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医文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传播面广,是占代中医文献流传至今保存量大者,使得后人可以大限度地从中了解清代医学发展的信息,这是其它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纵观清代中医文献特点与医学发展,可谓互为相长.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著作的产生,医书的问世与传播有力地推动医学前行.
作者:万芳;张燕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络通降低胆汁性肝纤维化引起的大鼠门静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质量240-260g左右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156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得安组、肝络通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造成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模型.术后2周和4周分别测定各组的门静脉压力,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的变化,检测血清肝功能,放免法定量体循环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浆内皮素-1的浓度.结果:术后2周和4周.模型组大鼠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心得安和肝络通在两个时间点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肝络通能显著抑制胶原生成.促进肝组织结构的恢复;肝功能显示肝络通在两个时间点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ALT),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和Na+的浓度.门静脉高压症初期肝络通降低体循环内皮素-1的浓度,提高肠系膜循环的内皮素-1的浓度,抑制内脏血管的舒张.结论:肝络通通过改善肝功能,抑制胶原生成,调节肝内微循环,改善纤维化初期高动力循环,抑制水钠潴留,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作者:杜庆红;韩琳;姜俊杰;李澎涛;唐卉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学的科学定位是决定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性的理论课题.为此首先要明确与中医学直接相关的关于科学、哲学、人与名实的含义和特性.科学就是知识.是确切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知识体系.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以天然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及其过程为研究对象,关于所有事物共同规律的学问.人有典型的形上、形下二重性,医学则有中医与西医两大类.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医学体系;西医是以还原性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而形成的医学体系.巾医学的传承,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名实关系.中医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实践过程,是其实;以语词表征的概念、范畴体系,是其名.重名轻实,从语词到语词,从概念到慨念的考据,对当代中医学的传承危害甚深,也是影响中医学科学定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致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通痹灵合剂抗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先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于wistar大鼠尾根部注射,足肿后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消炎痛组、通痹灵合剂组.鸡胚尿囊膜模型分组:建立鸡胚尿囊膜模型(CAM).分为李白对照组、模型组,其中模型组加入20μl的10n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载体上,再随机分为5组,加入各组大鼠血清或生理盐水20μl,分组为:VEGF+正常对照组,VEGF+造模对照组,VEGF+通痹灵合剂组,VEGF+消炎痈组,VEGF+1%生理盐水(VEGF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对CAM中一、二级新生血管的作用情况;另取各组大鼠右前和左后爪骨,运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关节组织的VEGF和vECFR-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各组CAM模型在10ng/L的VEGF刺激作用下,血管计数明显增加,VEGF+造模对照组血清作用于CAM后血管数目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VECF+通痹灵合剂组血清的CAM血管计数中一、二级血管计数明显低于VEGF+造模对照组(P<0.01),消炎痛组CAM血管一、二级血管计数与造模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降低(P<0.01).RT-PCR图像显示出正常对照组、通痹灵合剂组、造模对照组及消炎痛组的大鼠关节组织VEGF mRNA表达,其中正常对照组及通痹灵合剂组明显弱于造模对照组与消炎痛组.正常对照组的VEGF-1 mRNA图像不明显,通痹灵合剂组的VEGFR-1 mRNA表达明显弱于造模对照组及消炎痛组.结论:本实验研究论证了通痹灵合剂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中VEGF产生及受体VEGFR-1在内皮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而阻断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童娟;陈光星;刘清平;陈纪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角黄素对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昆叫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15 mg/kg)以及角黄素低、中、高剂量组(10 ms/ks、15 mg/ks、20 mg/kg)共6组.不同剂量角黄素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后,腹腔注射脂多糖6.0 ms/kg建立ALI模型.在注射后6 h,收集腹主动脉血并进行左侧支气管肺泡原位灌洗以收集灌洗液,测定血中淋巴细胞弧群(CD3+、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阿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活性;测定各组的肺湿重/干重比、肺组织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肺组织匀浆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角黄素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因LPS诱发的血TNF-α、IL-8、MPO、MDA含量与肺组织湿重/干重比的升高.同时抑制肺组织IL-10含量、血SOD与GSH-Px活性的降低.改善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论:角黄素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作者:裴凌鹏;崔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过逸气虚证候大鼠模型;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气虚模型组、人参组、薤白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置于普通代谢笼中(单笼),饲以普通饲料;气虚模型组大鼠置于经改造过的代谢笼中(单笼),笼内空间以其保持基本安静且能转身移动为标准,饲以高营养饲料;人参组与薤白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分别给予人参(1.2g生药·kg-1·d-1)与薤白(1.2g生药·kg-1·d-1)CMC-Na混悬溶液灌胃,1次/d,其他处理同气虚模型组.共计10周.实验结束后对大鼠生物学表征进行观察,并采用半定量评分表评分;测定大鼠力竭游泳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气虚模型组大鼠生物学表征明显改变.评分显著升高(P<0.01),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气虚模型组比较,人参组大鼠生物学表征明显改善,评分减少(P<0.05),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薤白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高营养饮食复合限制活动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气虚证候动物模型.
作者:袁国强;吴士珍;贾振华;朱慧明;李娟;王宏涛;高怀林;吴以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两种体内给药途径瑞香狼毒药效组分对小鼠肝癌移植瘤H22抑制作用强度与量效关系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H22实验动物模型,采用灌胃与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瑞香狼毒药效组分Zp1102、Zp1103、Zp1105、Zp1111、Zp1113在小于1/3-1/5 LD50的剂量范围内,观测各受试药对移植瘤H22的抑制作用及其量效情况,并测算实验小鼠胸腺与脾脏指数.结果:瑞香狼毒各药效组分对小鼠皮下移植瘤H2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其中Zp1102、Zp1103经灌胃给药2g/kg(折合成生药量)时能达到35%左右的抑瘤率;Zp1105灌胃给药效果较差(16g/kg时仅能达到35%左右的抑瘤率),而腹腔注射给药法250mg/kg时就可以达到38%的抑瘤率;Zp1111 在250mg/kg剂量时对皮下移植瘤H22的抑瘤率达48.35%.多数药效组分对荷瘤小鼠的体质量与免疫器官系数较溶剂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其影响比阳性对照药要小.结论:瑞香狼毒药效组分对小鼠皮下移植瘤H2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其中zp1111N瘤作用强;腹腔注射给药在较低剂量即可显示良好的抑瘤作用.
作者:潘国凤;杨庆;刘安;温小刚;李玉洁;董宇;朱晓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苏木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胸腺组织、外周T细胞增殖和产生INF-γ的影响.方法:制备苏术不同提取物分别给予灌胃小鼠,7 d后取小鼠胸腺称重计算胸腺指数;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脾T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细胞培养上清中产生INF-γ的含量.结果:苏木不同提取物不仅对胸腺重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对T细胞的增殖和产生INF-γ的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苏木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
作者:彭新;顾立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确定抑郁症各证候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崇文区精神病防治院的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98例,抑郁症的诊断采用DSM-IV标准;用隐变量分析方法,对抑郁症相应症状对应关系初始模型进行修订,确定终模型.结果:确定了抑郁症患者肝郁证、脾气虚证、心血虚证、痰证、火证等5个常见证候的临床症状对应关系,并分析了用隐变量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与传统理论认识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强调建立中医辨证标准应体现中医诊断四诊合参、病证结合的原则.同时,指m隐变量数学模型的优点是:①有效地分析症状(显变量)与证候(隐变量)之间的关系;②有效地分析证候与证候之间(即隐变量之间)组合关系.
作者:吴崇胜;陈家旭;袁海宁;张捷;罗和春;王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制作实验性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即实验性肌炎组)与湿热组,每组15只.对照组利用家兔骨骼肌匀浆加弗氏完全佐剂为免疫原皮下注射豚鼠.湿热组除上述多次免疫豚鼠外,并结合湿热证造模(肥甘饮食、湿热环境及病原微生物等复合因素)的方法,形成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观察各组动物其在一般情况、血清肌酶、光镜、电镜方面的改变.结果:发现湿热组在临床表现、血清肌酶及骨骼肌、肺、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与人类湿热型的多发性肌炎相近.结论:提示该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一个手段,为人类肌炎中医证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赖名慧;刘友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白木香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碱基序列的差异.方法:运用PCR法对白木香的ITS(包括ITS1,5.8S,ITS2)序列扩增后直接测序,用软件CLUSTAL X和MEGA分析测序结果.结果:白木香ITS区总长度为680bp,其中ITS1为246bp,5.8S为163bp,ITS2为271bp.ITS序列在白木香种内的变异很小,只有6个变异位点,种内遗传距离为0.0%-1.1%.结论:ITS序列的差异为鉴别不同产区白木香及其近缘种提供了依据.
作者:申彦晶;谭雪梅;赵翾;庞启华;赵树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厂家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的含量差异.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表告依春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8.5:90.72:0.73:0.05);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表告依春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204-0.3060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8%,RSD为1.2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的含量,重现性好;各厂家生产的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的含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表告依春的定量控制方法.
作者:安益强;贾晓斌;陈彦;高成林;邵振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的影响.方法: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中药饮片加热炮制前后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加热炮制能够降低饮片AFB1的含量,但对含量较高者炮制并不能使其达到安全范围.加热炮制的方法不同,对AFB1的含量影响不同.结论:加热炮制对饮片AFB1含量有一定影响.应当建立饮片AFB1含量限度标准.含油脂不多的果实类饮片AFB1的含量限度标准初步确定为≤5μg/kg,含油脂较多的种子类药材饮片限量标准初步为20μg/kg,与国家食品类限度标准相同.
作者:张振凌;张爱婷;张红伟;刘博;吴国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营安心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较大量异丙肾上腺索(ISO)的方法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参麦注射液组、和营安心方大、中、小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测定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和心重指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模型对照组心重指数增加,LVSP、±dp/dtmax降低,LVEDP升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营安心方大、中剂量治疗组能降低心重指数,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和营安心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心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李永民;王保和;贺金;王新生;刘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四物汤等64个方剂多糖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释放细胞因子(CK)水平的影响,探索上述复方疗效的可能机制,并为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筛选提供导向.方法:制备四物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玉屏风散、桂枝汤、龙胆泻肝汤等64个复方的总多糖组分.96孔板中检测其对小鼠腹腔MΦ释放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CK)的影响.结果:各复方多糖组分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MΦ释放上述一个或多个CK,其效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5或P<0.01);其中,相对于正常MΦ,复方多糖能促进经LPS诱导的MΦ释放更多种类的细胞因子.结论:6个复方多糖组分能促进小鼠腹腔MΦ释放不同的CK,可能与上述方剂的疗效机制有关,这为分离其活性成分提供了导向;同时也为建立中药活性成分的MΦ筛选模型提供了依据.
作者:田维毅;杨娟;王平;王文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P27基因重组腺病毒联合中药片仔癀对人骨肉瘤裸鼠移植瘤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①用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接种于裸鼠腋部皮下,连续传代3次,肿瘤生长稳定后,再用组织移植法构建人MG-63细胞裸鼠原位骨肉瘤模型;②肿瘤细胞接种l周肿瘤长至0.7cm左右时,选择40只肿瘤体积均一的裸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8只),PBS溶液注射治疗;P27基因治疗组(8只),raav-P27病毒液注射治疗;Paav-MCS空载体组(8只),raav-MCS病毒注射治疗;片仔癀组(8只),片仔癀溶液灌胃治疗;联合治疗组(8只),raav-P27病毒液注射联合片仔癀灌胃治疗.③观测指标:骨肉瘤裸鼠成瘤率、荷瘤裸鼠生活质萤及毒副反应、肿瘤块的体积和肿瘤的生长抑制率.结果:①成功构建了裸鼠原位骨肉瘤模型;②单纯灌服片仔癀溶液、P27基因治疗及片仔癀、P27基因联合治疗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达32.24%,55.25%与61.84%.空白对照组与空载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荷瘤裸鼠一般情况良好,活动能力较强.结论:①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27基因能有效抑制入骨肉瘤MC-63的生长.②P72基因与片仔癀联合应用后,产生协同作用,其抑瘤效果与改善荷瘤裸鼠的生存情况比单用片仔癀治疗或单用P27基因治疗更明显.③中药片仔癀对提高荷瘤裸鼠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俐;曾启清;林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63篇文献,包括14 150例病人,其中样本量(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大为234例,小的为40例,平均87例.因干预措施复杂多样,仅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中药干预有明显疗效,其痊愈率为(50.80±24.70)%,总有效率为(90.68±7.30)%,优于西药干预的(28.85±17.77)%及(71.07±11.38)%,其复发率(18.99±10.61)%也明显低于西药干预组(52.25±18.42)%;对腹痛、腹胀、腹泻三大主要症状的疗效也优于西药干预组.结论:中草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疗效,在总体症状痊愈率、总有效率、症状积分改善及复发方面均优于西药干预及安慰剂组,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汪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文章介绍了黄海龙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继发性不孕症、血精的验案,阐释其经验方化瘤汤的治疗作用以及治疗血精先袖后清的临床经验.
作者:魏凌平;黄洁;李增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笔者根据跟师学习体会和个人临床实践,总结了围家级名老中医赵荣莱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宝贵经验.反流性食管炎病机关键为胸阳失展,膈中积气,膈胃之气不利,膈气不降,胃气上逆.治疗以透膈利气,斡旋升降为首要,临证酌情配合行气、活血、化痰解郁、润燥.
作者:翟兴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文章扼要介绍了中医文献有关通因通用法的较为中肯的论述;并举析2例运用通因通用法的名医医案作为印证;在学习中医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包括作者自己的与前人的)的基础上,提出作者的5点心得体会.
作者:俞宜年;林慧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冻结肩是肩关节周围炎各类型中较常见的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其特征是肩部疼痛,夜间疼痛明显,伴肩关节活动障碍.性激素于冻结肩发病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对男性冻结肩患者体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旨在从性激素方面探索冻结肩发生的病因学机制,为临床防治冻结肩提供依据.
作者:韩元龙;张维嘉;顾伏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风后遗症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高.本院从2000年至2007年,共收住中风后遗症患者138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为主,辅以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省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足跟痛症的原因很多,常伴有跟骨结节前缘骨刺,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主要包括跟骨下滑囊炎、跖肌腱起点筋膜炎、后跟腱止点撕裂伤、跟骨下脂肪垫炎等疾病.笔者自2005年2月-2007年8月运用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足跟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立军;丁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的进行性变性、破坏及骨赘形成,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它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尤其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为观察痹祺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黎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脑病主要指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1].1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在联想记忆和学习技能注意力方面;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可能存在记忆提取过程的缺陷[2].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对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为寻找针对性的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青;田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阿魏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与细胞壁中的多精和蛋白质结合生成细胞壁的骨架,普遍存在于当归、川芎、蜂胶、酸枣仁等中药材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小板解聚、阻碍血栓形成、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抗氧化、提高膜稳定性,以及抗炎、镇痛、扰生育、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利湿等药理作用[1].
作者:邵艳清;李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基础是靠自身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不断创新与提升.文章通过整理、总结中医体质研究的经验,从理论研究、技术路线、科研方法、科学发现与创新4个方面,对如何开展中医药科研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英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