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儿童隐匿性阴茎特点和影响因素及改良Devine术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间73例采用改良Devine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至2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儿平均年龄为(9.5±3.2)岁,平均BMI值为(23.9±1.9),平均手术时间(88.8±23.4)min,术前阴茎平均长度(1.83±0.91)cm,术后阴茎平均长度(5.24±0.92)cm,平均直径为(1.76±0.38)cm,平均手术延长外露阴茎为(3.48±1.22)cm,合并阴茎系带短小65例,占89.0%,合并阴囊畸形56例,占76.7%.术后并发淤血5例,阴茎皮肤缺血1例,治疗后均恢复.随访无阴茎回缩或下屈.结论 隐匿性阴茎患儿大部分体质量超标,且为腹型肥胖,提示肥胖为隐匿性阴茎主要发病因素之一.隐匿性阴茎患儿常伴有阴茎系带及阴囊发育异常.改良Devine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效果确切,术中采取整形美容缝合并对系带、阴囊同期矫形,与其他术式相比,外观更自然,副损伤更小,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邢利;刘宁;姜华;张力杰;凌志新;张光远;陈明;柳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围手术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小儿包皮环切术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利多卡因针剂行阴茎局部麻醉32例,干预组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基础上,围手术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评估两组手术时、术后1h、术后4h、术后当晚、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和术区换药时间(术后第3天)共7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观察并评估患儿术后3d夜间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组在上述时间段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干扰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围手术期肛塞双氯芬酸钠栓剂镇痛在小儿包皮切割缝合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明确,患儿术后睡眠质量较好,给药方式患儿接受好,患儿家长满意度高,未有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郁兰;邓子香;廖莹;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2(GGNBP2)和配子生成素(GGN)在小鼠睾丸生殖过程中的细胞定位以及作用,初步阐明GGNBP2缺失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GGNBP2与GGN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GGNBP2与GGN细胞定位;PCR检测野生型Ggnbp2基因敲除型小鼠睾丸生殖细胞GG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GGN蛋白表达.结果 GGNBP2与GGN相互作用,两种蛋白共同定位于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Golgi phase,Cap phase)中的细胞核和胞浆,精子细胞(Acrosome phase,Maturation phases)中的顶体和尾部,GGNBP2缺失引起GGN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减低,在精母细胞中GGN定位改变.结论 Ggnbp2基因敲除引起小鼠生精功能缺陷可能通过降低GGN表达,改变GGN细胞定位,DNA双链损伤修复机制受损.
作者:郭凯敏;梁作文;田润辉;刘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bipolar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与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学习曲线.方法 对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评估并随机分组.剔除前列腺肿瘤2例,终入组PKRP组患者20例,年龄62~85岁,平均(69.22±5.98)岁;前列腺质量30.40~80.92g,平均(56.72±12.00)g.PKEP组患者22例,年龄60~83岁,平均(72.40±4.99)岁,前列腺质量36.04~74.30g,平均(54.61±10.82)g.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由有电切经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前、术后3个月问卷调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动力学检查测定大尿流率(Qmax).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IPSS、QoL、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PSS、QoL、Qmax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3个月IPSS、QoL较术前下降,Qmax较术前上升,组内IPSS、QoL、Qmax术前及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织质量上PKRP组少于PKEP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长上PKRP组大于PK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和PKEP在对BPH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PKEP因其特性切除腺体更彻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大体积前列腺更有优势.通过学习曲线来看,在有TURP的基础上不难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娄彦亭;顾燕青;周业娟;何炜;江敦勤;方勇;王华;陈弓;袁存和;黄玉良;刘军;项立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师诊治慢性前列腺炎(CP)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对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泌尿外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回问卷1087份,其中有效问卷1025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采用两杯法或四杯法、学历是影响医师使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分类法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否认为细菌感染是CP的病因是影响医师是否常规行细菌培养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关键因素.是否认为心理因素是CP的病因是影响医师行心理评估与否的因素.是否认为心理因素是CP的病因、是否行心理评估、工作年限为影响医师是否使用心理治疗的关键因素.是否认为膀胱和盆底功能障碍是CP的病因为影响医师测定尿流率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否认为膀胱和盆底功能障碍是CP的病因、工作年限为影响医师是否使用α-受体阻滞剂的关键因素.结论 医师个人对疾病的认知及诊治观念是CP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先浩;杨永姣;康家旗;徐亚威;陈业刚;刘莉;刘晓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中膀胱颈完整保留对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接受LRP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n=35):膀胱颈被完整保留,与尿道吻合时无需特殊重建即可实现尿道与膀胱颈吻合.B组(n=34):多因素致膀胱颈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需重建后才能与尿道吻合.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69例患者,平均年龄(65.7±4.7)岁,术前资料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A组早期尿控水平显著高于B组,表明膀胱颈完整保留能改善术后早期尿控(P<0.05).两组切缘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颈完整保留、年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LRP术后早期尿控有相关性(P<0.05).结论 LRP术中保留膀胱颈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早期尿控的恢复,且不增加手术切缘阳性率.
作者:刘胜来;蒋利明;黄辉;张羽;胡海龙;黄绪统;刘晖;吴长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thul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mLEP)与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ransurethral thulium laser vapo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mLRP)治疗高危大体积(>8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铥激光手术治疗的高危大体积BPH患者,共60例,其中30例行TmLEP,30例行TmLRP.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m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剜除或切除前列腺质量、留置尿管时间,比较两组术后IPSS、QoL、Qmax、PVR、尿控率,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mLEP组切除腺体质量多于TmL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2±7.7)g比(46.8±6.8)g,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月的IPSS、QoL、Qmax、PVR较术前均有较大改善,TmLEP组及TmLRP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尿控率(均为100%)与术后1个月时(分别为83.3%,86.7%)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内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泌尿生殖道感染、尿道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LEP、TmLRP治疗高危大体积BPH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对于高危大体积BPH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并发症情况是成功治愈的关键.
作者:伊庆同;张杰;龚旻;陈楚红;胡巍;朱汝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芪凌方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即手术或药物去势加用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组方芪凌方口服联合传统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现代化学止痛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根据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患者的骨转移疼痛情况;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制定的生存质量调查表(EORTC-QLQ)中C30和PR25子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1.4%和2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P水平: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3)疼痛NR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4)EORTC-QLQ C30子量表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疲乏、疼痛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经济困难、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济困难、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EORTC-QLQ PR25子量表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相关症状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排尿症状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凌方联合中医针灸辅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清指标(PSA、ALP)并减轻骨转移相关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曹宏文;陈磊;冯懿赓;郁超;周智恒;龚华;何晓锋;孙鹏;高人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过氧化氢(H2O2)造成的人精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H2O2处理人精子悬液建立氧化损伤模型,28例精子悬液平均分成4份,实验分4组:对照组(仅精子悬液)、H2O2组、25ng/mL IGF-1组、50ng/mL IGF-1组.分别于培养后12h及24h,检测各组精子活力及前向运动率(PR)、正常形态精子比率、DNA碎片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培养后12 h及24 h,50ng/mL IGF-1组精子活力、PR高于H2O2组,精子DNA碎片率、MDA水平低于H2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24 h,25 ng/mL IGF-1组精子PR高于H2O2组、DNA碎片率、MDA水平低于H2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12 h及24 h,各组间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浓度的IGF-1对活性氧导致的精子运动功能下降及DNA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文静;李月梅;王磊;张荣玲;高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经皮胫神经电刺激(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PTNS)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难治性CP/CPPS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胫神经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心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终75例患者完成了整个临床研究(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治疗后IIEF-5、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NIH-CPSI、Qmax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Qmax、IIEF-5、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IIEF-5、S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P/CPPS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功能状况及心理状态,给临床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CP/CPPS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杰;潘永军;黄捷;张雄;陈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疏肝益阳胶囊对于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和性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139例少、弱精子症患者,服用疏肝益阳胶囊,共3个月.每个月复查精液,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评估药物疗效.结果 本研究139例患者中,终完成研究的共117例,其中弱精子症组完成研究的患者为98例,平均年龄为(30.7±4.76)岁.与治疗前相比,弱精子症患者在服用疏肝益阳胶囊3个月,精液量无明显变化;但是患者的精子浓度明显增加,在服药后4、8和12周分别增加了11.2%、17.3%和34.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增加,服药4、8、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12周与8周比较,8周与4周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在用药12周后也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第8周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子症组完成研究的患者为46例,平均年龄为(29.3±3.13)岁,在服用疏肝益阳胶囊3个月内精子浓度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服药4、8、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P<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在服药4、8、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提高(P<0.05,P<0.05,P<0.01);正常形态精子比率也在12周后有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患者的勃起功能均在用药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也有了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肝益阳胶囊可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质量和勃起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德风;张哲;梁季鸿;王传航;周辉良;戴玉田;商学军;姜辉;陈赟;柯明辉;张国巍;唐松喜;张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后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导致的无精子症患者生育遗传学后代的可行性及其结局分析.方法 对13名就诊于本院的青春期后睾丸炎引发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显微睾丸取精术,成功取到精子者行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术后随访6周,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其配偶妊娠情况.结果 13例青春期后睾丸炎引发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查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均正常,在睾丸穿刺活检未见精子后,均通过显微睾丸取精术找到少量精子.患者的平均年龄(32.31±5.36)岁,平均睾丸体积(10.38±1.45)mL,平均血清卵泡刺激素浓度(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26.43±17.78)mIU/mL,平均血清黄体生成素浓度(luteinizing hormone,LH)(8.90±6.83)mIU/mL,术前平均睾酮(testosterone,T)(3.00±0.81)ng/mL.平均手术时间为(64.85±7.81)min.其配偶平均年龄(30.69±5.33)岁,取卵后行ICSI,受精率为(78±22.20)%,优胚率为(45±25.11)%,临床妊娠率为69.23%(9/13).术后随访1月,所有患者未出现阴囊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血清总睾酮水平为(3.05±0.75)ng/mL,与术前睾酮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后睾丸炎引发的无精子症患者显微取精成功率高,无明显并发症,同时配合ICSI技术,大部分可生育自己遗传学意义的后代.
作者:杨竣;任新玲;孙雪娇;谷龙杰;高鑫涛;唐哲;余哲;宋靖宇;黄博;朱丽霞;李丹;谈慧平;钱坤;靳镭;蓝儒竹;王涛;王少刚;刘继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加剧、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增快等原因,男性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1, 2].对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已经不能仅仅依靠常规的精子动力学检查来完成了,精子形态学的分析被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3, 4]表明精子的正常形态率与男性的生育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子形态学参数与精子动力学参数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精子形态学的异常是否会造成其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等问题较少研究.目前这些问题的研究大多还采用《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4版)的精液评价标准进行,有些相关研究也只是小样本的研究[5-7].
作者:陈钢鑫;杨永青;曾凡湘;康跃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作为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之一,弱精子症引发男性不育的原因主要是精子活力低下,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的办法[1].左旋肉碱是动物体内具生物活性的类维生素物质,与男性生育有密切关系,经过对大鼠的研究结果表明[2],大鼠附睾管腔内左旋肉碱的浓度是血清的1000倍.而锌、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关研究证实[3],精液中锌、硒元素的含量对男性生育力有决定性作用.我院通过对2014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326例弱精子症患者,予以锌、硒微量元素联合左旋肉碱治疗,效果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倚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前列腺癌(PCa)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2017年PCa新发患者数达到161360人,占男性中所有恶性肿瘤的19%,成为男性发病率第一的癌症 [1].在欧洲,2008年的新发病例大约有382000人[2],亚洲PCa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3-5].
作者:孔祥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女性体内的类固醇激素孕激素是由卵巢和胎盘产生的,这种激素能通过孕酮受体来支持受孕和胚胎形成.而另一种孕酮,由卵子周围的颗粒细胞和泡膜内层细胞释放的孕酮也在输卵管内刺激精子细胞,增强它们使卵子受精的能力.孕酮在雌性生殖道内的分布呈现浓度梯度,当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以后,低浓度的孕酮快速诱导精子内Ca2+离子含量增加,诱导精子获能.孕酮浓度增加从0.1到1μmol/L 浓度,能提高精子的前向运动和超活化运动.在趋化性的引导下精子到达输卵管壶腹部与卵细胞相遇,5μmol/L 浓度的孕酮能够激活精子顶体反应,使得精子顺利穿过透明带和卵细胞膜终完成受精作用[1],以往孕酮这种作用的机制一直不清楚.而探讨孕酮该效应一直是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
作者:江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患者男,1岁,因被其父母发现左侧睾丸肿大5d于2014年10月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近期一直无左侧睾丸痛、无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及其他不适症状.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左侧阴囊红肿,左侧睾丸、附睾肿大,约4cm×4cm×3cm大小,睾丸附睾界限不清,略向上移位.入院后血尿常规结果正常,彩超检查发现左侧睾丸附睾增大,血流信号明显减少,鞘膜腔内少量积液,提示左侧睾丸扭转.予以急症手术处理.术中探查发现,左侧睾丸鞘膜外逆时针扭转180度,睾丸色黑,术中确诊为左侧睾丸扭转.将睾丸复位后,0.5%利多卡因精索封闭,温盐水纱布湿敷半小时后,发现左侧睾丸大部发红,仍有小部分区域颜色暗红,保留左侧睾丸并固定.术后予以罂粟碱治疗,用法:患儿体质量14kg,罂粟碱每kg体质量按1.5mg计算,5%葡萄糖5mL+罂粟碱20mg缓慢静脉注射,每次注射时间大于5min,每日4次,连用5d.术后1个月复查,左侧睾丸仍较健侧偏大,血流信号正常.术后3个月复查,左侧睾丸与健侧等大,血流信号正常.术后3年每年行彩超检查一次,左侧睾丸血流信号正常,无萎缩.
作者:张立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