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848
  • 国内刊号:31-1762/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84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 上海科技期刊优秀奖
  • 泌尿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增龄对雄性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中P47~(pho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增龄对雄性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中P47~(phox)表达的影响.方法 4月、8月和12月龄3组SD大鼠各20只,取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组织中P47~(pho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荧光定量RT-PCR显示P47~(phox) mRNA的表达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8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P47~(phox) mRNA的表达是4月龄大鼠的1.28倍,12月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P47~(phox) mRNA的表达是4月龄大鼠的8.57倍.Western印迹法显示,P47~(phox)蛋白在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结论 随着月龄的增加,P47~(phox) mRNA和蛋白质水平在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中逐渐增高,P47~(phox)可能在增龄诱导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饶可;袁慧星;宋国颖;张世林;王涛;王少刚;杨为民;叶章群;刘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左旋肉碱对其改善作用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左旋肉碱(L-肉碱)与精子质量的关系.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连续灌胃20d,A组(对照组):0.5%羟甲基纤维素钠(溶剂);B组:400mg/kg奥硝唑悬液:C组:400mg/kg奥硝唑悬液+100mg/kg左旋肉碱.末次给药24h后,麻醉处死所有大鼠,分别检测各组精子密度、活力、形态正常率以及附睾总L-肉碱和游离L-肉碱浓度.结果 A组、B组及C组的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及附睾总L-肉碱、游离L-肉碱浓度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及附睾总L-肉碱、游离L-肉碱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精子活力与附睾总L-肉碱、游离L-广肉碱浓度呈正相关(r=0.645,P<0.05:r=0.676,P<0.05),精子形态与附睾总L-肉碱、游离L-肉碱浓度呈正相关(r=0.557,P<0.05;r=0.583,P<0.05),均相关性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硝唑可以降低大鼠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以及附睾L-肉碱水平,附睾L-肉碱浓度与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呈正相关,L-肉碱对精子质量有改善作用.

    作者:柳建明;姜辉;洪锴;白泉;赵连明;马潞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托特罗定联合吲哚美辛栓剂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

    目的 探讨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吲哚美辛栓剂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基本资料,发病年龄51~82(67.3±8.4)岁,随机分为4组:联合药物组、托特罗定组、吲哚美辛组及对照组各32例.比较各组TURP术后72h内膀胱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次数及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结果 各治疗组在术后第2、第3天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托特罗定组术后第2、第3天膀胱痉挛次数分别为(1.85±0.6)次和(1.08±0.81)次,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0.20±0.13)h和(0.21±0.12)h,均少于吲哚美辛组(2.01±0.38)次和(1.66±0.97)次,(0.35±0.31)h和(0.33±0.21)h(P<0.05);联合药物组(1.25±0.89)次和(0.70±0.7 1)次,(0.1 3±0.1 2)h和(0.11±0.07)h均少于托特罗定组(P<0.05).拔除尿管时间:联合药物组(5.3±0.7)d、托特罗定组(5.2±0.8)d、吲哚美辛组(5.2±0.9)d均较对照组(6.4±0.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术后早期预防性联合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与吲哚荚辛直肠栓剂是解决患者膀胱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侯四川;高健刚;孙小庆;白鑫;张劲;朱磊一;祝海;刘之俊;贾勇;翁博文;王奇;邱志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精液质量对ICSI卵子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精液质量的ICSI(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中卵子受精与胚胎发育潜能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中心71例ICSI治疗周期.女方正常者根据精液质量分为严重少弱畸精子组(A组,n=31)与非严重少弱畸精子组(B组,n=24),非严重少弱畸精子组合并女方异常为C组(n=16).从形态学方面评估三组中受精率、(two pronuclear,2PN)率、异常受精率、未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不可用胚胎率等实验室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在卵子受精率、2PN率、异常受精率、未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率、优质胚胎率和不可用胚胎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受精率(72.29±23.1 2)低于C组(85.49±1 8.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受精率B组(22.81±22.83)高于C组(14.51±18.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形态学上看,ICSI前的精液质量对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利红;田姗;钟景琦;连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外伤性睾丸破裂1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睾丸破裂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睾丸破裂16例,通过病史、体检,11例通过彩超确诊,3例彩超检查后可疑破裂进一步行CT扫描确诊,另有两例通过手术探查确诊.全部予以手术治疗,13例行睾丸修补,3例行睾丸切除.结果 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10个月~4年,其中有2例单侧损伤病人行睾丸修补后出现双侧睾丸萎缩,一例单侧切除后对侧发生萎缩,一例双侧严重损伤的病人生殖功能明显下降,但所有病人雄激素水平基本正常.结论 彩超及CT检查是判断睾丸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方法,积极早期手术探查可大限度保留睾丸组织,减少并发痖发生.

    作者:王世先;郭昭建;张遵俊;徐素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 048例男性下尿路症状调查以及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情况、年龄分布与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调查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1 048人,年龄30~80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分为5个年龄段,评估被调查者的LUTS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LUTS发生的情况为:30岁~为347人,平均IPSS评分(2.48±0.38);40岁~为31 1人,平均IPSS评分(3.80±0.53);50岁~为114人,平均IPSS评分(4.78±1.07):60岁~为207人,平均IPSS评分(5.33±0.68);70~79岁为69人,平均IPSS评分(6.80±1.66).其中各年龄组储尿期症状平均评分分别为:1.20,1.66,2.24,2.57,3.20;排尿期症状平均评分分别为:1.28,2.14,2.54,2.76,3.59;生活质量平均评分为:(1.78±1.42),(1.84±0.30),(1.89±1.04),(2.03±1.08),(2.07±1.92).不同年龄组男性LUTS发生率及症状严重程度与年龄相关(J-T统计量为239743.50,P<0.001),IPSS总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及储尿期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储尿期症状比排尿期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结论 LUTS症状在成年健康男性中较普遍存在,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LUTS症状越重,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其中储尿期症状较排尿期症状对生活质鼍影响更大.

    作者:何乐业;张一川;谌安君;龙智;刘志忠;汤育新;蒋先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准确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标本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比较穿刺标本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的符合情况,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结果 86例患者穿刺标本平均Gleason评分为6.1,根治术标本平均Gleason评分为6.5,穿刺标本与根治术标本Gleason评分相比,评分相符42例(48.8%),评分偏低32例(37.2%),评分偏高1 2例(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差与患者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穿刺针数(OR=2.905)及穿刺阳性率(OR=4.225)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穿刺针数与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是影响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准确性的可能因素,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针数将可能有助于提高穿刺标本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准确性.

    作者:刘俊;胡卫列;宋波;吕军;聂海波;赵永斌;邱晓拂;王尉;张利朝;张小明;肖远松;沈文;张长征;郭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血清T及睾丸3β-HSD活性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型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15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共4组,每组均10只,各组大鼠均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混悬液(1ml/kg·d~(-1)),qd,连续5d,造成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与金匮肾气丸混悬液灌胃,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灌胃28d.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3β-HSD活性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丸中、高剂量组血清T水平明显升高(P<0.05);金匮肾气丸各组3β-HSD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以中、高剂量组作用为显著.结论 金匮肾气丸可通过增强睾酮合成通路中关键酶3β-HSD的活性表达来提高睾酮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雄激素部分缺乏的目的.

    作者:张培海;岳明强;蔡剑;李广森;吴天浪;高坪;尤耀东;常德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ER α基因外显子1编码子10 SNP与尿道下裂及隐睾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 α)基因外显子1编码子10单核苷酸遗传多态性(SNP)与尿道下裂及隐睾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的方法分别对70例尿道下裂患者、31例隐睾症患者和40例健康男性对照者基因组DNA进行ER α基因外显子1编码子10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枪测并分型.结果 尿道下裂组与正常对照组ER α基因编码子10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型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升高,其OR值为1.911,95%CI为1.085-3.367.隐睾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Erα基因编码子10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型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升高,其OR值为2.407,95%CI为1.219~4.754.结论 ER α基因外显子1编码子10单核苷酸遗传多态性可能与尿道下裂和隐睾症的发生有关,变异型等位基因C可能是尿道下裂和隐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宋益挺;唐开发;孙平;张杜平;郑建忠;邢俊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列康泰方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 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康泰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前列腺侧叶注入25%消痔灵注射液0.2ml,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BP)病理模型,经前列康泰方治疗35d后,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 前列康泰方能改善CNBP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可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囚子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 前列康泰方对CNBP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有关.

    作者:赵乔;周安方;曹继刚;萧闵;张晓艳;邱银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盐酸氟西汀每日用药与按需给药在早泄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盐酸氟西汀每日用药与按需给药在早泄治疗中的不同疗效.方法 早泄患者84例,随机分成A和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每口服用盐酸氟两汀,20 mg/d.B组患者按需给药盐酸氟西汀,30 mg/次.两组患者连续口服3月后,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中的配偶性交满意度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患者及其配偶的性交满意度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增加(P<0.01),盐酸氟两汀按需给药在射精潜伏期和性交满意度评分上比每日用药好些,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按需给药不良反应少于每日用药.结论 盐酸氟西汀可有效治疗早泄,按需给药优于每日用药.

    作者:孙中义;李彦锋;周波;胡正委;靳风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全反式视黄酸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原始生殖细胞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

    目的 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向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mESCs分化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不同浓度atRA(1 μM,2 μM,5 μM)持续诱导Ebs 16h、2d和5d,观察Ebs形态变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GCs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基因肩动子中RA反应元件,以Stra8(Stimulated by Retinoic Acid Gene 8,Stra8)基因为阳性对照,确定各基因对atRA刺激的原发性反应和继发性反应.结果 不同浓度atRA诱导Ebs 16h和2d后形态无明显变化.诱导后Ebs的PGCs分化相天基因mRNA表达分4种情况:16h内(Stra8)表达量达大,然后下降;2d内(Scp3)表达量达大,然后下降;5d达到大量(Mvh);表达量无明显变化(Fragilis,Blimp-1和Prm1).Mvh表达符合继发反应特点;Stra8和Scp3表达符合原发反应特点;Blimp1,Prm1和Fragilis表达可能与atRA调节无关.Stra8蛋白变化与mRNA变化相一致,而Mvh则不一致.结论 atRA诱导mESCs向PGCs分化,各阶段标志基因表达变化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2~5d),atRA诱导浓度可选用1 μM.根据基因表达模式初步得出,atRA调控的靶基因为Mvh,具备继发反应特点,与特异性分化有关,而Blimp-1、Fragilis和Prm1调控PGCs分化可能与atRA无关.

    作者:郭新;漆正宇;秦洁;张艳敏;崔光辉;桂耀庭;蔡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向膀胱内突入部分的长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向膀胱内突入部分(IPP)的长度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BPH患者87例,根据经腹矢状面超声测量膀胱基底到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入顶端的距离不同程度分Ⅰ级、Ⅱ级和Ⅲ级3组,同时行尿动力学检查,将各组间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大尿流率(Q max)、剩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Vp)等临床数据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12个月,重复上述检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临床资料中,年龄、Ⅰ-PSS、PVR、Vp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_(max)和梗阻率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PP的水平与BOO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随防12个月后,22例患者因临床进展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其中Ⅰ级进展至Ⅱ级为5例,Ⅱ级进展至Ⅲ级为5例.3组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同前, IPP的水平与BOO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IPP测量联合尿流率仪所测得Q_(max)可以初步评价BPH及其所致梗阻程度.

    作者:蒋振华;王华;侯岩松;顾燕琴;何屹;杨林斌;俞增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175例远期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远期疗效.方法 对175例年龄61~103岁,平均(83.5±4.2)岁BPH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术后36、60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36、60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8%.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远期疗效不如近期疗效,但对高龄、高危BPH伴尿潴留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钱海宁;屈平保;稽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淫羊藿苷复合物外涂治疗早泄的疗效观察

    早泄被认为是成年男性中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性疾病~[1],发病率各临床报道不一,大部分学者认为男子一生中发病率为25%~40%~[2],目前早泄的定义尚有争议,但通常以男性的射精潜伏期或女性在性交中达到高潮的频率来评价,治疗上多采用口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及手术等,副作用的发生及疗效不尽如人意~[3].我科自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采用淫羊藿苷复合物治疗早泄共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士更;吕伯东;黄晓军;杨克冰;耿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精索静脉曲张与精子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精索静脉曲张(varcocele,VC)是男性常见的导致生殖障碍的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一般以左侧为主,在男性不育症中占21%~41%~[1],其影响生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对183例VC手术前后精子形态进行计算机辅助精液全自动分析,了解其精子形态改变,探讨VC对精子形态的影响,分析其影响生育的具体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佳沛;李金昆;邓俊;付立杰;蒋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42例诊治分析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因临床表现呈非典型化,有时不易确诊,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6月诊治男性生殖系结核患者42例,现对其临床诊治进行总结.

    作者:杨春明;孔垂泽;孙志熙;官大鑫;姜元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金属硫蛋白驱铅治疗后血铅、精浆铅浓度的变化

    铅不仅是一种重金属,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毒和环境毒,在血液中的正常浓度为0~100 μg/L.铅暴露~[1]、吸烟等因素可使血铅增高,人体内蓄积一定含量的铅,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儿童的体格生长等均有重要的影响.铅的生殖毒性,可以导致不育~[2].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铅具有阻滞吸收及促排作用,降低铅对机体的毒害作用~[3],在排铅治疗之后,血铅浓度降低,精浆中铅浓度一定会有相应的变化.

    作者:刘军文;徐野;辛楠;李南平;魏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尿道下裂与男性生育力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男性外生殖器畸形,发病率达1/250~1/300,主要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尿道腹侧阴茎头部至会阴的任何部位,且常合并其他畸形,常见的是隐睾和腹股沟疝,其他如苗勒氏管囊肿、尿道憩室等.手术治疗是矫正尿道下裂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其目的是矫直阴茎,重建尿道,恢复良好的阴茎外观,创建正常的排尿和性功能,已报道的手术方式超过300种.

    作者:傅琦博;叶惟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肾功能衰竭,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高血压亦多发生于中老年.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BPH和高血压问存在密切关系;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升高可能是BPH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鉴于此,本文对近年来BPH和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罗能钦;史葆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精液液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正常人类精液射出后具有凝固并在短时间液化的特点.精液刚射出时呈稠厚的胶冻状,有利于射精后在女性阴道中停留,而随后的精液液化有利于精子运动.精液这一变化特征是哺乳类和灵长类动物在繁衍后代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认为,精液凝固与液化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水解酶系、高分子量的精囊腺蛋白系统,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微量元素及pH值改变等方面.为此,本文对精液液化的分子机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王增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男性不育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可能性途径

    男性不育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疾病,如各种与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调控异常引起的生精功能障碍,也可以是一些与精子成熟有关基因的突变终导致精子成熟受阻等.另外,它还与其它一些因素如精索静脉曲张、生殖管道阻塞、精囊腺发育不良、激素分泌不足、感染、重金属中毒、热环境因素、免疫因素、氧化应激等相关.

    作者:丁之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国男科学杂志》征订和征稿启示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