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普通育龄夫妇中AsAb和EMAb阳性表达率及其影响阳性表达的分布状况和原因.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3100对参与孕前检查夫妇的血清AsAb和EMAb,并结合病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sAb在普通育龄男性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0%(130/3 100);在普通育龄女性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177/3 100);EMAb在普通育龄女性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71%(456/3 100).AsAb的阳性表达在男性与高年龄、大龄初婚、性生活频率、多性伴史、刺激性饮食习惯以及生殖道感染因素有关,在女性与结婚年限、非屏障的避孕措施、多次人流、自然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及生殖道感染有关.结论 AsAb、EMAb和不孕不育、自然流产以及习惯性流产等不良生育结局密切相关,普通育龄人群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分布特点有助于临床的正确诊断和预防治疗.
作者:周俊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用经尿道2μm激光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疗效差别,为临床上选择治疗BPH的方法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药理学分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CBMA)、及Cochrane图书馆(CL)内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4篇进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TURP治疗BPH相比,2μm激光的术中出血少、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如尿道狭窄少,且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2μm激光对前列腺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是一种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BPH的微创术式.
作者:吴刚;谷宝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ACRV1基因在人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人全基因组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分析一个27岁正常男人睾丸和6月龄胎儿睾丸的差异表达基因谱,筛选得到ACRV1基因的表达值,然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ACRV1基因在人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对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结果分析后,筛选得到ACRV1基因在芯片上表达值,代表ACRV1基因的探针208013_s_at在6月龄胎儿睾丸和27岁成人睾丸中的表达值分别是5.8(A)和1210.7(P),表明该基因在胎儿期睾丸中没有表达,在成年期睾丸中出现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该基因的蛋白质只表达于成人睾丸组织中的长形精子的头部,在睾丸组织的其他位置均无表达.结论 ACRV1基因特异性地表达于成人精子细胞的头部,提示该基因在精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唐爱发;孙亮;颜秋霞;翟庆娜;余振东;桂耀庭;蔡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1252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伊斯坦布尔Bosphorus心理科使用的评分表进行症状评分,并对每例患者进行性激素水平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析年龄、症状评分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252例患者平均年龄(56.57±6.53)岁,其中,体能和血管收缩症状评分阳性者305例,精神心理症状评分阳性者990例,性方面问题评分阳性者545例,总睾酮(T)低于正常值者有78例,占6.01%,游离睾酮(FT)中有455例低于正常值,占36.34%.结论 T与年龄、症状评分的相关性不大,游离睾酮与年龄、症状评分呈负相关,与性方面问题的症状评分相关性不强.
作者:李焱风;张春和;陈天波;张富刚;秦国政;刘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cNOS)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PCa)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和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方法(PCR-SSP),检测78例PCa患者和8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ecNOS基因G894T和ecNOS 4a/b VNTR多态性,分析两组ecNOS G894T和ecNOS 4a/b VNTR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ecNOSG894T存在G、T 2种等位基因以及GG、GT、TT 3种基因型,ecNOS4a/b VNTR存在a、b 2种等位基因以及aa、ab及bb 3种基因型.PCa组与BPH组相比,ecNOS G894T和ecNOS4a/b VNTR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cNOS基因多态性不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陈占国;周武;陶志华;陈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EphA1基因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探讨其异常表达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RT-PCR检测印EphA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用重亚硫酸钠修饰的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并分析其甲基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phA1蛋白、p53蛋白、EGFR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 EphA1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且发现在前列腺癌细胞存在EphA1基因甲基化现象.EphA1蛋白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有较高的Gleason评分患者有相关性(P=0.017),并与EGFR阳性有相关性(P=0.056),EphA1蛋白下调与p53阳性有相关性(P=0.007).结论 EphA1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下调的机制之一,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建东;时姗姗;杜军;董迎春;盛蓁;周水根;马恒辉;陈洁宇;周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体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 建立UU血清型8型感染大鼠睾丸模型,观察模型鼠睾丸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标记Toll样受体,观察模型鼠睾丸组织感染UU后局部免疫反应.结果 (1)接种UU 40d后,大鼠睾丸组织感染率为91.2%;(2)睾丸小叶明显萎缩,生精小管变性坏死,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3)睾丸组织中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4)TLR2标记阳性,TLR4标记阴性.结论 UU对睾丸组织有明显损伤作用,但局部免疫反应未被启动,损伤作用并非免疫反应引起.
作者:傅琳玲;丁琦;朱相贡;解荣桂;符梅;曹双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合肥市成年男性对迟发性性腺机能减退(LOH)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1500名成年男性的基本情况,对LOH基本情况的认知,对LOH治疗的认识,希望通过什么途径了解LOH以及对LOH诊疗的态度.并比较分析年龄和文化程度对这些结果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可评价问卷及填写完整者1135(75.7%)份.被调查者中只有256人(22.6%)自述听说过LOH,仅有78人(6.9%)回答知道十一酸睾酮补充疗法.年龄较大组及高中以上组对LOH的基本认知率及对LOH知识的需求较高.学历较低组倾向于选择广播电视等来了解LOH的知识,而学历高者喜欢医务人员讲解等方式.年龄较小组偏重于寻求医院及药房的帮助,年龄较大者则更希望得到医务人员、保健品等的帮助.学历较低者倾向于选择保健品、药房,而学历高者喜欢医务人员的建议等方式来处理LOH.结论 合肥市成年男性对LOH的认知水平很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诊疗的态度不同,并选择也获取LOH知识的途径不同.
作者:刘吉双;张贤生;梁朝朝;郝宗耀;周骏;张翼飞;樊松;江长琴;夏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行业已婚男性性生活频率状况,探讨年龄对该人群性生活频率的影响.方法 对483例在中日友好医院男科做生殖健康检查的25~40岁的IT行业成年已婚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年龄与性生活频率的相关性.结果 (1)北京地区IT行业已婚男性平均性生活频率为(6.76±2.79)次/月;(2)25岁~、30岁~、35~40岁年龄组性生活频率分别为(7.01±2.99)次/月、(6.74±2.76)次/月和(6.48±2.59)次/月,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25~40岁年龄组内,年龄与性生活频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IT行业25~40岁已婚男性中,年龄并不是性生活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彭胜杰;林贤仁;刘保兴;柯明辉;谢春雨;张圣强;姚怀国;李兰群;周强;王传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IDEAL序列的同相或反相位成像技术在营养性肥胖男童睾丸脂肪含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共有43人进入研究,包括营养性肥胖的男童30例,年龄7~15岁,平均年龄11.4岁,体质量正常的男童13例,年龄7~16岁,平均年龄11.8岁.再分别按年龄分为10岁及以下组和10岁以上组.所有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景指数(BMI).用IDEAL序列进行同相或反相位成像,计算睾丸的脂肪信号强度(FSF).结果 肥胖男童的睾丸脂肪信号强度大于体质量正常男童.结论 MRI IDEAL序列的应用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肥胖男童的睾丸脂肪浸润评估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作者:成芳;许建荣;邹爱华;叶惟靖;顾海燕;路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供精者捐精过程中精液参数、精子耐冻性变化以及为人类精子库实验室质量控制提供部分依据;方法 13261份精液样本均来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人类精子库的1513例合格的供精者,年龄20~42周岁,职业以学生为主,对所有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达到冷冻标准的精液标本进行冷冻及冷冻复苏后精液常规分析.结果 1513例供精者中,每次捐精均合格的为343例,占22.7%;每次捐精(至少连续3次)均不合格的为68例,占4.5%;捐赠精液至少一次不合格的为1102例,占72.8%.捐赠的13261份精液中,有10158份冷冻复苏后达到外供标准,占76.6%;不合格的捐赠精液为3103份,占23.4%,其中,未达到冷冻标准的为1565份,占所有捐赠精液的11.8%;冷冻复苏后未达到外供标准(不耐冻精液)为1538份,占所有捐赠精液的11.6%.结论 人类精子库供精者每次捐赠的精液不仅精液参数变化较大,其耐冻性变化也很大;所捐赠的精液不合格比例较高.
作者:张欣宗;姚康寿;熊承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热淋清颗粒治疗自身免疫性慢性前列腺炎(CP)动物模型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根据文献制造免疫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分别作为热淋清高组、热淋清低组、模犁组和正常组.热淋清高组和热淋清低组分别按2g/kg、1g/kg给予热淋清颗粒灌胃,qd;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qd;30d后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手术切取前列腺,HE染色鉴定大鼠成炎情况以及免疫组化检测CD4+、CD8+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前列腺组织正常,前列腺结构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前列腺可见轻重不同的炎症细胞浸润.热淋清高组绝大部分基底膜结构完整,前列腺上皮呈立方或柱状,无破坏及增生,间质有极少昔淋巴细胞浸润和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热淋清低组局部组织结构完整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腺腔细胞不均匀增生,间质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较为明显,中等量炎性细胞浸润,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热淋清组随着剂量增加,前列腺组织CD4+表达上调、CD8+表达下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例下降.结论 热淋清颗粒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使前列腺组织中CD4+表达上调、CD8+表达下调从而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的炎症反应.
作者:孔涛;裴冬杰;王成李;杨静哲;代宏亮;李巍;李以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阴囊Paget病的发病率很低,但在临床上容易误诊,致延误治疗.为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现结合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例病人的诊疗过程及相关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张立刚;张召凤;孙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包皮环切的必要性,且对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质量和美观.事实上包皮环切术是一项高要求的精细整形手术[1],尤其对成人而言.目前针对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手术方法较多,如剪刀法、血管钳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法,还有诸多包皮环切器械的应用,如韩国的Zhenxi环,中国的商环等[2,3].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2月,采用一人操作缝扎法包皮整形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46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嘉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包皮环切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08年6月至今采用阴茎根部剥离式无血管损伤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合并或不合并包皮阴茎头感染)268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绍明;石世华;贾玉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常见的外科治疗方式.少数患者因前尿道相对偏小或轻度狭窄,带外鞘进镜困难,改开放手术,或带外鞘进镜至尿道球膜部处发现轻度狭窄,粗暴进镜而造成膜部黏膜撕脱或膜部损伤,以致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增加.作者采用去外鞘法等离子电切术,以减少改开放手术率及避免暴力进镜可能造成的损伤.2006至2010年,共完成该手术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宣生琪;王培乐;魏汉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男性不育是一相对普遍的情况,影响约5%的男性人口.其中缺陷的精子功能已成为其大的确定原因.在其他因素中,近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不育病因学方面起一主要作用[1].精子自发地产生多种活性氧(ROS),包括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等.de Lamirande等[2]研究发现,适量低浓度的ROS在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当ROS产生超过精子有限的抗氧化防御时,就会诱导氧化应激,造成精子质膜过氧化损伤和核DNA链的断裂.这不仅破坏了精子的受精潜力,而且也影响其产生一正常健康胚胎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在25%~40%的不育男性精液中检测到高水平的ROS[3],ROS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精液ROS来源、ROS对精子的损伤及其在精子生理方面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常人发病率在8%~20%,在男性不育症患者可达39%.协和医院统计1310例男性不育症中VC为466例,占35.57%[1].柯明辉(2010)统计中日友好医院不育症2599例,有VC者703例,占27.05%.VC是慢性渐进性对睾丸生殖功能有损伤的疾病,每增长1岁精液异常危险性提高0.023倍(2.3/100倍),是非VC精液异常危险率的1.2倍[2].发生于左侧睾丸者约为70%~90%,虽然发生在单侧,但它是一种双侧睾丸损伤性疾病,还具有累积性损害的特征,长时间的VC会引起睾丸功能下降,出现睾丸生殖功能障碍[3].青少年患者应该尽早治疗[4].本文就VC精子形态学、精子和生精细胞凋亡检出率与VC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曹兴午;李翠英;袁长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雄激素对维持性欲是必不可少的,它通过中枢和外周两个层面,以多种机制控制着阴茎勃起的启动、维持和终结.雄激素缺乏不但导致性欲减退,还可造成阴茎的组织结构损害及勃起相关活性物质发生明显改变,如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含量减少、结缔组织增多及白膜下脂肪细胞沉积等.阴茎勃起时,海绵体组织的上述改变可致静脉闭塞不全而发生静脉漏,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对性腺功能减退的ED患者补充睾酮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睾酮替代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志勇;李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不育症已成为影响社会家庭和谐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在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用生精胶囊治疗肾虚精亏型男性少精子、弱精子症,并用五子衍宗丸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巩鸿文;宋宏晗;秦晓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精液不液化症是男科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因精液不液化导致的男性不育患者逐渐增多,精液稠厚或不液化主要影响精子的活率和活力,从而降低精子穿透宫颈粘液能力,导致不育.国外报道以精液不液化为唯一异常指标者占男性不育的11.8%,国内报道为9.8%[1].精浆的主要生化成分是由附属性腺的分泌物构成,本研究通过对精液中各生化指标的分析,观察精液不液化的发生和各项指标变化间的关系,为精液不液化的临床治疗和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毛卫林;王进;李路;余虓;王少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一、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与分类慢性疼痛是指至少持续3个月的疼痛.它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改变有关,这些改变可能影响了机体对刺激的感受,导致机体产生痛觉异常(对非疼痛刺激感到疼痛)和痛觉过敏(对疼痛刺激感到超常的疼痛).盆腔肌群等一些核心肌群可能会出现痛觉过敏并伴随多个触发点,其他器官也可能会出现感觉敏感,如子宫变敏感会出现性交痛和痛经,结肠变敏感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等.
作者:孟祥虎;卢灿峰;杨竣;王涛;刘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