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分析少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及其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妊娠结局以及后代情况,探讨AZF微缺失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中488例少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将缺失携带者作为A组,将非携带患者作为B组.有正常生育能力,并有自然生育史的125例男性纳入对照组(C组).对比A组、B组以及C组的妊娠结局和出生后代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488例少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者共56例,均为AZFc微缺失,其中14例(25%)表现为少精子症,42例(75%)表现为严重少精子症.A组、B组和C组妊娠结局以及对子代影响的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后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对IVF/ICSI-ET治疗周期形成的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王丽霞;孙宝刚;房姣;曹井贺;粱鲁南;张宁;杨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亚洲人群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平台从建库到2013年8月1日的文献,对所纳入的研究,运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 11.0软件进行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结果 共纳入13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样本量为3889例,其中前列腺癌病例组1 444例,对照组2 445例.Meta分析结果可见亚洲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呈显著性正相关(OR=1.42,95% CI=1.10-1.82,P=0.007).亚组分析提示,印度人群及东亚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均显示出能显著增加前列腺癌易感性(OR=1.73,95% CI=1.18-2.53,P=0.005)(OR=1.43,95% CI=1.02-2.02,P=0.04).各文献间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在亚洲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呈正相关.
作者:黄敏志;黄裕清;余自强;邹火生;李健;张河元;冯凌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贵州地区农民工群体艾滋病/性病知识、性态度和高危性行为现状,为农民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对其高危性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贵阳、安顺和遵义市区的农民工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26.44%的被调查者不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4.81%的农民工赞同婚前性行为,26.33%的被调查者赞同婚外性行为,22.51%的被调查者赞同可拥有多个性伴侣.19.14%的农民工有2个以上性伴侣,其发生性行为时有37.82%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 被调查农民工对艾滋病/性病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其高危性行为问题依然比较严峻.社会各相关部门应将≥40岁、低文化、男性作为控制高危性行为的重点干预人群加以防控.应加强对其进行艾滋病/性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促使其在高危性行为方面发生转变.
作者:庹安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l例血清PSA升高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共穿刺十条前列腺组织.结果 前列腺穿刺组织病理结果提示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平滑肌组织中可见血吸虫虫卵沉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康复出院.结论 前列腺血吸虫病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可引起血清PSA升高.前列腺癌与血吸虫病的关系未明确.提示对血清PSA升高的患者,应结合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资料,避免误诊.
作者:陈磊;于德新;王毅;谢栋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前列腺炎是困扰男性健康的常见疾病,尽管有诸多关于症状性前列腺炎的研究报道,但是对于无症状前列腺炎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横断面调查来探究无症状前列腺炎的患病率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调查统计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终纳入1531例.对这些男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生活方式特点.静脉血测定生化等指标.无症状前列腺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来界定,取前列腺按摩液测定白细胞计数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我们的研究显示无症状前列腺炎的患病率为9.5%.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吸烟、饮酒和体育运动),结果提示年龄(OR=1.809;95%CI=1.277-2.564)是无症状前列腺炎发生的一个明显的危险因素,此外,饮酒者中无症状前列腺炎发生也明显增加(OR=2.026;95%CI=1.326-3.095).而体育运动则能减少无症状前列腺炎的发生(OR=0.484;95%CI=0.343-0.685),其他因素未显示与无症状前列腺炎有显著的关联.结论 无症状前列腺炎在中国男性人群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年龄和饮酒是增加该疾病发生的两个显著危险因素,而体育运动则是其保护因素.无症状前列腺炎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徐伟;钱冲;刘成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在海绵体神经损伤的大鼠神经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NED)模型中,注射BDNF过表达的MSCs在神经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VEGF-A的表达的水平.通过Elisa检测BDNF和VEGF-A在细胞上清液中的含量.取120只3月龄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其余三组均损伤双侧海绵体神经,第2组(Control组)不再进行干预,第3组(MSC组)和第4组(BDNF-MSC)分别在关腹前注射MSCs和BDNF过表达的MSCs.大鼠在手术造模后12周,通过海绵体神经电刺激并测阴茎海绵体内压(ICP)来评价阴茎勃起功能.取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行免疫组化评价诱导型NO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绿色免疫荧光试验证实BDNF过表达MSCs制备成功.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BDNF过表达的MSC细胞中的BDNF和VEGF-A表达水平较MSC细胞明显上调,ELISA验证结果显示BDNF过表达的MSC细胞上清液中的BDNF和VEGF-A表达水平较MSC细胞上清液明显上调.手术后12周,通过海绵体神经电刺激并测ICP来评价阴茎勃起功能,其中假手术组平均大ICP为(102.20±15.61)cmH2O,实验对照组为(35.47±13.16),MSC干预组为(43.79±16.94)cmH2O,BDNF-MSC干预组为(66.04±15.33) cmH2O.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DNF-MSC干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内iN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高于MSC干预组.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注射MSCs和BDNF过表达的MSCs对于大鼠的NED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沈寒坚;杨小萍;朱广友;沈彦;王飞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缺失类型与睾丸活检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来我院就诊的病因诊断为Y染色体微缺失的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完整睾丸活检病理报告.根据Y染色体微缺失区域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A缺失组、B缺失组、B/C/D联合缺失组和C/D联合缺失组.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的缺失类型与睾丸活检组织学类型、睾丸体积、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54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中,各缺失组之间睾丸活检组织学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A缺失组有66.7%(14/21)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和28.6% (6/21)为成熟停滞;B缺失组有9.7% (3/31)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和90.3%(28/31)为成熟停滞;B/C/D联合缺失组有44.4% (28/63)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和52.4% (33/63)为成熟停滞;C/D联合缺失33.1% (46/139)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和有51.8% (72/139)为成熟停滞.成熟精子总检出率9.4%(24/254).各缺失组之间血清卵泡刺激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各缺失组之间在睾丸体积、黄体生成素水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中,不同缺失类型之间睾丸活检组织学类型存在差异.AZFa缺失类型主要表现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AZFb缺失类型主要表现为成熟停滞,AZFb联合缺失和AZFc/d联合缺失则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成熟停滞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成熟精子的检出率低.
作者:刘兴章;唐运革;郑立新;王奇玲;邓顺美;周冰燚;刘晃;李铭臻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中血管神经束保留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干2014年3至7月对42例TNM分期为T1b~T2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筋膜内剥离血管神经束技术行经腹途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要点:经筋膜内沿前列腺包膜锐性分离至前列腺尖部,保留尿道括约肌和尿道直肠肌;正确判断前列腺与膀胱颈交界部,保护膀胱颈环状肌环;横行离断膀胱颈后唇,在狄氏筋膜和膀胱肌外层之间向膀胱颈近端方向适当游离膀胱颈后唇;吻合后尿道与膀胱颈,将吻合口的前壁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术后随访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失血量80 (50~210) ml.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拔出尿管时间平均10d,术后尿漏2例.随访时间平均11 (8~12)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tPSA,均<0.2 ng/mL.术后3、6个月控尿有效率分别为90% (38/42)和93% (39/42).术后3、6个月,勃起功能评分:术前>21分的31例分别为81%(25/31)、87%(27/31).结论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经筋膜内保留血管神经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前列腺周围解剖组织结构的完全性保留可加快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延柱;孟平;杨晓剑;袁建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核受体Nur77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睾酮合成的作用.方法 用1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幼年期组(相当于人类幼年期,n=6),4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性发育前组(相当于人类青春期前,n=6),12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性成熟期组(相当于人类青壮年,n=6),12月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老年组(相当于人类中老年,n=6).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睾丸中Nur77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体外培养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系MLC-1,Nur77干涉腺病毒(Ad-siNur77)及空载腺病毒(Ad-CMV)转染MLTC-l.放射免疫法检测MLTC-1细胞培养液上清的睾酮含量,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R及HSD3B的表达.结果 Nur77的mRNA水平在青春期前表达量高,蛋白水平则在性成熟期小鼠睾丸中高;Nur77干涉后MLTC-1细胞的睾酮合成含量较未干涉组明显降低;Nur77干涉后MLTC-1细胞的StAR和HSD3B的表达较未干涉组明显降低.结论 Nur77在小鼠睾丸组织的表达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对于维持小鼠体内的睾酮水平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谷亚龙;张新东;金保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32例隐匿阴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改良Devine术治疗隐匿阴茎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应用改良Devine术治疗隐匿阴茎患者32例,年龄6~13岁,阴茎长度0.9~2.5cm,诊断标准均符合隐匿阴茎.结果 3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血管、神经及尿道损伤,术中无明显出血,均一期愈合,术后阴茎外观长度平均(3.6±1.2)cm,较术前改善明显(P<0.01),术后随访3~20月,阴茎外观满意,阴茎头显露,包皮无狭窄环,无明显顽固性水肿,排尿通畅.结论 改良Devine术具备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隐匿阴茎的理想术式.
作者:吴畏;席俊华;魏灿;张艳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常见的疾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1-2].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有效方法[3],主要有传统包皮环切术,简易包皮环切术,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环切术等[4-6],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较先进的手术方式,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快速,切口无需缝合,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整齐美观,无明显瘢痕等优点.
作者:徐庆康;段跃;沈伟华;孙先军;于田强;洪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隐睾并发扭转临床少见,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给诊治带来一定困难[1].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2例隐睾扭转患者,为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迟玉友;梅延辉;燕东亮;王景田;刘少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泌尿外科门诊中,前列腺炎比较常见,而前列腺疼痛所占比例不小,目前多数学者形成共识,前列腺痛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治疗方案个体化较强,疗效评估方法不一[1].视觉线形模拟标尺评分法(VAS)在多个学科中运用,借鉴应用于前列腺痛的评估,方便易行,可以客观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本研究旨在量化评估前列腺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并依据量化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客观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周正兴;陈红兵;程冬;张超;马成民;马克;刘骋;李波;王旭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963年,Murray[1]首先发表了挛生姐妹间肾移植后妊娠成功的报道.而非孪生姐妹肾移植受者的妊娠成功报道是1967年Board[2]报道的,Board和其同事同时在患者孕程中使用硫唑嘌呤和泼尼松,从此以后,开启了肾移植后妊娠同时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先河.1983年,黄剑刚等[3]在我国报道了首次肾移植术后娩出活婴的个案.此后,肾移植患者成功妊娠的报道越来越多.然而,女性肾移植患者的妊娠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对母亲、胎儿或新生儿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女性肾移植患者妊娠的许可条件、妊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妊娠时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妊娠期间的产检安排,以防止不利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李浩;黄展森;齐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精子发生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过程[1].精原干细胞在婴儿出生后就开始了其分化过程:经过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和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后,所形成的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通过精蛋白替代组蛋白完成染色质浓缩和细胞核重塑过程,终形成了具有特定表观遗传修饰的成熟精子[2].近期的研究表明,虽然人类基因组广泛转录,但大部分RNAs没有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被称作非编码RNAs(ncRNAs)的转录产物大小不一,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表观遗传因子.
作者:赵峥辉;林胜利;赵连明;吴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主要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主要有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主要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常见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通常人们将老年男性的LUTS都归因为前列腺疾病,特别是前列腺增生,但目前认为引起LUTS的原因很多,自肾脏至尿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出现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异常都可以引起.如肾脏病变引起的肾小管功能障碍;膀胱病变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及膀胱逼尿肌无力等.甚至全身各大系统病变引起的下丘脑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等亦可以引起.
作者:刘和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持续或反复不能获得或维持充分阴茎勃起而无法完成满意性行为的情况[1],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外伤手术、精神压力等)均可导致ED发生.目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5 inhibitors,PDE5Is)为治疗ED的首选药物,其有效率为60%~70%,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且多数患者停药后勃起功能不能维持[2],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ED的药物.中医药治疗ED有着悠久的历史,淫羊藿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的用于改善ED.本文就淫羊藿治疗E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学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前列腺癌是常见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2位,成为严重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疾患.前列腺癌是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2位[1].前列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难治性骨疼痛是治疗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使用了止痛药物来治疗疼痛,但结果并不理想.基于绝大部分前列腺癌的雄激素依赖性,内分泌去势治疗成为晚期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何积极地减轻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的发生己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我科给予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患者使用伊班膦酸钠和内分泌联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徐辉;王志勇;马光;王振潮;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