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明确隐睾忠儿体内苗勒氏抑制物(MIS)和睾酮的变化、相互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瑞金医院儿外科1~14岁住院男孩分为病例组(隐睾)43例、对照组(非泌尿系统疾病)98例.两组按年龄段各分为3个业组:1~3岁、4~11岁、12~14岁,按亚组分别比较两组MIS和睾酮值;以及两组MIS与睾酮的相关性.结果 1~3岁隐睾儿童MIS低于对照组,4~11岁与对照组相似,12~14岁高于对照组;1~11岁组隐睾儿章睾酮与对照组相似,12~14岁低于对照组:两组MIS与翠酮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低年龄隐睾儿章MIS低十正常,青春前期隐睾儿童MIS高于正常、睾酮低于正常.低年龄儿童MIS过低,青春前期MIS过高或睾酮过低,都可暗示睾丸结构功能异常.
作者:许恩;徐伟珏;严肃;夏毓华;龚代贤;钱梦瑛;朱鋐达;张志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禁欲时间对供精志愿者精液参数、精了形态及冷冻精液合格率的影响,为供精志愿者捐精佳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6414份精液样奉均来自2006年9月-2008年6月浙江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精子库的1135例供精志愿者,年龄22至32周岁.对所有6414份精液标奉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其中的483例供精志愿者的精液标本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5425份精液标木进行冷冻及冻后精液常规分析.结果 按禁欲时间分为3d、4d、5d及6~7d四组,各组之间精液量、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液量、精子密度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向运动精子白分率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各组之间的精液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之间精子正常率、头部异常率、预及中段异常率、尾部异常率、胞质小滴发生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前向运动精子冷冻复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禁欲3d、4d、5d三组冷冻精液合格率均高于禁欲6~7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禁欲3~7d,精液量、精子密度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禁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禁欲时间对精子形态参数、前向运动精子冷冻复苏率无影响;禁欲3~5d的冷冻精液合格率明显高于禁欲6~7d,供精者捐精的佳禁欲时间为3~5d.
作者:张欣宗;姚康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睾丸特异性新基因T490超表达质粒pDT490-EGFP,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成年Balb/c小鼠睾丸组织中扩增T490基冈,将该基凶连接克降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再将T490和EGFP融合基因酶切下来,克隆到pcDNA3.1(-)真核超表达载体上,以构建重组质粒pDT490EGFP.将该重组质粒通过阳性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导入Hela细胞系中,在荧光显微镜F观察转染24h后融合基因的超表达情况,并用RT-PCR的方法进一步证实目的 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获取编码T490基因的全序列cDNA,大小为508bp;DNA测序和PCR方法证实T490和EGFP融合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超表达载体L;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24h后的Hela细胞具有很强的绿色荧光;RT.PCR显示转染后的Hela细胞T490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结论 重组质粒pDT490-EGFP构建成功,并在细胞内明显表达,此质粒可应用于研究睾丸特异性新基因T490的功能,为T490的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江智茂;唐爱发;郑锦芬;周永翠;桂耀庭;蔡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艾力达(盐酸伐地那非)上市以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旨在对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查阅WHO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并分析比较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神经、消化等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如心肌梗塞、异常勃起的报告率逐年下降.结论 应该继续规范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尽量减少死亡、异常勃起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艾力达对肺动脉高压、神经再生等病症的新型应用研究更应该谨慎进行.
作者:陈亮;钟伟;辛钟成;郭应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与生精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曲张组(精索静脉曲张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大鼠.(45±5)d的SD雄性大鼠复制左侧曲张模型.药物组为术后8周起腹腔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剂量:50mg/lg·d-1),每组10只大鼠.术后10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睾丸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对应侧相比较,曲张组大鼠双侧睾丸组织NO含量增加,NOS活性显著升高(P<0.01),流式细胞仪枪测生精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生精细胞Caspase-3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基因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药物组较曲张组大鼠对应侧睾丸组织NO含量、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生精细胞Caspase-3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bcl-2基因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明显诱导大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O含量增加,NOS活性升高,生精细胞中Caspase-3酶的活性升高及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L-NAME对曲张大鼠乍殖细胞有保护作用.曲张对睾丸的影响是是双侧性的.
作者:张大田;王勇;刘岩;张春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DNA倍体、细胞周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1996年-2005年期间因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1511例病历资料,发现前列腺偶发癌33例,年龄62~81岁,确诊后行手术去势或内分泌治疗.同顾性调查其生存情况,在回顾时段中途失访、因其它疾病死亡或至调查截至时间仍生存者设截尾值,平均生存时间为病理确诊后73个月(23~118个月).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DPC病理组织的DNA倍体、细胞周期.统计分析DNA倍体、细胞周期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年龄对IDPC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IDPC患者中异倍体组与二倍体组生存率之问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细胞周期中不同S期细胞比例(SPF)的IDPC患者生存率之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均<0.05).结论 IDPC患者的预后与DNA倍体类型、增殖期细胞比例有明确关系,而与年龄无关.DNA倍体类型、增殖期细胞比例是评估IDPC预后一个较好的客观指标.
作者:郭天君;张春影;邵魁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Devine术式治疗小儿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Devine术式,切除阴茎皮下异常的纤维条索状组织,将阴茎根部白膜固定在阴茎皮下筋膜上.结果 术后6个月至5年随访,疗效满意,未见阴茎回缩.结论 改良Devine术式操作简单,外观满意,是实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连地;庄东阳;黄建忠;黄唯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方案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87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采用标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22例)、低容量大通道TURP(37例)和低容小通道TURP(28例)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无输血病例.标准TURP组、低容量大通道TURP组和低容晕小通道TUR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5±21.2)、(32.4±1 7.5)和(16.5±3.6)min;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48.4±45.3)、(84.7±37.2)和(32.4±15.7)ml;平均切除组织量分别为(41.2±10.5)、(25.4±6.3)和(1 1.3±3.2)g.后两种方法与标准TUR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随访3~28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分别降低(19.7±6.8)、(17.9±6.4)和(15.7±9.5)分;人尿流率分别增加(13.4±8.4)、(12.7±9.4)和(11.4±5.4)ml/s;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下降(2.2±0.2)、(2.1±0.2)和(2.4±0.4)分;剩余尿量(RUV)分别下降(135.7±68.4)、(158.8+87.5)、(147.6±65.7)ml.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围手术期治疗和个体化TURP是治疗高危BPH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胡桑;章启晔;路华;陈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Ⅱ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在中国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Ⅰ、IGF-Ⅱ和IGF-1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直接概率法和四格表x2检验,当n>40 fH有1≤T<5时,用校正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标准.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分析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GF-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8/30)、65.12%(28/43)(P<0.05);IGF-Ⅱ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67%(11/30)、72.09%(31/43)(P<0.05);IGF-I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3.33%(13/30)、79.07%(34/43)(P<0.05).结论 IGF-Ⅰ、IGF-Ⅱ和IGF-ⅠR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IGF-Ⅰ、IGF-Ⅱ与前列腺癌的发展呈正相关,IGF-ⅠR与前列腺癌的发展不相关.
作者:罗玉华;翁志梁;蔡健;李湘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压依赖型T-型及L-型钙通道亚基在SD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SPSMCs)中的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le actin,a-SMA)进行细胞鉴定;采用RT-PCR技术观察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通道不同亚基alC、alD、alG、alH mRNA的表达.结果 培养的细胞多呈长梭形,a-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经传代纯化,纯度近100%.RT-PCR结果显示,可见L型钙通道alC、alD及T型钙通道alG的表达,未见alH的表达.结论 贴块法培养前列腺平滑肌细胞方法简便经济,可获得高纯度、状态良好的细胞,电压依赖型L-型钙通与T.型钙通道存在于原代培养的SPSMCs中,它们的变化可能改变前列腺半滑肌的收缩活性.
作者:葛魏巍;梁朝朝;叶元平;张贤生;郝宗耀;周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爱活尿通处理精液前后液化时间的比较,研究爱活尿通在体外对液化异常精液的影响.方法 50例液化时间延长的精液标本每例分成3份,1份加爱活尿通提取液为实验组,还有2份为对照组,对照组1加糜蛋自酶,对照组2不作任何处理,观察不同方法处理后精液液化的时间及处理前后精子活力.结果 爱活尿通提取液和糜蛋白酶均可使液化延长的精液明显缩短液化时间(P<0.05),19.爱活尿通处理后的精液液化时间较糜蛋白酶处理后精液液化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精子活力及活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爱活尿通提取液和糜蛋白酶均可以有效地改善精液液化时间,但爱活尿改善精液液化时间的效果优于糜蛋白酶.
作者:陈琳慧;刘雨生;郭通航;童先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甲磺司特(Suplatast tosilate)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及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研究甲磺司特对CAP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P模型组、甲磺司特低剂量治疗组、甲磺司特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D4及IL-6在备组大鼠前列腺中的表达.结果 (1)CAP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符合人类CAP的特点;甲磺司特治疗组前列腺的炎症明显改善;(2)甲磺司特治疗组CD4及IL-6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3)甲磺司特高剂量治疗组CD4及IL-6的表达低于甲磺司特低剂量治疗组(P<0.01).结论 甲磺司特对CAP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前列腺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及IL-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高表达.
作者:韦超;刘朝东;王洪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阴茎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PASCC)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l例阴茎PASCC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 首次行阴茎部分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T2N2M0),辅以盆腔放疗,术后2个月,因阴茎皮瓣坏死(伴局部复发)再次行阴茎全部切除术.首次术后11个月,因肺部广泛转移死亡.肿瘤组织主要由梭形、多形性的肿瘤细胞和局灶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组成,排列呈血窦状血管样腔隙或网状结构.腹股沟淋巴结仅见普通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3/9.2/10).复发肿瘤的结构和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K(AE1/AE3)、34 β E12、Vimentin(+),EMA呈灶性或片状(+).CD31、CD34、FⅧRAg、HMB45、SMA、Desmin(-).结论 阴茎PAS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就诊、早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关键,但预后差.
作者:戚晓平;林国兵;朱杨丽;王金泉;戴晓汶;马炬明;阎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临床上包皮环切术式报道渐多.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行包皮环切术77例,均采用包皮内外板局部浸润麻醉后环形切剥术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秀友;梁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精了重要的使命是携带DNA并与卵子结合,使后代保有父亲的一半遗传信息.与其它细胞不同,精子的发生经历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这一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更为复杂[1].在精子形成阶段,精子细胞的核蛋白组型发生了转换,即与DNA相伴随的组蛋白逐渐被鱼精蛋白替代.精子穿入卵母细胞后,精核核膜破裂,.DNA解螺旋,同时鱼精蛋白又重新被替换成组蛋白[2].这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有精子DNA损伤的可能性.然而,目前常用的男性不育临床检测项目尚不能反映精子DNA损伤的情况.因此,精子DNA完整性检测成为男性不育临床检测的新选择,尤其是染色体扩散试验(sperm chromatin dipersion test,ScD),因其检测快速、费用低廉而备受推崇.
作者:卢慧;刘玉林;李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和环境因素的改变以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男性泌尿和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3位[1].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足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07年,美国有218 800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及27 050位患者死于该疾病[2].如何提高前列腺痛的早期检出及有效的疗效评估对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谢少伟;李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vsfunction,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维持充分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美国MMAS(Massachusetts Male Aging Study)调查[1]表明,40~50岁成年男性中ED的发生率为54.8%(其中轻度20%,中度25.2%,重度9.6%).ED作为男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均带来极大的痛苦,且不利于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寻求有效治疗ED的方法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陈岽;单玉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社会性别男性,24岁.因右侧阴囊空虚,左侧腹股沟肿胀24年入院.其父母为表兄妹.查体:左侧腹股沟上方皮肤隆起明显,无红肿、触痛,皮下未扪及结节、包块,嘱忠者用力咳嗽无明显增大.阴茎发育正常.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内可扪及一个约2cm×3cm大小的椭圆形包块.刚囊上方腹股沟内可扪及一个约1cm×2cm大小的椭恻肿块,质巾,无压痛;一个约2cm×3cm人小、腹股沟方向的条形肿块,质硬,无压痛.右侧阴囊空虚,未扪及睾丸及附睾.肛查无异常.
作者:朱利勇;钟狂飚;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袁XX,女,32岁,结婚5年未孕,于2004.年10月来本院就诊.2001年因丈夫少、弱精子症,曾在外院行人工授精(AIH),治疗3次未见效果.2004年11月本院查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示双侧输卵管通而极不畅伴盆腔粘连.患者夫妇拒行试管婴儿助孕或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整形、再通及盆腔粘连松解.其后回当地行中西药治疗10月余无效.
作者:纪亚忠;宋桂红;佘立平;孙磊;田立霞;惠宁;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中医俗称阳痿,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阳痿病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血管、神经病变及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有关[1].据临床报道糖尿病性阳痿发牛率为35%~75%,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2].随年龄和病程的增长明显增加,并且糖尿病性阳痿患者比普通ED患者症状更为严重,无疑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冈素.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深入,对糖尿病性阳痿的认识也越来越多.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中医治疗糖尿病性阳痿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邹如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不孕不育是全球性的问题,其发生率各国报道不尽相同.不孕不育与夫妇双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约50%男方存在生殖功能缺陷.
作者:陈振文;谷龙杰;卢少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