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伴发的勃起功能障碍(ED)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门诊86例CP患者,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均小于21分,且除外有影响勃起功能的器质性病变.将86例患者分为A组(43例)和B组(43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和前列安栓等中西药结合治疗.同时对A组患者暗示:CP与ED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治疗不当会导致ED、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对B组患者则告知:CP与ED没有必然联系,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综合治疗.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组内与组间CPSI和IIEF-5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A组治疗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14.61±4.96和10.26±4.28,IIEF-5问卷调查分别为12.72±2.73和15.67±3.62.B组治疗前后CPSI评分分别为13.49±4.06和8.35±3.25,IIEF-5问卷调查治疗前、后分别为13.09±2.96和19.67±3.28.A、B两组治疗前后CPSI和IIEF-5评分自身对照统计学显示,各组CPSI和IIEF-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A、B两组的CPSI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IIEF-5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组(P<0.01).结论 药物治疗可改善CP及其伴发的ED症状,同时接受心理综合治疗,其ED改善明显好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说明在CP伴发E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治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苏鸿学;刘明;邓庶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癃必消胶囊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Fibronectin和Collagen IV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把含癃必消胶囊的药物血清加入到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中、采用实时定量RT-PCR等相关技术,检测Fibronectin和Collagen IV在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癃必消胶囊能降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Collagen IV基因的表达,对Fibronectin基因的表达无明显规律.结论 癃必消胶囊通过抑制前列腺间质细胞Collagen IV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目的.
作者:马卫国;贾金铭;焦拥政;王家辉;罗少波;张琚;石建党;张智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弹性蛋白酶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诊断无症状性生殖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40例不育症门诊患者的精浆标本(实验组),其中80例按WHO标准诊断为弱精子症,60例为精液常规正常的不育症男性.所有患者都没有生殖道感染的症状,3个月前无抗菌治疗史.所有患者都是自愿参加本研究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20例生育男性作对照.结果 (1)140例不育男性患者精浆中的弹性蛋白酶明显高于生育男性(P<0.01);(2)弹性蛋白酶浓度与患者年龄(r=0.255,P<0.01)及精液中白细胞数(r=0.569,P<0.01)有正相关关系;(3)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精液量(r=0.537,P<0.01)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精浆中弹性蛋白酶榆测对诊断无症状性生殖道炎症是一种可靠的筛查试验.
作者:魏小斌;白志明;陈杨;刘振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抑郁及睾酮低下患者的治疗对策,分析CP患者精神心理状况与睾酮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NIH-CPSI评分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及PADAM评分表对106例CP患者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和睾酮缺乏症状评估,测定其血清总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并给予睾酮补充治疗.结果 睾酮补充治疗可明显降低CP患者NIH-CPSI、SAS、SDS及PADAM评分分值,患者的自觉症状、性功能状况及与社会的融合性也明显提高.结论 CP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与睾酮缺乏互为因果,睾酮补充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精神心理状况.
作者:高冰;张志超;辛钟成;郭应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PVP)的疗效.方法 本组47例,年龄78~92岁.经肛诊及B超确诊.均伴有内科疾病,于内科疾病治疗稳定后手术.手术应用美国GreenLight PV激光系统(绿激光系统),激光输出功率80W,冲洗液为生理盐水.激光光纤通过23Fr连续冲洗膀胱镜导入,确定精阜位置及到膀胱颈距离后进行激光汽化,至见到环形肌纤维为止.结果 手术时间27~65min,平均时间37min.术中术后无大量出血,无死亡病例.术后尿管无需牵引,拔除尿管时间为13~45h,拔出导尿管后均能自行排尿,无尿失禁.术后残尿平均0~16ml.结论 前列腺选择性光汽化术(PVP)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术后早期即可离床轻微活动,留置尿管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腺体组织汽化彻底,手术操作简单.PVP对高危BPH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兵;李宁;慈健;刘屹立;王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明确诊断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病例,其中15例患者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邦达)2.4mg/d,疗程3-6周不等,7例伴严重排尿困难患者加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0.2mg/d或者多沙唑嗪释控片(可多华)2mg/d.结果 15例患者随诊3~20个月,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肛门指诊(DRE)前列腺质地变软、硬结转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明显下降.结论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极易与前列腺癌相混淆,需引起足够重视,确诊必须依靠前列腺活检.
作者:王尧;王伟华;王凯臣;范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32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失血少,无一例输血,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但未出现尿潴留.术后24周,32例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能有效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所致的尿路梗阻等并发症,能显著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龙智;何乐业;钟狂飚;蒋志强;蒋先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精索静脉曲张对大鼠睾丸组织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假手术对照组10只.采用肾静脉缩窄法建立精索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两组大鼠睾丸瘦素mRNA含量.结果 精索静脉曲张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睾丸均有瘦素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对照组瘦素mRN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睾丸瘦素mRNA表达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导致不育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郭建华;陈斌;胡凯;卢永宁;胡剑麟;向祖琼;王益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凋亡率的变化.方法 对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58例采用TUNEL法检测精子凋亡率,并与20例健康男性比较.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组的精子凋亡率为(14.56±4.47)%,健康对照组精子凋亡率为(5.20±2.83)%,慢性前列腺炎组精子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凋亡率增高,可能是导致患者精液质量下降、生育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董毅飞;王华;罗清炳;张昌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我院膀胱黏膜修复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70例,年龄1~33岁,平均(14±9)岁,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5±1)月.阴茎外观满意,排尿功能良好.将资料按手术年份、尿道下裂类型、患者年龄、手术分期等分组,对术后并发尿瘘情况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尿瘘5例(7.1%),于术后3~6个月行尿瘘修补术后治愈;尿道狭窄2例(2.9%),经术后尿道扩张治愈.各组尿瘘发生率:前期手术组与近期手术组、前段型和中段型组与后段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手术组与再次手术组、青春期前组与青春期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是较为理想的尿道下裂手术方式,膀胱黏膜更适合于后段型尿道下裂患者,患者年龄与手术分期对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术后并发尿瘘无明显影响.
作者:叶飞;董国勤;蒋跃庆;应俊;王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雄激素对阴茎组织中TGF-β mRNA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去势组、对照组、丙酸睾酮组),去势组与丙酸睾酮组分别切除双侧睾丸,其中丙酸睾酮组在切除睾丸后给予丙酸睾酮替代,于术后3周取阴茎组织,用PCR检测其TGF-β mRNA的表达.结果 去势组TGF-β mRNA的表达较其它两组增强,而表现TGF-β mRNA减弱的组,由少到多依次为对照组、丙酸睾酮组;对照组、丙酸睾酮组其TGF-β mRNA内控量较少,与去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雄激素可能通过调节TGF-β mRNA表达而在阴茎勃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海翔;马建伟;支艳;马新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必要性.方法 分析31例睾丸扭转病人做预防性固定及未做预防性固定后再发生睾丸扭转的机率.结果 仅1例未做预防性固定后再发生睾丸扭转.结论 一侧睾丸扭转对侧睾丸的预防性固定有手术的必要性,但并非绝对必须.
作者:陆雪强;李汝昌;陈刚;金伟;贾国金;陈卓;谢雪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按摩后尿沉渣中AMACR mRNA含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前列腺癌(PCa)患者30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1例,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收集前列腺按摩后的尿液,离心取细胞沉淀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MACR mRNA的含量,并用PSA mRNA进行校正,即用AMACR mRNA表达量/PSA mRNA表达量比值来表示AMACR mRNA的含量.结果 AMACR mRNA在PCa组患者尿液中的含量明显高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3,以0.277为截断值时,其诊断PCa的总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5.6%.如果血清PSA以10ng/ml为临界值,其总体特异度为58.5%(24/41),尿液AMACR mRNA较血清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之间,AMACR mRNA表达量及检测阳性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尿液中AMACR mRNA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一种非损伤性指标,而且在PCa的早期诊断中也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伟;陶志华;王彩虹;翁志梁;吴秀玲;李澄棣;陈占国;陈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选择一种易于采集、提高男性HPV阳性检出率、适合基因膜芯片法的标本类型.方法 参考改进的PGMY09/11和β-球蛋白引物PC03/GH20设计PCR扩增引物,根据Genbank中的HPV型特异性序列设计及合成探针,制备可同时对18种高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5种低危型(6,11,42,43,44)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的特定PCR-膜芯片,通过杂交,进行男性HPV基因亚型检测,以此来比较男性尿道分泌物、精液及尿液3种类型标本的检出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初筛2004年5月-2007年5月191位男性患者中42例HPV阳性标本平行检测尿道分泌物、精液及尿液3种类型标本后发现,尿道分泌物的阳性率高,32例阳性(32/42,76.2%).尿液标本不敏感,仅有16例阳性(16/42,38.1%).精液居中,27例阳性(27/42,64.3%.).尿道分泌物和尿液检测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常规检测男性HPV感染采用尿道分泌物作为采集部位和标本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的,并且在3种标本中采样相对简单些,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金玉姬;岳丽杰;陶林;邓芳梅;李德发;何文山;刘捷;项健;蔡虹;涂倩倩;洪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脂诱导血管性ED家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含量变化以及海绵体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 8只性成熟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只.对照组喂以正常饮食,模型组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结合球囊导管扩张双侧髂内动脉法建立血管性ED模型.第8周时切取阴茎海绵体组织,HE及特殊染色处理后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计算机辅助彩色图像分析平滑肌及胶原构成百分比.RT-PCR法研究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计算机分析表明模型组海绵体SM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2.66±10.97)% vs (46.72±7.30)%,P<0.01.光镜和电镜下所见两组阴茎海绵体组织的超微结构呈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模型组白膜结构改变,海绵体SMC明显减少,胶原成分增多.内皮细胞及SMC内存在脂质囊泡,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出现损伤,SMC凋亡小体明显增多.模型组的Caspase-3 mRNA.表达和活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RNA:(0.77+0.01) vs (0.68±0.01),P<0.01;活性值:(0.04±0.00) vs (0.02±0.00),P<0.05.结论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严重影响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海绵体组织中SMC成分减少、胶原增加,使阴茎海绵体发生纤维化,这可能是高脂导致ED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剑麟;陈斌;王益鑫;黄翼然;殷晓璐;许雁萍;易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fostatitis, CP)是影响男性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
作者:刘雅峰;周灿权;欧建平;李宇彬;邓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前尿道相对狭窄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有时会发生插入电切镜鞘困难,强行插入易引起尿道损伤,远期尿道狭窄发生率高.从2004年始,我们对11例术中插入电切镜鞘困难的患者采取尿道球部切开造瘘,再经造瘘口插入电切镜进行电切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向华;陈海戈;曹明;刘毅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于1998年5月-2006年7月在门诊的就诊患者中,选择有排尿功能障碍症状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测仪随机进行了457例患者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安贵;辜福贤;陆广明;罗惠兰;胡辉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基础上开展的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治疗效果满意,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1].
作者:张峰;王晖;杨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来研究表明非编码的小RNAs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孙涛;朱一晨;辛钟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有关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的假说众多,每个学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近年来免疫反应在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张亚强;王炎;李宏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 PE)是成年男性中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也是报道为广泛的疾病之一.早泄发病率高,20%~30%的男性在生活中某个阶段出现过PE[1].
作者:许小林;徐月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难题,近有研究回顾了近10年资料,发现北美、欧洲、亚洲的发病率为3%~16%,约半数患者存在反复发作[1].
作者:沈周俊;何竑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