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新型钙通道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病案管理室前列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调出2001年1月~2003年12月73例病人标本的病理号,病人年龄61~82岁,其中炎症组41例,非炎症组32例,然后调出相应的HE切片和包埋蜡块,在光学显微镜下复查HE染色结果.应用SP法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RPV5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41例炎症组前列腺标本中TRPV5强表达的有22例,中表达的10例,低表达的9例;32例非炎症前列腺标本中TRPV5强表达的有7例,中表达的9例,低表达的1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95,P=0.012.结论 TRPV5通道在炎症组和非炎症组标本前列腺上皮细胞中表达有明显差异,钙通道的改变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樊松;梁朝朝;郝宗耀;张贤生;张翼飞;周骏;杨勇飞;唐智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SA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分型的确定和治疗效果预测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门诊诊治的122例CP患者按NIH1995年的分类标准进行分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6周后检测T-PSA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对各型CP患者T-PSA水平、以及治疗前后T-PSA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1)CP的PS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Ⅱ型与ⅢB型之间的T-PSA存在差异,Ⅱ型与ⅢA型之间无明显差异;(2)Ⅱ型治疗前后PSA水平有显著差异,Ⅲ型治疗前后PSA无差异.(3)CP治疗后疗效显著者,PSA水平会有显著下降而一般疗效和无效者,治疗前后PSA无变化.结论 血清PSA水平在区分Ⅱ型与ⅢB型CP时,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但界定值的确定,尚待进一步研究.治疗后PSA是否下降,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治疗有效性的参考标准.
作者:张涛亮;徐丹枫;薛蔚;周伟民;谭剑敏;金辛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17 β雌二醇(E2)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不同浓度E2作用不同时间后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TUNEL染色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1/2,JNK和p38活性.RT-PCR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 β、P21WAF1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E2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且可以激活ERK1/2、JNK和p38.处理因素作用48h后,对照组、E2、E2+PD98059、E2+SP600125、E2+SB203580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9±0.1)%;(23.0±1.4)%;(30.0±1.2)%;(10.6±0.8)%和(14.6±0.7)%,(P<0.05).E2使细胞阻滞在G1期,PD98059、SP600125、SB203580分别预处理1h后细胞分别进一步阻滞在G1期;轻度阻滞在G1期和进入S期.RT-PCR发现PC3细胞表达ER α和ER β,E2、E2+PD98059、E2+SP600125、E2+SB203580组中cyclinD1、P21WAF1基因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0.42±0.03)、(3.13±0.02)倍;(0.21±0.03)、(3.08±0.05)倍;(0.43±0.01)、(1.31±0.04)倍;(2.81±0.02)、(3.14±0.02)倍(P<0.05).结论 E2激活JNK增加P21WAF1基因表达,并激活p38抑制cyclinD1表达,使细胞阻滞在G1期,JNK和p38通路还介导E2引起PC3细胞凋亡.同时E2又可激活ERK1/2,轻度拮抗上述作用.
作者:张宇曦;孔垂泽;刘贤奎;李振华;安康;张崇伦;刘鹏;王雪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相关指标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方法 分析研究60例男性,经B超、病理诊断证实18例为前列腺癌(PCa),27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5例为正常对照组.Bayer ACS:180化学发光法测得c-PSA、t-PSA,计算c-PSA/t-PSA比值(c/t).结果 t检验比较PCa和BPH组的c-PSA、t-PSA、C/T和年龄值,前两者P<0.001,后两者P>0.05.分别计算PCa和BPH组的c-PSA、t-PSA的直线相关系数r,PCa组r为0.9812,PCa组回归方程为c-PSA=0.9354×t-PSA-2.91,高度相关.BPH组r仅为0.4109.在100%敏感性时,c-PSA 3.75μg/L、t-PSA 4.0 μg/L、c/t=0.65、c-PSA 7.5 μg/L+c/t 0.65的特异性分别为42.3%、38.5%、36.5%、75.0%.结论 前列腺癌c-PSA比BPH对t-PSA相关度高.在保持灵敏度100%时,若结合c-PSA7.5 μg/L+c/t 0.65两个指标,将明显提高特异性到75.0%.
作者:胡盈莹;胡望平;冯福英;王海林;郑苗;周长邵;黄兢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保留勃起和射精功能的改良全膀胱切除术在膀胱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18例男性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30.5岁.结核性挛缩膀胱4例,腺性膀胱炎5例,晚期神经原性膀胱5例,复发的多发性非肌层侵犯膀胱移行细胞癌4例,均需行全膀胱切除术,但患者强烈希望保留勃起和生育功能.行改良单纯性全膀胱切除术,保留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双侧神经血管束,以回肠新膀胱(13例)或回结肠新膀胱(5例)替代.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0 ml,7例患者输血.1例发生尿漏,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拔除导尿管后均能自行排尿,每次尿量300~500 ml,剩余尿量25~65 ml.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间歇自家导尿.白天无尿失禁,3例患者晚上有遗尿.平均随访46个月(18~68个月).17例(94.4%)患者术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良好,均有遗精(未婚者)或顺行射精.尿路造影上尿路功能和新膀胱形态良好,1例轻度肾积水.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 对选择性膀胱良、恶性病变患者行保留勃起和射精功能的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原位膀胱术,安全有效,效果满意.尿动力学检查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选择至关重要.
作者:叶敏;黄云腾;朱英坚;齐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沙唑嗪(doxazosin)对雄激素非依赖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多沙唑嗪对PC-3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观察多沙唑嗪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FADD和Bid、Bax、Bcl-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段Caspase-9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多沙唑嗪可显著抑制PC-3细胞的体外生长,其25,50,100 μmol/L浓度组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3细胞中FADD、caspase-3,-9,-8和Bid、Bax表达显著增加,Bcl-2无明显变化.PC-3细胞凋亡可显著被caspase-9抑制剂抑制.结论 多沙唑嗪能诱导PC-3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死亡信号途径激活caspase-8,同时Bid,Bax表达上调,引发线粒体途径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而实现的.
作者:张亮;潘骏;齐隽;陈方;康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ⅢB型CP/CPPS患者服用塞来昔布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对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30例患者服用塞来昔布前及服药后2周.放免法分别测定EPS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变化.应用NIH-CPSI表评估服药前,服药后患者疼痛评分的变化,观察疗效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TNF-α、IL-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β治疗前后均未检测出;IL-6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服药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TNF-α、IL-6在ⅢB型CP/CPPS患者EPS中升高,两者可能在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塞来昔布可以明显升高ⅢB型CP/CPPS患者EPS中IL-6水平;小剂量塞来昔布缓解ⅢB型CP/CPPS疼痛症状有效、安全.
作者:惠继红;单玉喜;阳东荣;申咏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简化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简化TU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3例.结果 63例平均手术时间18min,平均术中失血量32ml,无一例输血和发生TURS,术后5~7 d拔除导尿管除1例排尿不畅外,其余均能通畅排尿.随访3~28个月,均未出现迟发性出血、急性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7.6±4.1)分下降至(10.6±2.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从(4.8±0.6)分降至(2.6±0.4)分,大尿流率(Qmax)由(7.2±2.3)ml/s增加至(15.3±2.1)ml/s,残余尿(PVR)从(143.0±51.8)ml下降为(45.0±21.5)ml(P<0.05).结论 简化TUVP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方法.
作者:荆翌峰;徐耀庭;黄汝强;李杜渐;许晓文;顾炜;谢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中药红景天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在促进NOS的活性及增加老龄大鼠阴茎组织NO含量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不同年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和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RPCSMC)的培养及鉴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测定NO、NOS在不同细胞、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药物干预浓度和时间作用下的表达.结果 以48h为例,2、8、12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NO含量和NOS活性以及大鼠动脉内皮细胞NO含量和NOS活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红景天有效药物作用浓度(2.5mg)和有效作用时间(48h、12月龄为72h)下,老龄大鼠(8、12月龄)RPCSMC和RAEC释放NO的量(97.677±5.153)μmol/L,(97.457±3.594)μmol/L及(98.248±5.0851)μmol/L和NOS的量(1.778±0.066)U/mL,(1.738±0.074)U/mL,(1.773±0.044)U/mL和(1.792±0.046)U/mL,较正常年龄(2月龄)大鼠NO和NOS的量还略有升高(P<0.01).结论 (1)阴茎组织中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中存在大量NOS,说明阴茎勃起与其自身海绵体产生NO有关;(2)年龄相关性ED与NOS不断减少从而引起NO释放减少密切相关;(3)红景天对AEC及SMC产生NO有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老龄大鼠细胞作用显著.
作者:孔祥东;时凤英;陈奕;陆红;姚茂银;胡蔓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未受精卵母细胞采用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作为补救受精方法后结局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上述ICSI补救方法的11个周期病人,均以女方不孕因素为主进行IVF-ET治疗,在行常规受精18h后观察受精失败,即行ICSI再受精(Late ICSI),胚胎形成后行胚胎移植术,术后21d明确有无临床妊娠.结果 11例病人共取出135只卵子,其中MII期107只,MI期23只,GV期5只,常规受精后只有2.80%受精(3/107).随即对103只未受精卵行Late ICSI,术后受精率达到79.61%(82/103),卵裂率74.39(61/82),共移植25只胚胎,无一例临床妊娠.结论 ICSI技术作为补救受精的方法能增加受精率,卵裂率,但不增加妊娠率;常规IVF-ET受精率低与男方精子活力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朱丽萍;杨健之;滕晓明;陈智勤;王羽;李昆明;姚红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优选处理前和处理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变化,及与体外受精(IVF)受精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对接受IVF治疗的53例不育夫妇男方精液,分别测定优选处理前和处理后精子顶体酶活性,分析其与IVF受精率的相关性.结果 优选处理后精子顶体酶活性与优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常规IVF标准并选择常规IVF治疗者,优选后的精子顶体酶活性与IVF受精率有相关性,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与IVF受精率降低有关.结论 精子顶体酶活性与IVF受精率有相关性,并且通过精子顶体酶活性可以预测IVF受精率.
作者:段红艳;章晓梅;李永刚;高梦莹;邓莲;冯怀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报告为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病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记录分析了7例首诊穿刺活检报告为HGPIN的患者资料并对该组所有患者进行规律随访,随访时间18~4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血PSA检测以及增加针数的10点前列腺穿刺.对随访中发现前列腺癌的病例实施根治手术治疗,对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病例给与放射治疗,治疗后均作随访.结果 7例患者中,1例患者于首诊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标本病理仅报告HGPIN.3例随访29~43个月,未发现前列腺癌存在的证据,而未行特殊治疗.在随访过程中,2例证实前列腺癌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分别随访24个月和36个月,均健在;1例行前列腺放射治疗,术后随访30个月健在,血PSA逐渐下降.结论 HGPIN是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前列腺穿刺活检报告HGPIN的患者应给与严密随访.根据随访中血PSA和前列腺穿刺结果,必要时采取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干预措施,以争取较好的预后.
作者:刘然;丁森泰;顾刚利;吕家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等离子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KRP)+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05年6月~06年12月采用等离子体电切+绿激光治疗体积100 ml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1例(100~279)ml,平均(136.1±31.6)ml.手术方法为先行PKRP术,随后再行PVP术;对前列腺表面血管扩张明显者,先用激光对前列腺进行汽化,随后行电切,后再行PVP术.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35 min,切除前列腺54~180 g,平均(82.0±32.0)g,术中出现较明显出血并需要输血4例,均为术前服用抗凝药物者.术后留置导尿管1~4 d.出院时平均大尿流率:术前留置导尿管者13.4 ml/s,未留置导管者16.8ml/s.结论 PKRP+PVP术对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性方法;术前尿潴留者在术后短期内疗效不及无尿潴留者.
作者:徐月敏;吴登龙;傅强;撒应龙;谷宝军;张炯;陈嵘;俞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浆中瘦素(Le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对精子密度、运动能力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免疫放射分析(IRMA)技术对126例不育和30例生育男性血清与精浆中的lep和IGF-1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精浆lep在不育症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生育组(P<0.05),IGF-1在不育症组中的含量明显低于生育组(P<0.01).血清lep含量不育症组高于生育组,其中无精子症组与生育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GF-1含量不育症组与生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浆中lep含量与IGF-1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精浆中的lep和IGF-1浓度与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精浆中lep的高浓度和IGF-1的低浓度可直接作用于睾丸,影响精子的形成和精子获能.检测精浆中lep和IGF-1浓度对于判断男性的生殖状态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菊兴;张纪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的手术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7例膀胱颈挛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尿道行残留前列腺组织电切术或先用冷刀切开颈部后换用电切刀切除瘢痕组织,术后3个月随访,17例患者症状均改善或消失.结论 经尿道腔内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挛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鹏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我们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97例BPH患者,并发症少,疗效明确,报告如下.
作者:左文宇;宫钦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50岁的男性发病率约40%,80岁约90%均有组织学意义上的前列腺增生,其中部分人发展成为有临床症状的BPH.BPH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在人体许多组织表达,是重要的促细胞生长和分化因子,具有显著的促细胞分裂和抗细胞凋亡作用,在前列腺生长和功能的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1].现就近年IGF家族与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曾翔;张唯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肿瘤是干细胞疾病,干细胞自我增殖的失控导致肿瘤的发生.前列腺肿瘤中亦存在干细胞,特征性标记为CD44+/α2β1hi/CD133+,它们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极少量细胞在体外就可以形成前列腺肿瘤.本文综述前列腺癌肿瘤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阳东荣;单玉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了调查男性的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我们在2006年征兵工作期间,对参加体检的男性青年按年龄分组调查精索静脉曲张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庭;曹益;刘志勇;龙生元;彭小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第四届亚太老年男性研究学会(the Asia Pacific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ging Male,APSSAM)会议于2007年5月3~5日在美丽的巴厘岛成功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各国以及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代表在本次会议上对男性增龄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我们对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涛;刘继红;詹鹰;李路;樊龙昌;王少刚;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