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及其精子功能、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以及后代情况,探讨其对精液质量、精子功能、辅助生殖妊娠结局以及出生后代的影响.方法 132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正常生育男性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精子质量、精子功能指标以及妊娠结局和出生后代指标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男、女方患者的平均年龄、不育年限、窦卵泡数、女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精液质量、顶体酶活性、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小于对照组,DNA碎片、核蛋白组型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VF治疗者的受精率、着床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治疗者,两组患者的受精率、着床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对子代影响指标(诸如早产率、出生体质量、双胎妊娠率、男婴比例、出生缺陷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VF/ICSI 助孕的患者中,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可伴有精子受精能力降低.对于 IVF治疗结局不良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ICSI 受精可能会改善其助孕治疗结局.
作者:孙宝刚;管福来;曹井贺;梁鲁南;董业浩;房姣;杨爱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他达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E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他达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和单一用药组(单用他达那非),两组各为40例.治疗8周后以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估治疗的有效性,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合用药组IIEF-5由(13.20±3.33)分上升至(19.05±2.05)分,单一用药组由(11.78±3.41)分上升至(17.87±2.54)分,两组患者的IIEF-5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他达那非治疗E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安全有效,联合十一酸睾酮疗效更佳.
作者:王晓为;刘文礼;梁朝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精子结合抗原11C(SPAG11C)和11T(SPAG11T)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定位,探究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ELV)对其表达的影响,为研究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机制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2周组(A组)、假手术4周组(B组)和ELV造模2周组(C组)、ELV造模4周组(D组),每组12只.造模组行左肾静脉部分结扎术,建立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左肾静脉.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PAG11C和SPAG11T在各组双侧附睾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变化.结果 SPAG11C和SPAG11T主要表达在附睾上皮的主细胞胞质内,且其表达呈现区段特异性.在ELV造模2周和4周后,造模组大鼠左侧附睾中SPAG11C和SPAG11T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较同侧假手术组及造模组右侧附睾显著降低(P<0.05),且与ELV造模2周组相比,ELV造模4周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而ELV造模组右侧附睾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SPAG11C和SPAG11T在附睾中的表达具有细胞特异性和区段特异性,且精索静脉曲张可致其表达显著降低,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导致附睾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子成熟,继而导致男性生育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丁上书;霍涌玮;张晓田;路明;周劲松;邢俊平;王丽蓉;张秋养;田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分离、富集并鉴定前列腺癌干细胞,探讨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P)细胞与未分选的总体细胞(NST)之间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液(SFM)悬浮细胞聚球法体外培养PC-3 细胞系.以PC-3悬浮成球细胞为实验组,常规以含血清培养液(SSM)中单层贴壁培养的PC-3细胞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种细胞中CD44+、CD133+细胞及SP细胞比例.通过生物学功能实验比较两种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 PC-3成球细胞可以在SFM中生存并形成悬浮细胞球.PC-3悬浮成球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在体外可以连续、稳定传代,在SFM中滴加血清后可以分化,交替培养于SSM和SFM中可以实现与贴壁细胞之间的相互转化.PC-3悬浮成球细胞中CD44+、CD133+细胞及SP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的PC-3贴壁细胞(P<0.05).相对于NST细胞,SP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而SP细胞增殖能力则相对较弱.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SP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因和蛋白水平均高于NST细胞.结论 PC-3悬浮成球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采用无血清悬浮细胞聚球培养法可以从PC-3 细胞系中简便、高效地富集前列腺癌干细胞.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分离出的SP细胞的血管生成、迁移、侵袭能力均强于NST细胞,而增殖能力却弱于NST细胞.
作者:汪洋;冯杨焜;吴岩;徐新宇;于得水;董坚;冯宁翰;包文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miR194-5p慢病毒表达载体pMSCV-PIG-miR194-5p,应用包装后产生的慢病毒感染Stra8-GC1-spg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miR194-5p精原细胞株.方法 用PCR法扩增miR194-5p的前体序列pri-miR194-5p.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MSCV-PIG-miR194-5p.将其与Gag pol和VSV.G辅助质粒一起用PEI法共转染至293T包装细胞内,收集慢病毒上清,后将其感染Stra8-GC1-spg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miR194-5p的精原细胞株.结果 构建了慢病毒重组质粒pMSCV-PIG-miR194-5p.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法证实序列准确无误.经包装产生的慢病毒能成功感染Stra8-GC1-spg细胞,并稳定过表达miR194-5p.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慢病毒表达重组质粒pMSCV-PIG-miR194-5p,经包装后产生预计的慢病毒,建立了稳定过表达miR194-5p的精原细胞株.
作者:夏静;夏蒙蒙;牛长敏;申雪沂;王建军;郑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Catsperg1基因在大鼠睾丸发育中的转录表达,探究该基因对精子所起的作用.方法 在出生后2到65日龄21个时间点的雄性Wistar大鼠中,每个时间点取3只不同窝别的睾丸组织,用试剂盒提取总mRNA,并反转录成cDNA,随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Catsperg1基因m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Catsperg1基因mRNA表达在鼠出生后第20天后开始缓慢上升,在第50、55天达到高峰,在第60、65天仍维持一定峰值.结论 该基因在大鼠睾丸组织中晚期发育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可能参与精子成熟过程.
作者:韦龙生;韩璐;杨铮;王丽佳;王羚鸿;刘陶迪;张信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制备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分析制备前后精液常规分析质量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评估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在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26例弱精子症患者来源于本院门诊,禁欲2~7d后手淫取精,使用一次性精子计数玻片(goldcyto),采用SCA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精子制备前后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PR)+非前向运动精子(NP)]和PR百分率进行分析;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同时运用精子吖啶橙染色方法对制备前后的精子DNA完整性进行检测.结果 26例精液标本制备前精液体积(4.22±1.54)mL,精子浓度(51.9±44.65)×106/mL,精子总活力(22.5±6.34)%,PR百分率为(17.3±5.5)%,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6.58±2.50)%,精子DNA完整率(64.96±13.33)%;制备后精子悬液体积统一调至0.5mL,精子浓度(18.91±24.61)×106/mL,精子总活力(31.77±21.15)%,PR百分率(26.2±20.00)%,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7.77±3.14)%,精子DNA完整率(72.23±12.43)%.统计结果提示精子制备前后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PR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和精子DNA完整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制备精子能显著提高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总活力、PR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和精子DNA完整率,有效改善制备后的精子质量,为后续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提供保障.
作者:邓顺美;庞韬;李月华;马春杰;王奇玲;刘晃;秦卫兵;刘晓华;张欣宗;唐运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左旋肉碱复合营养素(希维力)治疗男性不育症中特发性弱精子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84例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单一应用希维力,15g/次,2次/d,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检测精子活力,观察精液参数变化、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女方妊娠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均完成本研究,其中72例患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均明显提高(P<0.01),有9位女性在男方服用希维力期间获得妊娠.结论 希维力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精液中前向运动精子的活力和总数,提高女方临床妊娠率.
作者:冯科;夏彦清;冯宗刚;郭花娟;郭海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补肾活血方养精胶囊促进生精障碍模型小鼠睾丸微循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小鼠分为空白组、环磷酰胺(CP)模型组、养精胶囊(YC)治疗组(低、中、高剂量).以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小鼠睾丸CD34表达;RT-qPCR与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组织VEGFR2、SRC、AKT1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CD34染色深度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组,虽然YC低、中、高剂量组CD34的染色深度逐步加深,但只有YC高剂量组CD3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睾丸Vegfr2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而模型组小鼠睾丸VEGFR2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YC高剂量组小鼠睾丸VEGFR2的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上升.各组小鼠睾丸在Src与Akt1的mRNA表达上无统计差异,但在蛋白表达上,模型组小鼠睾丸SRC表达较空白组明显降低,而YC高剂量组小鼠睾丸SRC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提高;模型组AKT1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YC治疗组小鼠睾丸AKT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够通过上调小鼠睾丸VEGF/VEGFR2通路中VEGFR2与SRC的蛋白表达进而改善CP模型小鼠睾丸微循环.
作者:董伟航;金保方;孙大林;蔡滨;邓伟民;崔毓桂;童丽;吴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睾丸扭转是以急性阴囊肿痛为主要表现的泌尿外科急症之一,临床易延误诊治.必须及时处理,如诊断不清或者处理不当会增加睾丸坏死需行睾丸切除的风险[1].本文对我科4年内共收治的16例睾丸扭转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反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本病的诊断意义和早期手术探查的重要性,并分析易导致误诊的常见原因.
作者:谢友弟;龚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外周血miRNA作为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研究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1, 2].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PCa)患者和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miRNA-107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对前列腺癌诊断与预后的价值,并分析其与 PCa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作者:罗振国;邓勇泉;陈向锋;迟宝进;陶然;王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些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增长态势,与之相应,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脂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以及由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也迅速增多,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肥胖症的流行趋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一项包括3 600名受试者的大样本多地区人群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中东地区肥胖症患病率高于全球其他地区[1].目前,中国成年人肥胖症患病率超过11%,而绝对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既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2].
作者:伍雯;陈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aromatase),即CYP19A,属于细胞色素P450酶类,是体内负责雌激素生物转化的限速酶[1],广泛分布于卵巢、睾丸、脂肪组织、乳腺、肝脏和脑,主要作用为催化睾酮和雄烯二醇分别转化为雌二醇(E2)和雌酮,并可以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来调节雌激素在体内的合成.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报道了第一批具有芳香化酶抑制作用的化合物[2].
作者:王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并且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者[1],已逐渐成为困扰全球男性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对阴茎勃起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一氧化氮-环鸟苷磷酸(NO/cGMP)通路是目前与阴茎勃起相关为经典、研究为深入的分子信号通路,以NO/cGMP通路调控作用为基础的5型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type 5,PDE5)抑制剂药物治疗ED已经应用到临床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然而,尽管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一氧化氮合酶(NO synthase,NOS)在勃起功能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的作用及相关调节机制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即在探索这些机制的过程中,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并将之充分的利用到临床,达到治疗的目的,为广大男性ED患者带来更加多元的治疗手段.现将NO及NOS在勃起功能中的作用和相关调节机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阐明理论基础.
作者:高轲;陈康宁;李荣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性是人类的本能,是美好的.但在中国,性教育极度匮乏,性无知现象和性道德防线决堤现象并存.在性问题上,有人性冷淡,有人性泛滥,有人性焦虑,有人对性感到羞怯,等等.中国人的性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完善的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认为性心理健康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个人的身心应有所属,有较明显的反差.如果阴阳莫辨,就难以实施健全的性行为与获得美满的爱情.二是个人有良好的性适应,包括自我性适应与异性适应,即对自己的性征、性欲能够悦纳,与异性能很好相处.三是对待两性一视同仁,不应人为地制造分裂、歧视或偏见.对曾因种种历史原因形成的一切与科学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见及种种谬误有清醒的认识,理解并追求性文明.四是能够自然地高质量地享受性生活.
作者:闵杰;黄福生;王玲;郑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