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神障碍状况.方法 对2007年11月-2008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拟诊为ⅢA型前列腺炎的患者通过CCMD-3标准诊断焦虑精神障碍后,进行NIH-CPS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选取NIH-CPSI评分9分以上患者,共36例,NIH-CPSI评分,年龄在(34.38±7.03)(21~51)岁,分析其SAS自评量表结果.结果 NIH-CPSI症状评分9分以上患者36例,27例伴有轻度以上焦虑,占75%,SAS量表T值51~65(56.00±4.50);NIH-CPSI评分与SAS量表T值无相关性,P>0.01.结论 临床症状较明显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可伴有焦虑心理障碍.然而本研究显示症状严重程度与精神障碍严重程度并无直接相关性.其具体机制及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宗朝晖;邢家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睾丸胚胎癌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胚胎癌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病理文献.3例中Ⅰ期2例、Ⅲ期1例,于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基础上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3例病理诊断均为睾丸胚胎癌,1例术后辅助化疗.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1例死于全身广泛转移,其余2例均健康生存.结论 睾丸胚胎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阴囊理学诊断,B超、CT、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等,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明;吴斌;王鸿起;刘学锋;潘春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小鼠精原干细胞消化富集方法,为精原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和移植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120个出生4~d BALB/c新生小鼠的睾丸,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两步消化法(对照组)和改良消化法(实验组)分离消化获得细胞悬液,并种植到铺有明胶的培养皿中,于种植后1h、5h、24h通过差速贴壁法去除体细胞,获得富集的精原干细胞.以Thy-1作为精原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别在3次差速贴壁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y-1阳性细胞的比例,比较两组精原干细胞的富集效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消化所获得的细胞数分别为(3.4±0.5)×105/睾丸和(3.6±0.3)×105/睾丸,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实验组细胞贴壁具有良好的活性,初次贴壁仅需40~50min,而对照组细胞需要4~5h甚至过夜培养才能贴壁.3次差速贴壁后,实验组Thy-1阳性细胞占睾丸细胞的比例为(56.3±4.7)%,而对照组仅为(32.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消化富集法能明显提高睾丸细胞活性和富集效率,可获得大量高度纯化的精原干细胞,为精原干细胞培养和移植奠定基础.
作者:胡卫;张茨;廖文彪;吴永超;申复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流产、死胎的男性因素.方法 利用精液常规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PCR技术和吖啶橙荧光染色方法,对10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1~3次或因死胎而人工流产患者的丈夫以及作为对照组的100例正常生育男性进行研究.结果 流产、死胎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a+b)级活力和正常形态精子平均数低于正常生育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流产、死胎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Y染色体微缺失率和精子DNA完整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和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流产、死胎原因.
作者:戴汝琳;王瑞雪;郑贤红;阮洋;刘睿智;邹积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RNAi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EphB4基因表达的抑制效应,寻求高效率的干扰片段.方法 设计并化学合成特异性针对EphB4基因的siRNA(siRNA-1、siRNA-2、siRNA-3)为实验组,另设一无意义siRNA为对照组,脂质体转染PC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siRNA的转染效率;分别应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EphB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应用MTT法检测siRNA对PC3细胞生长的影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及评估siRNA阻抑效应.结果 实验组siRNA对PC3细胞EphB4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对PC3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RNAi可以有效地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EphB4的表达,找到了具有较高抑制效率的siRNA,为进一步探究EphB4的生物学功能、体内实验和临床抗肿瘤药物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方晓亮;潘骏;顾正勤;康健;齐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列腺10点穿刺中的8点、6点及经典6点法以及10点在不同的前列腺体积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寻找出合理的前列腺活检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为直肠指检阳性和(或)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在4 ng/ml的可疑病人461例.按前列腺体积分成4组:≥15ml、≥35ml、≥55ml和≥75ml.所有病例都接受10点活检法,并分析比较其中的10点、8点、6点组合穿刺方案.若声像图发现外周带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病灶再靶向穿刺1~3针.结果 148例(32.1%)患者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阳性率随前列腺体积增大而减少,从49.6%降为21.8%.在边界清晰的可疑病灶中,PCa的阳性率低,为10.3%.在前列腺癌组中,偏外侧的6点组合系统穿刺方案癌肿检出率为84%~90%,体积小组中,包括尖部/中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8点穿刺的癌肿检出率为96%,仅比10点组合方案低2%;而前列腺体积在35 ml以上组中,10点组合方案比包括尖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8点组合方案的检出率高3%~5%.结论 经典的6点组合系统穿刺方案不适合所有前列腺的穿刺,前列腺体积为15~35 ml者建议使用包括尖部、中部、外侧中部及外侧底部的8点组合穿刺方案,而体积>35 ml者使用10点组合方案更合适.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谢少伟;杜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CD34和干细胞抗原-1(Sca-1)在不同月龄组S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对阴茎海绵体干细胞进行初步的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2月龄、5月龄、20月龄不同窝别SD大鼠各10只分别作为幼龄组、壮龄组和老龄组,乙醚麻醉下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对CD34和Sca-1进行测定.结果 阴茎海绵体组织中存在CD34和Sca-1这两种干细胞抗原标志物的表达.CD34表达以血管及血窦内皮为主,并可见部分散在表达;Sca-1散在表达,主要沿血窦及动脉血管分布;亦可见极少量双阳性染色细胞(CD34/Sca-1),主要表达于海绵体血窦周围.CD34、Sca-1、CD34/Sca-1表达量于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均与月龄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SD大鼠阴茎海绵体内CD34及Sca-l蛋白表达随月龄增长明显下降,并有双阳性染色细胞的存在.海绵体组织中有内源性干细胞存在的可能.
作者:许立军;单玉喜;陈岽;高洁;阳东荣;孙传洋;崔勇;薛波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远洋捕捞环境对船员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0年3月.2006年9月间从事远洋捕捞作业的船员志愿者30例.对其去远洋前后的精液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析精液的参数及精浆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 与去远洋前比较,远洋回来后靠岸时船员的精液常规参数中精液量、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的精子比例及精子活动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精子活力在远洋回来后显著降低(P<0.05);精浆中的重金属元素汞的含量在远洋回来后显著增高(P<0.05),精浆中锌、铜、铅及镉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洋回来3月后精液常规参数、精子活动参数及精浆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回归,与去远洋前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去远洋前相比,远洋回来后船员的精液质量下降;精液质量的下降可在3个月内恢复.
作者:张绪东;徐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ropporin基因在人精子中的表达.探讨Ropporin抗体对人精子运动的影响,评价Ropporin蛋白在精子运动中的功能.方法 收集正常男性精子,非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用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ropporin基因在精子中的表达和蛋白定位;将纯化精子分别在含不同浓度Ropponn抗体的培养液中孵育(0,0.8,4和20 μ g/mL),在不同时间点(1,2,6h)用精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检测精子活动力.结果 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均检测出ropporin基因在精子中表达;免疫荧光表明Ropporin主要定位在精子鞭毛的主段和末段;抗体实验显示抗体孵育1h、2h、6h后精子的快速前向运动(a级)和慢速前向运动(b级)均明显受到抑制,并显示剂量依赖性.结论 Ropporin在精子鞭毛的主段和末段上的表达与精子的运动密切相关.
作者:陈静;王勇;来永庆;李慧;颜秋霞;桂耀庭;蔡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f-PSA/t-PSA和c-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5家医院107例PCa患者和319例BPH患者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进行检测,计算f-PSA/t-PSA和c-PSA/t-PSA,对f-PSA/t-PSA和c-PSA/t-PSA在鉴别PCa和BPH中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t-PSA处于4-20ng/ml区间时,以f-PSA/t-PSA<0.16作为诊断PCa的标准,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9.0%、78.0%、60.7%和94.6%,以c-PSA/t-PSA>0.84作为诊断PCa的标准时,分别是91.8%、81.3%、66.3%和96.1%.f-PSA/t-PSA<0.16和c-PSA/t-PSA>0.84两项标准诊断PCa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PSA/t-PSA>0.84诊断PCa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f-PSA/t-PSA<0.16的标准(P<0.05).结论 血清t-PSA在4~20ng/ml区间时,f-PSA/t-PSA<0.16和c-PSA/t-PSA>0.84都可以为PCa的诊断提供帮助,但c-PSA/t-PSA>0.84诊断PCa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好于f-PSA/t-PSA<0.16的标准.
作者:时京;刘贤奎;孔垂泽;冯宗承;刘涛;崔军;张辉;郑伟;李付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阴茎疣状癌又称Buschke-Loewenstein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分化良好的阴茎恶性肿瘤,常表现为阴茎头或包皮局限性形态特异的菜花状赘疣或乳头状突起.
作者:蔡芳震;刘为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各年龄段的男性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可达10%~15%[1].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病程反复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作者:檀大羡;柳雪琴;刘琼东;谢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是前列腺炎中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占前列腺炎的90%~95%[1].该病主要表现为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但实验室检查不能证实感染的存在,加之其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颇为棘手.
作者:尹国良;朱庆伟;高小威;肖翠云;洪艳华;付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儿电切镜治疗15例成人泌尿系疾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康乐;邹自灏;卢小刚;刘红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精子冻存损伤的修复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中起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崔亚美;肖婉芬;李志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监控的卫生问题.
作者:邓天勤;黄永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泌尿外科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BPH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半数左右患者因膀胱出口梗阻而导致下尿路症状、急性尿潴留、反复泌尿系感染、肾功能损害等,需要临床干预治疗[1].
作者:沈文;胡卫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笔者对1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精液细胞学观察,在检出生精细胞的同时并行延时细胞凋亡变化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兴午;周强;李兰群;王传航;姚怀国;张圣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精索静脉曲张(VC)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疾病.目前研究发现,VC、痔、前列腺静脉丛扩张具有解剖学卜的相关性,它们之间可能相互影响[1].
作者:郭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且仍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从局部到全身均可出现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鲁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