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伊木萨克片对异常黏型阳痿病证大鼠阴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寻其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取70只性功能正常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为造模组,采用芫荽实+菠菜实+湿寒性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异常黏液质证候模型,22周后通过APO勃起实验,从证候模型中筛出阳痿病证模型,并将其分为病证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未成阳痿的大鼠则分为证候模型对照组(简称证候模型组).药物干预3周后,对阴茎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1) 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结构清楚完好.证候模型组大鼠阴茎组织有一定水肿的表现,同时伴有间质纤维化样的改变.病证模型组阴茎组织中、重度水肿,间质纤维化明显.病证药物干预组阴茎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2) VG染色结果显示,证候模型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证模型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低于证候模型组(P>0.05).病证药物干预组大鼠阴茎组织平滑肌/胶原纤维高于病证模型组(P<0.05).(3) Masson染色结果与VG染色结果相一致.结论 异常黏液质型阳痿病证大鼠阴茎组织形态学可发生明显改变,维药伊木萨克片有促进其修复的作用.
作者:朱彦刘莹;买买提祖农·买苏尔;刘凤霞;阿地力江·伊明;毛吾兰·买买提依明;张盼盼;阿卜杜热伊木江·如则;陈胜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唇或加颊黏膜与生殖器带蒂皮瓣联合修复复杂性长段前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因外伤、慢性炎症、尿道下裂术后引起的复杂性男性前尿道长段狭窄患者8例.狭窄段长度6.5~12cm,平均8.5cm,均为严重狭窄或闭锁.术中将狭窄段尿道完全切除,根据尿道缺损长短切取相应长度下唇黏膜,若下唇黏膜取材不足时加取颊黏膜,将游离黏膜固定于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取阴茎或联合阴囊腹侧纵行皮瓣,皮瓣侧方覆盖并与下唇或加颊黏膜缝合形成新尿道.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20个月.7例患者排尿通畅,大尿流率(Qmax) 18.2~34.5 ml/s,平均20.8 ml/s.1例术后1个月出现尿道外口狭窄,反复尿道扩张效果不理想,Qmax8.5 ml/s,术后3个月行尿道外口切开后排尿通畅,Qmax 25.5ml/s.结论 对于超长段、尿道严重狭窄甚至闭锁、尿道海绵体病变严重、阴茎皮肤缺损等复杂性尿道狭窄患者,采用下唇或加颊黏膜与生殖器带蒂皮瓣联合修复效果较好.
作者:江志勇;李学德;何庆鑫;樊胜海;汪中兴;何恢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Meta分析观察复方玄驹胶囊治疗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复方玄驹胶囊治疗不育症的随机对照治疗(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9篇RCT文献纳入本项研究,累计病例11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玄驹胶囊在改善和提高A级精子率[WMD=1.35,95%CI(-6.36,9.07),P=0.73]、(a+b)级精子率[WMD=6.54,95%CI(-17.03,30.11),P=0.59]、精子密度[WMD=3.80,95%CI(-4.23,11.82),P=0.35]、精子活率[WMD=-68.66,95%CI (-12.13,-5.19),P<0.01]、显效率[RR=0.79,95%CI (0.51,1.23),P=0.30]和总有效率[RR=0.86,95%CI (0.70,1.05),P=0.13]方面并无优势,而在改善正常形态百分率[WMD=9.00,95%CI (0.59,17.40),P=0.04]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可更有效改善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药物,但尚需进一步的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
作者:安琪;刘德忠;邹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 (TMSG-1)在前列腺癌细胞株中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PCR法检测TMSG-1在人不同转移潜能前列腺癌细胞株低转移潜能(PC-3M-284)和高转移潜能(PC-3M-IE8)中的表达,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MSG-1在人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两种不同转移潜能前列腺癌细胞株中TMSG-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G-1在低转移潜能(PC-3M-2B4)细胞株的mRNA(2.8±0.3)明显高于高转移潜能细胞株PG-IE8的表达(1.2±0.2).免疫组化检测TMSG-1在前列腺增生阳性表达高于前列腺癌表达,差异显著;Matrigel穿膜侵袭实验结果显示,3个正义转染组的穿膜细胞明显减少,穿膜细胞数分别为42.31±3.16、52.00±1.83和23.93±2.79,与空白对照组(82.01±3.14)和空载体对照组(78.00±3.02)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SG-1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抑制其侵袭能力等重要功能,TMSG-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转移潜能呈负相关.
作者:孙翔;罗龙华;冯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表达和活化,探讨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及可能的药物靶点.方法 利用RTKs芯片来检测一例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49种RTKs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发现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EGFR、ErbB2、ErbB3、ErbB4、Insulin R、Axl、PDGFRa、PDGFRβ、M-CSFR、VEGFR2的磷酸化均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EGFR、ErbB2、ErbB3、ErbB4、Insulin R、Axl、PDGFRα、PDGFRβ、M-CSFR、VEGFR2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形成和生长.
作者:黄滔;张卿;马斌斌;刘景丽;刘建河;楚晨龙;王名伟;严磊;周文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保留精阜近端部分前列腺尖部组织对低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射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按照具体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保留精阜近端部分前列腺尖部组织),分析其手术前后排尿情况的改变,包括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观察其性功能情况的改变,包括逆行射精发生率、ⅡEF-5评分.结果 共纳入低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1例,术后随访6个月,Qmax、PVR、IP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ⅡEF-5评分无显著差异,经典手术组逆行射精发生率为92.3% (n=48),改良手术组逆行射精发生率为12.2%(n=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保存精阜近端部分前列腺尖部组织能够保护患者的射精功能,并且仍然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排尿症状.
作者:粘烨琦;丁茂;胡善彪;管域;易路;王荫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对精子DNA损伤程度和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511例本中心接受精液检查的标本,采用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分析其与精子DNA损伤程度、常规参数及形态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将精子核蛋白组型异常率分为≤10%、10%~20%、20%~30%和≥30%4组,发现核蛋白组型异常率≥30%这组的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为(18.7±9.7)%,正常形态精子为(3.7±3.3)%,均低于异常率<30%的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与无DNA晕轮和中DNA晕轮精子数及DFI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115和0.208(P<0.01);与大DNA晕轮的精子及精子浓度、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0.152、-0.181、-0.193 (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FI、精子总数和正常形态精子数是3个独立的相关变量.结论 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与精子形态、DNA损伤程度和精子总数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精液常规指标存在弱或中等相关性;因此,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可能是评价精子质量和功能的另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欢;郑屹;郑九嘉;周颖;黄学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家庭功能评估量表(APGAP)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13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部113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得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48.57±13.25)、(41.42±11.93)、(52.34±12.65)和(60.63±13.94)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得分高收入患者高于低收入患者(F=3.55、4.17、3.99、3.72,P<0.05),医保、新农合患者高于自费患者(F=5.44、3.94、6.04、6.22,P<0.05),无尿道压迫症状患者高于有尿道压迫症状患者(t =-2.22、-2.98、-2.03、-2.44,P<0.05);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得分高文化程度患者高于低文化程度患者(F=3.16、3.67、8.68,P<0.05);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得分病程短的患者高于病程长的患者(F=3.92、4.30、3.53,P<0.05),单纯手术患者高于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F=10.42、7.37、4.42,P<0.05);家庭功能障碍越严重,生存质量得分越低(F=6.66、4.02、3.79、1.68,P<0.05),抑郁状况越严重,生存质量得分越低(F=4.36、6.43、3.45、4.8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尿道压迫症状、家庭功能和抑郁状况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前列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状况、付费方式、文化程度等.家庭功能、抑郁状况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明显相关.应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以提高前列腺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汪康宁;廖秋玲;陈烈钳;谭国斌;张高华;熊莽;柯龙志;张赛;陈合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旋转磁场在人前列腺增生BPH-1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并就其影响机制作相关探讨.方法 设置空白对照(NC)组和旋转磁场处理(MF)组,不同时间剂量MF组使用CKJ-Ⅱ (QLX-Ⅱ)型高场强旋磁治疗仪分别处理1 min、5 min、10 min和20 min.然后利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影响,利用Annexin V-PE/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影响,利用蛋白印迹实验和免疫荧光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NC组相比,MF组BPH-1细胞经旋转磁场处理后,细胞增殖计数和细胞迁移距离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并且与细胞内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及Caspase-3活化蛋白明显增加有关.结论 旋转磁场可使BPH-1细胞发生增殖迁移减弱和凋亡增加,可能与细胞中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Ki67表达减少和细胞凋亡相关的p38 MAPK/Caspase-3凋亡分子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作者:雷洪恩;许永德;关瑞礼;杨璧铖;李猛;惠宇;高喆珠;辛钟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有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中,是否能够作为鉴别PSA反跳和PSA进展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4年61例至少接受过4个周期多西他赛为基础化疗的有骨转移的CRPC患者资料.结果 根据PSA的变化,将患者分为3组:有效组、反跳组及进展组.61例中53例患者有完整ALP资料.在反跳组中47.1%的患者PSA和ALP同时升高,52.9%的患者PSA升高但ALP下降;在进展组中58.3%的患者PSA和ALP同时升高,41.7%的患者PSA升高但ALP下降.PSA变化与ALP变化无关(P =0.710).反跳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进展组(P=0.018);有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进展组有延长趋势(P=0.056);有效组和反跳组患者之间的生存无统计学差异(P=0.481).结论 ALP不能作为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mCRPC患者鉴别PSA反跳和PSA进展的指标.
作者:沈志远;盛璐;孙忠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胚胎培养液添加白蛋白对pH的影响.方法 在HTF受精液、CM卵裂液、G1卵裂液和CSC全程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白蛋白制剂,在经过5.0% CO2过夜平衡后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其HCO3-浓度和pH.结果 白蛋白制剂的HCO3-浓度明显低于培养液;培养液中添加白蛋白会降低HCO3-浓度和pH,白蛋白浓度与pH呈高度负相关(P<0.01);不同品牌培养液的pH,模型存在较明显差异,HTF和CM的pH明显低于G1和CSC (P<0.01).结论 胚胎培养液中添加白蛋白会降低pH且与培养液的品牌相关,应通过实测胚胎培养液的pH来确定CO2浓度,尤其是搭配使用不同品牌产品的时候,仅仅依靠经验或厂家提供的参数是不可靠的.
作者:童叶华;朱卫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约有15%~20%的育龄夫妇不能生育,且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社会竞争压力的日趋增加,生活步伐节奏的不断加快,男性生殖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男性精子数量几乎减少了一半,并且,还以每年2.1%的速度在减少.同时,畸形、劣质精子比例逐渐增多,精子活力、穿透力、致孕率在不断下降,致使男性不育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精液分析在诊断男性不育及辅助生殖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液分析主要包括了精子形态、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等.随着染色技术的发展和畸形精子分类体系的形成,精子形态学检查对不孕不育症诊断、生育能力预测以及公共健康研究有重要意义,比精子密度、精液质量和运动性更能在受孕中起到预测作用[1].
作者:许振国;杨文颖;赵峥辉;吴银玲;葛少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高发恶性肿瘤,且其发病隐匿、恶性度高.据统计,每年有高达新发肿瘤25%的患者死于PC,比例之高,另人堪忧,且其中约有50%的患者一经确诊就已进入中晚期[1],甚至是发生转移,即晚期前列腺癌(Advanced prostate cancer,APC).临床上主要通过睾丸切除术加以内分泌治疗APC,一般短期效果较明显,但该法副作用大,出现并发症直接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与西医诊治相结合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3].我院研制的中药制剂周氏芪凌汤,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对82例APC患者在常规的双侧睾丸切除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基础上加以周氏芪凌汤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曹宏文;冯懿赓;周智恒;陈磊;郁超;何晓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隐睾症系指在胎儿期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导致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同侧阴囊内,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隐睾症在足月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2%~4%[1],是男性不育和睾丸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睾丸通常从怀孕的第28周开始下降,一般大多数隐睾在出生时或者婴儿早期被发现.
作者:高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目前辅助生殖领域治疗不育不孕症的常用手段,也是近年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但长期以来,这种技术成功率始终较低,其原因除了种植率较低以外,还存在妊娠后流产以及早产率高等.而导致这些原因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微生物学的感染可能是其中之一.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作者:杨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创伤性睾丸脱位国内外报告不多,是男性生殖系统极少见的一种损伤,合并睾丸扭转更为临床罕见.常因其他严重伤情或对本病认识不足而忽略阴囊检查,造成漏诊或误诊.现将本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辉;王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前列腺癌为老年男性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恶性肿瘤都可转移到睾丸,其中常见的为前列腺癌(35%)[1].我们报道1例前列腺癌侵犯精囊并广泛骨转移、睾丸转移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熊焕腾;黄海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