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巨大精囊囊肿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3月至2013年3月9例巨大精囊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诊断和治疗情况。患者平均年龄32岁(21岁~47岁),未婚1例,已婚8例,不育症5例。囊肿大小4.3cm×3.7cm×5.3cm~12.3cm×9.7cm×7.3cm ,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精囊囊肿切除术5例,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2例,经尿道精囊囊肿去顶减压术2例。结果9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24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复查B超或CT均未见囊肿复发。5例不育症患者,4例配偶自然受孕。结论巨大精囊囊肿临床少见,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囊肿的病变部位及患者的生育需求决定手术方法,微创手术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江涛;吕夷松;周辉良;高锐;曹林升;毛厚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对2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给予包皮环切术。结果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完成。手术时间平均约8 min。术后未出现切口大片裂开、血肿形成或迟发大量出血。其中3例病人有少量渗血,行加压包扎2d后出血完全停止;1例有钛钉松动伴有约1.5cm切口裂开,经换药包扎5d后切缘对合平整;余下患者3d后拆除纱布无明显水肿、出血。术后1个月复诊,25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阴茎外观美观。结论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能将切割和吻合一次完成,微创,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外形美观,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云龙;黄旭元;李巧星;冷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与外周血和睾丸组织睾酮(T)、雌二醇(E2)、T/ E2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无精子症患者,要求睾丸体积12~25ml,抽取静脉血,测量FSH、LH、T、E2;行睾丸穿刺,取得生精小管显微镜检观察有无精子,之后用滤纸吸去生精小管的培养液、电子天平秤量后投入液氮,取出后粉碎,加入1000倍量PBS,充分混匀,200×g离心,测量上清液T、E2的含量。按睾丸穿刺结果和FSH值分为A(睾丸穿刺有精子,FSH<8 IU/L)、B(睾丸穿刺无精子,FSH<8 IU/L)、C(睾丸穿刺无精子,FSH>8 IU/L)三组,比较三组间外周血和睾丸组织T、E2和T/E2的差异性,分析FSH、LH与外周血和睾丸组织T、E2、T/ E2的直线相关关系。结果三组间比较,外周血E2和 T/ E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组织T和E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 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FSH与外周血E2(r=-0.522,P=0.026)呈负相关关系、与外周血T/ E2(r=0.534,P=0.028)呈正相关关系;与睾丸组织T(r=0.691,P=0.004)和E2(r=0.597,P=0.019)呈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LH与外周血T(r =0.629,P =0.012)和T/ E2(r =0.630,P =0.012)呈正相关关系,与睾丸组织T (r=0.722,P=0.002)和E2(r=0.610,P=0.016)呈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睾丸体积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外周血T 和E2对LH和FSH有显著的正/负反馈调节作用,且伴随着FSH和LH的增高,睾丸组织T、E2的浓度明显升高,而外周血T变化不明显,E2却明显降低。
作者:刘永杰;常青;白刚;刘芳;唐大伟;金锐;王莹;包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Y染色体长度异常的影响机制,分析Y染色体长度异常与精子凋亡和生殖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大Y组),B组(小Y组)以及C组(对照组),分别为28例、16例及30例。采用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精子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精子亚群所占的比例。结果(1)男性年龄、精液量、密度、活率以及AN-/PI-在3组中分布无差异;B组与C组相比,AN+/PI-和AN/PI+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AN+/PI-值为20%分组,A,B,C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早期胚胎丢失率在2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N+/PI-≥20%,B组与C组相比,临床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Y染色体与精子凋亡无明显相关性,小Y可能与精子凋亡相关并影响生殖结局。
作者:彭亮;吴昕;马强;贾韶彤;景万红;阳清虎;刘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酞普兰是常见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广泛用于抑郁症及焦虑症的治疗。该药用于早泄病人治疗时被发现可使精液质量下降。作者为探究长期服用西酞普兰对勃起功能的影响在大鼠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组大鼠持续四周每天经饮水摄入0.286mg/kg西酞普兰,停药48小时后测定勃起功能、血管反应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西酞普兰是常见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广泛用于抑郁症及焦虑症的治疗。该药用于早泄病人治疗时被发现可使精液质量下降。作者为探究长期服用西酞普兰对勃起功能的影响在大鼠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组大鼠持续四周每天经饮水摄入0.286mg/kg西酞普兰,停药48小时后测定勃起功能、血管反应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
作者:陈小豹(摘译);戴继灿(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行为、人格特质、述情特点、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等社会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排尿、疼痛症状及严重程度评估,同时进行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环境量表(FES)、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心理和人际关系问卷(SEAR)、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量表(ICHSB)等问卷调查,同时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1)在抑郁、焦虑、家庭环境因子V、艾森克因子N、艾森克因子总分和多伦多述情障碍因子Ⅱ各指标方面,慢性前列腺炎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分别为(40.13±6.86)vs(35.43±7.15),(38.63±7.59)vs(33.18±7.25),(6.88±1.67)vs(6.72±2.01),(14.67±4.37)vs(10.22±4.43),(43.21±7.32)vs(38.38±5.75),(24.12±3.42)vs(21.97±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多伦多述情障碍因子Ⅲ,心理和人际关系评分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41±3.12)vs (19.03±5.01),(14.73±4.13)vs (16.11±3.48),(57.74±2.42)vs (58.76±3.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与抑郁、焦虑、系统家庭动力学的系统逻辑、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成年时期对疾病与健康的观念、态度呈正相关。与家庭环境因子Ⅰ、因子Ⅸ呈负相关,与心理和人际关系无相关。(3)焦虑、疲劳、职业、不当性活动、缺乏识别情感和躯体感受的能力为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易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焦虑、职业、不正当性行为、缺乏识别情感和躯体感受的能力为其患慢性前列腺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国梅;张华锋;赵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子形态与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来我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严格按照WHO第五版规定,以单纯输卵管因素的不孕不育患者(n=112)为对照,其中接受体外受精(IVF)助孕的患者100例,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患者12例,以男方单一畸形精子症和女方单一输卵管因素的不孕不育患者(n=75)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IVF助孕的患者59例,ICSI患者16例,以植入前胚胎发育参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为指标,综合评估精子形态对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行IVF助孕后,对照组的胚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别为83.09%、94.52%、49.58%、62%、5.14%,单一畸形精子症患者的胚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别为83.64%、95.26%、41.88%、64.41%、6.95%,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行ICSI助孕后,对照组胚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6.54%、96.80%、43.08%、56%,单一畸形精子症患者的对应指标分别为87.78%、98.13%、41.67%、56.25%,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单一畸形精子症患者的流产率却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9%Vs19.5%,P<0.05)。结论单一畸形精子症患者行ICSI助孕后胎儿流产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任默;李博;黄剑磊;闵保华;夏英;张靖;马旭辉;张亨德;刘闯;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转染细胞色素C氧化酶7a2(Cox7a2)重组质粒后对支持细胞分泌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重组质粒组。将pEGFP-C1-Cox7a2重组质粒转染支持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转铁蛋白(T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检测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重组质粒组TF为(14.11±0.45)pmol/mL,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24.3±0.64)pmol/mL和空载体组(25.16±0.42)pmol/mL(P<0.01)。重组质粒组IL-1β、IL-6水平分别为(157.14±12.69)pg/mL、(0.79±0.04)pg/m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3.05±1.92)pg/mL、(0.25±0.01)pg/mL和空载体组(40.46±6.69)pg/mL、(0.37±0.03)pg/m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重组质粒组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转染Cox7a2重组质粒后损害了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泌功能,提高ERK1/2磷酸化水平。
作者:张铁;刘保兴;张秀平;徐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男科学杂志》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自创办以来,坚持“提高与普及结合,临床与基础并重”的办刊方针,为广大男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本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发行代号4-484。2013年每期定价10元,全年120元。本刊覆盖学科范围广泛:男性生育与不育、男女性功能障碍、男性激素相关问题、男性衰老、前列腺疾病、与生殖器和附性腺有关的其它问题等,欢迎投稿和订阅。编辑部联系电话:021-63282126;E-mail: chinajournal@hotmail.com。
作者:《中国男科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PPT1基因在小鼠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中的功能。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小鼠Sertoli细胞株TM4中PPT1基因的表达,并运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Mito Tracker Red染料染色细胞,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且测得荧光强度以检测线粒体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抑制小鼠TM4细胞中PPT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其细胞活力和线粒体活性,导致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并增加细胞凋亡率。结论 PPT1基因对维持小鼠Sertoli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婉格;周任;王统菲;应倩;李倩;刘悦;丁之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应变比值(SR)测量作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手术取精结果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NOA患者,通过对行切开取精或显微取精术的75只睾丸超声弹性图像的分析,测量睾丸与周围阴囊表皮SR,根据手术取精结果构建ROC曲线分析佳诊断点。结果75只睾丸中41只取得精子,应变比值为0.41±0.07;34只未取得精子,SR为0.53±0.14。后组SR高于前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4.936,P<0.001)。通过对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27±0.049,SR佳临界点为0.455,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5%、82.4%和81.3%。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SR对预测NOA患者手术取精结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仁华;李凤华;杜晶;张时君;李铮;王俊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膀胱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本院1998年至2012年开展TURP在术中曾发生膀胱内爆炸的2例病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预防策略。结果2例均是在连续电切并使用Ellick冲洗球冲洗膀胱后,再次电切或电凝时发生膀胱内爆炸。结论膀胱爆炸发生突然,以预防为主,冲洗膀胱时尽可能减少空气的进入,排空膀胱内气体后再进行操作,可预防膀胱爆炸的发生。
作者:张长胜;孙天明;苟成毅;曲小勇;党乾元;高永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CD8+CD28-细胞群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51例)和正常男性(51例)外周血中CD8+CD28-细胞群的比例,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PH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细胞群的平均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男性外周血中CD8+CD28-细胞群的平均比例(P<0.01), BPH组CD8+CD28-细胞群在CD8+细胞群中所占平均比率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 CD8+CD28-细胞群参与BPH的发生和发展,进而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立国;么安亮;高海洋;康绍叁;曹凤宏;高伟兴;刘健;王磊;李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术后患者性功能及生育功能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54例睾丸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治疗后生育力及性功能情况。结果54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34例,胚胎癌4例,转移性淋巴瘤4例,间质肿瘤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2例,其他肿瘤8例。术后21例接受放疗、15例接受化疗、6例接受联合放化疗,其余12例接受观察治疗。术后性功能正常者35例,减退者19例;其中23例育龄男性中,8例未婚,8例获得自然生育,7例未育。结论睾丸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及生育力丧失。
作者:顾本宏;平萍;薄隽杰;刘毅东;陈慧兴;沙建军;张连华;王益鑫;李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改良Duckett联合Duplay和睾丸鞘膜覆盖术(Duckett+Duplay+睾丸鞘膜覆盖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3年1月间47例行改良Duckett+Duplay+睾丸鞘膜覆盖术的重度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18岁,平均5.7岁,其中阴囊型41例,会阴型6例。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42例(89.4%),有3例(6.4%)患者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2例(4.3%)患者发生尿瘘,半年后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改良Duckett+Duplay+睾丸鞘膜覆盖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疗效满意,可做临床推广。
作者:薛文勇;齐进春;杨书文;杨彩云;王晓路;高强;杜蕾;黎玮;瞿长宝;王亚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样症状和慢性前列腺炎在不同类型早泄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368名原发性和继发性早泄患者及我院体检中心316位健康无早泄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检查,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P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等内容。结果早泄组前列腺炎样症状及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3.1%和22.3%,均显著高于无早泄组(分别为14.2%,7.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继发性早泄组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为40.4%,显著高于原发性早泄组27.8%(P<0.05)。NIH-CPSI评分早泄组总分11.2±7.9显著高于无早泄组6.2±5.0,其中,继发性早泄组NIH-CPSI评分也显著高于原发性早泄组。结论早泄患者前列腺炎样症状及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无早泄组,其NIH-CPSI评分也较高。继发性早泄患者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率高于原发性早泄患者。
作者:汤冬冬;张贤生;杨佳佳;史凯;高攀;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早泄病因尚不明确,有文献认为阴茎敏感觉异常与早泄的发生可能有关。阴茎的感觉主要经阴茎背神经传导,如果部分阻断此传导通路,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CT引导阴部神经冷冻消融术已成功用于难治性盆腔痛的治疗,阴茎背神经切除术也被认为对早泄患者有效,因此,CT引导经皮单侧阴茎背神经冷冻消融术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早泄的手段。
作者:陈小豹(摘译);戴继灿(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症( B P H )术后发生前列腺癌(PCa)临床上并非少见[1-3],我们于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PCa 12例,分别给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或)间歇性全部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个别病例加放射治疗,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继邦;陈玉松;黄永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差可能与其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目前,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仍是临床悬而未决的难题。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指标和靶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2]。SOX7是SOX家族F亚组的成员之一,具有肿瘤抑制基因功能,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检测到其表达异常下调,且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存在必然的联系[3,4]。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OX7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SOX7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所起的作用机制。
作者:齐勇;周克文;汤春波;张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Ⅲ型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占前列腺炎疾病的90%左右[1]。传统的分类方法在治疗上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自身免疫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众多的检测结果中,各家对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述不一致,甚至存在互相矛盾的现象,因此,寻找更敏感的检测因子变得越发重要。近年来共刺激分子B7-H3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子宫、胰腺、前列腺组织中含量丰富,在不同疾病的免疫过程中起到共刺激或共抑制的作用。Wei等[2]研究认为B7-H3在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有明显变化,但对其相关的下游细胞因子的调节没有报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Ⅲ型前列腺炎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B7-H3的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下游免疫反应的变化情况。
作者:钟景琦;屈平保;钱海宁;程曙杰;宋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的精液质量明显下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不育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男性生殖的忧虑[1]。大多男性不育的病因不清,给治疗带来困难。在基础研究中,锌和硒在男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报道,精液硒浓度低于0.46μmol/L,即可引起男性不育。硒在男性生殖发育和改善精子活力、维持精子正常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拟观察男性不育患者经口服锌和硒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探讨药物治疗男性不育的方法。
作者:胡春秀;尹利荣;李成文;宋文广;韩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在男性不育的各种原因中,精子发生障碍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遗传因素缺陷导致的精子发生障碍是一个重要机制[1]。男性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受到诸多有序表达基因的调控,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缺失、突变或表达异常都可能引起精子生成障碍,导致男性不育[2]。近年来随着小鼠基因敲除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调节精子发生的基因被发现[3],据报道目前有超过2300个基因参与[4]。其中有些蛋白在精子发生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如调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精子运动、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和精卵融合等生物过程,另外有些精子抗原可能与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发育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报道,综合论述了几种重要的蛋白调节精子鞭毛运动的机制。
作者:汪智琼;李红飞;张玲;刘晙玭;平光伦;张志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隐匿阴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阴茎畸形,随着人们对该病的不断认识,报道的病例迅速增加,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应用改良Shiraki术式治疗28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小强;李王坚;尚庆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TV)是一种常见的寄生原虫,如男性感染不但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阴茎头包皮炎、尿道狭窄,甚至可引起男性不育症[1-3]。目前男性泌尿生殖道阴道毛滴虫感染与男性不育症的密切关系,正为学者们所公认[2-4]。本文从阴道毛滴虫生物学性状、男性阴道毛滴虫病的发病特点进行文献回顾,然后探析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原因,后针对引起滴虫病传播的3个环节提出有效防护措施。
作者:王月华;钟秀宏;尤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勃起功能障碍(ED)和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喜食蔬菜水果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鉴于ED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食用蔬菜水果很可能对ED的发生有影响,因此作者通过加拿大慢性病调查计划对1466名男性加拿大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期找到两者间的关联性。
作者:陈小豹(摘译);戴继灿(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