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848
  • 国内刊号:31-1762/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84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 上海科技期刊优秀奖
  • 泌尿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含钡剂输精管内滤过装置异位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含钡剂输精管内滤过装置(IVD)异位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提高IVD异位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IVD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异位原因及其诊断方法 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X线、CT检查是含钡剂IVD异位诊断的主要方法 ,本组8例IVD异位诊断、定位明确,其中2例3侧体内无显影经探查证实IVD已排出体外,吻合术后1个月复查精液均发现有精子,1例术后6个月女方妊娠.结论 X线体表投影结合输精管解剖行程可以解决IVD异位的诊断及定位问题,IVD作为长效节育器其长期安全性及与可逆性需要重新进一步评估.

    作者:陶晓海;刘瑞华;孙彬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比较PCR-荧光探针法与其他方法对性病门诊中衣原体和淋球菌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PCR-荧光探针法与乳胶法(即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法)和淋球菌培养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道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检出率,控讨PCR-荧光探针法的优势.方法 采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虬江分院性病门诊就诊的428位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分泌物中的衣原体和淋球菌,并与乳胶法和淋球菌培养法对比.结果 (1) PCR荧光探针法在衣原体的检测中,428份标本中衣原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乳胶法(9.95% vs 4.21%) P<0.01. (2) PCR荧光探针法在淋球菌的检测中,428份标本中淋球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淋球菌培养法(7.24% vs 2.80%,P<0.01). (3) PCR荧光探针法在性病门诊的应用显著增加衣原体和淋球菌阳性率的检出,有助于临床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乳胶法和淋球菌培养法,适合广泛应用于性病门诊中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吴开奇;钟琦;周平玉;楼永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类精子VDAC2基因启动子在小鼠GC-2spd细胞的克隆和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目的 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2 (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2,VDAC2)是VDAC重要的家族成员,参与机体众多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次研究目的 主要是确定和验证人VDA C2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为进一步探究它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从正常人射出的精子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软件预测启动子区,我们针对性设计三对引物并正确的扩增出来.将验证正确的启动子序列结合到质粒PDSpsiCHECK-2中,转染到小鼠GC-2细胞中去.转染48h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预测片段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VADC2基因上游-2000~+1000bp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结论 这是首次对人类精子中VDA C2基因启动子的确定和活性验证,为后续研究VDAC2基因在精子的发生发展以及弱精子症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徐爱明;张建中;柳长坤;陈伟;赵凯;华艺博;王海南;奚伟;刘边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型分流术治疗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体会(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T型分流术治疗缺血性异常勃起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诊治,所有患者术前完善阴茎及盆腔MRI,保守治疗无效后,予以T型分流+肝素盐水冲洗术治疗.术中同时取海绵体或白膜组织行病检.结果 通过术前MRI结合术中病检的方法 ,确诊肿瘤所致异常勃起患者2例,其中1例为会阴部神经内分泌癌侵犯阴茎海绵体,出院后3个月死亡;1例为阴茎上皮样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除2例肿瘤患者外,7例患者均于术后24h内勃起消退.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患者保留勃起功能,5例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1例死亡,l例失访.结论 MRI对于阴茎异常勃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建议术前完善阴茎及盆腔MRI检查;T型术式简单并疗效理想,但对于肿瘤所致的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并不适用;术中对海绵体或白膜组织行病理活检,可发现偶发肿瘤,避免误诊.

    作者:汤育新;谭正昱;周骏;甘宇;彭东毅;阳建福;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网络生殖健康教育在不同专业大学生中普及度的调查

    目的 调查网络生殖健康教育在宁波市不同专业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性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通过10000份问卷调查,掌握宁波市在校不同专业大学生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方式,统计分析其中网络生殖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结果 本调查回收问卷7 465份,有效问卷为7 362份.其中女生5 142人,男生2 220人.调查结果 如下:(1)大学生从网络接受性教育的有2 483人,其中女生1 438人,占其女生人数的28.0%(1 438/5 142),男生1 045人,占其男生人数的47.1%(1 045/2 220);传统方式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有4879人,其中女生3 704人(72.0%),男生1 175人(52.9%).(2)接受网络教育的大学生中各专业人数及构成比不同,其中工学专业接受网络教育的人数比例高为15.6%,其次为管理学专业(14.8%)和经济学专业(14.1%),低为教育学专业(3.5%)和农学专业(3.7%).(3)除了工学专业大学生的接受网络教育的人数比例与接受传统教育人数比例接近外(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专业大学生接受网络教育的比例均少于传统教育的比例(P<0.05). (4)在网络教育的普及度上存在性别差异,除了文学专业女生接受网络教育的人数比例(35.4%)与男性(37.7%)相当外,其他专业男生对网络教育的接受程度均高于女生(P<0.05).结论 网络教育因其私密性较好,受到广大宁波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但在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的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略有差异,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拟定对策.推广的同时需加强网络教育的监管和引导,确保学生获得健康的信息.

    作者:王国耀;季蕴辛;丁慧青;桂忠宝;梁晓明;付建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再表达雄激素受体对生长因子相关基因族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阴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再表达人全长AR cDNA,即PC-3-AR+细胞系生长因子相关基因族的表达情况,探讨雄激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AR与生长因子信号途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芯片技术(PCR-array)进行研究,利用德国Qiagen公司的RT2 ProfilerTM PCR Array Human Growth Factors板对PC-3、PC-3-AR+两株细胞系的生长因子相关基因族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之后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 两株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PC-3-AR+中生长因子相关基因族的表达有明显差异性,其中FGF13、IGF2、CSF2、CXCL1等基因表达差异倍数超过5倍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再表达雄激素受体AR影响其生长因子相关基因族的表达,人前列腺癌AR与生长因子表达信号通路具有相关性.

    作者:曹靖晨;张冲;王海燕;张永辉;陈苗苗;吕秀芳;鄂群;刘欣;江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Talin-1表达情况和侵袭能力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踝蛋白1(Talin-1)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和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不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PC-3、LNCaP)及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传代培养后利用MTT法检测各细胞株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各细胞株侵袭及迁移能力.RT-PCR技术检测各细胞株中Talin-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细胞株中Ta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RWPE-1细胞株相比,LNCaP细胞株、PC-3细胞株、DU145细胞株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高(P<0.05),其中LNCaP、PC-3、DU-145细胞株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依次递增(P<0.05).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PC-3细胞株、DU145细胞株中的Ta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WPE-1细胞株(P<0.05);其中LNCaP、PC-3、DU-145细胞株中的Talin-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递增(P<0.05).结论 Talin-1与前列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相关;低表达Talin-1的前列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低,恶性度低;高表达Talin-1的前列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强,恶性度高.Talin-1可作为前列腺癌恶性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陈慧军;许宁;陈少豪;陈锦添;李晓东;蔡海;薛学义;魏勇;郑清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输精管内滤过装置术后血精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精管内滤过装置(IVD)术后出现血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5例行IVD置入术后出现血精的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1)阴囊检查3例.1例有附睾淤积症状者行单侧输精管IVD取出并输精管复通术,1例痛性结节症状者行双侧输精管结节切除并输精管复通术,1例行单侧输精管复通术.(2)行精囊镜检查1例.(3)给予抗炎止血等保守治疗1例.所有病例确定时间进行随访.结果 3例复通术中2例在术后1个月至1年精液检查发现精子,1例复通后1个月精液复查发现少量精子,但其后多次复查精子消失,考虑吻合口堵塞.1例精囊镜检查术中双侧精囊内均未找到IVD.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以上血精仍没有消失.结论 IVD术后长期的血精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血精症状的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往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输精管节育术后应加强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IVD严重并发症发生,建议对于放置IVD的年限以及在取出IVD前定期随访都应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作者:孙彬桂;刘瑞华;陶晓海;刁伟坚;张娣;黄花妮;袁玉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精子及少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及生殖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214例无精子及少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生殖激素水平,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的遗传学因素.方法 采用外周血培养及G带染色分析214例无精子及少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染色体分析显示,染色体正常核型150例,占样本总量的70.09%;性染色体异核常型39例,占18.22%;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1例,占9.81%;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4例,占1.87%.与染色体正常组相比,染色体异常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显著升高(P<0.05),T值呈降低趋势(P<0.05),E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少精子及无精子症与染色体畸变及血清生殖激素异常密切相关,染色体核型及生殖激素的分析和检测,对临床不育症的诊治有指导意义.

    作者:聂群;俞冬熠;韩美艳;于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尿道上皮细胞/片状多孔丝素蛋白支架复合物修复兔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用尿道上皮细胞/片状多孔丝素蛋白支架复合物修补长段尿道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取雄性新西兰兔(2.5kg)27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尿道上皮细胞/多孔丝素蛋白支架复合物组(n=9);对照组Ⅰ:假手术组(n=9);对照组Ⅱ:尿道缺损组(n=9).三组共同饲养4周和16周后,分别对手术部位行病理学检查,8周后分别进行膀胱尿道造影、尿动力检测(尿道测压)和病理检测.结果 27只兔实验过程中无一例死亡.对照组Ⅰ术后4、8及16周,尿道组织结构无明显区别,尿道上皮细胞均匀覆盖,层数约4~5层,排列规则,未见炎症细胞.对照组Ⅱ术后4、8及16周瘢痕形成,组织质地坚韧,腔壁纤维化形成,可见大量的纤维组织及成纤维细胞,黏膜缺损;实验组术后4周时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材料表面细胞黏附,层数约6~8层,丝素蛋白复合体发生扭曲,术后8周片状多孔丝素蛋白支架降解成碎片状,组织均匀覆盖;术后16周尿道上皮细胞排列均匀,层数约4~5层,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可见较多血管,与对照组Ⅰ相似.术后8周,对照组Ⅰ膀胱尿道造影显示尿道黏膜连续性好,管腔光滑,管径均匀.对照组Ⅱ造影片显示尿道黏膜连续性的中断,管腔毛糙,尿道管径变细,呈现尿道狭窄的表现.实验组膀胱尿道造影提示尿道黏膜的连续性良好,管腔稍毛糙,管径与对照组Ⅰ基本一致.尿道测压:实验组术后8周手术部位的尿道阻力平均值(15.25±1.72)cmH2O,对照组Ⅰ尿道阻力的平均值为(14.85±1.96)cmH2O,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Ⅱ尿道阻力平均值为(27.83±3.71)cmH2O,阻力明显增高,与实验组及对照组Ⅰ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尿道上皮细胞/多孔丝素蛋白支架复合物可以作为尿道修复的支架,具有促进尿道缺损修复的能力.

    作者:林阳彦;王沫;杨勇;邱春明;欧群雄;何佩;李炳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黏稠度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血液黏稠度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73例ED患者和35例阴茎勃起正常对照者血液黏稠度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ED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η 100)全血低切黏度(η 10)、血浆黏度(η p)、红细胞聚集指数(CE)、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病因ED组中,内分泌性ED组患者的CE、TC及LDL-C明显高于心因性、动脉性、静脉性、神经性ED组(P<0.05).结论 ED患者相对于正常人血液黏稠度较高,可能是ED的潜在原因.

    作者:贾博深;程鑫宇;王冠群;蔡文;赵晨;刘炜;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再发前列腺癌(附16例报告)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的多发病,其中25%的患者需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前列腺癌(PCa)国外1929年始见报道[1].我院自1990年至2014年,收治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后前列腺癌16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爱国;于满;宋殿宾;张建飞;王泽民;翁亚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不育症患者精液异常的临床观察

    男方因素在不育原因中占了相当的比重,据WHO统计,男方因素所致不育占40%,女方因素占50%,双方因素占10%[1].而男性不育症多为精液异常所致,其中少弱精子症为常见.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激素类及抗氧化类等药物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报道提示临床疗效显著,单独使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的疗效又会如何呢?我院和龙华医院泌尿外科联合协作,在患者知情同意后,严格制定用药治疗要求,在临床上治疗观察了31例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正沐;陈磊;谢冲;范国华;程怀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对老年患者排尿状况的影响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是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有着相同疗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患者耐受性好、对性功能影响小、较好的保留了控尿功能等优点,但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加重临床并非罕见.我们对28例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的老年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排尿状况进行了动态随访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东;拜合提亚·阿扎提;木拉提·热夏提;哈木拉提·吐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舍曲林联合使用与舍曲林单用治疗早泄的临床对照研究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其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30%~40%[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一类抗抑郁药物,因发现其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出现射精延迟、性高潮延迟的副作用,而被用来治疗早泄[2].盐酸舍曲林是一种新型的SSRI类药物,其药代动力学吸收快、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

    作者:宋小飞;巫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脲原体检测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脲原体(Ureaplasma spp.)是目前发现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小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较高,一般是以牛心浸液作基础,添加10%~20%动物血清及10%新鲜酵母浸液等,生长需要一定的pH值和温湿度等[1].在2002年之前,一直认为脲原体只有一个种,解脲脲原体,或溶脲脲原体/解脲支原体,之后根据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分为两大生物群共14个血清型[2].

    作者:全可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在每晚7h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每次发作时间持续10s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的次数)大于等于5次/h.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打鼾,并且鼾声不规律,患者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常伴有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口咽干燥,多数人还会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

    作者:花晨朝;乔永杰;蔡忠林;李海元;李明国;吕海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他达拉非每日一次方案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概述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常见于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男性,即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勃起以完成满意性交,严重影响患者及配偶的生活质量[1].对于ED的治疗经历了很多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5型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type 5,PDE5)抑制剂的面世,主要的治疗方式逐渐转变为口服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是1998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PDE5抑制剂,继而是伐地那非.他达拉非(按需口服)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上市以来受到ED患者及其伴侣的广泛好评与偏爱,2008年更增加了新的用法用量,即2.5mg或5 mg每日一次服药方案.

    作者:朱朝辉;许文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膀胱内少见异物1例

    膀胱异物在泌尿系异物中较为常见,我院收治一名男子自行将发泡胶经尿道注入膀胱内,在临床上十分少见,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2岁.因“尿频、尿痛10余天,加重伴血尿7d”于2015年2月4日入院.该患者10d前向尿道内注入异物(发泡胶)后出现尿频、尿痛,于当地诊所抗炎治疗后未见好转,7d前尿痛明显加重,且伴有血尿,继续抗炎治疗仍无好转后就诊于我院.

    作者:梁学清;李丹丹;邢栋;郑国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原发性低分化附睾腺癌1例报告

    附睾肿瘤临床比较少见,占男性生殖系肿瘤的2.5%,其中20%为恶性肿瘤,常为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其次为胚胎癌、腺癌[1,2].附睾腺癌发生率较低,目前无详细的流行病学分析.我院收治原发性附睾腺癌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飞;张洋;李广;孙发;唐开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