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祗和是第一位阐发《伤寒论》学术思想的北宋医家.韩氏的伤寒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论伤寒之病机,以经络释六经;重脉象之辨证,言汗下之法则;首推温中之法,据时令以用药;补蓄血之证治,创阴黄之效方.
作者:郑东升;郑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前三轮专家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第四轮专家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对20位回信进行分析.结果:在疾病疗效评价方法中,X线或CT炎症阴影、咳嗽偶作、体温、肺部啰音满分比大于0.95,变异系数小于0.24;在构成证候的指标变化评价中,咳嗽、肺部听诊、X线CT等10项指标满分比大于0.9,变异系数小于0.34;在主要结局指标的评价中,喘促、肺部听诊、全胸片满分比为1,变异系数为0.结论:全胸片、症状、体温、肺部听诊可入选疾病疗效评价指标;咳嗽、肺部听诊、X线CT等可入选主要证候指标;喘促、肺部听诊、全胸片为结局指标.
作者:赵霞;汪受传;李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受现代工程科学计算方法的启发并结合中医药的实际,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一些典型传统方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医方剂的作用,且可以通过药味加减的计算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作者:盛志刚;白晶;李庆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滑脉模型的建立方法、实用性及其形成的心血管生理学基础.方法:①令受试者饮用61度白酒100ml左右,经中医师诊脉确认为滑脉后,分别采用NX-6型脉动信息采集系统及Magnetom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桡动脉压力波记录及心脏、桡动脉(寸口处)扫描,观察其桡动脉脉搏波、桡动脉形态及心功能改变.②家兔用浓度为40%酒精8ml/kg灌胃,经中医师诊脉确认为滑脉后,采用NX-3型脉动信息采集系统记录其颈动脉压力波.结果:与脉滑变前相比:①人酒精性滑脉模型受试者的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及左心室流出道流速增大;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减小;外周血管扩张,轴心位移幅度增大;桡动脉脉搏波符合典型滑脉波形特征.②家兔酒精性滑脉模型:颈动脉压力脉搏波变化规律与人酒精性滑脉模型者桡动脉脉搏波完全一致.结论:适量使用酒精时,其扩血管和强心作用符合中医理论关于滑脉形成原理的论述,造模效果好,实用性强.
作者:牛淑冬;牛欣;李海燕;张治国;赵翠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抗骨折方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复制实验性大鼠骨折模型,连续给予抗骨折方21d,以X线片、病理组织学检测以及骨折愈合组织抗折强度为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抗骨折方组动物骨折处见骨痂改建较好,骨小梁成熟,周边成骨细胞较多;X线检测结果提示,抗骨折方明显提高骨折组织X线评分,愈合组织抗折强度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抗骨折方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损伤模型具有显著的促进愈合作用.
作者:沈祥春;张责林;任光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已成为中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医药诊疗标准的制定难度较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根据近年来临床和科研的现状,仅就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标准化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谢世平;刘爱华;潘万旗;梁慕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清脑宣窍滴丸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随机均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清脑宣窍滴丸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h,再灌注12h,Zea longa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光镜观察脑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方法测定脑组织TNF-α、IL-1β、ICAM-1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12h模型组病变侧大脑皮层结构层次破坏严重,神经细胞肿胀,核碎裂、溶解、固缩或消失,神经功能明显缺损,模型组中TNF-α、IL-1β、ICAM-1含量分别为(5.77±0.30),(0.91±0.14),(5.45±0.60),其异常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清脑宣窍滴丸组中TNF-α、IL-1β、ICAM-1含量分别为(3.59±0.24),(0.70±0.20),(3.75±0.46),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TNF-α、IL-1β、ICAM-1的异常升高与组织损伤密切相关;清脑宣窍滴丸对其异常升高具有下调作用,从而有效的抑制了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柳洪胜;张允岭;刘雪梅;娄金丽;郑宏;黄启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并验证肝郁型黄褐斑小鼠模型,并与现有其他模型进行比较.方法:注射黄体酮同时,进行慢性束缚和紫外线局部照射.结果:黄体酮+紫外线+束缚复合法造模较其他方法更能导致皮肤丙二醛(MDA)升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以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增加,并且具有肝郁证的行动学表现.结论:黄体酮+紫外线+束缚法建立的肝郁型黄褐斑小鼠多因素模型获得成功.
作者:汪南玥;陈家旭;吴晓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已用存陈法处理中药.中药存陈法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养护药材,将中药经过适当时期的贮存,由新药变为陈药,从而达到消减辛燥毒烈之药性、增强药物功能、增强炮制作用、去腥臭味、增香的目的,促进中药的性味、功效发生变化,使其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这是中医一种独特的处理药材的方法,现在这一传统的中药处理方法几近湮没.陈药优越性无法在治疗中充分地体现,所以保存、研究、发展中药存陈法及陈药已刻不容缓,当前应加强对陈药陈存前后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变化的研究,探讨中药存陈法对提高中药质量的意义,使中药存陈法进一步得到运用和发展.
作者:宋捷民;罗靖;陈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辨证分为4型:阴虚热盛型(YAEH)23例,气阴两虚型(DBQY)39例,阴阳两虚型(DBYY)14例,血瘀气滞型(QSBS)24例.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分别静脉滴注,疗程2周.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VE)、左室舒张晚期充盈峰值流速(VA)、左室舒张早期充盈时间(ET),并计算VE/VA值.结果:益气活血法改善VE的顺序为DBYY>DBQY>QSBS>YAEH;降低VA为DBQY>DBYY>YAEH,QSBS略有增加;增加VE/VA比值为DBYY>DBQY,对YAEH影响较小,QSBS反降低;缩短ET为QSBS>DBYY>DBQY>YAEH.但DBQY、DBYY、QSBS三者间ET差异没有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无论辨证属DBQY、DBYY还是QSBS,都可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而获益;但属YAEH者不提倡用益气活血法.
作者:衡先培;杨柳清;郭芳;陈霞;杨鸿;吴丽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康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部分药效机制.方法:通过综合法(24周)建立大鼠CAG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灌服胃康冲剂、胃复春、叶酸、生理盐水等水溶液12周,于第3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的变化,观察胃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和胃黏膜SOD、MDA,胃黏膜NOS,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胃康冲剂可明显升高血清和胃黏膜SOD(P<0.01),降低MDA(P<0.01);升高胃黏膜NOS(P<0.01);改善CAG的病理状况(P<0.05).结论:胃康冲剂可以改善CAG的病理变化,有较强的抗氧化、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能提高胃黏膜NO含量,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作者:刘涛;倪克中;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熟地黄粗多糖对血虚模型免疫器官形态的影响.方法:以放血与环磷酰胺并用致小鼠血虚模型为研究对象,将模型动物分为5组,在造模的同时给药,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熟地黄粗多糖溶液、当归补血口服液和同体积生理盐水,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d,实验结束时取胸腺和脾脏作病理切片.结果:熟地黄粗多糖组可显著对抗造模所致动物胸腺和脾脏的萎缩,显著增加模型动物胸腺皮质厚度和皮质细胞数,显著增加脾小结大小和皮质细胞数.结论:怀熟地黄多糖可拮抗血虚模型小鼠胸腺及脾脏的萎缩.
作者:苗明三;孙艳红;史晶晶;刘会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荣通脉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复荣通脉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组,进行对比实验.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于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后20min、给药后40min用测微尺测量微血管动脉和静脉管径、观察红细胞的流速.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复荣通脉胶囊各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加快血管内红细胞流速,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结论:复荣通脉胶囊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李倩;李宝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乳腺增生颗粒中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方法:使用Agilent-C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20:8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结果:芍药苷在0.26-1.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14%(RSD=2.3%,n=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乳腺增胜颗粒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李锋;倪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的疗法.文章从心脾与痴呆的关系入手,认为心脾与脑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关性,以补益心脾法为主治疗老年性痴呆,能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延缓智力衰退.为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郭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
作者:肖玉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内服中药,穴位敷药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人38例,疗效较好,并以西医治疗32例作对照组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邱霞;申想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临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及体征.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又称鸡尾酒疗法能够显著控制艾滋病毒(HIV)的复制,并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对CD4+免疫细胞的重建也有一定的疗效[1-2].
作者:孟坤;吴葵生;杜式群;谢碧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曾用自拟活血宣肺平痤汤治疗女性寻常痤疮,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在导师赵冠英教授的指导下,将该方化裁后(玉容消痤汤)用于治疗男、女性痤疮,同样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玉;赵冠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当前,现代医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新的重要分支,人们渴望生命的延续,体细胞物种克隆的成功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生命的方式;未来世界医学的趋势将会由面向疾病转为面向健康与康复.
作者:杜丽妍;胡荫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