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皮下脉冲输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治疗非肥胖 PCOS 不孕症患者。其中,1例32岁患者经治疗后,月经规律来潮,自然受孕并产下健康男婴。提示 GnRH 脉冲治疗可诱导非肥胖 PCOS不孕症患者自发排卵、自然受孕。
作者:贾慧英;孙首悦;王卫庆;宁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初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行动态血糖监测、资料完整的2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黎明现象组和黎明现象组,检测两组肝肾功能、血脂、HbA1C、果糖胺(FM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等生化指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胰升糖素释放试验,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血糖水平、空腹和糖负荷后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对黎明现象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黎明现象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为(6.6±2.4) pmol/ L,皮质醇为(523.8±84.2) nmol/ L,HbA1C为(8.1±2.0)%,FMN 为(0.32±0.09)mmol/ L,空腹血糖与夜间低点血糖净增值(BG1)、早餐后与早餐前血糖净增值(BG2)、24 h 平均血糖分别为(26.2±5.8)、(39.6±8.3)和(188.5±36.2) mg/ dl,高血糖持续时间为29:31(4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4.18±0.94,均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分别为(4.8±1.9) pmol/ L、(448.2±76.9) nmol/ L、(7.5±1.8)%、(0.29±0.08) mmol/ L,(18.0±4.9) mg/ dl,(28.8±7.4) mg/ dl,(164.5±31.2) mg/ dl,20:10(28%),3.82±0.82](均 P<0.05)。黎明现象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4.28±0.62、血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 /AUCI )为-0.74±0.48,低于无黎明现象组的-4.04±0.54和-0.63±0.30(均 P<0.05)。黎明现象组各时间点胰升糖素水平及胰升糖素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均 P<0.05),黎明现象组0、60、180 min 胰升糖素/胰岛素比值及0、30、120、180 min 胰升糖素/血糖比值明显高于无黎明现象组(均 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黎明现象与 HOMA-IR、胰升糖素/胰岛素比值、BG2、BG1和皮质醇呈正相关(均 P<0.05),与 ISI 呈负相关(P<0.05)。结论黎明现象可能与皮质醇分泌增多及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任惠珠;陈莉明;郑妙艳;单春艳;杨菊红;徐延光;王颖;常宝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肝功能损害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主要是 Graves 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直接影响Graves 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 Graves 病的治愈率。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根据 Graves 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化实验室化验结果,分析导致 Graves 病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至2012年期间初次接受131 I 治疗的1928例 Graves 病患者。在131 I 治疗前进行的各项检查包括:甲状腺24 h 吸碘率(24 h RAIU)、血清 FT3、FT4,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肝功能检测等。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χ2检验,Logistic 回归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 Graves 病伴发肝功能损害组的患者年龄、Graves 病病程,甲状腺重量,FT4水平, TPOAb 和 TRAb 水平高于单纯 Graves 病组。 Graves 病伴发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Graves病病程、心率、甲状腺重量、FT4水平,24 h RAIU,TgAb,TPOAb 和 TRAb 水平;其中24 h 吸碘率为保护性因素,而患者年龄、Graves 病病程、心率、甲状腺重量、FT4水平,TgAb,TPOAb 和 TRAb 水平等为 Graves 病伴发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当 Graves 病患者的年龄超过45岁,心率超过90次/ min,甲状腺的重量>35 g,Graves 病病程>3年,FT4>70.5 pmol/ L,TPOAb>360 IU/ ml,TRAb>15 IU/ L 时,Graves 病患者伴发肝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增加,建议将131 I 治疗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承霞;谭建;张桂芝;孟召伟;王仁飞;李玮;郑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528名无关研究对象,男性198人,女性330人,平均年龄(52.2±13.4)岁,依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253人和超重肥胖组275人。检测 CIDEB 和 CIDEC 基因的10个 SNPs,采用 SHEsis 分析基因的单倍型。按加性遗传模式对各位点与肥胖的关系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两种基因的单倍型致肥胖的主效应与交互作用。 CIDEB 基因的 rs2144493位点可能与肥胖有关,C 为保护性等位基因,OR(95% CI)为0.722(0.525~0.992)。 CIDEB 基因 CCTT 单倍型携带者和 CIDEC 基因 GCG 单倍型携带者可能更易患超重肥胖。两个基因单倍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CIDEB、CIDEC 基因单倍型在致肥胖方面可能存在独立以及交互作用。
作者:平智广;刘莉;詹芳芳;戚敏杰;乐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系统性评价胃转流手术与药物治疗肥胖患者2型糖尿病疗效的优劣。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截止至2014年4月。由2名研究员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及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 RevMan5.1.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309例患者。结果显示:胃转流组相比药物组能降低 HbA1C(均数差-1.85%,95% CI -2.15~-1.56, P<0.01)、空腹血糖(标准差-0.90 mmol/ L,95% CI -1.24~-0.57, P<0.01)、体重(均数差-23.39 kg,95% CI -29.17~-17.61, P<0.01)、腰围(均数差-15.36 cm,95% CI -17.51~-13.22, P<0.01)及患者降糖药的用量,使HbA1C<6%的患者数量(RR=5.49,95% CI 2.22~13.56, 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 =1.96,95% CI 1.42~2.70, P<0.01)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胆固醇(均数差1.24 mmol/ L,95% CI 0.64~1.84, P<0.01)增加。结论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由于此结论可能存在偏倚,所以需要实施更严谨、多中心、大样本、长随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魏振刚;郭小虎;魏丰贤;王满才;张有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3349人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血尿酸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85%,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低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增加。表明高尿酸血症者常伴随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林敏;林帆;朱鹏立;黄峰;陈发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中国未治疗成年 Graves 病患者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解放军307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8月之间门诊及住院新诊断或复发后未经治疗的成年 Graves 病患者,完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等检验,肝功能异常者完善甲肝、乙肝、丙肝抗原抗体检验。分析 Graves 病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254例,排除新发现的病毒性肝炎患者33例,终入选患者1221例,男性347例,女性874例,平均年龄(39.3±9.5)岁。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616例)和肝功能正常组(605例)。肝功能异常组平均年龄大于正常组[(40.1±9.2对38.5±8.7)岁,P<0.05],女性比例更高(81.8%对61.2%,P<0.05)。部分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抗体至少1项大于仪器检验范围上限而具体数值无法测出,肝功能异常组中此类患者更为多见。甲状腺功能测不出组丙氨酸转氨酶[ALT,(37.69±7.51对31.90±5.95)U/ L,P<0.05]、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1.97±5.09对27.88±3.82) U/ L,P<0.05]、直接胆红素[DBiL,(5.58±0.77对4.54±0.71)μmol/ L,P<0.05]均高于甲状腺功能可测出组。在所有指标可测出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组三碘甲酰原氨酸[T3,(5.42±0.29对4.94±0.33) nmol/ L,P<0.05]、甲状腺素[T4,(217.53±14.32对204.22±13.54) nmol/ L,P<0.05]、游离三碘甲酰原氨酸[FT3,(15.88±2.86对14.48±4.83) pmol/ L,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48.91±8.45对42.95±6.14) pmol/ L,P<0.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402.75±89.99对210.70±44.63) IU/ ml,P<0.05]以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14.08±5.24对9.04±2.58) IU/ L,P<0.05]均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0.98,95% CI 0.97~0.99)、性别(OR =0.94,95% CI 0.91~0.97)、FT4(OR =3.08,95% CI 2.19~4.32)、TPOAb(OR=0.98,95% CI 0.97~0.99)以及 TRAb(OR=1.07,95% CI 1.01~1.12)是肝功能正常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raves 病自身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而其中年龄大,女性,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抗体水平高的患者,更易出现肝损害,且肝损害程度也更为严重。
作者:刘然;杨倩琳;赵丽;王津京;郑丹;曾静;方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将主要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的61例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 PA)患者分为四型:仅有病理报告为垂体出血而 MRI 阴性的“隐匿型”,病理和 MRI 均阳性而临床无明显卒中表现的“无症状型”,病理和 MRI 阳性并有明显卒中症状2周以上的“亚急性型”,以及病理和 MRI 阳性同时卒中症状小于或等于2周的“急性型”。分析四型的基础病变、急性和慢性临床症状、内分泌功能改变和 MRI 表现的差别。结果发现,在总体患者,占位效应症状主要为头痛(60.7%)、视力下降(55.7%)、呕吐(21.3%)以及头昏(14.8%)。卒中相关症状包括剧烈头痛(24.6%)、视力剧降(29.5%)以及眼睑下垂或复视(9.83%)。隐匿型、无症状性、亚急性型和急性型分别为15(24.6%)、9(14.8%)、19(31.1%)和18(29.5%)例。随着分型的病情加重,年龄、占位症状首发有逐渐增加趋势(均 P<0.05),慢性病程有减少的趋势(P<0.05);两种临床型急性占位症状明显高于两种非临床型(P<0.01)。非临床型功能性垂体瘤明显多于临床型(P<0.01),后者的无功能瘤则明显高于前者(P<0.01)。垂体-靶腺轴功能受损随分型加重有逐渐增加趋势(P<0.01)。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 PA 分型,以涵盖 PA 的各种表型的变化。并发现四个类型从轻到重在年龄、功能瘤构成等方面有明显趋势性差异。
作者:金文胜;李红梅;李佳;尹卓娜;许卫国;张松;张晓鹏;王国良;韩立新;廖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将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沙格列汀+罗格列酮组(三联方案组)23例和预混胰岛素强化组(胰岛素强化组)21例,并进行24周的干预治疗。观察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胰升糖素水平及体重的变化,以探讨口服三联方案与预混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α、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三联方案组空腹血糖、HbA1C、稳态模型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升糖素及体重指数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胰升糖素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胰岛素强化组。表明三联治疗组有效降糖的同时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更强,并具有显著抑制胰升糖素水平和减轻体重的作用。
作者:罗惠金;陈容平;杨锐;张振;易敏;陈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糖皮质激素静脉治疗或联合眼眶放疗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8例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治疗前后畏光、流泪、眼睛疼痛、眼部软组织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复视等比较,对联合放疗组和单纯激素冲击治疗组眼部症状表现、总体疗效、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38例患者治疗后畏光、流泪、眼睛疼痛、眼部软组织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复视等均得到改善,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激素冲击组在上述症状方面未见差别,联合放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单纯激素冲击治疗组。结论远期随访发现对于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联合放疗效果优于单纯激素冲击治疗,远期不良反应应警惕严重骨质疏松。
作者:郭玲玲;杨国庆;谷伟军;杜锦;臧丽;郭清华;沈蕾;李萍;窦京涛;巴建明;吕朝晖;母义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筛查重庆市计划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指导优生优育。方法采用按比例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953名计划妊娠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采集静脉血。结果调查对象促甲状腺素(TSH)中位数为2.04 mIU/ L,P25=1.36 mIU/ L,P75=2.99 mIU/ L,TSH 正常、高于上限和低于下限者占比分别为91.47%、6.20%和2.33%。渝东北地区 TSH 中位数及 TSH 高于上限者占比高于其他地区(P<0.05)。随着文化程度升高,TSH 高于上限者、低于下限者占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TSH 高于上限者占比有升高的趋势(P<0.05)。既往具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妇女 TSH 中位数、高于上限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高空腹血糖妇女 TSH 中位数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空腹血糖浓度和 TSH 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重庆市计划妊娠妇女 TSH 异常率为8.53%,不同地区、文化程度、体重指数、血糖水平妇女 TSH 异常率不同;既往不良妊娠结局史与 TSH 水平升高有关,很有必要进行孕前甲状腺功能筛查。
作者:刘俊;景秀;李杰;杨柳;何杨;陈庆;童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催产素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催产素与 hs-CRP、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76例,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88例、正常糖耐量(NGT)个体88例,以体重指数25 kg/ m2为切点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NW)亚组和肥胖(OB)亚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 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并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hs-CRP 水平,采用酶免法检测血清催产素水平。结果 T2DM 组血清催产素水平显著低于 NGT 组(P<0.01),T2DM 组血清 hs-CRP 水平显著高于 NGT 组(P<0.01)。在 T2DM 组和 NGT 组内,OB 亚组催产素水平均低于对应的 NW 亚组[7.16(6.45~8.82)对7.98(7.03~9.17) ng/ L;9.23(8.16~10.36)对9.86(8.77~12.06) ng/ L, P<0.05];OB亚组 hs-CRP 水平均高于对应的 NW 亚组[0.99(0.25~1.97)对0.54(0.19~0.91) mg/ L;3.47(1.63~6.20)对1.65(0.81~3.81) mg/ L,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催产素与 hs-CRP、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 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OMA-IR呈负相关(P<0.05或 P<0.01),与 HOMA-β呈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 hs-CRP 水平将研究对象按三分位分组,随着 hs-CRP 水平升高,催产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 P<0.01)。结论血清催产素水平在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降低,其与炎症程度、体重指数、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密切相关,提示催产素可能参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袁国跃;钱唯韵;王苏;蒋丹;杨奇超;刘媛馨;俞淑琴;胡浩;孙文君;朱天一;汤冰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将32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和高脂组(HF,n=22)。 NC 组大鼠予标准饲料喂养,HF 组大鼠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0周末腹腔注射小剂量 STZ(30 mg/ kg)进行糖尿病造模,并将造模成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n =8)及沙格列汀干预组(M+S,n=8),其中 M+S 组给予沙格列汀(10 mg·kg-1·d-1)灌胃8周,其余两个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血糖、胰岛素、肝功能、肝湿重、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 NF-κB 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提示 MC 组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 NC 组,M+S 组上述指标较 MC 组均有显著改善。与 NC 组相比,MC 组 NF-κB 表达增多,与 MC 组相比,M+S 组 NF-κB 表达减少。相关分析显示,TNF-α及 IL-6分别与 HOMA-IR 呈正相关。提示沙格列汀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胰岛素抵抗,并进一步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对受损肝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惠金;刘艳;陈容平;张双双;陈宏;张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采用 CCK-8和 RT-PCR 技术研究格列齐特对正糖培养的 MC3T3-E1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格列齐特促进 MC3T3-E1细胞增殖和相关功能蛋白 I 型胶原(COL-1)、骨桥蛋白(OPN)和成骨因子Runt 相关基因2(Runx2)基因的表达,在20μmol/ L 时作用显著,且 COL-1、OPN 与 Runx2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靳爽;张会娟;张娟;张维;周浩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系 MIA PaCa-2应用10~1000 nmol/ L利拉鲁肽干预24 h 或100 nmol/ L 利拉鲁肽干预0~72 h。 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RT-PCR 和 Western印迹检测相关基因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A PaCa-2细胞系表达 GLP-1受体。利拉鲁肽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上调促凋亡蛋白 Bax 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 Bcl2的表达。同时,利拉鲁肽还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 INS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表达,并且抑制下游信号分子 Erk1/2和 Akt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利拉鲁肽可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其抑癌效应可能是通过下调 INSR 和 IGF-1R 的表达,继而抑制 MEK/ Erk1/2和 PI3k/ Akt 信号通路所介导的。
作者:魏蕊;杨进;洪天配;赵荷珺;柯静;侯文芳;刘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男性,70岁,因纳差、恶心5个月,肝功能异常2周,双下肢水肿5天于2014年5月2日第2次入院。该患者曾因低血钠于2014年3月入住我科,经查血 ACTH+COR(表1)确诊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 CT:双侧肾上腺体积增大,无钙化,大小:右侧约42 mm×33 mm、左侧约40 mm×46 mm,CT 值:右侧约36 Hu、左侧约32 Hu(图1),电解质:钠128 mmol/ L、钾3.6 mmol/ L、氯103.7 mmol/ L,血乳酸脱氢酶320 U/ L(正常参考范围75~245,下同),血沉34 mm/ h,T-SPOT 提示结核倾向(淋巴细胞亚群测定*2152 PBMC/ ml),肾上腺穿刺细胞病理:少量核异质细胞,组织病理:肉芽肿性炎,组织结核基因检测:阴性,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胸部 CT:两肺间质性改变,两肺内少许纤维灶,肝功能、结明三项、C 反应蛋白、甲状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垂体 MRI、肝胆彩超均正常,拟诊“Addison 病,双侧肾上腺结核?”,予“氢化可的松片”及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症状消失,6 d 后查肝功及电解质正常,遂出院。2周前复查肝功:丙氨酸转氨酶(ALT)81.6 U/ 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50.7 U/ L,考虑为抗结核药物所致,遂停抗结核药,停药3 d 后复查肝功能:ALT 478.6 U/ L、AST 165.7 U/ L,当地医院予保肝治疗。5 d 前出现双下肢指陷性水肿,伴尿量减少(约500 ml/ d)、纳差、腹胀,予利尿、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应用,双下肢水肿无好转,再次入院。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食欲欠佳,睡眠增多,大便正常,小便变化如上述,5个月来体重下降约10 kg。1子曾患“肺结核”,现已治愈。
作者:姜榴茗;彭佳欣;何亚非;胡志为;汪丽娟;栗夏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低促甲状腺素(TSH)与骨转换率增加、骨密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相关;即便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TSH 水平降低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亦出现骨量减少,骨折风险增加,提示 TSH 具有独立于甲状腺激素而调节骨代谢的作用。 TSH 通过与破骨细胞上的 TSH 受体结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发挥骨保护作用。 TSH 对骨代谢调节作用的确立,进一步奠定了垂体-骨代谢轴的理论基础。在临床上,应对亚临床甲亢、尤其是老年亚临床甲亢患者的骨代谢情况进行筛查,以及早发现和干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减少骨折风险。
作者:陈国芳;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假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该假说认为,成人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胎儿及新生儿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关于孕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以影响子代的糖代谢的假设,已经被一些研究证实,但其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孕期甲状腺激素缺乏可以影响胚胎胰岛细胞骨架形成、胰岛素原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合成,并调控葡萄糖转运体2、葡萄糖激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以及钙离子通道α1D 亚单位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和酶的含量,从而影响子代胰腺发育和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体也可能是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的β细胞功能不足的部分原因。更有流行病学调查认为,2型糖尿病和低出生体重成为相同基因型的不同表型。其完整机制尚需更多动物实验以及细胞分子实验来阐明。
作者:杨昱;王昆;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会增加肿瘤发生风险,这除了与2型糖尿病具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持续的慢性炎症状态等病理特点相关外,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格列酮类药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降糖药物和使用胰岛素与胰岛素类似物有关。本文就这些因素对肿瘤发生风险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陈月红;杜亮;张春林;耿兴远;刘关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量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易感性对于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表现各异。本综述将概述基因与环境对2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新证据,从而对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亚;徐敏;徐瑜;毕宇芳;宁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认为糖尿病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二者在分子水平上交叉重叠,因此降糖药在控制慢性高血糖持续状态的同时对骨代谢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糖尿病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常用降糖药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霞;雷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胰升糖素样肽1(GLP-1)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不仅具有降糖作用,而且在调节脂类物质代谢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GLP-1可影响脂类物质吸收与转运、脂肪形成与分解、肝脂代谢、胆固醇转运,在调节脂代谢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作者:姚月;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一年来,国际以及国内性腺疾病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迅速。关于性腺疾病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研究有大量文献发表,本文检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就其中对临床工作有更多借鉴意义的部分经典病种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李乐乐;窦京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德高望重的内科学、内分泌学及糖尿病学家、医学教育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胡远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19日逝世,享年94岁。
作者:《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