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80
  • 国内刊号:31-1365/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52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1年1期文献
  • NOS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抗氧化通路酶系 NOS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u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TDILI)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统计学方法筛选出 NOS2基因16个tagSNP(Hardy-Weinberg平衡 P>0.001,小等位基因频率>0.1,r2>0.8),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461例ATDILI患者和466例非ATDILI患者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这些位点基因型和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频率差异,分析在显性、隐性和加性遗传模型下各个SNP位点与 ATDILI易感性的关联性.结果 所有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NOS2基因rs9906835 G/A基因型、rs944725 T/C基因型、rs3794763 G/A基因型、rs3794764 G/A和 A/A基因型以及rs6505469 T/A基因型均可增加ATDILI易感性(均 P<0.05),在显性遗传模型下,rs9906835、rs944725、rs3794763、rs3794764以及 rs6505469可增加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均 P<0.05);在加性遗传模型下,rs944725、rs3794763和rs3794764增加ATDILI发生的风险(均 P< 0.05).单倍型分析显示 NOS2基因 CGCATT、AC 和 AAA 单倍型均可增加ATDILI发生的风险(均 P<0.05).结论 NOS2基因为ATDILI的易感基因.

    作者:孙勤;王鹏;沙巍;肖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江苏省2015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及染色体16S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不同来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染色体16S rRNA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江苏地区不同来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运用PCR方法检测菌株5种毒力基因(ail、virF、yadA、ystA和ystB)携带情况并对染色体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产物测序并分析.结果 2015年共收集到江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3株,56株菌(76.7%)携带毒力基因,ail-virF-yadA -ystA -ystB+型为江苏地区优势型,也是腹泻患者分离株的主要型.染色体16S 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全部菌株被聚类为4个大组.结论 江苏地区携带ystB+基因的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优势菌,同时存在致病性菌株.染色体16S rRNA基因聚类结果与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高度一致.

    作者:周璐;董晨;郭惠;吴银华;张永杰;艾静;顾玲;鲍倡俊;周明浩;朱凤才;谈忠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浙江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布、流行及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1年浙江省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 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分布、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保存的收集于2011年浙江省内9家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72株,采用纸片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检测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9家医院共筛选到CRKP 48株(6.2%),PCR结果显示有39株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其中37株携带blaKPC-2基因(77.1 %),2株携带blaIMP-4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ST11为主要ST型(30株,62.5 %),脉冲场凝胶电泳显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15个克隆型.除温州、嘉兴和绍兴的临床菌株中未分离到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之外,其余6家医院均有此类耐药菌分布.结论 2011年CRKP在浙江省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ST11为流行的ST型.

    作者:黄丹艳;史秋橙;蓝鹏;俞云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脂饮食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肝损伤与焦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s, AIH)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50只C57BL/6雄性小鼠选取6只为S-100制备组,剩余小鼠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标准饮食组(standard chow,SC)、HFD组、AIH+SC组及AIH+ HFD组,喂饲1周后进行AIH造模,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肝脏、脾脏、血清,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PCR法检检测肝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1)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中Th17细胞的数量.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每两组间比较方差齐性采用SNK-q检验,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HFD组肝组织可见少许脂肪空泡形成, AIH+SC组可见血管周围炎性反应,AIH+ HFD组可见炎性反应加重,出现少许空泡样脂肪变性.与SC组小鼠相比,AIH+SC组和HFD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 水平有所增加,AIH+ HFD组上升为明显,各组均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7.12和37.58,P均<0.05).SC组外周血中Th17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2.98 ± 0.90)%,HFD组为(6.89 ± 0.99)%,AIH+SC组为(6.47 ± 1.08)%,AIH+ HFD组为(9.96 ± 0.83)%,各组之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5, P<0.05).SC组各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分别为IL-1β[(7.62 ± 2.81)ng/L]、IL-6[(106.54 ± 53.08)ng/L]、TNF-α[(107.26 ± 36.20)ng/L];HFD组分别为IL-1β[(25.06 ± 7.09)ng/L]、IL-6[(220.11 ± 47.41)ng/L]、TNF-α[(273.77 ± 33.62)ng/L];AIH+SC组分别为IL-1β[(17.49 ± 5.68)ng/L]、IL-6[(260.73 ± 50.29)ng/L]、TNF-α[(250.49 ± 81.63)ng/L];AIH+ HFD分别为IL-1β[(52.04 ± 10.22)ng/L]、IL-6[(785.93 ± 70.91)ng/L]、T NF-α[(913.97 ± 64.57)ng/L],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66、242.15、233.49,均 P< 0.05).HFD组和 SC组相比、AIH+ HFD组与 AIH + SC组相比,NLRP3、Caspase-1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HFD促进AIH,可能是通过促炎因子分泌、促进Th17细胞活化和促进炎症小体NLRP3激活进而促进细胞焦亡.

    作者:陈璐;陆峰彬;叶韦玮;陈永平;陈达之;吴锦露;胡恩德;李慧;黄瑜;许烂漫;李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布鲁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细菌学鉴定和PCR鉴定布鲁杆菌,并测定布鲁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了解布鲁杆菌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对定为布鲁杆菌菌株按布鲁杆菌标准鉴定方法采用传统的阳性血清、单相特异性血清(A、M和R)凝集试验、布鲁杆菌噬菌体裂解试验(T b、BK2),进行种、型鉴定,以参考菌株对照.布鲁杆菌表面蛋白-31(brucella surface protein-31,BCSP-31)-PCR和牛种、羊种、绵羊附睾和猪种布鲁菌(abortus melitensis ovis suis,AMOS)-PCR鉴定分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来自血培养分离的27株布鲁杆菌测定8种抗菌药物(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nimu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27株菌经细菌学鉴定为布鲁杆菌羊种,其中21株为羊种Ⅲ型,6株为羊种Ⅰ型.BCSP-31-PCR鉴定27株菌为布鲁杆菌;AMOS-PCR方法鉴定为羊种布鲁杆菌.27株布鲁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均敏感,其中多西环素 M IC90为0.064 mg/L,有3株布鲁杆菌对利福平中等敏感(MIC 2 mg/L).结论 布鲁杆菌分离株对WHO推荐的治疗布鲁菌病的抗菌药物体外实验普遍敏感.定期评估布鲁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作者:郭素芳;王俊瑞;王艳艳;崔步云;韩艳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丁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及肝脏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丁酸钠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Th17的调节作用及对肝脏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IH组、丁酸钠组和高纤维组,每组10只,余10只小鼠用于提取肝脏特异性抗原S-100.诱导AIH模型建立后,丁酸钠组予500 mg/(kg·d)丁酸钠灌胃治疗,高纤维组予订制高纤维饲料喂养,持续3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血清ALT、AST、IL-17A和 TNF-α水平,脾脏 Th17比例、肝脏 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M yD)88表达情况.对各样本均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分析,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小鼠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明显比 AIH组减轻.对照组、AIH组、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 AL T 分别为(24.833 ± 2.229)、(88.333 ± 9.543)、(27.167 ± 3.189)和(29.833 ± 6.113)U/L,AST 分别为(97.000 ± 14.953)、(285.000 ± 35.434)、(139.500 ± 38.976)和(127.167 ± 28.687)U/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6.491、44.118,均 P<0.01).丁酸钠组和高纤维组小鼠脾脏Th17比例及其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明显低于AI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780和68.283,均 P<0.05);AIH组小鼠肝脏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表达则被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235、28.293,均 P<0.01);与AIH组相比,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肝脏和外周血中IL-17和 TNF-α表达均降低.结论 丁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免疫调节,改善肝脏炎性反应.

    作者:吴锦露;陈永平;胡恩德;陈达之;陈璐;陆峰彬;李慧;许烂漫;黄瑜;林镯;王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关节假体感染的诊治进展

    人工关节假体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髋、膝、肩、踝关节及肘关节假体的广泛应用在重建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等与之相关的并发症.PJI作为严重的并发症,其诊断与治疗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

    作者:刘晓梦;申川;王亚东;赵彩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温州地区324例学龄期儿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015年全球新发结核病1 040万例,其中儿童100万例,我国发病总人数约为91.8万例,居全球第3位,0~14岁儿童发病约为7.5万例[1].学龄期儿童易出现肺结核,可能出现暴发感染,已成为结核病的高危群体之一[2].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EPTB)首发症状多样,容易延误诊断[3].本文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324例学龄期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学龄期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

    作者:余刚;崇蕾;郑仰明;张海邻;李昌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天津市2012年至2016年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emm基因型别变化特征分析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为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1].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猩红热报告病例数迅速增加,2011年中国香港报道猩红热暴发疫情,其中2例患儿死于中毒休克综合征[2],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GAS表面M 蛋白是决定GAS 毒力和免疫源性的主要成分,它是由emm基因编码,目前发现并命名的已有245种emm型别,emm基因型与GAS的致病性及GAS多价疫苗构建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天津市2012年至2016年猩红热监测资料为数据来源,对猩红热病例分离到的GAS菌株进行emm分型,分析近5年emm型别特征,为指导猩红热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阴杰莹;董杰;李琳;张维;董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洛阳市某三甲医院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HCV感染自1989年发现以来,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1].由于 HCV RNA病毒聚合酶的特点,HCV 基因组呈现高度异质性,且其基因分型与肝脏损害程度、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2].HCV 分为6个主要的基因型[3],基因型分布存在地理差异[4].因此,研究本地区 HCV基因分型对HCV感染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琛琛;郭晓静;王皓;亓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苏州地区19例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经过防治,我国发病率较前显著降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布鲁菌病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等牧区[1].2016年苏州市布鲁菌病仅报1例,而近期短时间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数十例布鲁菌病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相关病例的临床特点,为非牧区布鲁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许华宇;缪幼涵;李文婷;赵卫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旅行医学:感染病医师责无旁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旅行,特别是国际旅行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我国公民出国出境旅游人次为1.07亿,2016年增长至1.22亿.出境游目的地已扩大到151个国家和地区.受我国游客欢迎的国家有泰国、日本、印尼、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菲律宾等[1].近年来,选择欧洲、非洲、澳洲作为旅行目的地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随着我国对外投资、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增多,境外旅行目的地更是遍及世界各地.

    作者:蔡洁;黄祖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和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共6家医院接诊并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共313例,分为干扰素α2b组148例和利巴韦林组165例,分别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的同时给予统一的标准干预措施.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定.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非正态定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本研究终有效病例308例,其中干扰素α2b组144例、利巴韦林组1 64例.两组患儿在7d随访期内均完全退热,皮疹和疱疹均有结痂或消退,给药72 h时干扰素α2b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4.15%,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为4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4,P<0.01).干扰素α2b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27.03±21.99)h,利巴韦林组为(33.21±26.7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13,P<0.05).干扰素α2b组即刻退热时间平均为(23.56±13.96)h,利巴韦林组为(28.51±18.8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两组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结痂时间、新鲜皮疹消失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4、3.17、3.55和58.89,均P=0.000).两组患儿入组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起效快,疗效显著,尤其对缓解发热症状、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改善食欲有明显作用,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IN-17013182.

    作者:徐艳利;李颖;陈益平;辛素霞;谢露;梁跃东;杨松;万钢;李兴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褥期并发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胸膜炎一例

    患者女,19岁,长期在外务工,因“发热10 d”入院.患者于2016年11月6日在当地县医院顺产一男婴后开始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3d后又出现乳腺疼痛,双侧乳腺超声示“乳腺炎改变”,予静脉滴注头孢西丁钠2.0 g/d联合左氧氟沙星0.4g每日1次抗感染3d以上,患者乳腺疼痛消失,但仍有发热,热型无规律,多呈高热表现,伴畏寒、寒战、乏力、腹胀、食欲减退,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无心慌、胸闷,于11月16日急诊转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否认结核、肝炎病史.

    作者:段纯;杨江华;喻艳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伏立康唑与埃索美拉唑相互作用致肝衰竭患者横纹肌溶解一例

    患者男,47岁,经商,因“HBsAg阳性10年,眼黄、尿黄、乏力伴嗜睡1个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史,在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当地医院给予规律口服奥氮平每晚5 mg,盐酸氯氮平每晚25 mg、丙戊酸钠0.5g2次/d、碳酸锂0.3g2次/d、拉莫三嗪每晚150 mg等治疗约1年,精神神经症状得以控制,生活自理,并能从事一般经营活动.10年前发现HBsAg阳性,由于定期复查肝功能均正常,未抗病毒治疗,偶有饮酒.入院前约45 d,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巩膜黄染、尿黄、乏力、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就诊于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发现ALT 763 U/L,碱性磷酸酶(ALP) 133 U/L,TBil 81.5 μmol/L,HBsAg阳性,HBV DNA1.74×108 IU/L,PTA 66.25%.

    作者:曾芝雨;李东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以多发性免疫系统疾病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一例

    患者男,40岁,因“泡沫尿3个月,多关节疼痛2个月”,于2016年11月收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泡沫尿,伴脱发,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关节疼痛,夜间睡眠加重,伴晨僵,活动后好转.曾给予“双氯芬酸钠、肾炎舒、苯溴马隆”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李娜;高文波;韩兆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急性白血病一例

    患者男,51岁,有异性冶游史,因“发热伴进行性胸闷、气喘10d”于2017年5月29日入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热,体温高达39.8℃,热型不规则,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并自觉胸闷气喘,活动后明显加重,至南京某家医院就诊,查胸部CT提示两肺炎性反应,予美洛西林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效果不佳,因HIV-1抗体初筛阳性转入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无明显异常;血气分析pH 7.462,二氧化碳分压(PCO2)28.4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2)58 mmHg;CD4+T淋巴细胞计数123个/μL;隐球菌抗原、结核抗体、外周血细胞结核菌感染T淋巴细胞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阴性.

    作者:孙丙虎;程健;池云;成骢;魏洪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小板在肝损伤及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小板不仅具有凝血功能,而且可以通过与白细胞、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肝脏损伤;此外还通过与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肝脏再生修复;近的很多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及其相关指标如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值在肝损伤临床诊断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亚婷;李俊峰;段钟平;陈青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实体器官移植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预防性治疗与免疫监视

    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术后需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预防排斥反应,然而,这必然会增加机会感染的发生率.CMV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其血清抗体阳性率>95%[1].在免疫正常人群中CMV呈潜伏感染,但在免疫抑制的人群中会被激活,进而引起疾病.因此,移植后若未进行任何预防性治疗,CMV感染再激活的发生率为30%~50%[2].由CMV引起的疾病有很多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性病毒血症,CMV综合征(病毒血症引起的发热和不适),组织病变(如结肠炎、肺炎、肝炎、视网膜炎和其他部位的病变).移植患者感染CMV后病死率和移植失败率很高,因此,需要运用预防性治疗措施与免疫监视.

    作者:应悦;黄玉仙;张文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活组织检查在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诊断是临床医师的一大挑战,通过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有针对的辅助检查手段,大多数疾病得以诊断.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活组织检查、内镜检查、腔镜检查和开放式手术探查等侵入性检查以辅助诊断1.近年来,影像学和核医学等新兴检查手段的出现使得大多数病灶得以定位,然而对于病灶性质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仍有赖于活组织检查.在既往的报道中,活组织检查对FUO的病因诊断率为20%~40%,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在其中的一项研究中,其对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他疾病(包括肿瘤)的诊断率分别为59%、19%和100%[2,4].活组织检查作为多种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FUO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活组织检查在FUO病因诊断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刘晓梦;申川;王玮;赵彩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儿童手足口病后脱甲病和Beau'lines改变的回顾性调查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近年来手足口病后临床随诊陆续发现部分患儿出现脱甲病,而临床上大多医师对脱甲病不了解,常常作为甲营养不良进行过度治疗.为了探讨手足口病后脱甲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27例脱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如下.

    作者:李荣;陈银花;陈梦莹;田国英;石小华;李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疾的疗效分析

    疟疾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由疟原虫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威胁人类生命的虫媒疾病.2013年约有1.98亿疟疾患者,有58.4万人死亡[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由55个国家达成共识拟将疟疾降低75%[2].虽然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明显下降,非洲区域降幅达54%,但是疟疾仍为非洲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1,3].

    作者:杨学超;孙守勋;赵晓君;李泽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