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848
  • 国内刊号:31-1762/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84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 上海科技期刊优秀奖
  • 泌尿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盐酸舍曲林治疗早泄的探讨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早泄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病人采用服药前后自身对照法,每晚口服50mg舍曲林,记录病人用药前后的射精潜伏期和夫妻双方对性生活的满意度.结果64例病人口服舍曲林2~4疗程后60例射精潜伏期延长,48对夫妇双方对性生活均感到满意,12对夫妇基本满意,4对夫妇不满意.结论口服舍曲林是治疗早泄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一沙;张士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附39例报告)

    目的探讨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治水平.同时比较中国人和欧美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生存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4年10月39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时,38例血PSA值较低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PSA值0.2ng/ml~200ng/ml,平均(51.16±54.71)ng/ml,其中有4例血PSA值一直在4ng/ml以下,升高很少,主要靠转移灶来诊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磷酸雌二醇氮芥,磷酸雌二醇氮芥+足叶乙甙,环磷酰胺+足叶乙甙,磷酸雌二醇氮芥+环磷酰胺等.PSA有效率为44.4%~57.8%,平均有效时间3.8月~7.5月,软组织灶有效率为28.6%~50%.39例中已死亡21例,这21例诊断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后,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结论绝大多数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可用PSA诊断和随访,但极少数患者PSA变化很小,需用癌灶和症状来随访.化疗是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有一定的疗效.本组患者生存时间似较欧美患者长.

    作者:孙忠全;钱伟庆;宋建达;徐骏;吴惠兴;谢旦生;盛璐;丁海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那甾安与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和非那甾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平均年龄64.5岁,随机分为两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基线值差异比较无显著性意义,观察记录治疗12周前后I-PSS、大尿流率、剩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坦索罗辛组治疗后I-PSS、Qmax和剩余尿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非那甾安组治疗后剩余尿量有明显改善(P<0.05),坦索罗辛组比非那甾安组在改善I-PSS和Qmax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坦索罗辛较非那甾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起效快,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特别是在Qmax和IPSS方面较为明显.

    作者:尧凯;王祥慧;杨罗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腺及其不同病变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进一步明确环氧化酶-2(COX-2)与前列腺不同病变组织的关系,探讨COX-2对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染色,检测COX-2蛋白质表达,RT-PCR检测COX-2mRNA表达,分析其与前列腺及其不同病变组织的关系.结果(1)COX-2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表达为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中均见表达,染色的阳性系数均值分别为0.250±0.500,1.500±0.972,2.333±1.231,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程度较高.(2)COX-2mRNA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对光密度值分别为0.053±0.062,0.589±0.161,0.833±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COX-2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靶分子.

    作者:戴英波;蒋先镇;黄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KEP术中保持膀胱颈完整性的意义

    目的讨论应用等离子体外系统(PKS)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中保持膀胱颈完整性的意义.方法本组PKEP373例,年龄64~95岁,平均75.9岁.用Gyrus PKS及内窥镜系统,生理盐水作工作介质和冲洗液.将增生腺瘤于外科包膜内剜除,明确界限、阻断血供,尔后将其切除.术中不切断膀胱颈横行肌纤维,保持其完整性.并对照同期TURP及SPP组手术结果探索其临床意义.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出院,排尿畅.术后1月平均Qmax(18.1±3.9)ml/s.术后2例发生尿失禁,分别在4~6月后恢复,无永久性尿失禁发生.对术前有正常性生活的52例患者随访中有1例逆向射精主诉.结论PKEP术保持膀胱颈完整性不影响排尿通畅.是否有助于减少逆向射精发生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向东;唐涌志;丁满棠;肖军;杨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参皂甙Rb1体外对人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1体外对正常男性精子运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例正常男性经手淫获得的精子,通过上游优化法处理后,与10 μmol/L人参皂甙Rb1共同孵育0.5h、1h、2h、3h、4h、5h,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系统(CASA),观察随时间延长人参皂甙Rb1对人精子各运动参数的作用.结果随着时间延长,精子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0 umol/L人参皂甙Rb1能明显提高正常男性精子的运动能力(A+B)%、精子存活率(Mot)、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曲线运动速度(VCL)、直线运动速度(VSL)和平均路径速度(VA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时间延长,低浓度人参皂甙Rb1在体外能明显提高正常男性精子的存活率和运动能力,本研究为人参皂甙Rb1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基础.

    作者:陈智;刘继红;尹春萍;方建国;王文清;李园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印楝油复合物对雄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印楝油复合物对雄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口服印楝油复合物2ml/kg.d-1,在灌胃1周、2周和3周后.分别将正常性成熟雌鼠与雄鼠合笼,观察和统计怀孕率.灌胃至21d时,剖检灌胃雄鼠,采取睾丸和附睾组织固定,进行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并计算凝血时间和肉芽肿.结果印楝油复合物对附睾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靶器官为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原细胞未见明显损伤,睾丸间质疏松,附睾腔内精子密度降低,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对血凝时间影响显著,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结论印楝油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生精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引起生精细胞代谢障碍致使生精细胞发生变性、坏死.

    作者:殷中琼;吴成奎;万固存;刘毅;俞德顺;杨军;莫彬彬;田弋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89例男性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89例尿培养阳性的男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尿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9例男性尿路感染患者,复杂性尿感占87.83%.易感因素以留置尿管、前列腺疾病、尿路结石为主.205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1.95%,其中大肠杆菌占30.73%;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7.07%;真菌占20.98%.从药敏试验得出,所有菌株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有中度敏感性,重症肠球菌感染可首选万古霉素.有尿路操作者真菌和变形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尿路操作者(P<0.01).结论男性尿路感染以复杂性尿感为主,主要致病药仍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并以大肠杆菌为主,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冯利平;钟玲;刘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PSA、PSAD及前列腺体积比较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民族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PSA、PSAD及前列腺体积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总结5年来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其中汉族150例,维吾尔族114例,在检查治疗前行放免法检测血清PSA,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并分别计算患者的PSAD,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血清PSA、PSAD及前列腺体积的比较.结果维、汉民族各年龄段血清PSA及PSAD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SA及前列腺体积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它们之间关系呈正相关.两民族前列腺体积在60岁组和80岁组差异显著(P<0.05),维吾尔族明显高于汉族.结论两民族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间血清PSA、PSAD差异无显著性,且与前列腺体积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SAD是更可靠的诊断指标.

    作者:邓刚;马立彬;叶章群;张正彪;陈新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tp50和coxⅦa在大鼠Leydig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呼吸链相关酶cox7A2和Atp合成酶亚单位Atp50在青年和老年睾丸组织中存在明显表达差异.本研究观察两者同源序列Atp50和coxⅦa在原代培养的大鼠Leydig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其在雄激素合成和睾丸衰退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Leydig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扩增目的片断,PCR产物进行TA克隆、测序鉴定.结果RT-PCR可见Atp50和coxⅦa表达,目的片段大小分别是438bp和358bp.PCR产物片段TA克隆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率分别为99.7%和99.8%.结论RT-PCR和TA克隆测序结果证明大鼠睾丸Leydig细胞中存在coxⅦa和Atp50表达,对于其可能参与调节睾酮合成过程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刚;辛钟成;田龙;袁亦铭;陈亮;郭应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胀亡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态观察及测量

    目的研究患者精液中胀亡初级精母细胞的各种形态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瑞-姬氏染色,于光镜油镜下对生精细胞及胀亡生精细胞进行观察、摄像及测量.结果1.初级精母细胞与胀亡初级精母细胞(无核胀出型)胞体直径与胞核直径的比值明显缩小;2.胀亡初级精母细胞可表现出一系列的形态学变化:(1)细胞核肿胀明显,几乎占满整个胞体;(2)细胞核肿胀伴细胞核染色质溶解;(3)细胞核膨胀,使胞核胀出于胞体外;(4)由于胞核膨胀,使胞膜上胀出泡状物;(5)部分胀亡细胞核不膨胀,但胞质内含大量空泡,使胞体胀大;(6)细胞核肿胀、溶解,并出现细胞膜破坏、崩解.结论应用光学显微镜在瑞-姬氏染色下检查胀亡生精细胞,其细胞结构清晰、可靠,该方法简单、实用,并完全可以用于临床患者的检验和研究,是理想的检测胀亡生精细胞的方法.

    作者:赵广明;赵连华;王相泽;韩贵夫;陈奇珂;杨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成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附2例报告)

    目的提高成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病人分别为青年、中年,病理分别为横纹肌肉瘤和恶性横纹肌瘤.术前B超提示腹股沟区低回声肿物,肿物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本文2例睾丸旁横纹肌肉瘤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术前采用紫杉醇(紫杉醇330mg,静脉点滴,28d为一疗程)新辅助化疗:术后继续辅助紫杉醇(紫杉醇330mg,静脉点滴,28d为一疗程)辅助化疗.本文2例均于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结论成人睾丸旁横纹肌肉瘤的预后差.睾丸旁横纹肌肉瘤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

    作者:许克新;张晓鹏;王晓峰;佟雪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类精子库供精志愿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供精志愿者筛查结果及被淘汰原因.方法按2003年卫生部修订的<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对576例供精志愿者进行筛查.结果82例(14.2%)成为合格的供精者,淘汰494例(858%),其中:441例(89.3%)未达到人类精子库有关的精液质量要求,26例(5.3%)主要是体检中支原体阳性(11/10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108)和常规细菌培养异常(4/108)等,其他原因27例(5.4%).结论供精志愿者筛查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精液质量未达到人类精子库标准,另外支原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精液常规细菌培养异常等也是淘汰的重要因素.

    作者:许凌;张欣宗;张军荣;盛慧强;姚康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隐睾患儿血清FSH、LH、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隐睾患儿血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ID和睾酮(T)激素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在隐睾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42例隐睾症和23例斜疝(对照组)患儿血清FSH、LH、T水平.结果单侧隐睾症组和斜疝组之间血清FSH、LH和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双侧隐睾组血清FSH水平高于斜疝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隐睾症组血清FSH高于斜疝组,低于双侧隐睾症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中性激素LH和T水平的变化在隐睾发生中并不起主要作用;(2)血清FSH水平的升高可能反映睾丸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作者:张建星;李笃妙;傅冷西;林俊山;宋非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磺酸酚妥拉明片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Ⅱ期临床报告

    目的评价甲磺酸酚妥拉明片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220例受试者(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8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剂量视情增减的设计方案,在2周筛选期后进入4周的治疗期,在筛选期及研究结束时填写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研究者根据受试者记事表、ⅡEF和总评题对受试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主要疗效指标临床总有效率甲磺酸酚妥拉明组(A组)50.94%,安慰剂组(B组)16.82%;总评题:A组有57.55%的受试者认为研究药物改善了其勃起功能,B组22.43%.受试者记事表显示:A组受试者的性生活成功率为49.46%,B组17.88%.,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26.17%,B组7.62%,表现为轻度和短暂的鼻塞、面部潮红、心率快、口干、胸闷、胃不适、瘙痒、头痛、头晕、低血压.仅3名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终止研究.结论甲磺酸酚妥明片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ED的药物.

    作者:何学酉;宋涛;高雪松;王晓雄;朱积川;贺占举;潘天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鼠周围神经和阴茎nNOS的表达及其与阴茎勃起功能的关系

    目的研究糖尿病(Diabetes mullitus,DM)对大鼠坐骨神经、阴部神经及阴茎海绵体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变化及其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1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12周组和16周组各8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另取8只注射枸檬酸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注射12周和16周后,观察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M大鼠坐骨神经、阴部神经和阴茎海绵体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结果两组大鼠的阴茎勃起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P<0.01);16W组大鼠阴茎勃起次数也明显低于12周组大鼠(P<0.05).两组DM大鼠nNOS坐骨神经、阴部神经和阴茎海绵体中nNO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6W糖尿病大鼠nNOS阳性纤维的表达也明显低于12周组.两组大鼠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与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量的减少相关,可能为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之一.

    作者:沃雁;胡金家;丁文龙;顾红玉;钟梅芳;原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附睾肿块手术治疗探讨(附152例报告)

    附睾肿块临床上较常见,病因各异,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自1989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共手术治疗附睾肿块1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强;尉立京;李善军;王法成;丁克家;吕家驹;徐祗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输精管吻合术治疗附睾淤积症22例分析

    附睾淤积症是输精管结扎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发病率约为0.63%[1].自1999年至2004年我站采用输精管吻合术治疗较重的附睾淤积症22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功;杨金华;朱聆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支原体常吸附和定植于生殖泌尿道,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因此对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所致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随着新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和使用,支原体的耐药性不断变化.为了解本地区男性前列腺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性的进展,现将2003年1~6月和2005年6~9月本院男科检验室前列腺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红;李占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男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的相关病原生物研究进展

    男性生殖健康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病原生物与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男性不育以及一些性传播疾病都密切相关.本文介绍4种重要的病原生物: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大肠杆菌和阴道毛滴虫.支原体中主要是溶脲脲原体(Uu),它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原体之一,并可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沙眼衣原体(Ct)除了可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外,同时也是引起NGU和性病淋巴肉芽肿的主要病原体;大肠杆菌(E.coli)则可引起多种男性生殖系统炎症,如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输精管炎、前列腺炎等阴道毛滴虫是引起男性滴虫病的病原体,也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值得一提的是这4种病原生物都可以黏附于生殖道上皮细胞,与男性不育有关.

    作者:许震宇;徐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腺电汽化术致直肠穿孔1例

    患者,男,65岁,夜尿次数增多6年,伴排尿困难,下腹胀痛1d,无血尿.于2004年12月26日收住外科.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下腹触及一包块,压痛,外生殖器正常.

    作者:王志正;牛学芝;刘明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