组感染者中进行,收集病原菌,以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对细菌低抑菌浓度(MIC).根据患者的PK参数和MIC测定结果,计算患者的PK/PD参数,分析其与去甲万古霉素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关系,制定佳给药方案.结果 去甲万古霉素基础PK模型为线性二房室模型,PK参数个体间变异为指数模型,个体内变异为加法模型.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对去甲万古霉素清除率(CL)的影响不同,当患者肾功能减退时(Ccr≤85 mL/min),CL=2.54×(Ccr/50)1.20,Ccr的变化影响该药在体内清除速率,当患者肾功能正常时(Ccr>85 mL/min),CL=5.66×(体质量/60)0.52,患者Ccr的变化并不影响药物的廓清率.患者合并使用利尿剂后,去甲万古霉素周边室分布容积(V2)增大.CL、中央室分布容积(V1)、室间清除率(Q)和V2的患者个体间变异分别为35.92%、11.40%、0和79.75%,残差误差为3.05 mg/L.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感染者经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后治愈组和未治愈组比较,在葡萄球菌感染者中两组间给药剂量、年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和AUC24/MI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球菌感染者两组间AUC24和AUC24/MIC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AUC24/MIC是影响治愈率的因素.当葡萄球菌感染组和肠球菌感染组的AUC24/MIC平均值分别为579.90和637.67时,去甲万古霉素对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5%.结论 AUC24/MIC可作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时预测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指标,据此制定适用于不同感染患者群体的佳给药方案.
作者:张菁;张婴元;施耀国;芮建中;郁继诚;曹国英;吴菊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HBV HepG2肝细胞株,使HBV能长期稳定地表达抗原并复制.方法 将含完整转录单位的1.2倍体HBV DNA经SalⅠ位点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EP10,构建的重组载体pREP-HBV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250 μg/mL潮霉素筛选抗性细胞克隆.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上清液HBV颗粒.制备HBV特异性探针,以South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株内HBV核心颗粒DNA.结果 获得含1.2倍体HBVDNA的重组载体,即pREP-HBV,该重组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获得5株潮霉素抗性细胞RHBV1~RHBV5,均能表达HBsAg和HBeAg.Southern印迹结果显示各株细胞均可见明显的杂交拖带,即存在HBV DNA复制中间体.细胞培养上清液浓缩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成簇的、直径约42 nm的HBV颗粒及直径为22~26 nm的球形颗粒.结论 成功建立了HBV稳定复制及表达的HepG2细胞株,目前细胞已传代50次,每3天1次.
作者:黄清玲;柏世玉;王林;陈婉南;林建银;林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HIV-1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配体人类CC3配体样蛋白1(CCL3L1)进行果蝇Schneider-2细胞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后活性分析.方法 克隆人类CCL3L1cDNA,构建CCL3L1表达载体pMT/BiP/His,获得Schneider-2果蝇细胞表达的His-CCL3L1融合蛋白,同时克隆pCDNA3.1-flag-CCR5表达载体,培养稳定表达flag-CCR5的细胞株,检测表达人趋化因子CCL3L1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人趋化因子CCL3L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MT/BiP/His,表达并纯化出融合蛋白His-CCL3L1.免疫沉淀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纯化的His CCL3L1蛋白能特异性结合CCR5受体,His-CCL3L1蛋白在浓度1~50 nmol/L存在剂量依赖性,50~100 nmol/L无剂量依赖性.结论 果蝇Schneider-2细胞表达的His-CCL3L1蛋白具有与天然CCL3L1相同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探讨CCL3L1影响HIV-1感染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斌;石英;李俊红;张薇;吴昊;陈德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HIV-1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及其相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HLA-Ⅰ)的限制位点.方法 以位于HIV-1 Gag、Vif、Nef区域的合成肽作为刺激表位,选择来自4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建立4株EB病毒转化的B淋巴细胞样细胞系(BLCL),以此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对1例临床上长期不进展的HIV-1感染者CD8+T细胞的IFN-γ分泌细胞频率进行体外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测定和HLA-Ⅰ限制位点比对分析.结果 在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中HLA-Ⅰ分子能限制性递呈HIV-1表位,且呈现出高特异性;HLA-Ⅰ位点A03、A26、C04和C08限制性递呈HIV-1 Gag区域表位,A03和C08还限制性递呈Nef区域表位.结论 HIV-1 Gag区域表位的HLA-Ⅰ限制位点可能包括A03、A26、C04和C08,Nef区域表位的限制位点可能包括A03和C08.
作者:唐漾波;唐小平;金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