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2014年广州市儿童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登革热的认识水平.方法 对2014年8至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收治的78例儿童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结果 78例患儿,年龄27 d~14岁,中位数年龄为5岁,男50例(64.1%) ,女28例(35.9%).流行地区有聚集趋势,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00%)、皮疹(82 .05%) 、肌痛或乏力(28 .21%)等,未见腹泻、黄疸、呕血、便血.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减少(80 .77%)和血小板减少(82 .05%) ,凝血功能异常(57 .69%) ,肝功能异常(47 .44%)等. 66例患儿检出登革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89 .19%(66/74) ,见于病程第1~10天;48例患儿检出登革病毒IgM阳性,阳性率为81 .36%(48/59) ,开始出现阳性的早时间为病程第1天,平均第(5 .5 ± 0 .8)天.病毒核酸分型主要为登革病毒1型.临床分型为轻症登革热.结论 2014年广州市流行的儿童登革热为登革病毒1型所致.以发热、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特点,无重症及死亡病例,预后良好.
作者:房春晓;徐翼;谭丽梅;叶家卫;罗丹;杨峰霞;曾凡森;佘兰辉;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阐述外周血可溶性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 ,BAFF)在慢性 HI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可溶性BAFF浓度与 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门诊HIV感染者50例,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 HIV感染者分为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200~350个/μL组、>350个/μL组,比较3组和健康对照的B细胞计数、BAFF浓度;并将HIV感染者BAFF浓度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HIV 病毒载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BAFF在 HIV 疾病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CD4+T 淋巴细胞<200个/μL组、200~350个/μL组、>350个/μL组和健康对照组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90 .3 ± 43 .1)、(114.4 ± 28 .8) 、(162.1 ± 29 .5)和(307 .1 ± 97.0)个/μL ,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2 ,P<0 .05) ;4组BAFF浓度分别为(1 737 .5 ± 719 .7)、(962 .8 ± 341 .1)、(859 .8 ± 270 .4)和(440 .3 ± 177 .2) ng/L , 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 .72 ,P<0 .05) ;BAFF浓度与B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 -0 .722 、-0 .568 ,均 P<0 .05) ,BAFF浓度与 HI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 .607 ,P<0 .05)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 ,当BAFF浓度取1 281.5 ng/L时,提示处于艾滋病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87.0%.结论 慢性HIV感染者可溶性BAFF浓度明显增高,与B细胞数量减少和疾病进展相关.
作者:胡型忠;孔万仲;何贵清;施伎蝉;崔小亚;蒋贤高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hand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并确诊为 HFMD的患儿140例,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HFMD未合并NPE组、重症 HFMD合并NPE组,并根据28 d预后生存率将重症 HFMD患儿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同时选取50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儿童检测其血清中MMP-9 、TIMP-1的水平,同时测重症 HFMD未合并NPE组和重症HFMD合并NPE组患儿脑脊液中MMP-9 、TIMP-1和MMP-9/TIMP-1比值.多种样本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140例HFMD患儿中,其中轻症组66例,重症 HFMD无NPE组42例,重症HFMD合并NPE组32例,健康对照组50名. 28 d后重症 HFMD患儿死亡14例.血清MMP-9 、TIMP-1和MMP-9/TIMP-1比值在重症HFMD合并NPE组中明显升高,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9 .356 、121 .301和101 .502 ,均 P<0 .05) .重症 HFMD合并 NPE组患儿脑脊液MMP-9 、TIMP-1和MMP-9/TIMP-1比值分别为(57 .24 ± 8 .92) μg/L 、(35.26 ± 8.14) μg/L和1.66 ± 0.23 ,重症HFMD无NPE组为(30.57 ± 3.89) μg/L 、(26 .25 ± 0 .32) μg/L和1 .17 ± 0 .61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 .485 、37 .680和169 .387 ,均 P <0 .01).死亡组患儿MMP-9 、TIMP-1和MMP-9/TIMP-1比值与生存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为脑脊液MMP9/TIMP-1比值0 .890(95% CI :0 .801~0 .978).结论 MMP-9和TIMP-1可能参与了重症HFMD合并 NPE的发病过程,其检测有助于重症 HFMD合并 NPE的早期诊断.MMP-9/TIMP-1比值失衡可作为重症 HFMD合并NPE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付书琴;宋春兰;崔亚杰;李鹏;陈芳;朱琳;崔君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HB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122相对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38例CHB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检测CHB患者血清ALT 、AST 、γ-GT 、碱性磷酸酶(phosphatase ,ALP) 、TBil 、白蛋白、PT 、HBV DNA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清miRNA-122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arve , AUC)来评价miRNA-122的诊断价值.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 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miRNA-12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4 .41 ± 1 .32和1 .47 ± 0 .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 .16 , P<0 .01) .G0~G4期CHB患者血清 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 .31 ± 0 .00 、4 .83 ± 0 .26 、4 .72 ± 0 .85 、5 .45 ± 0 .97 、5 .98 ± 0 .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71 ,P<0 .05) . S0~S4期CHB患者血清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 .44 ± 0 .94 、5 .20 ± 0 .35 、4 .29 ± 1 .39 、3 .82 ± 1 .26 、3 .26 ± 0 .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 .72 ,P<0 .05 ) .与轻度肝纤维化组(S0~S1)相比,显著性肝纤维化组(S2~S4)的血清miRNA-122水平显著下降.血清miRNA-122表达水平与血清 ALT (r= 0 .45 ,P< 0 .01)、AST(r=0 .37 ,P<0 .05)、TBil(r=0 .62 ,P<0 .01)、HBV DNA(r=0 .32 ,P<0 .05)和肝组织炎症分级(r=0 .33 ,P<0 .05)呈显著正相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 -0 .56 ,P<0 .01) ,与血清ALP (r=0 .13)、γ-GT(r=0 .16)、PT(r= -0 .31)和白蛋白(r=0 .02)的水平无相关性(均 P>0 .05).血清miRNA-122区分健康对照组和 CHB患者组的 AUC为0 .92 ,预测显著性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 .78 、0 .81 .结论 CHB患者血清miRNA-122与HBV的复制、肝损伤程度及肝纤维化分期密切相关,可能在HBV复制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
作者:王燕;陈香宇;李娅;王宇;徐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处于免疫清除(immune clearance ,IC)期的CHB患者肝脂肪变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至2016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根据肝穿刺病理诊断为IC期的CHB患者,根据肝脏脂肪变程度,分为无或轻度脂肪肝(F0~1)组和中重度脂肪肝(F2~4)组,比较肝细胞脂肪变与其血清病毒学指标关系.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9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237例,女61例,年龄(32 .3 ± 10 .3)岁,肝脂肪变发生率为23 .5%(70/298) .其中F0~F1组273例(91 .6%) ,F2~ F4组25例(8 .4%) . F2~ F4组体质指数、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分别为(25 .90 ± 2 .70) kg/m2、(1 .52 ± 0 .77) mmol/L 、(4 .88 ± 1 .15) mmol/L ,高于F0~F1组的(21 .68 ± 2 .90) kg/m2、(1 .11 ± 0 .55) mmol/L 、(4 .33 ± 0 .92) mmol/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 .007 、-2 .667和-2 .751 ,均 P<0 .05) .同时 HBsAg 、HBV DNA F2~F4组也高于F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3 .291和-2 .831 ,均 P<0 .01) .根据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分级后发现,F0~F1与F2~F4组间 HBsAg 、HBV DNA的水平只有在炎症程度较重(t值分别为-2 .738和-2 .135)或纤维化程度较轻(t值分别为 -2 .258和 -2 .333)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结论 IC期CHB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与血清 HBsAg及 HBVDNA水平呈正比,这种现象与肝脏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黄娇凤;林苏;朱月永;王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 HIV感染相关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BL )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中差异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方法 收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5份BL和3份DLBCL新鲜冰冻组织标本,19份BL和15份DLBCL石蜡标本. Agilent human miRNA microarray芯片技术检测新鲜冰冻的BL和DLBCL组织中miRNA表达情况,查找差异miRNA .利用SmartRNAplexTMmiRNA技术在BL和DLBCL石蜡组织中验证关键miRNA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靶基因.结果 以DLBCL 为参照,BL 组中有42个差异性miRNA ,其中28个miRNA上调,14个miRNA下调.以真核生物正向调控和高表达分子能促进肿瘤发生为依据,从BL组表达上调的miRNA选出5个关键miRNA验证,结果与芯片一致.与DLBCL相比,5个 miRNA 在 BL 中的表达均上调,分别为 miRNA-16-2-3p 、miRNA-20a-3p 、miRNA-130b-3p 、miRNA-185-5p和miRNA-423-5p(t值分别为2 .715 、2 .539 、2 .750 、4 .004和3 .625 ,均 P<0 .05) .其中miRNA-16-2-3p对应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为CTNND2和 RAD21 ;miRNA-20a-3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为DYRK1A和GPAM ;miRNA-130b-3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与IRF1 、DICER1 、PTEN等相关;miRNA-185-5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为VEGFA 、NFATC3和SEC24C ;miRNA-423-5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是PA2G4和PNKD .结论 BL和DLBCL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 ,有望为BL和DLBCL 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关键miRNA潜在靶基因与细胞生存、增殖、分化、凋亡和癌变等相关,可能对BL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迪;曾东;郑叶;张鹏;冯艳玲;卢洪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年来,纳米金生物标记技术因其高度特异的选择性,以及快速、高效、灵敏,正逐渐成为科研和临床诊断的有利工具[1].随着纳米技术向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的不断渗透,纳米金已经在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筛查以及病因探索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2].本文就纳米金在常见传染性疾病检测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朱逢龙;廉晓丽;孔玉芳;杨毅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前,HAART是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艾滋病患者进行免疫重建,减少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寿命[1-3].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艾滋病患者在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状况目前研究较少,2004年郑州市开始国家统一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作为早开展抗病毒治疗的地区,了解艾滋病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生存情况十分必要.本研究回顾分析了郑州市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超锋;杨晓霞;陈媛媛;杨萱;赵丽娜;徐丽霞;孙燕;赵清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HBV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HBV ,其中3 .5亿人成为了CHB[1],15% ~40% 的 HBV慢性感染者终发展成为了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lar carcinoma ,HCC)[2].中国累计有7亿人曾感染过 HBV ,有1 .2亿人成为HBV携带者,每年约60万人死于 HBV 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3-4]. HBV高度变异,在生活环境和免疫的双重压力下,不断变异形成了不同的准种、基因型和基因亚型[5-6].不同的基因型、基因亚型其致病性和临床表现有差异,是影响疾病进展及疗效的重要因素[7-8].云南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多种族分布,HBV感染具有特殊性.构建云南省常见的 HBV B2亚型1 .3倍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质粒,对于研究该地区 HB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防治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张桂前;孙鷖;徐亚;王金丽;高建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2005年WHO西太区提出2012年实现麻疹消除目标,虽然终未能实现,但西太区麻疹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麻疹病例数下降了 95% 以上[1].在中国,麻疹发病数从2008年的13 .14万例下降到2012年的6 183例,这归功于不断提高的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 , MCV)接种率和完善的麻疹监测系统[2]. 2012年 WHO免疫策略咨询专家组(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on Immunization ,SAGE)提出了《2012至2020年全球麻疹风疹行动计划》 ,预期2020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3].但目前国内免疫策略只覆盖儿童,成人无MCV 接种指导程序,显然成人已成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天津市利用麻疹监测系统和人群血清学监测数据,分析2012年至2017年成人麻疹流行特征和人群抗体水平,评估成人麻疹易感性.
作者:丁亚兴;刘杨;孙静;高志刚;刘晓川;郝宝云;张秀梅;时同鑫;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95% 以上的非细菌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所致,此外,约有20% 急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引起[1-4].诺如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有较强的稳定性,人感染较低剂量后可持续排毒,因传播方式多样,使诺如病毒的传播性很强,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轮状病毒疫苗的使用,诺如病毒极有可能取代轮状病毒成为导致幼儿急性腹泻的首要病原.本研究对浙江瑞安地区诺如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瑞安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状况.
作者:朱钱迎;陈志雄;林峰;苏海珍;杨婷婷;江明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和应用将艾滋病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但尚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ART是治疗艾滋病重要的措施,目前共有7大类超过50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ntiretroviral drug,ARV)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1].
作者: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一、前言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为规范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根据国内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2009年W HO新版《登革热诊疗与防控指南》[1]、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颁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3],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