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癌症杂志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国际刊号:1007-3639
  • 国内刊号:31-1727/R
  • 影响因子:2.01
  • 创刊:1991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全国肿瘤类核心期刊
  • 肿瘤学
中国癌症杂志   2011年11期文献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NKG2A、NKG2D检测的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NK细胞表面受体,根据功能可分为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二大类.抑制性受体NKG2A和活化性受体NKG2D对NK细胞的杀瘤功能发挥着相反的调节作用,在发生肿瘤的情况下,二者是如何表达以及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与NKG2D的平衡状态,分析宿主NK细胞受体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样标本行NKG2A、NKG2D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NKG2A明显上调,NKG2D表达降低;CD3+、CD4+、CD56+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在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组及腋淋巴结转移数≥4枚组中,NKG2D表达更低(P<0.05).Ⅲ+Ⅳ期及C-erbB2高表达乳腺癌患者,NKG2A表达更高(P<0.05).NKG2A、NKG2D表达率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NKG2A、NKG2D的测定对于了解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估计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兰;杨超;刘运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检测

    背景与目的:循环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在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cEPCs的影响.方法:35例晚期NSCLC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过程中,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开始后第7天、第15天和第42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EPCs数量.cEPCs的分子标志物定义为CD34+/CD133+/VEGFR-2+.结果:化疗周期的不同时间点外周血cEPCs数量存在差异.化疗后第15天cEPCs多(F=4.36,P=0.006),化疗获益者化疗后cEPCs减少(t=4.35,P<0.001),疾病进展者cEPCs增加(t'=5.35,P=0.001),cEPCs数量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t=0.641,P<0.001).化疗获益者治疗前的cEPCs数量低于化疗无效者(t=4.46,P<0.001).结论:NSCLC的化疗疗效与cEPCs数量密切相关.

    作者:毕文静;栾文强;郜辉;鲁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改良的放疗剂量递增研究

    背景与目的:尽管美国放射治疗肿瘤组已经报道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同期放化疗的放疗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 dose,MTD)为74 Gy,但是由于东西方人群的体质差异和我们关于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剂量递增试验的结果,美国的74 Gy是否能够安全应用到东方人群中尚不清楚.本研究进行此改良的剂量递增试验以确定NSCLC同期放化疗放疗剂量的MTD.方法:19例初治NSCLC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每天1次,每次2.0Gy,每周5次.应用改良的Fibonacci法,从低剂量逐渐上升到高剂量,起始放疗剂量为62 Gy,递增剂量为4 Gy,每剂量组至少3例,如无剂量限制毒性(dose-limiting toxicity,DLT)出现则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出现DLT,DLT的低一剂量水平即为MTD.参考RTOG剂量递增结果高MTD设为70 Gy.化疗于放疗第1天开始,采用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方案(vinorelbine and carboplatin,NC).结果:放疗病灶的近期有效率(CR+PR)为77.8%,其中CR占27.8%,PR占50.0%,SD占11.1%,PD占11.1%.全组出现1例DLT,为Ⅲ级放射性肺炎,再以相同剂量入组9例,未出现DLT.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粒细胞减少、食欲减退、恶心和乏力,程度均较轻易于临床处理.结论:3D-CRT联合同期长春瑞滨和卡铂方案化疗可将胸部放疗剂量递增到70 Gy,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根据试验设计确定70 Gy即为此改良剂量递增试验的MTD.

    作者:蔺强;王娜;刘月娥;任小沧;胡靖;陈雪霁;郭志军;赵彦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BRCA1mRNA和RAP80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及受体相关蛋白80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80,RAP80)在化疗引起的损伤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BRCA1 mRNA及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Ⅲ~Ⅳ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EGFR、p53、VEGF、Her-2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64例Ⅲ~Ⅳ期NSCLC石蜡组织BRCA1 mRNA和RAP80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 Wallis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BRCA1、RAP8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VEGF、p53、Her-2及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BRCA1与RAP80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4,P<0.001).BRCA1 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NSCLC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吸烟史及EGFR的表达密切相关.在腺癌、鳞痛及大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 mRNA高表达的比例分别为32.4%、76.2%和66.7%(P=0.001);有吸烟史的患者中,66.7%的肿瘤组织BRCA1 mRNA高表达,而在无吸烟史的患者中,BRCA1 mRNA高表达的比例仅占40.0%(P=0.001);在EGFR阳性NSCLC患者中,BRCA1 mRNA高表达者占37.1%,在阴性的患者中占68.2%(P=0.014).而BRCA1mRNA表达水平与p53、VEGF、Her-2及COX-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AP80 mRNA高表达在有、无吸烟史患者中分别为61.9%和46.5% (P=0.037),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EGFR、VEGF、Her-2、COX-2及p5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SCLC中BRCA1mRNA和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吸烟史相关;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及EGFR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徐露娟;魏嘉;禹立霞;邹征云;殷海涛;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庆市女性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谱及其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脂肪酸与乳腺癌的关系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重庆市女性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重庆市开展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458位乳腺癌患者(绝经前期女性268例,绝经后期女性190例)和健康人群789例(绝经前462例,绝经后327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各组试验对象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使用SPSS 13.0软件比较各组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不同脂肪酸暴露水平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前、后女性血浆棕榈酸(C16:0) (OR=0.66和0.31)、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OR=0.59和0.39)及油酸(C18:1)n9(OR=0.54和0.42)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而血浆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 (OR=2.12和2.32)、总n-6 PUFA (OR=1.46和3.24)、亚油酸(C18:2)(OR=1.63和2.35)水平高,以及高n-6/n-3 PUFA比(OR=1.73和2.64)则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绝经前女性血浆硬脂酸(C18:0)水平高也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2.53,95%CI=1.21~4.82,P=0.006).结论:重庆市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改变,其中MUFA与乳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而n-6 PUFA和n-6/n-3 PUFA与乳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提示合理的膳食脂肪摄入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作者:刘蕾;王斌;糜漫天;张乾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缺氧/放射活化Epo/e9增强子调控layilinsiRNA表达以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Layilin是一种新发现与肺腺癌侵袭转移有密切联系的特异性透明质酸受体.本研究旨在观察缺氧/放射条件下活化缺氧/放射双敏感性增强子(Epo/e9),调控针对layilin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表达,探讨其对人肺腺痛A549细胞受透明质酸诱导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Epo/e9增强子和U6启动子且表达针对layilin的siRNA的RNA干扰载体(Epo/e9-siLay plasmid)和阴性对照RNA干扰载体(Epo/e9-siCtrl plasmid),分别转染A549细胞,新霉素抗性筛选得到layilin表达受抑制的A549Epo/e9-siLay细胞和layilin表达未受影响的A549Epo/e9-siCtrl细胞.针对非转染A549(A549untransfected)、A549EPo/e9-SiLay、A549Epo/e9-siCtrl三组细胞,在缺氧/放射处理下,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yilin mRNA和蛋白表达,用Transwell模型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A549untransfected组相比,A549Epo/e9-siLay组layilin表达显著减弱(P<0.01),Transwell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A549Epo/e9-siCtrl组layilin表达、Transwell穿膜细胞数皆和A549untransfected组无显著差异(P>0.05).缺氧/放射处理能进一步增加RNA干扰的上述效应(P<0.01).结论:在缺氧/放射条件下,Epo/e9增强子调控layilin siRNA表达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侵袭行为.

    作者:卓文磊;陶光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金纳米棒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放射敏感异质性,属于增殖速度缓慢的肿瘤,如何提高其放射治疗敏感性和增益比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放射治疗的瓶颈.本研究主要探讨金纳米棒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金纳米棒的细胞毒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金纳米棒进入细胞的情况;采用6 MeV电子线照射金纳米棒温育后的A375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周期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改变.结果:金纳米棒在50 μ g/mL浓度范围内对A375细胞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到金纳米棒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质内;经金纳米棒温育后细胞G2/M期比例显著提高(P<0.05),在联合高能电子线照射后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凋亡率和放射敏感性也显著提高,DMF=1.34 (P<0.05).结论:金纳米棒可有效提高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对高能电子束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徐文才;罗滕;李萍;陆耀红;章青;任秋实;傅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CCS1(hVPS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肝癌抑癌基因1(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ppressor 1,HCCS1)是酵母VPS53的同源基因,即人VPS53(hVPS53),位于染色体17p13.3区,在肝癌中表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染色体17p13.3区也存在高杂合性缺失.本研究旨在探讨HCCS1 (hVPS53)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CCS1 (hVPS53) mRNA在26例NSCLC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S1 (hVPS53)蛋白在31例NSCLC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S1 (hVPS5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0044±0.0036;癌旁组织中为0.0067±0.0054.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HCCS1 (hVPS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4.67±1.15;癌旁组织中为6.13±1.24.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CS1 (hVPS53)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癌与癌旁HCCS1 (hVPS53)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与病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和肿瘤分级无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HCCS1 (hVPS53)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比癌旁组织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预示其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林之枫;黄海龙;屈潮强;吕帆真;沈晓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因甲基化抑制鼻咽癌组织SCCA1的表达

    背景与目的:鳞状细胞癌抗原1(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1,SCCA1)与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SCCA1表达水平低于鼻咽黏膜上皮组织,其表达降低的机制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讨NPC组织SCCA1表达水平降低是否由基因甲基化所致.方法:收集75例NPC活检组织(NPC组)和25例慢性鼻咽炎鼻咽黏膜活检组织(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CCA1基因甲基化状态,PCR检测SCCA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SC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PC组SCCA1基因完全甲基化、不完全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38例、27例和10例,对照组不完全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5例和20例,NPC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75vs 5/25,x2=39.7,P<0.01).SCCA1基因不完全甲基化导致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SCCA1基因完全甲基化导致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在NPC组,SCCA1不完全甲基化标本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CCA1未甲基化病例(0.22±0.05 vs 0.37±0.07和0.14±0.05 vs 0.31±0.04,P<0.0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CCA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NPC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呈负相关(P<0.01),与NPC淋巴结转移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NPC组织SCCA1蛋白质表达降低主要是由基因甲基化所致,SCCA1表达降低可能对NPC淋巴结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胡瑞成;谭双香;戴爱国;肖志强;汤参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DFF45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低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DNA裂解因子45(the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DFF45)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细胞凋亡、分化、恶性表型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DFF45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3种不同的肝癌细胞株、永生化的肝细胞株L02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35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DFF45蛋白及mRNA表达;Western blot、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QGY-7701、SMMC-7721、HepG2及永生化的肝细胞株L02中DFF45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DFF45在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8.6% (17/35)、77.1%(27/35)和90% (9/10),HCC组织中DFF4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DFF45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相关.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免疫组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DFF45 mRNA在HCC组织中表达(0.453±0.111)同样低于癌旁组织(0.518±0.094)及正常肝组织(0.535±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F45蛋白及mRNA在3种肝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低于永生化的细胞株.结论:DFF45在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并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侯俊丞;郑军;周宝勇;黄军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食管癌Eca9706细胞中KRT19基因的甲基化及表达

    背景与目的:KRT19基因位于17q21.2,编码CK19蛋白.KRT19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肾癌、神经母细胞瘤中已有报道,而在食管癌中鲜见相关报道.本文研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生长活性的影响,并探讨5-Aza-CdR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KRT19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前后Eca9706细胞的生长活性;用结合重亚硫酸盐的限制性内切酶法(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COBRA)检测应用5-Aza-CdR后与未用药对照组细胞的KRT19基因甲基化状态;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应用5-Aza-CdR后与未用药对照组细胞的KRT19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Aza-CdR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系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存在KRT19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对照组无KRT19蛋白的表达,应用5-Aza-CdR后可以恢复其蛋白表达.结论:5-Aza-CdR抑制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增殖;5-Aza-CdR可以逆转KRT19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恢复其蛋白表达,KRT19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可能是其失表达的重要机制.这为食管癌诊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作者:岳冬丽;董文杰;孙晓娟;樊青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近年来,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伊马替尼的成功应用使胃道肠间质瘤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典范.但是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起源仍不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毅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乳腺癌化学预防研究新进展

    乳腺癌的药物预防通过自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干预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以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目前已知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干预雌激素的药物可达到抑制乳腺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几种与乳腺癌药物预防的相关临床试验以及对高风险人群评估的手段.

    作者:郭子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肿瘤治疗的相关性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因其肿瘤组织具有高度异质性、多种组织亚型,因而产生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反应以及不同预后.传统评价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包括:发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近年来,基于基因表达谱不同提出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不断深入,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本文从乳腺癌的固有分子分型入手,描述不同分子分型的特点及其临床结局的差异,着重阐述不同分子分型与乳腺痛局部复发的关系,同时对其他分子分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乳腺癌分子分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侯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18例神经病理性癌痛临床特点与治疗

    19%~ 36%癌痛患者混合有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1-2],发生原因主要与肿瘤直接侵犯压迫神经有关,也有一部分与肿瘤治疗相关.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NP定义为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3],临床表现为针刺样、烧灼样、电击样痛,并伴有感觉超敏(allodynia)、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或感觉异常(paresthesia).发生部位多沿神经丛干分布,如腰骶丛、臂丛、颈丛、肋间神经、坐骨神经等支配区域[2].与伤害感受性疼痛相比,该类疼痛在发生机制上更加复杂,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敏化引发的疼痛信号放大[4],是顽固性癌痛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抗癌治疗.

    作者:司马蕾;厉建春;蔡淑呈;水源;樊碧发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