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848
  • 国内刊号:31-1762/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84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 上海科技期刊优秀奖
  • 泌尿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1年12期文献
  • 显微睾丸取精结果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显微睾丸取精(TESE)结果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门诊筛选出68例拟行试管婴儿需TESE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平均年龄为33.6岁(23~52岁).根据取精成功与否分成两组:A组为取精成功者,B组为取精失败者.手术前后,分别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问卷(IIEF-5问卷)评价两组受试者的勃起功能状况,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受试者精神状态,并检测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68例受试者中,27例(39.7%)取精成功.显微睾丸取精后,IIEF-5问卷评分、SAS及SDS问卷评分与术前相比,A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B组IIEF-5评分显著下降,SAS及SDS问卷评分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水平均显著降低,LH及FS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TESE术后,B组勃起功能显著下降,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A组勃起功能及焦虑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变,两组受试者血清T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精神障碍可能是导致TESE失败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贤生;夏磊;刘吉双;郝宗耀;周骏;张翼飞;梁朝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前列腺增生症伴或不伴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组织学前列腺炎(histological prostatitis,H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BPH患者1 68例,根据伴或不伴HP分为HP组(n=96)和非HP组(n=7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PSA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PS)、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和急性尿潴留情况的差异.结果 非HP组和HP组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PSA、PSAD、IPPS、术前合并尿路感染和急性尿潴留情况分别为(68.9±6.9)与(71.7±7.1)岁、(60.1±31.5)与(70.5±30.7) ml、(5.82±4.4)与(7.59±5.9)ng/ml、(0.105±0.084)与(0.111±0.079)、(17.2±3.4)与(20.9±3.7)、27.8% (20/72)与30.2% (29/96)、25.0% (18/72)与40.6% (39/96).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IPPS、术前合并急性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AD和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的发生与尿路感染无关,但与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相关;合并HP会加重BPH患者尿路症状,并增加出现急性尿潴留的风险;对BPH合并HP患者血清PSAD较PSA更具特异性,并增加出现急性尿潴留的风险.

    作者:侯冰冰;梁朝朝;宋正尧;张贤生;郝宗耀;邰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睾丸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及献复习

    目的 探讨睾丸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对1例睾丸恶性SFT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行根治性左睾丸附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因未继续治疗死亡.手术标本肉眼观:呈实质性结节状,分叶状,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硬.镜下:瘤细胞梭形、短梭形,呈编织状、漩涡状、席纹样、条束样排列,部分区域细胞稀疏,瘤细胞之间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肿瘤伴出血、坏死,细胞密集,脉管中见瘤栓,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4个/10HPF.肿瘤细胞CD34、Bcl-2、CD99、Vimentin等阳性,Myoglobin、CK、S-100等阴性.结论 睾丸恶性SFT的生物学行为无特异性,诊断应结合大体标本、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应与梭形细胞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作者:李永生;林益山;杨映红;冯昌银;朱绍兴;赵诚;黄玉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精率、妊娠率及卵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850例行IVF治疗的男性患者精液进行分析,观察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与IVF受精率间的相关性;建立正常精子形态预测受精率的截点值(cut-off值),以正常形态的cut-off值进行分组,比较IVF受精率、妊娠率及卵裂率相关性.结果 (1)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与受精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2)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预测受精率的截点值为8%,当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8%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8%两组的IVF受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原发性不育组与继发性不育组比较,两组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与受精率、妊娠率及卵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不育组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8%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8%两组受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继发不育组中这两组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与受精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辅助生殖的一个有效参考指标,且原发不育患者预测价值更大.

    作者:陈静华;张宁锋;王文军;区颂邦;李瑞岐;欧阳能勇;马芸;麦美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苦参碱对大鼠精子膜脂流动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Mat)对大鼠精子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给成年SD雄性大鼠灌服抗生育剂量的Mat (20mg/kg·d-1),6周后,取大鼠附睾精子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其膜脂流动性,生化法测定精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给药6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精子的膜脂流动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加(P<0.01),SOD含量减少(P<0.01).结论 Mat使大鼠精子膜脂流动性降低;精子的氧化应激和有效的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失衡是Mat所致雄性大鼠不育的可能机制.

    作者:张言;张春影;姜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人类精子库档案规范化信息管理系统,为捐精者信息和精液标本出入库及供精反馈提供科学的管理与便捷的统计分析手段.方法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平台,以MS ACCESS 2000建立的数据库为运行环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本系统由新捐精者管理、捐精管理、供精管理、质控管理、统计管理和系统管理六大模块组成.结果 2003年1月至2010年底,对1930名合格捐精者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并对所有标本出入库记录和临床应用反馈进行管理.所供精液标本经辅助生殖单位临床使用共9851周期,其中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emen,AID)为7960周期,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为1891周期.讨论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准确检索与统计捐精者精液冷冻前后的质量、供精周期、周期妊娠率、流产率、新生儿出生数及健康状况等数据.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与人工管理进行比较,其高效性与科学性,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人类精子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精子库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管理系统.

    作者:曹小蓉;闫峰;平萍;关志刚;朱勇;刘勇;何光营;李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雄激素受体在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DU145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激素依赖特性转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人前列腺癌LNCaP和DU145细胞株的AR蛋白表达差异和转录活性差异状况,并初步分析其在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特性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与雄激素依赖的低转移性细胞株LNCaP细胞相比,AR在雄激素非依赖的高转移性细胞株DU145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下调.结论 结合我们前期研究,可能存在多重机制引起前列腺癌激素依赖特性改变.

    作者:韩毅力;时亮;王建中;李晓明;程永毅;徐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睾丸移植物间质细胞4种基因的表达分析

    目的 研究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后,4种在睾丸间质细胞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表达情况,为异体异位睾丸组织移植模型用于科研及临床的可行性提供进一步实验数据.方法 将162只1~2d昆明小鼠的睾丸移植到54只7~12w去势雄性免疫缺陷小鼠背部;在移植后9个时间段(3d和1~8w)取出移植物;选取4种在睾丸间质细胞中表达或高表达的基因3β -hsd、1hr、p450scc和star,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发育不同阶段移植物中4种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小鼠相应各年龄段睾丸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相比较.结果 在9个时间段取出的移植物中,所测定4种基因的表达趋势与在正常小鼠睾丸中所见基本相同.结论 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后,间质细胞4种受试基因的表达趋势与在正常小鼠中的表现基本相同.

    作者:徐安平;夏勇;杨会林;龙霞;李明华;万汇涓;于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男性乙肝大三阳携带者精浆乙肝病毒核酸的检测

    目的 探讨乙肝大三阳携带者精浆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的检测方法、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男性乙肝大三阳携带者99例,根据血清HBV DNA定量级别分为107组和108组,采用沉淀煮沸裂解法(实验组)和微量DNA提取法(DNA Mini法)(对照组)抽提精浆的HBV DNA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精浆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2.0%和6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种DNA抽提法检测的10 7组和10 8组精浆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5.3%和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对数转换后,血清与精浆HBV DNA含量分别为(7.98±0.42)IU/ml和(3.05±1.58)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沉淀煮沸裂解法能有效抽提精浆的HBV 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测定,乙肝大三阳携带者精浆HBV DNA含量低于血清HBVDNA含量,精浆HBV DNA的阳性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费前进;倪吴花;黄学锋;陈昱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鼠脊髓损伤急性期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Fas和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急性期对成年大鼠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40只)和脊髓非损伤组(40只),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第1、2、4、8、1 6天睾丸生精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2、4、8、16天睾丸生精细胞Fas、Bcl-2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睾丸TUNEL标记阳性凋亡细胞第4天开始出现,多表达于初级、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原细胞,至第16d,随时间点推移阳性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脊髓损伤后第4~16d损伤组睾丸生精细胞Fas表达与非损伤组比较显著增强(P<0.05),Bcl-2表达损伤组与非损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急性期存在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现象,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与Fas高表达密切相关,和Bcl-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田禄海;王明;邓远忠;杨春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精液参数和生殖激素的影响

    目的 评价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精液参数及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6名雷达作业人员为雷达组,46名同单位、同期的非雷达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常规留取研究对象的精液和血液标本,使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两组人员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活力等精液参数,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液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雷达组人员精子密度为(38.44±23.20)×106/ml,精子活动率为(34.60±21.85)%,精子活力分别为A级精子(14.53±12.12)%、B级精子(10.45±7.36)%、C级精子(9.61±7.72)%、D级精子(65.23±22.18)%,血清睾酮为(5.04±1.25)nmol/L;对照组人员精子密度为(59.21±26.87)×106/ml,精子活动率为(87.52±10.59)%,精子活力分别为A级精子(62.38±17.26)%、B级精子(18.05±9.79)%、C级精子(5.94±3.17)%、D级精子(13.63±9.96)%,血清睾酮为(6.26±1.67)nmol/L.与对照组比较,雷达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b级精子以及血清睾酮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d级精子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辐射对精液参数和血清睾酮可以产生不良影响,提示加强雷达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制定预防保护措施,对提高男性生殖健康保健十分必要.

    作者:胡海翔;魏利召;董静;罗少波;李昌成;孙静;刘洪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沙唑嗪与阴茎勃起功能亢进(附10例报告)

    α-受体阻滞剂在泌尿外科已广泛应用,该类药引起的阴茎勃起功能亢进和(或)阴茎勃起功能增强,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作者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多沙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960例,其中出现阴茎勃起功能亢进2例(0.2%)、阴茎勃起功能增强8例(占0.8%),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39.8岁,病程半年至10年,平均2.6年.已婚己育8年,已婚未育2例.性功能正常2例,轻度ED 6例,中度ED 1例,重度ED 1例.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Ⅲ A 6例、Ⅲ B 2例).治疗方法: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10217)每片0.2g,2片/d,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mg(辉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40073).每晚睡前口服.第1次服多沙唑嗪就出现阴茎勃起者8例,第2次服药阴茎勃起者1例,第13次服药阴茎勃起者1例.阴茎勃起硬度如铁棍样伴疼痛不适者1例,阴茎勃起> 90度伴疼痛不适1例,1例重度ED患者,阴茎勃起70~80度伴轻度疼痛不适,其余7例阴茎勃起> 90度,伴有轻度不适或无不适感.每夜阴茎勃起2~3次,持续20~30min者7例,阴茎勃起4~5次,持续30~60min者3例.勃起都发生在睡眠状态,因阴茎勃起而清醒,连续3夜发生阴茎勃起停药者1例,第14次停药的1例,其余8例累计服10~20片,每夜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阴茎勃起1~3次,无不适感.夜间发生阴茎勃起后未过性生活者3例,过性生活者7例.自觉阴茎勃起硬度增加,射精时间延长,特别是3例早泄患者感觉更为明显,按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 (IIEF-5)评分,增加到19分者3例,22分者2例,25分者2例.过性生活后阴茎变软,有3例未过性生活者都是解小便后阴茎变软.随访3个月至1年,过性生活的7例,有时间断性服多沙唑嗪,阴茎勃起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未再服多沙唑嗪,1例失访.阴茎勃起判断标准:阴茎勃起功能亢进,相当于静脉性阴茎异常勃起,但持续时间未超过4h.阴茎勃起功能增强,强于porst分级Ⅲ级正常勃起[1],无不适感,或有轻度不适感.

    作者:段传启;张凯;邵立钦;张林超;牛俊豪;岳俊敏;张昊;范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睾丸扭转的诊治探讨(附19例报告)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男性患者急性阴囊疼痛的常见原因,容易误诊而延误诊治,造成精索内的血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睾丸缺血、坏死,所以发病后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否则将造成睾丸及其功能的丢失.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5年至2010年共收治的19例睾丸扭转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9例,年龄13~46岁,平均22岁,左侧13例,右侧6例,其中有1例腹内型隐睾扭转.病程3h~7d,6h内就诊者2例,6~12h就诊者3例,12~24h就诊者5例,>24h就诊者9例.患者均无外伤史,8例在睡眠中发病,4例发病前有剧烈运动史,1例在性生活后发病,余病例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病,其中3例既往有短暂阴囊疼痛病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18例患者均表现为突发性一侧阴囊内睾丸疼痛,其中10例伴有向同侧腹股沟、下腹部放射痛,1例腹内型隐睾表现为左下腹疼痛并左侧阴囊空虚,伴恶心、呕吐者8例,发病初患者均无发热,就诊时有发热者4例,均为低热.

    作者:李强;王晔龙;曹利杰;卞崔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儿童包皮感染(附30例报告)

    儿童包皮感染在日常门诊常见,由于儿童发育未成熟及血管细小等原因,临床使用抗菌素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人从2006年至2011年采用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外用治疗这类病人30例,现将临床疗效回顾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大14岁,小1岁,20例有外伤诱因,其中10例有轻微包皮裂伤,6例为蚊叮虫咬,4例为家长出于好奇心态给予清洗包皮垢外翻不当所致,伤后均在12h内就诊.症状均为红肿痛热等炎症表现,排尿疼痛,体温38℃,血常规偏高,白细胞均在12.0×109/L,无其他并发症.二、治疗方法阴茎头包皮患处常规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消毒棉签将局部生理盐水擦干净,然后将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江苏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滴注患处2~3滴,不用包扎.每日3~4次,不用口服或静滴抗菌素,7d为一疗程.

    作者:董名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生精胶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导致性交不满足[1].ED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据不完全统计,在男性人群中,ED发生率达15%.中成药生精胶囊有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功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有较多报道;而在治疗ED少有报道.笔者运用生精胶囊治疗ED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我们于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中以ED就诊的患者共50例,接受生精胶囊治疗.患者年龄23~63岁,平均(37.56±9.82)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2.21±1.35)年.病例入选标准:参照国际ED诊断原则,即男子在性刺激下,不能持续地达到或维持足够硬度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交,且病程在3个月以上[1],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2 1分,诊断为ED.排除病例标准:有先天性性器官发育不良,尿道狭窄或畸形,泌尿系感染、结核;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者; 内分泌测定结果异常者;彩色多普勒超声阴茎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夜间勃起测定结果异常者;脊柱损伤;配偶不能充分配合者.

    作者:余凯远;林礼彰;杨士坤;虞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男性不育症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受各种因素影响,人类自身的生殖能力发生巨大变化,据统计,不孕不育发生率约10%~12%,男方因素约占50%,其中约30%为特发性男性不育[1],涉及到染色体数量的异常和(或)精子发生发育相关基因的突变等.本文就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对男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综述.一、Y染色体AZF基因自1996年Vogt等将Y染色体长臂上主导精子发生、发育的区域分为AZFa,AZFb,AZFc以来[2],对这3个区域以及后来发现的AZFd基因的研究即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尽管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些基因的问题尚未完全清晰,但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已经是继核型分析之后遗传学方面诊断男性不育的重要技术手段[3].

    作者:董业浩;戴继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精子DNA损伤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近年来,不育症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发病率约为15%,其中男性因素约占40%[1].在临床实践中,男性不育的评估主要依靠精液分析.然而常规的精液分析(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形态)往往不能全面评估男性的生育力,即部分精液分析正常的人仍无生育能力,而某些精液分析异常的人却能够生育.这无疑给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有研究表明,男性不育可能与精子DNA的损伤紧密相关[2],不育男性的精子DNA碎片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男性的精子DNA碎片率[3].精子DNA损伤形式包括精子DNA碎片、异常的染色质包装和鱼精蛋白缺乏,其中主要的损伤形式是精子DNA碎片,包括精子DNA双链或单链的断裂.精子DNA的完整性是父系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前提.精子DNA损伤对受精、胚胎的形态和植入有负影响.如果精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严重的损伤,胚胎的发育就会停滞,并导致流产的发生.这里面似乎存在一个阈值,如果精子DNA损伤超过了这个阈值,胚胎发育和妊娠就会受到损害[4].因而,评估精子DNA损伤程度有望成为诊断男性不育的一个指标,并对辅助生殖技术(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有指导意义.目前,已有许多方法用来检测精子DNA损伤,精子DNA损伤的评估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综述的目的就是介绍在这个领域的新进展.

    作者:杨译;姜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AMACR (P504S)与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己超过肺癌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和癌症死因的第二位[1].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目前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直肠指诊、PSA检测和穿刺活检.PSA的灰区存在使得鉴别前列腺良性病变和前列腺癌存在较大困难,而明确前列腺癌的组织学诊断仍然依靠基本的HE染色切片,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穿刺活检,则可能由于前列腺癌细胞较少而造成漏诊.故有必要寻求一种更客观、可靠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目前在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PSA,PSMA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随访中.近年来发现的人血管舒缓素激肽释放酶2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也被证实为前列腺癌特异性基因,但它们并不能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现对一种新近确认的前列腺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α -甲酰-辅酶A-消旋酶(alpha-methylacyl-COA racemase,AMACR,P504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隆电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勃起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随着人口步入老龄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两者关系及心血管疾病患者ED的治疗进展.一、E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一)ED和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子心血管疾病的诸多危险因素(老年、吸烟、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肥胖和少活动等)也是ED的危险因子.1.老年:目前普遍认为ED是一个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多个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E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患病率可从20岁的0.1%到80岁的75%.北京地区老年男性性生活平均终止年龄及E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北京地区男性终止性生活(2年以上无性交)年龄为(68.4±5.2)岁,ED发病率为89.4%,其中轻度6.7%、中度18.6%、重度28.4%和无性生活率35.7%.在严重ED终止性生活的老年男性中,60~64岁组占26.8%,而70岁以上组则超过50%[1].

    作者:陈世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睾丸生精小管界膜和管周肌样细胞调控睾丸功能

    精子的发生除了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泌的激素调节外,还受到睾丸组织本身分泌的一些因子的调控.旁分泌是指某种组织中的一种细胞产生的因子作用于同一组织中的另一种细胞,从而起到调节靶细胞的功能.睾丸内多种细胞分泌的因子是通过旁分泌起作用的,可对精子发生进行更精细的调控.《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杂志》(FASEB Journal) 2009年12月刊上,Michelle Welsh等研究证实睾酮作用于睾丸中的另一类细胞——管周肌样细胞(peritubularmyoid,PTM)上的受体(AR),调控支持细胞的功能,进而调节精子形成.本文就界膜和管周细胞与旁分泌以及激素对精子的调控进行综述.

    作者:曹兴午;林凯;李翠英;袁长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例精液常规引发纠纷的思考

    近年来,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往往会导致男性不育,使不育的患者越来越多[1].精液常规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基本的检查,对不育症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按照WHO的标准,要求用手淫法采集精液,但这一过程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精液留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即如何获得能客观反映受检者自身状况的、理想的精液标本,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张永奇;王晓红;罗亚宁;闵保华;刘正;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