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2016年至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非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71,EV-A71)病毒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ekievirus group A 16,CV-A16)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其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荧光反转录-PCR对2016年至2017年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标本同时进行EV通用型、EV-A71、CV-A16检测,并选取EV-A71和CV-A16是阴性而EV通用型是阳性的标本进行型别鉴定,设计5'非编码区(UTR)引物,RT-PCR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BLAST程序进行序列的EV型别确定.结果 2016年至2017年同时进行EV通用型、EV-A71型、CV-A16型3类病毒的疑似手足口病例标本共25 779份,总阳性16 300份,阳性率为63.23%;其中EV-A71阳性1 178份,占4.57%;CV-A16阳性3 274份,占12.70%;非EV-A71非CV-A16EV阳性标本11 848份,占45.96%.2017年非EV-A71非CV-A16EV全年平均检出率(55.68%)比2016年检出率(35.14%)更高.95份非EV-A71非CV-Al6阳性标本的序列分析结果有16种型别,分别为CV-A6、CV-A10、CV-A4、CV-A2、CV-A8、CV-A12、CV-A9、CV-B5、CV-B2、CV-B4、CV-B3、E1、E16、E30、E2和E18,其中CV-A6占主,(26.32%),其次是CV-A10 (15.79%),这两种病毒占到非EV-A71非CV-A16EV的42.11%.结论 2016年至2017年EV-A71感染较低,2016年4月至7月CV-A16存在一个感染小高峰.2016年至2017年手足口病主要以非EV-A71非CV-A16为主,序列分析表明非EV-A71非CV-A16中以CV-A6和CV-A10为主,应加强对以CV-A6、CV-A10为主的非EV-A71非CV-A16的研究及监测.
作者:钟家禹;李柏生;朱冰;陈翊;陈馥盈;谢嘉慧;张莹莹;罗峰;肖密丝;林正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抗-HBc阳性的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损伤待查,并且抗-HBc阳性、HBsAg阴性的212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为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60例)、非肝硬化组(152例);另将该60例肝硬化组与同期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其一般资料、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等指标.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的非参数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为0.5%.致肝损伤病因主要为:隐源性肝硬化60例,占28.3%,药物性肝炎45例,占21.2%,不明原因肝损伤33例,占15.6%,急性戊型肝炎28例,占13.2%,自身免疫性肝炎15例,占7.1%.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抗-HBs及抗-HBe定量、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前白蛋白、白蛋白、ALT、AST、国际标准化比值、透明质酸、胶原蛋白-Ⅲ、胶原蛋白-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与HBV抗-HBc阳性肝硬化组间的CD3+ CI4+及CD3+ CD8+T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ALT、AST、TBil、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均P<0.05).结论 抗-HBc阳性少数患者仍有HBV复制,具有传染性.HBV抗-HBc阳性、HBsAg阴性可能与部分隐源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相关.抗-HBc阳性人群易并发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与免疫机制相关疾患.肝硬化患者较非肝硬化患者更易诱发免疫耐受和病情慢性化.抗-HBc定量或可作为预测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指标.抗-HBc阳性肝硬化组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病情轻.
作者:周宁;张月荣;史冬梅;项晓刚;谢青;李玉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与HIV阳性MSM者肛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MSM者为研究对象,HIV阳性81例,阴性50例.比较HIV阳性和阴性MSM者的HPV感染状况,以及cART前后HIV阳性MSM者肛门HPV感染率和尖锐湿疣的发病率.HPV分型采用通用引物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建立的检测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HIV阳性MSM者任何型、高危型和多重HPV感染率高于HIV阴性的MSM者,分别为91.4%比62.0%、75.3%比30.0%和56.8%比20.0%(x2值分别为16.75、26.05和19.10,均P<0.05).cART持续36个月与cART前比较,77例HIV阳性MSM者肛门任何型、高危型和多重HPV感染率显著降低,分别为90.9%比74.0%、75.3比44.2%和57.1%比41.5%(x2值分别为7.590、15.551和3.741,均P<0.05).HPV16型和43型感染率由cART前的27.3%降至15.6%和13.0%(x[2值分别为16.92和14.86,均P<0.05),尖锐湿疣的发病率由16.9%降至5.2%(x2=4.069,P<0.05).结论 HIV阳性MSM者肛门HPV感染率高于HIV阴性MSM者,cART可降低肛门HPV感染率和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尤其是降低高危型HPV感染率.
作者:范俊丽;赵敏;桂希恩;邱红艳;王琍;张永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IL-22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表达及临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的HBV-ACLF患者,采用imLDR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检测IL-22基因rs2227478、rs2227491、rs1179251、rs1179249、rs2227473、rs2227484、rs11611206共7个位点SNP分型,比较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3个月死亡率的关系.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数的比较采用R×C表的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IL-22基因多态性是否为ACLF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终纳入研究的HBV-ACLF患者122例,其中男性92例(75.41%),女性30例(24.59%).32例(26.23%)患者死亡(死亡组),90例(73.77%)患者存活(存活组).IL-22基因rs2227484位点的基因型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8,P=0.033),死亡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15.6%,高于存活组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18,95% CI:0.126~0.804,P=0.012);而其他6个位点(rs2227478、rs2227491、rs1179251、rs1179249、rs2227473、rs11611206)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IL-22基因rs2227484的多态性并非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OR=3.102,95%CI:0.939~10.250,P=0.063).结论 IL-22基因rs2227484位点上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可能与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关.
作者:林苏;周卿;林烨鸿;王明芳;朱月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经典24位点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元-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ycobacterium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MIRU-VNTR)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对2015年间河南省不同地区的668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将668株菌分为11个家族,35个基因型.在558株北京家族基因型中,典型北京家族菌株546株,非典型北京家族菌株12株.在110株非北京家族菌株中,8株为新发现菌株;另102株非北京家族菌株被分为10个家族,其中T家族有76株,包括T1家族59株,T2家族7株,T3家族10株.标准24位点VNTR将668株菌分为550个基因型,有508株菌显示出单一的基因型,另160株菌被分到42个不同的基因簇中.大簇含有21株菌,其余簇包含2~20株菌.结论 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为北京家族基因型.
作者:石洁;郑丹薇;朱岩昆;赵俊伟;马晓光;王少华;李辉;邢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女,14岁,因“咽痛半个月,声音嘶哑10d”入院.患者入院前半个月在歌唱训练时出现咽痛,当时痛感不剧烈,未予重视.随后咽痛进行性加重,为撕裂样及烧灼样,并出现声音嘶哑,偶有干咳,偶可咳出少许黄色豆腐渣样痰,无发热,无反酸.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局部雾化等治疗,上述症状无缓解.2018年1月18日至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行电子喉镜检查见舌根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双声带黏膜糜烂、溃疡,室带糜烂(图1A).声带活组织检查提示真菌感染,遂收住感染科.
作者:曹蕴;刘传苗;陈家盛;朱利平;于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患者男,50岁,因“消瘦半年余,上腹痛5d”于2015年11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逐渐消瘦,体质量下降约10 kg,无发热、咳嗽、咳痰,无纳差、恶心、呕吐,无多汗、盗汗等,入院5d前出现上腹部隐痛,遂至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肺部CT提示两肺多形性病灶,倾向于混合感染(合并真菌感染或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A).胃镜见十二指肠降部黏膜隆起病变,病理结果示黏膜慢性炎,黏膜内可见大量真菌成分;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符合隐球菌感染(图2).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心率9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3/92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慢性病容,体型消瘦;双侧颈部可触及多枚淋巴结,大小为0.5 cm×(0.5~1.0)cm,边界清,质中,移动度可,无压痛;口腔内可见少量白色真菌斑;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作者:陆珍芳;陈刚;刘铁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而母婴垂直传播是导致HBV感染的主要方式.通过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可得到较高的母婴阻断率,但对于高病毒载量(HBV DNA >2×105 IU/mL)的母亲仍有较高的母婴阻断失败率.现将高病毒载量妊娠患者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母婴阻断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亚南;罗亚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免疫代谢主要研究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内能量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在免疫系统和免疫相关疾病(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调节作用[1-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引起免疫细胞的激活,同时伴随着代谢途径从氧化磷酸化向糖酵解的转变,这种代谢重编程被称为Warburg效应(Warburg effect),Warburg效应有利于机体产生大量的促炎症因子和抗菌物质[4-8].事实上,不同的免疫细胞亚群表现出不同的代谢途径.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病原菌,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不同阶段,巨噬细胞的代谢途径及表型均发生了变化[9].了解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及其在结核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机体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为抗结核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线索.现就近年来关于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在宿主抗结核免疫反应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刘倩倩;邵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是我国儿童常见的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宿主免疫失衡[1].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CD4+T淋巴细胞可释放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反应[2].NK细胞在宿主免疫反应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NK细胞表面存在多种受体,如自然杀伤细胞G2A(natural killer cell group 2A,NKG2A)、NKG2C、NKG2G等[4],不同的受体在NK细胞免疫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期IM患儿NK细胞与细胞表面受体NKG2A表达水平,并分析NKG2A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评估NK细胞在急性原发性EB病毒感染中可能存在的免疫机制.
作者:朱紫瑶;陈阳;徐志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其中肾前性常见,主要由肾血流灌注不足造成[1].由于肝硬化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调节因子的改变,发生AKI的概率较高,在普通住院患者中AKI的发病率为20%~30%[2].研究表明,肝硬化合并AKI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临床事件(如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的发生率随着AKI严重程度而增加[3].本研究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AKI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艺琪;王芳芳;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牵头,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一版,2011年和2015年分别进行了更新[1].本版指南是在2015年第三版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和国内临床实践修订而成.
作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