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848
  • 国内刊号:31-1762/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84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 上海科技期刊优秀奖
  • 泌尿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5年7期文献
  •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阴茎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索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阴茎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确诊为阴茎癌、癌前病变、鲍温样丘疹病及尖锐湿疣患者89例,采用流式荧光Luminex技术的HPV-DNA分型检测方法检测皮损部位的HPV-DNA含量及基因型.结果 12例阴茎癌中HPV阳性有3例,高危型2例;10例增殖性红斑中HPV阳性4例,高危型3例;11例鲍温病中HPV阳性8例,高危型7例;26例鲍温样丘疹病中HPV阳性13例,高危型8例;30例尖锐湿疣患者HPV阳性23例,高危型11例.原位癌、癌前病变HP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茎癌(57.14%vs25.00%).癌前病变、原位癌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高于尖锐湿疣和鲍温样丘疹病(83.33% vs 47.83%,83.33%vs61.54%),阴茎癌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尖锐湿疣和鲍温样丘疹病(66.67% vs 47.83%,66.67% vs 61.54%).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在生殖器癌的演变进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高笫筱;孙俊;章楚光;周平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RNA干扰对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hTERT基因的两端各三个碱基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 PS-ODN)对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hTE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TERT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hTERT基因的两端各三个碱基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 PS-ODN)作用于LNCaP细胞48h,其端粒酶活性下降,作用72h,其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 通过hTERT基因的两端各三个碱基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AS PS-ODN)特异性抑制hTERT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端粒酶活性,为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高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泌尿道腔镜(输尿管硬镜、输尿管软镜或膀胱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采用两种腔镜,分别从尿道及膀胱造瘘口置入输尿管硬镜、输尿管软镜或膀胱软镜,并联合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2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29例,27例获手术成功;2例因闭锁段过长(>2cm),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排尿通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狭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其近期的治疗效果是明显的,值得临床推广,但在临床工作中还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作者:鲁守琳;景德善;王养民;鲁守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长期留置尿管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长期(≥2周)留置尿管是否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方法 在接受前列腺穿刺患者中,根据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比较长期留置尿管组与对照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结果 留置尿管组患者40例,对照组196例.留置尿管组患者前列腺平均体积(93.49±49.90)mL,对照组前列腺平均体积(68.61±38.09)mL,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4ng/mL<PSA≤10mg/mL患者中,留置尿管组11例前列腺穿刺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98例中14例为前列腺癌(14.3%).PSA> 10ng/mL患者中,留置尿管组与对照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4.8%和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 如果能够排除其他影响血清PSA因素,当血清PSA> 10ng/mL时,长期(≥2周)留置尿管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没有影响;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除外前列腺癌.

    作者:刘丹;陈山;张光银;刘跃新;乔庐东;郑宇朋;王伟;闫伟;关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液质量对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液质量对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535名不育男性根据精液质量情况分为精液正常组(175例)、少弱精子症组(251例)和无精子症组(109例),采用FPI量表对其心理压力进行测评,分析精液质量对心理压力的影响.结果 原发性不育男性的精液密度、正常形态率、存活率、a级精子和(a+b)级精子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无精子症组的心理压力得分明显高于精液正常组和少弱精子症组(P<0.05),少弱精子症组的心理压力得分高于精液正常组(P<0.05).结论 精液质量状况对原发性不育男性的心理压力有影响,应加强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周飞京;董悦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波辐射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波辐射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微波辐射低、中、高强度组(微波辐射功率密度分别为5、10、15mW/cm2强度)和对照组,对小鼠辐射1 h/d,连续30d.微波辐射结束后进行小鼠性行为能力的观察扑捉潜伏期(capture incubation period,CIP)、扑捉次数(capture times,CT)、精子相对计数、精子畸形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15mW/cm2强度辐射后15d小鼠的扑捉潜伏期显著延长、扑捉次数显著减少(P<0.05),10mW/cm2强度辐射后30d小鼠的扑捉潜伏期显著延长、扑捉次数显著减少(P<0.05);精子相对计数明显减少(P<0.05);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P<0.05);血清和睾丸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睾丸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5mW/cm2强度辐射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低功率微波辐射可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生殖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万朋;高俊涛;王春艳;谢维;吕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Raptor调节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Raptor调节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构建Raptor-shRNA慢病毒载体并筛选具有稳定转染Raptor-shRNA DU145细胞株,应用transwell观察沉默Raptor后DU145细胞株侵袭力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沉默Raptor后DU145细胞E-cadherin,β-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以及RhoA活性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Raptor-shRNA DU145细胞株;transwell检测稳定转染Raptor-shRNA后DU145细胞侵袭力下降(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细胞株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下降,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升高,RhoA活性表达下降.结论 Raptor与前列腺癌细胞EMT的发生有关,其作用可能是通过RhoA信号途径.

    作者:余洋;张路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男男性行为者肛门与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差异表达研究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肛门生殖器部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不同基因型别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科门诊就诊的301例男男性行为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其肛门生殖器HPV感染情况.结果 在301患者中,有肛周及肛管内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 164例,同时伴有阴茎尖锐湿疣18例.301份肛周及肛管内脱落细胞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78.7% (237/301),其中高危型50.5% (152/301),以HPV16型(143%)和HPV52型(14.3%)常见;低危型69.1% (208/301),其中HPV6型43.9% (132/301)和HPV11型21.6% (65/301)为常见型别.143例阴茎部脱落细胞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44.8% (64/143),高危型为20.3%(29/143),以HPV33型(4.9%)常见;低危型33.6% (48/143),以HPV11型17.5% (25/143)常见.高危型HPV16、HPV33、HPV52、HPV53和HPV56在肛周及肛管的感染率比阴茎部位高(P<0.05).在16例肛周CA,36例肛管CA、112例肛周肛管CA和22份阴茎部CA标本中,肛周和阴茎部HPV均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其中HPV6/11为常见感染型别.肛管CA多重HPV感染为主(88.8%),以HPV16型、HPV52型、HPV56型常见.结论在男男性行为者中,肛周和肛管HPV感染率较高,且肛管CA以混合型HPV感染为主.高危型HPV在肛管感染率比生殖器部位高,筛查MSM肛管HPV感染可为早期防治肛管恶性肿瘤提供依据.

    作者:张素芳;陆海空;龚伟明;周平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BPH患者随机分为PKEP和TURP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OT)、术中出血(BL)、腺体切除质量(RTW)、腺体切除率(GRR),术后尿管留置时间(IUT)、膀胱造瘘管留置时间(BFUT)、住院时间(HST),以及术前术后血钠浓度(SSC)、前列腺质量(PW)、血红蛋白浓度(HGB)、残余尿(RUV)、大尿流率(Qmax)、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生活质量(QOL)、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和主要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OT、BL、IUT、BFUT、HST、RTW、GRR、PW差值、HGB差值、SSC差值及术后PW、HGB、SSC有明显差异(P<0.01).PKEP组患者膀胱痉挛、暂时性尿失禁、逆行射精、膀胱颈挛缩或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P<0.01),PKEP组闭孔神经反射、包膜穿孔、输血、继发性出血、ED发生率稍低于TURP组(P<0.05).两组间术后IIEF-5及IIEF-5差值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术后IPSS、QOL、Qmax、RUV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术前、术后及其差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TURP相比,PKEP对重度BPH具有相同的满意疗效,同时具备出血少、时间短、切除彻底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BPH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张建;阿卜力孜·阿塔伍拉;成文杰;孔广起;纪智礼;杨书文;李九智;辛钟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再表达雄激素受体(AR)的肿瘤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人全长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 cDNA质粒(pSAR-IRES-EGFP)在人进展期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稳转染再表达,即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AR+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其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AR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方法 (1)应用体外细胞培养,通过四氮甲基唑氮(MTT)和细胞划痕等方法检测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特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爬片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的定位和表达. (2)应用人前列腺癌细胞组织重组-先天免疫缺陷小鼠(Nude)肾包膜下移植技术,建立人前列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通过H.E.染色和病理学分析研究癌细胞的成瘤性、浸润和转移能力等肿瘤生物学特性;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移植瘤干细胞相关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结果 人雄激素非依赖型进展期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再表达全长AR cDNA,即PC-3-AR+,导致以下情况的改变: (1)体外细胞培养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增能力以及迁移特性均受抑制;(2)小鼠体内移植瘤肿瘤体积减小,癌细胞变大,分化增强,坏死增加和浸润能力减低;(3)培养细胞中检测到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CD44和ALDH等的表达增加.结论 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再表达全长AR cDNA,使其生长受抑,分化增强,坏死增加和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CD133、CD44和ALDH)的表达增加.

    作者:刘欣;曹靖晨;王海燕;鄂群;张冲;张永辉;陈苗苗;顾晓;江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E-cadherin、N-cadherin及β-catenin在精原细胞瘤中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及β-链蛋白(β-catenin)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精原细胞瘤及10例正常睾丸E-cadherin、 N-cadherin、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通过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5例精原细胞瘤、5例正常睾丸)验证.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睾丸细胞间连接处可见N-cadherin表达,而精原细胞瘤中未见N-cadherin表达;精原细胞瘤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水平较正常睾丸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原细胞瘤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性分析结果无显著性(P>0.05,r1=0.2669,r2=-0.2280).免疫印迹及PCR结果显示,精原细胞瘤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表达水平较正常睾丸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精原细胞瘤中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及N-cadherin表达较正常睾丸显著下降,且与肿瘤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提示E-cadherin、β-catenin及N-cadherin的降低可能参与精原细胞瘤的癌变过程,但与肿瘤侵袭及转移过程无显著相关.

    作者:郑文忠;陈剑波;张士强;刘冲;张恩溥;李明华;李贤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术后hCG药物治疗在不育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性的常见疾病,进而也成为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1]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精子质量提高生育率,但手术后女方受孕率往往不是很理想.VC伴不育症的患者精子发生受障碍,而精子的发生与成熟都需要雄激素,因此在手术后,用激素药物治疗对生精功能的恢复与妊娠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我站近5年来对诊治的66例男性不育症伴VC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跟踪随访,现在总结如下.

    作者:张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体会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是指75岁以上,合并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治疗这些患者是泌尿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传统的开放前列腺摘除手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病人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2004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高龄高危BPH患者96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RP),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伟录;李巧星;王勇;梁东彦;李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临床观察

    精液不液化是指精液离体后置于室温或37℃水浴箱内,超过60min仍不液化,它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1].由精液不液化引起的男性不育患者约占2.51%~42.65%,并有逐年升高趋势[2].由于精液不液化涉及到多原因、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和功能异常,且液化机制还未被人们完全认识,故目前临床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精液不液化症有效缩短了液化时间,并显著提高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及各项运动参数,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凯;董业浩;时荣同;马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前列腺增生研究中的进展

    随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数量明显增加.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影响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以前列腺间质和腺体的增生为组织学改变,前列腺增大为解剖学变化,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目前全球51~60岁男性的BPH发病率为41%,61~70岁为70%,81~90岁为90%[2,3].关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李博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肺论治男性不育症的理论探讨

    男性不育症是指育龄夫妇婚后或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育.据调查发现,近年来不育症的发病率在国内有上升趋势,约占已婚夫妇的25%~37%,其中男性不育症约占40%[1].中医学认为,男性不育症的基本病机为肾虚[2],其病位多为脾、肝、肾,而少有论及肺脏;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为精液异常、生殖器官异常、与生殖器官相关器官或系统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等[3],却少有呼吸系统疾病与本病的相关论述.临床上,中医学根据肺脏的病机特点来治疗男性不育症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现讨论如下.

    作者:陈忞超;王浩强;陆良喜;冯媛媛;陆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第四届国际性医学专家学术会(4th ICSM)会议纪要

    第四届国际性医学专家学术会(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Sexual Medicine,4thICSM)于2015年6月19至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此次大会是由国际性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ISSM)主办,其附属的7个区域性性医学分会包括亚太性医学学会(APSSM)联合主办.4th ICSM旨在促进将本领域内的新研究进展转化为临床诊治指南,从而达到提高病人临床诊疗护理质量的终目的.会议本着从循证医学的原则出发,并综合医生临床诊治经验及对疾病过程中新认识,通过各专家学组大会报告和与会专家讨论达到共识.此前,国际性医学专家学术会已经于1999年、2003年和2009年成功举办过三届.依照惯例,此次会议结束后将会更新编写第四版性医学权威性教材英文版《Sexual Medicine》.再版的《Sexual Medicine》,必将有力的推动性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发展和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

    作者:雷洪恩;许永德;关瑞礼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