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睾丸特异性新基因,并探讨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用生物学信息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小鼠不同组织及人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通过4、9、18、35、54 d和6月龄小鼠睾丸的芯片信号比较筛选出一个差异表达基因(GenBank登录号:AK016041),全长有803bp,含有606bp的完整ORF,编码一个有201氨基酸、分子量为22.686kDa的蛋白质,我们将其命名为TSC23.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TSC23基因可能在细胞核中表达.SMART功能域分析表明氨基酸序列1~18区域为信号肽功能域,36~58区域为穿膜功能域.TSC23蛋白在人的同源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XM-371248,在201个氨基酸区域内有75%的同源性.RT-PCR分析表明TSC23基因特异性表达于人和小鼠睾丸组织中,且只在38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结论 TSC23为人和小鼠睾丸特异性表达基因,只在38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余振东;蔡志明;唐爱发;桂耀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在前列腺增生症中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并分析性功能障碍与前列腺增生症病史、IPSS、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143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勃起功能国际评分(IIEF-5)、性欲与射精功能评价.并测定大尿流率及前列腺总体积.应用秩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各检测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143例有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116例(81.12%),性欲低下71例(49.65%),射精功能障碍45例(31.47%).IIEF-5与性欲评分(γs=0.926,P=0.000)、射精功能评分(γs=0.836,P=0.000)具有明显一致的相关性(P<0.001).年龄与IIEF-5(γs=-0.262,P=0.002)、性欲评分(γs=-0.268,P=0.001)、射精功能评分(γs=-0.271,P=0.001)均呈负相关性.IIEF-5及性欲、射精功能评分与BPH病史、IPSS、大尿流率、总前列腺体积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年龄是BPH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性功能障碍在BPH时发生率高,但BPH病史、IPSS、大尿流率、总前列腺体积对BPH患者性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黄恒前;莫曾南;隆电熙;杨占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组织双氢睾酮(DHT)结合容量与年龄变化的关系和在前列腺增生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2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11例同年龄段对照前列腺组织、20例相对年轻的正常前列腺组织,制备组织胞浆、胞核提取液,以3H-DHT测定结合容量.结果 前列腺增生组和同年龄段对照组胞浆双氢睾酮结合容量分别为(0.0128±0.0020)nmol/g湿组织、(0.0125±0.0018)nm01/g湿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相对年轻的正常组的(0.0103±0.0015)nmol/g湿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胞浆的双氢睾酮结合能力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双氢睾酮含量并影响前列腺组织增生.
作者:江洪涛;陈昭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成年SD大鼠阴茎包皮和包皮系带内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分布和起源.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分布,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追踪和nNOS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法研究大鼠包皮系带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起源.结果 成年SD大鼠阴茎包皮和包皮系带内均有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存在,这些神经末梢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和真皮乳头层,呈树枝状或念珠状分布.阴茎系带处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图像光密度值(3.4±0.38)明显大于阴茎包皮处(2.2±0.45).FG逆标阳性细胞位于大鼠第六腰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L6-DRG)(9.6±1.2)个/mm2和第一骶髓对应的背根神经节(S1-DRG)(1.2±0.2个/mm2)内.阳性细胞大中小不等,大多沿神经束成行排列或散在分布.nNOS免疫荧光标记细胞在L6-DRG和S1-DRG内分别为(24.2±2.6)个/mm2和(24.1±2.1)个/mm2,细胞大多呈中小型.FG/nNOS双标阳性细胞均为中小型,其数量接近FG逆标阳性细胞总数的一半.结论 大鼠阴茎包皮系带内含有浓密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源自于L6-DRG和S1-DRG.
作者:吴仲敏;王东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钾通道在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SD大鼠前列腺组织建立原代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株,角化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细胞,将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组、开放剂(尼可地尔,Nicorandil)组,TEA的浓度为1、5、15mmol/L,Nicorandil的浓度为10、25、100 μmol/L,各作用于细胞24、48、72 h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运用MTT方法、Hoechst33258细胞核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FCM)观察传代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状况.结果 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Pan-Keratin染色阳性,与对照组相比,MTT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均显示,15mmol/L的钾离子通道阻滞剂TEA显著增加前列腺上皮细胞数(P<0.01);25μmol/L~100μmol/L/Nicorandil显著减少前列腺上皮细胞数(P<0.01),且FCM显示前列腺上皮细胞有明显的凋亡峰.Hoechst33258染色法显示细胞核固缩、裂解,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特征.结论 钾离子通道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状态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周正兴;梁朝朝;张贤生;唐智国;郝宗耀;郭清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睾酮经皮吸收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即新药临床前试验.方法 将睾酮制成软膏剂,对睾酮软膏进行动物药效学、毒理试验(局部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睾酮经皮吸收制剂可显著增加去势未成年雄性大鼠的前列腺和精囊重量,显著提高去势大鼠血浆睾酮水平;动物毒理试验表明该制剂对家兔脱毛后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给大鼠皮肤涂抹该制剂达人用量300倍时无皮肤急性毒性反应,给小鼠灌喂该制剂大耐受量达人用量4300倍以上,表明该制剂安全无毒.结论 所研制的睾酮经皮吸收制剂能有效提高大鼠血浆睾酮水平,在靶器官表达出雄激素效应,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怀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主要优缺点.方法 分别对近3年来76例PKRP、98例TURP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等离子组:手术时间(80.60±22.00)min,平均出血(50.00±15.00)ml,输血占1.78%(1/56).Qmax由术前(7.48±4.60)ml/s升至(12.375±5.25)ml/s,IPSS由术前(21.75±4.98)分降至术后(13.05±5.50)分,RUV(残余尿)由术前(88.25±52.00)ml降至(12.38±15.00)ml;TURP组:手术时间(48.10±23.40)min,平均出血(134.2±90.6)ml,输血占3.8%(3/78).Qmax由术前(9.30±3.10)ml/s升至(21.40±4.50)ml/s,IPSS由术前(24.00±6.60)分降至术后(9.30±5.60)分,RUV由术前(82.40±29.30)ml降至(32.10±9.70)ml.结论 PKRP与TURP手术效果相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
作者:卢国军;唐来坤;汪祖林;田峰;宋立;俞仲伟;骆德兴;沙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营养性肥胖大鼠的睾丸生精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 80只新生的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只)喂普通饲料,肥胖组(n=48只)喂高脂饲料,分别于喂养后的第3、4、5、6周末观察喂养后体重,计算Lee's指数,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大鼠第3周开始体重有显著性增加(P<0.05),6周内体重持续上升,至第6周末肥胖组大鼠体重超过对照组达26.6%(P<0.01),Lee's指数随着大鼠肥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大鼠G0/G1期细胞在高脂饲料喂养第3周末增多(P<0.05)、肥胖组S期细胞显著下降(P<0.01),此时处于G2/M期细胞的百分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青春期时的肥胖可以引起睾丸生精细胞S期细胞百分数逐渐减少,出现G2期细胞阻滞,细胞有丝分裂延迟.
作者:刘晓平;王勇;秦达念;吴应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犬正常前列腺导管系统的三维结构,为解剖学提供直观的立体模具.方法 通过制造前列腺部尿道高压,并向其中灌注铸型填充剂,让填充剂返流入导管,干燥定型后用40%盐酸腐蚀,获得犬前列腺导管铸型标本.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铸型导管.结果 导管铸型标本能直观地显示前列腺导管的立体形态,每一导管主支反复分支,Y型占90%以上,多6分支型,导管末端呈囊状.外周腺腺泡呈椭圆型,表面较光滑.中央腺腺泡表面粗糙,呈网孔状和火山口样凹陷.结论 铸型法及SEM为研究前列腺导管系统的三维结构创造了条件.
作者:张小马;梁朝朝;张贤生;郝宗耀;余秋健;徐胜春;付圣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浆α-1,4葡萄糖苷酶(α-糖苷酶)的来源.方法 测定59例双侧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者及20例正常对照精浆q-糖苷酶.结果 40例正常对照组,31例双附睾头部梗阻,28例双附睾尾部梗阻者精浆α-糖苷酶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0.66 U/ml,25.46 U/ml,18.17 U/ml.正常对照组精浆α-糖苷酶浓度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双附睾头部梗阻较双附睾尾部梗阻α-糖苷酶浓度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侧附睾头部、尾部梗阻所致无精子症者精浆中性α-糖苷酶浓度虽有下降,但仍保持一定的浓度,提示精浆a-糖苷酶具有多源性.
作者:王瑞;张卫星;李培强;王智勇;谷五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24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成3组:综合治疗组(心理治疗、前列腺按摩、植物类药和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相结合)、西医治疗组(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以及中药治疗组,分别随访8周,并对各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2%,西医治疗组为35.5%,中药治疗组为41.3%,综合治疗组与两对照组之间P值均小于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可靠.
作者:冷静;吕坚伟;戴胜国;陈斌;王益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和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而妊娠的354例,据精子来源与数量分为精液正常组(47例)、少弱精子组(194例)与手术取精子组(113例).比较3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妊娠并发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畸形、围产期死亡率等组间差异.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临床妊娠率(41.3%、39.7%、40.4%)、流产率(14.9%、18.6%、15.9%)、分娩率(78.7%、75.8%、79.6%)、双胎率(34.4%、35.4%、37.8%)、妊高症发生率(10.8%、10.2%、11.1%)、前置胎盘发生率(5.4%、6.8%、6.7%)、早产率(27.0%、27.9%、27.8%)、分娩孕周(36.4±5.4)w、(37.6±2.3)w、(37.2±2.8)w、胎儿出生体重(2765.4±624.9)g、(2749.0±523.5)g、(2763.5±684.4)g、先天性畸形发生率(4.5%、5.0%、4.0%)、围产期死亡率(40‰、45‰、48‰),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精子来源与数量不影响ICSI治疗后的妊娠和围产儿结局.
作者:许张晔;叶碧绿;黄学峰;林文琴;林金菊;赵军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性交致包皮系带撕裂是发生于年轻人在热恋或新婚中的一种突发性伤害,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较少.为了提高年轻人对该类损伤的认识,作者对10年来我院门诊收治的97例性交致包皮系带撕裂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采取措施,防止性交时包皮系带撕裂,提高性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灵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院于2005年12月~2006年3月尝试采用普通电切镜实施经尿道剜除式切除法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毛厚平;魏勇;曹林升;黄金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阴茎勃起机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较为常见,在美国超过30万男人患ED,世界范围估计超过150万男人患ED,预计到2025年其患ED的数量超过300万.
作者:于满;于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代谢综合征(MS),亦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它主要包括一系列临床代谢障碍: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肥胖、脂质异常、高血压.M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有3种可能的机制,分别为:(1)肥胖和脂肪组织功能异常;(2)胰岛素抵抗;(3)一些独立危险因素的共聚,遗传与环境因素都发挥重要作用.MS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目前许多研究发现,在男性患者中,睾酮与MS有一定的关系,以下就睾酮对MS的代谢障碍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姚玉婷;高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比例在上升,世界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估计世界上60岁以上的人口将从1999年的5.93亿(约占总人口的10%)增加到2050年的19.7亿(约占总人口的22%).随着老龄化,老年人群中各种疾病发病率增高,关注老年疾病,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医学重要课题.
作者:蔡崇岳;章振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持续或反复出现的阴茎不能达到和(或)维持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交,且病程维持至少3个月[1].阴茎勃起过程是神经发动、动脉供血与海绵体储血的综合结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ED.血管性ED可由于动脉血流入的减少,海绵体平滑肌(smooth muscle cell SMC)舒张能力减弱,静脉闭合功能障碍和海绵体纤维化等病理变化影响到阴茎勃起.
作者:胡剑麟;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哺乳动物精子随精液射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子宫到达精子贮存地即输卵管峡部.雌性排卵后精子从贮存地释放,还要游动很长的距离才能找到位于输卵管壶腹部的卵子完成受精.比较早期的研究认为:射入雌性生殖道内的精子大量涌向卵子,竞争性地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因此推测哺乳动物精子寻求卵子的过程主要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而精子的领航机制不是必需的.
作者:柴淑芳;孙丽丽;杨海英;朱宝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直肠异物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而用替代物摩擦刺激肛门而获取肛交性快感,操作失手掉进肛门内造成直肠异物者近年来报道例数也日益增多.此类患者多为男性,直肠异物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2004年12月~2006年1月间我院共收治2例成人性自慰致直肠异物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苏明;杨庆;王林辉;杨波;孙颖浩;肖成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男人产生精子,女人产生卵子,只有精子和卵子相结合才能形成新的个体,两性性交是完成这一结合的唯一的自然方式.人类以外的动物都是有发情期的,它们只在繁殖期才发生性行为,就是说动物的交尾只是单纯的生殖行为.从生殖的角度来讲,性交是为繁衍种族而进行的一种劳动,如果没有报酬就不会有谁愿意进行这种劳动,性交时产生的快感就是这种劳动换得的报酬.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成为高等智能生物,其性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更多的时候只是追求性交时所带来的快乐.
作者:肖凯;近藤保彦;佐久间康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阴茎勃起困难常见的因素有:年龄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躯体疾病、抑郁症、性伴侣相关精神心理及社会等问题.年龄增加是阴茎勃起困难常见的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激素、血管因素及神经因素在勃起过程中的生物调节作用逐渐受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的应用使老龄男性阴茎勃起困难程度加重.老龄男性抑郁症患者并不少见.性伴侣缺乏、配偶老龄化或患疾病等都阻碍老龄男子的性活动.
作者:赵永平;朱积川;王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