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2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再手术16例中,继发出血7例、尿道狭窄6例和前列腺癌3例,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 术后出血可能有腺体残留、切面不光整、前列腺创面感染、膀胱痉挛、电凝创造面焦痂脱落等引起.尿道狭窄和膀胱颈挛缩可能与术中切断膀胱颈口环形肌肉、电凝时功率过大、气囊管牵拉过度或时间过长有关.导尿管过粗,留置时间过长,拉力过大,对尿道产生压迫作用,引起尿道黏膜缺血坏死致尿道狭窄.术前常规行血清PSA检查,排除前列腺癌,术后应即行薄层病理切片检查,以尽早发现隐藏的前列腺癌.16例再手术与腺体残留、感染、膀胱颈部挛缩和导尿管压迫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围手术期处理和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是防止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关键.
作者:刘希珍;黄永斌;聂锐志;张海涛;陈红其;刘奎;孟繁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小剂量雄激素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129例患者进行了疗程3月的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后,雄激素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精子果糖、血睾酮升高,精子畸形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安慰剂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剂量雄激素补充治疗可显著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精浆果糖和血睾酮,降低精子畸形率.
作者:何学酉;李钢;张旭;姜辉;赵连明;戴东曦;谢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9例患者均通过病史、体检、海绵体抽吸血气分析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经镇静、局部冷敷、海绵体抽吸血液、海绵体内注射药物及手术等不同方法治疗后,8例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中5例完全消退,3例部分消退;1例非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部分消退.5例随访6个月,其中4例出现ED.结论 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海绵体彩色多普勒检查对阴茎异常勃起有重要诊断价值,早期及正确应用海绵体注射药物和阴茎海绵体尿道海绵体分流术加术中冲洗是治疗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的可靠方法,但是由于大多数病人持续勃起时间较长,ED的发生率偏高.
作者:田斌群;高建国;陈小艳;刘源;万少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卵泡激素(FSH)联合治疗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9例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23例,Kallmann综合征6例.治疗方案:采用联合HCG 2000 IU,2次/周;FSH 75 IU,3次/周,肌肉注射,连续用药至少3个月. 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体力改善,体质增强;22例患者出现胡须、阴毛和(或)腋毛.睾丸体积治疗前(2.68±1.44)ml,治疗后(8.93±3.24)ml(P<0.01);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和睾酮(T)水平有所提高(P<0.05);12例患者出现遗精现象,8例有精子生成.结论 对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用HCG和FSH治疗能促进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并可使部分睾丸恢复产生雄激素和生成精子功能.
作者:杨念钦;王国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VP)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PP) 3种手术方式对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此条件的121例前列腺切除患者进行随访,对手术前、后IPSS、性生活、勃起功能(IIEF-5)和射精情况(有无逆行射精、)予以评估.结果 (1)术后3个月3组IP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2)3组术后的IIEF-5均有降低,其中SPP组有差异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 PKRP、TUVP、SPP 3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分别为:8%、20%、30%:(4)TUVP组和SPP组术后逆行射精(RE)的发生率同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PKRP、TUVP、SPP术对患者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 和逆行射精 (RE),而PKRP对性功能的影响较轻.
作者:侯奕;吕德志;王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复方玄驹胶囊对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伴有性功能障碍的ⅡI型前列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70例,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干预组70例,复方玄驹胶囊治疗.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表(PSF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炎症状程度无相关性.治疗后复方玄驹胶囊干预组前列腺炎症状及性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值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可以明显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的症状及与之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并且可以改善伴随的焦虑症状.
作者:刘贤奎;杨绍波;李泽良;毕建斌;孔垂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比较光照应激状态下不同应激时间段SD大鼠生殖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建立SD大鼠的光照应激模型分为光照应激短期(2d、3d、4d、7d)和光照应激长期(14d、21d、28d),并分别取应激状态下SD大鼠睾丸、附睾称重,对附睾尾精子计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3 β-HSD表达,比较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问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短期光照应激组(2d、3d、4d、7d)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睾丸重量、附睾重量、精子数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HE染色显示睾丸结构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3β-HSD表达无明显变化.长期光照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重量、睾丸和附睾重量都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14 d实验组的附睾重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21 d、28 d实验组的睾丸重量有显著差异(P<0.05),21 d、28 d实验组的体重、附睾重量和精子相对计数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HE染色显示睾丸内生精小管变粗,管腔内生精细胞增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长期应激组14 d的3β-HSD相对表达量增加20.3%,有显著性差异(P<0.05);21d和28d实验组3β-HSD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30.4%和43.3%,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短期光照应激不能破坏大鼠机体内稳态的调节机制,对生殖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长期处于光照应激状态下的雄性大鼠,超出机体内稳态的调节能力,对生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体重、睾丸、附睾和附睾尾的重量增加,而且精子相对计数及睾丸结构都发生相应变化,3β-HSD表达量也明显增加.提示光照是影响大鼠生殖功能的一个因素.
作者:时姗姗;柳海燕;陶晓倩;韩雪峰;卢坤刚;张艳梅;姚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男性肾移植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 (E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5~57岁、术后半年以上、血肌酐133μmol/L以下的已婚男性肾移植受者50例,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对其肾移植前后勃起功能进行评估,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勃起功能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肾移植术前有41例(82%)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ED,移植术后26例被确定为ED(52%),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液透析时间、移植肾动脉吻合方式和以环孢素(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影响勃起功能的独立和显著因素(P<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6、2.03、3.93、2.74.结论 成功的肾移植术可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但仍有着较高的ED发生率,年龄、血液透析时间、术中移植肾动脉吻合方式、以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影响勃起功能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翔;黄炯伟;付伟金;瞿连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SD大鼠前列腺组织Smad4和Smad7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对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 将4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P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模,并以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方法检测Smad4、Smad7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mad7表达显著下调(P<0.01),Smad4表达亦显著下调(P<0.01);Smad4与Smad7在慢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mad4、Smad7在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异常,提示可能参与CP的病理过程.
作者:鲁守琳;王养民;赵志强;赵玉海;王楠;常德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Kalimann综合征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例Kallmann综合征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其中嗅觉丧失1例,伴有一侧耳听力障碍1例,智力低下1例,同时给予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替代联合治疗.结果 4例患者第二性征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和改善,年龄小1例患者治疗后精液检查存在精子.结论 早期及时正确诊断和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可以人限度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使其获得生育能力.
作者:沙艳伟;李朋;张毅;张伟;刘玉林;平萍;李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a-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初步判断体内EMT现象与前列腺癌进展是否存在确切的关联.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4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与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和a-SMA的表达情况,并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联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E-cadherin、Vimentin、a-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8%,72.1%,36.5%.这些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与Vimentin、a-SMA蛋白表达负相关.结论 EMT转化现象是人体内前列腺癌恶性进展的重要原因.这种细胞属性的变化现象与肿瘤的侵袭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侯铸;罗勇;赵佳晖;姜永光;商剑峰;陈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经阴道前壁手术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和随着术后时间延长性功能的变化趋势.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TVT-O)、前路植入网带及整体植入网带术的患者共142例,109例同意参加本研究.采用改良Lemack问卷评估术前3个月、术后6~12个月及术后12个月以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结果 109例患者中有48例是术前和(或)术后无性生活,余61例(56.0%)患者手术前后均有性生活.患者性生活的频率、对性生活的感觉、性高潮频率、性生活时是否感觉阴道存在吊带或网带及性伴不适症状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对性功能的主观感受,21例(34.4%)自觉术后性功能下降,12例(19.7%)自觉改善,28例(45.9%)自觉无变化;术后12个月以后也无进一步改变.结论 61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65.6%)术后性功能未受损,术后12个月以后与术后6~12个月相比,性功能未发生进一步变化.
作者:沈婷;徐月敏;谷宝军;陆丽华;李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Tesmin基因的表达特点值.方法 将4d、9d、18d、35d、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提取RNA,通过RT-PCR分析差异表达基因Tesmin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显示4d、9d、18d、35d、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分别是31.4(A)、34(A),1292(P)、865.6(P)、977.2(P) 和830.7(P),代表Tesmin基因在4d,9d小鼠中无表达,18d龄后开始高表达,RT-PCR结果表明小鼠Tesmin基因在小鼠9d龄及之前的睾丸中没有表达,在18d龄后睾丸中开始高表达,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Tesmin基因为小鼠年龄依赖性表达基因,小鼠Tesmin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有很强的一致性,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爱发;张振明;余州;张晓燕;孙亮;叶炯贤;桂耀庭;蔡志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和男科临床上常见的炎性疾病之一.其病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高达25%~50%的男性曾经或正在受到前列腺炎的困扰[1].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足湿热瘀阻所致,湿热蕴结下焦则引起尿频、尿急、涩滞,下腹及会阴区胀痛等症状.笔者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将一直用于尿路感染的泌淋胶囊联合加替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曾令启;高文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在门诊用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共428例.现就其随访所获结果:疗效、不良反应、用药经验等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张思孝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尿失禁 (urinarv incontinence,UI)是男性TUR-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与仁济医院联合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主动性+被动性盆底肌肉训练)治疗TUR-P术后的尿失禁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建伟;刘玉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我们对所有在男科就诊的85例附睾炎患者,进行尿道拭子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发现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目前附睾炎患者中尿道主要致病菌之一,以此指导用药能明显提高附睾炎治愈率和减少其复发率.
作者:李占全;玉铂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ostatitis,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占男科疾病的56%以上[1],而其中青壮年占70%以上[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因复杂[3],可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4种,其症状表现复杂,除了疼痛及排尿症状之外,无确定病因的性功能障碍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CP患者常抱怨的问题,具有病情顽固、容易复发、疗效欠佳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日常工作.
作者:撒应龙;叶绪晓;薛亚岗;胡晓勇;徐月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性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从生物学角度,性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从社会学角度,性被赋予了精神和文化内涵.性是生命健康和幸福的基本要素,它成为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在妇科手术与生活质量关系这方面的调查研究鲜见,但如今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女性社会地位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改善和提高女性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已成为妇科以及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者:周敏;唐良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西地那非是第一个上市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s)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临床研究证实,西地那非能够有效治疗各种器质性、心理性和混合性因素引起的ED.西地那非对精液质量和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存在争议.
作者:柳建明;姜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男性下尿路是尿液和精液的共同通道,其功能除了排尿外,在生育期还担负着生殖功能;而在女性主要是排尿功能.排尿功能异常,将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上尿路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或尿液从异常通道排出(尿漏、转流、造瘘等),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下尿路梗阻包括从膀胱颈部直至尿道外口的梗阻是常见的影响尿液排出的疾病,其原因可由下尿路本身的病变引起,也可由下尿路周围脏器病变的压迫所致,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
作者:王忠;陈其;马利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