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男性受试者210例.测量腰围、体重指数、腰臀比.符合标准者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标本,使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用勃起功能障碍国际指数问卷表(IIEF-5)评估这些受试者的勃起功能,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腹型肥胖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率为48.6%.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与勃起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腹型肥胖是影响男性勃起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校正年龄因素后,腰围、腰臀比与体重指数越高勃起功能评分越低.
作者:蒋先镇;张振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伊木萨克片和盐酸氟西汀联合治疗早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114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患者单用伊木萨克片,1.5 g/d;B组患者单用盐酸氟西汀,20 mg/d;C组患者同时服用伊木萨克片和盐酸氟西汀,剂量同A、B组,连续服用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中的患者及配偶性交满意度评分,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114例早泄患者全部完成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平均IELT、患者及其配偶的性交满意度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单用盐酸氟西汀B组患者的IELT和性交满意度评分略好于单用药伊木萨克片A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C组患者的IELT和性交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单用药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例(18.4%),与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伊木萨克片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早泄,疗效显著高于单用两种药物.
作者:孙中义;王亚林;陈立军;靳风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他莫昔芬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103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为左卡尼汀及他莫昔芬联合治疗组;B组为左卡尼汀碱治疗组;C组为他莫昔芬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对所有病例均进行患者精液参数分析,同时了解配偶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明显提高(P<0.01);B组患者治疗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明显提高(P<0.01),精子密度虽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明显提高(P<0.01),但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女方妊娠者,A组11例,B组3例,C组4例,A组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子密度和活力,提高其配偶的妊娠率,安全有效.
作者:王亚轩;杨书文;蔡文清;瞿长宝;李景东;常学良;蔡广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相关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阴茎海绵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22例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岁.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11例,其中单纯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8例,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Buck筋膜破裂2例,双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尿道断裂1例.开放性阴茎海绵体破裂11例,其中单纯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5例,单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尿道断裂1例,双侧阴茎海绵体破裂合并其他复合性损伤5例.探及破裂口的位置:阴茎海绵体单一破裂口位于阴茎远侧1/3部位12例,阴茎海绵体单一破裂口位于阴茎近侧5例,阴茎海绵体有多处破裂口的有5例.探及海绵体裂开的形状:基本为横形的有16例,斜形或其他复杂形的有6例.以上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4~12h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结果与彩超检查基本一致.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迅速、安全、准确率高,可以有效指导手术方式方法的选择,因此是本病的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作者:刘东;李凤华;杜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前睾酮与前列腺癌(Pca)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Pca患者临床资料,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睾酮值的差异,分析睾酮与若干Pca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睾酮与治疗前总PSA、穿刺活检点数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P<0.01)和-0.385(P
作者:张振声;许传亮;高旭;刘智勇;侯建国;王林辉;孙颖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集束型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 08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研究术前准备、手术过程、预后等指标,终评价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1 080例手术疗效显著,切口长度2.2~3.4cm,平均2.8cm.手术时间约15~28min,平均22min.3个月随访时,972例精液质量有改善,精子密度较术前升高(13.65±5.68)×106/ml,精子活力较术前升高(20.95±9.58)%,精子畸形率较术前下降(24.73±4.87)%.术后2例出现阴囊水肿.结论 小切口集束型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精液改善率高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齐丽丽;杨文增;师晓强;马涛;张伟;崔振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探讨Uu对精子活力影响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Uu阳性组(44例)、治疗后转阴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14例)精浆中的IL-8、IL-10、TNF-α,抗精子抗体(AsAb)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精子分析仪对精子活力(路径速度、前向速度和活动率)进行分析.结果 Uu阳性组的IL-8、IL-10和TNF-α分别为(157.2±74.6)pg/ml、(315.4±112.5)pg/ml和(223.6±89.7)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8、IL-10和TNF-α的(78.7±28.6)pg/ml、(158.2±56.3)pg/ml和(84.3±47.9)pg/ml,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转阴后该组IL-8、IL-10和TNF-α分别为(114.3±61.5)pg/ml、(237.2±86.1)pg/ml和(152.6±83.5)pg/ml,也显著下降(P<0.05).同时精子活力亦随三种细胞因子的下降而明显提高.结论 Uu可引起精浆中细胞因子紊乱,AsAb阳性率增高,使精子凝集、活力下降,从而生育能力下降.Uu转阴后细胞因子趋于正常,精子的活力也得以提高.
作者:徐铮;白云;谭巨莲;张春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UVP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2例TUVP患者术后出现ARF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例男性患者78岁,术后即出现无尿、血肌酐持续性上升(高至316 μmol/L),内科保守治疗后4d,肾功能逐渐改善,术后7d肾功能恢复至正常.另一例男性患者66岁,术后即出现无尿、血肌酐持续上升(高达638 μmol/L).经过术后第2天、第4大血透治疗,术后第9天,尿量、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特殊,TUVP术后特别要注意ARF这类少见的并发症,若及时纠正,预后良好.
作者:赵菊平;詹嘉铭;祝宇;王浩飞;邵远;吴瑜璇;沈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P53 codon 72多态性与前列腺癌(P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209例Pca患者(病例组)和235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两组P53 codon 72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Pca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以携带Pro/Pro基因型的对象为参照组,携带Arg/Pro基因型者患Pca的风险提高89%(OR=1.89,95%CI:1.20~2.97);携带Arg/Arg基因型者患Pca的风险提高101%(OR=2.01,95%CI:1.11~3.64).而携带Arg等位基因者(Arg/Pro+Arg/Arg)患Pca的风险是携带Pro/Pro基因型的1.94倍(OR=1.94,95%CI:1.25~2.99).在高龄(>70岁)、高体重指数(>23kg/m2)、非吸烟、非饮酒和无肿瘤家族史5组人群中,携带Arg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病风险是Pro/Pro基因型个体的2倍以上,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2.22(1.24~3.96)、2.24(1.30~3.88)、2.60(1.27~5.31)、2.23(1.19~4.18)、2.18(1.33~3.57).结论 P53 codon 72与苏皖地区汉族人群Pca的易感性有关,Arg/Pro、Arg/Arg可能是Pca的易感基因型.
作者:吴宏飞;许斌;李久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检查在精子库筛选供精者中的作用.为预防供精人工受精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750例精液初筛合格的供精者染色体中,发现5例异常,发生率为0.666%.还发现各种类型的染色体多态55例,发生率为7.334%.结论 供精者即使精液初筛合格,经过染色体检查也能发现染色体异常患者,这对预防供精人工受精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叶嘉玲;杨卫;王柏贤;徐珊珊;周冰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疾病感知特点.方法 选择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CIPQ-R)进行CP患者疾病感知评价,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被用来评价CP患者的临床症状,对CP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慢性肝病进行对比并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P患者CIPQ-R疾病周期性因子、情绪陈述因子分数偏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的同一性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与疾病感知其他因子密切相关;疾病感知各因子与临床症状评分相关性显著.结论 CP患者具有过度的负性疾病感知,使患者处于持久的不良心理应激状态下,对患者的疾病症状、生活质量、疾病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
作者:江山;于德新;汪凯;朱春燕;马季;陶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N)结合局部药物注射疗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52例患者接受TURN加膀胱颈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首次注射于TURN术后即刻进行,而后每4周行膀胱镜下膀胱颈部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共4次.随访过程中若膀胱颈部挛缩复发,则再次行TURN术结合定期膀胱颈部注射治疗.结果 所有52例电切镜探查均见膀胱颈部抬高,颈口缩小,黏膜苍白,局部组织僵硬;ToURN术后病理提示: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部分患者标本中可见慢性炎症表现伴淋巴细胞浸润.41例患者(78.8%)1次TURN结合定期注射治疗后,排尿恢复正常,尿流率15~22ml/s,8例患者(15.3%)重复手术结合定期注射治疗后,排尿基本满意,尿流率10~15ml/s,3例患者(5.9%)重复手术结合规律注射后,尿流率<10ml/s,目前仍维持定期尿道扩张.结论 TURN结合局部注射药物疗法是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挛缩的有效疗法,对顽固性膀胱颈挛缩,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薛蔚;王元天;陈奇;黄翼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远期(术后半年以上)排尿困难的原因,同时探讨再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TURP术后远期出现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发生腺体残留复发6例,尿道狭窄9例(其中尿道外口狭窄3例,膀胱颈挛缩6例),逼尿肌功能障碍12例,前列腺癌2例.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疗效确切.结论 腺体残留、尿道狭窄、逼尿肌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癌是TURP术后远期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治疗是治疗TURP术后远期排尿困难的有效方式.
作者:刘珍;安康;王雪松;刘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杭州市萧山区男性精液质量及各项精子动态参数在评价男性生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 583例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精液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进行常规指标和精子动态参数检测.结果 2 583例精液标本中,无精子和死精子142例,其余按照WHO正常精液评判标准,七项指标均正常的精液1 268例,占49.09%;一项指标异常314例,占12.16%;二项指标异常216例,占8.36%;≥三项以上指标异常643例,占24.89%.1173例异常精液中(不包括死精子和无精子),活力异常749例,检出率63.85%;活率异常608例,检出率51.83%;密度异常406例,检出率34.61%.活力、活率异常组与正常组动态参数比较,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直线性(LIN)、摆动性(WOB)、平均路径速度(VAP)、平均移动角度(MAD)、前向性(STR)下降明显;密度异常组中VCL、VSL、LIN、WOB、VAP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鞭打频率(BCF)在3个异常组中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杭州市萧山区男性精子活率、活力和密度异常所致不育的情况较精液量、液化时间、酸碱度异常及畸精子症致不育的情况更常见;精子动态参数是评估精液质量的良好指标,为男性不育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作者:王红旗;郭远瑜;雷和月;张国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某些Y染色体单倍型是否为导致男性不育的Y染色体微缺失的易感或保护因素,以确定并比较Y染色体上9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不育患者和有生育力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方法检测69例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及66例生育力正常男性Y染色体上9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并比较Y染色体微缺失及无缺失不育男性之间这些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不育组与对照组相比,DYS393和DYS392基因座频率分布差异较大,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不育人群的DYS393的等位基因13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力人群,PC<0.05,DYS393的等位基因15和DYS392的等位基因10在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不育人群中的分布明显低于正常生育力人群,PC<0.05.携带Yq缺失与不携带Yq缺失不育男性之间9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发现DYS439和DYS392基因座基因频率差异较大,DYS439等位基因10和DYS392等位基因15在Y染色体微缺失和无Y染色体微缺失的不育男性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 携带DYS393等位基因13和不携带DYS393等位基因15和DYS392等位基因10的男性可能具有发生不育的倾向,而携带DYS439的等位基因10以及不携带DYS392的等位基因15的不育男性可能更易于发生Y染色体微缺失,提示男性的生育力及Y染色体微缺失可能受Y染色体特殊的遗传背景的影响.
作者:邢俊平;孙平;唐开发;邹铁军;邱曙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病人原患某种皮肤病,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药物引起的皮炎,这在男科或皮肤性病科门诊并非罕见.既往专著多着重于面部皮肤的探讨[1,2].笔者于2005年元月至2009年6月期间共搜集本院典型病例43例,报告如下.
作者:龙东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圆头精子症,又称球形精子症,其特征是精子头呈圆形、无顶体以及杂乱的中段和尾部[1],可以引起男性不育.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干扰了精子的发生[2].
作者:沙艳伟;宋岳强;郑良凯;郑仁瑞;韩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是以睾丸内多发钙化灶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Priebe等[1]1970年首次报道.1987年Doherty[2]首次描述了TM的声像图.该病临床少见,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多因男性生殖系疾病检查时发现.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睾丸肿瘤、男性不育等有相关性.2009年1月至4月,我院男科270例因男性生殖系疾病行B超检查患者中,共发现TM12例,并对其行精液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斌;马超;赵献萍;刘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6例,年龄48~76岁.病程10~20年.特点:(1)病程长.(2)症状明显.5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尿频、尿急、尿痛经多种方法长期治疗不消失;11例BPH患者的排尿困难经非那雄胺和α-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不缓解.(3)前列腺液(EPS)镜检每高倍视野下WBC20-满视野,RBC 20~40.
作者:夏米司丁;闵立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BPH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下尿路症状(LUTS)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BPH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解除下尿路梗阻,疾病会进行性发展,出现BPH相关的并发症,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罗生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已经报道,睾丸生精障碍是以界膜为靶区(target area),以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为靶细胞(target cell),以线粒体为靶点(target point)的生理与病理的发病过程[1],而线粒体又是中心环节和关键部位,为此,再就线粒体缺失与不育症予以综述.
作者:曹兴午;李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前列腺按摩是男科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按摩方法在相关教科书中有说明[1,2],但缺乏操作细节的介绍,初学者不易掌握,很难顺利挤出前列腺液,这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为了使初学者少走弯路,我们将前列腺按摩的操作细节进行总结,在此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罗少波;胡海翔;贾金铭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