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杂志

肿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7431
  • 国内刊号:31-137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文核心期刊
  • 肿瘤学
肿瘤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二甲双胍通过诱导大鼠泌乳素瘤MMQ细胞发生自噬而促进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自噬在二甲双胍诱导的垂体泌乳素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泌乳素瘤MMQ细胞不同时间后,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 FCM法检测细胞凋亡,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用二甲双胍和 (或)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 (3-methyladenine, 3-MA) 处理MMQ细胞后,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 TOR) -自噬-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明显抑制MMQ细胞增殖, 并诱导细胞凋亡 (P值均<0.05) .二甲双胍能够诱导MMQ细胞自噬, 使细胞中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 (P<0.001);而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可显著抑制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 -Ⅱ、Beclin 1和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表达 (P值均<0.05) .二甲双胍明显抑制MMQ细胞中mTOR及其下游蛋白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P70S6K) 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 4EBP1) 的表达活性 (P值均<0.05) .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下调mTOR活性, 诱导细胞自噬, 从而促进垂体泌乳素瘤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王福超;靳凯;阮伦亮;谭松;黄华;牟家民;杨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肺岩宁下调肺癌侧群细胞含量及其选择性抑癌机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肺岩宁对肺癌侧群 (side population, SP) 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0、50、100、200、300、400、500μg/mL肺岩宁和0、1、2、3、4、5、6、7μg/mL顺铂分别处理24、48和72 h后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FCM法检测200μg/mL肺岩宁、3μg/mL顺铂和二者联合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及100、200、300、400、500μg/mL肺岩宁和3μg/mL顺铂对A549细胞中SP细胞含量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细胞和非SP细胞中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亚家族成员2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 G member 2, ABCG2) 蛋白的表达水平, 同时检测200μg/mL肺岩宁和3μg/mL顺铂对SP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肺岩宁 (50~500μg/mL) 和顺铂 (1~7μg/mL) 都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 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P值均<0.05) .200μg/mL肺岩宁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 (P<0.01), 但其凋亡率低于3μg/mL顺铂组 (P<0.01), 而肺岩宁联合顺铂组的促凋亡作用较单独顺铂组更显著 (P<0.05) .100~500μg/mL肺岩宁能下调A549细胞中SP亚群的含量, 并呈剂量依赖性 (P值均<0.01) .SP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SP细胞 (P<0.01), 而200μg/mL肺岩宁能明显下调SP细胞中ABCG2蛋白的表达 (P<0.01) .结论:肺岩宁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诱导其凋亡.而且肺岩宁可下调肺癌细胞中SP细胞的含量, 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ABCG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郑展;马玥;王青;徐振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乳腺癌细胞通过上调Ambra1表达诱导自噬降低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

    目的 :研究Ambra1 (autophagy/Beclin 1 regulator 1, Ambra1) 蛋白表达与表柔比星 (epirubicin, EPI) 诱导产生的乳腺癌耐药细胞中自噬的相关性,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剂量递增法诱导建立对EPI耐药的乳腺癌MDA-MB-231er、SKBR3er和MCF-7er细胞.CCK-8法检测EPI对亲本细胞MDAMB-231、SKBR3和MCF-7以及诱导获得的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bra1蛋白在亲本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亲本和耐药细胞中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reenuorescent protein, EGFP) -轻链3 (light chain 3, LC3) 融合蛋白自噬泡数的变化, 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特异性针对Ambra 1基因的shRNA (Ambra1-shRNA-2450和Ambra1-shRNA-3388) 沉默耐药细胞中Ambra1的表达水平, 再用EPI处理Ambra 1基因沉默后的耐药细胞, 通过检测细胞的自噬、存活率及凋亡率, 进一步研究Ambra1蛋白表达与EPI诱导自噬的关系, 以及对EPI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诱导建立对EPI耐药的MDA-MB-231er、SKBR3er和MCF-7er细胞, 3株耐药细胞的IC50值均明显高于各自的亲本细胞 (P值均<0.05) .与亲本细胞相比, 耐药细胞中Ambra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值均<0.05), 耐药细胞的自噬活性也明显提高 (P值均<0.05) .Ambra 1基因沉默后, 显著降低了EPI诱导的耐药细胞的自噬能力, 同时明显降低了耐药细胞的存活率, 提高了细胞的凋亡率 (P值均<0.05) .结论:Ambra1蛋白通过促使自噬发生, 诱导乳腺癌细胞对EPI的耐药.

    作者:孙蔚亮;罗婕;王莉;朱华卫;甘廷庆;蔡正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LCε沉默后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比卡鲁胺耐药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ε (phosphoinositide-speci c phospholipase Cε, PLCε) 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比卡鲁胺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比卡鲁胺浓度递增及间歇诱导法建立对比卡鲁胺耐药的前列腺癌B-LNCAP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癌LNCAP和B-LNCAP细胞中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 AR) 和PLCεmRNA和蛋白的表达, CCK-8法检测LNCAP和B-LNCAP细胞对比卡鲁胺的敏感性.将干扰PLCε表达的重组慢病毒LV-shPLCε或阴性对照 (negative control, NC) LV-NC感染B-LNCAP细胞 (称为LVshPLCε/B-LNCAP或LV-NC/B-LNCAP),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AZD2858处理LV-shPLCε/B-LNCAP细胞, 以未进行任何干预的B-LNCAP细胞作为空白组.应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对比卡鲁胺的敏感性, 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β-catenin和AR蛋白表达水平,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myc、cyclin D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LNCAP细胞中PLCε、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LNCAP细胞 (P值均<0.05), B-LNCAP细胞对比卡鲁胺的耐药系数为132.87, 成功构建前列腺癌耐药细胞B-LNCAP.LV-shPLCε/B-LNCAP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均弱于空白组和LV-NC/B-LNCAP组 (P值均<0.01), 比卡鲁胺对LV-shPLCε/B-LNCA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值均低于空白组和LV-NC/B-LNCAP组 (P值均<0.05), LV-shPLCε/B-LNCAP细胞核中β-catenin和A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和LV-NC/B-LNCAP组 (P值均<0.01), LVshPLCε/B-LNCAP细胞中c-myc、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LV-NC/B-LNCAP组 (P值均<0.01);AZD2858处理的LVshPLCε/B-LNCAP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强于LV-shPLCε/B-LNCAP细胞 (P值均<0.05), 比卡鲁胺对AZD2858处理的LV-shPLCε/B-LNCAP细胞IC50值高于未处理的LV-shPLCε/B-LNCAP细胞 (P<0.05), AZD2858处理的LV-shPLCε/B-LNCAP细胞核中β-catenin和A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LV-shPLCε/B-LNCAP细胞 (P值均<0.05), AZD2858处理的LV-shPLCε/B-LNCAP细胞中c-myc、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LV-shPLCε/B-LNCAP细胞 (P值均<0.05) .结论:PLCε下调后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增强前列腺癌B-LNCAP细胞对比卡鲁胺的敏感性, 抑制前列腺癌B-LNCAP细胞的增殖.

    作者:李罗;范佳鑫;牛凌芳;范砚茹;高英英;张尧;罗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I3Kδ抑制剂促进CD8+T细胞在乳腺癌移植瘤中浸润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δ亚型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delta, PI3Kδ) 抑制剂PI-3065对免疫健全小鼠体内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并初步了解其不良反应.方法:对免疫健全的乳腺癌移植瘤小鼠给予大剂量PI-3065 (75 mg/kg) 治疗, 观察小鼠内脏变化.调整剂量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 (18.75 mg/kg) 、高剂量组 (37.5 mg/kg) 和溶剂处理对照组, 每日灌胃给药, 每周测量肿瘤体积2次.HE染色法检测小鼠体内各实质脏器和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含量.CellTrace.Violet细胞增殖试剂盒和FCM法分别检测CD8+T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75 mg/kg PI-3065可造成小鼠肝脏肿大 (P<0.01) .调整PI-3065剂量后, 37.5 mg/kg剂量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P<0.05), 而小鼠饮食、精神、活动、排泄和体质量 (P>0.05) 无明显变化, 各脏器组织均未发现明显病变, 而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水平明显上调 (P<0.01) .PI-3065不影响CD8+T细胞增殖 (P>0.05), 但可以下调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 (programmed death-1, PD-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3, TIM-3) 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3, LAG-3) 的表达 (P值均<0.05), 抑制CD8+T细胞衰竭.结论:大剂量PI-3065会造成肝脏肿大, 而适当剂量的PI-3065处理可抑制小鼠体内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与抑制CD8+T细胞衰竭并上调肿瘤中CD8+T细胞浸润水平有关.

    作者:李华;王益;石必枝;李宗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联合沉默HER2和TFF3基因表达抑制胃癌NCI-N8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 :探讨沉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 2) 基因对人胃癌NCI-N87细胞中三叶因子3 (trefoil factor 3, TFF3) 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联合抑制HER2和TFF3表达对NCI-N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CCLE (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 数据库获取38株不同胃癌细胞株中HER2与TFF3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脂质体法将特异性针对HER 2基因的siRNA以及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人胃癌NCI-N87细胞中,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HER2-siRNA和HER2过表达质粒后NCI-N87细胞中HE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以及TFF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单独以及联合转染HER2-siRNA和TFF3-siRNA对NCI-N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38种不同胃癌细胞株中HER2和TFF3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 (γ=-0.24, P=0.049);转染HER2-siRNA后,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NCI-N87细胞中HE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 (P值均<0.05), 而TFF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之出现上调 (P值均<0.05);转染HER 2基因过表达质粒后, NCI-N87细胞中HE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 (P值均<0.05), TFF3 mRNA和蛋白水平则呈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联合转染HER2-siRNA和TFF3-siRNA较单独转染HER2-siRNA或TFF3-siRNA能更显著地抑制NCI-N8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P值均<0.05) .结论:HER2与TFF3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沉默HER 2基因表达能诱导NCI-N87细胞中TFF3表达水平上调;联合拮抗HER2和TFF3的表达能够协同抑制NCI-N8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作者:顾建春;陶双芬;李小平;郑磊贞;王雅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长效干扰素 (interferon, INF) 聚乙二醇-INF-α (pegylated IFN-α, PEG-IFN-α) 治疗JAK 2V 617F基因突变阳性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MPN) 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例分别接受6个月以上PEG-IFN-α (38例) (PEG-IFN-α组) 或IFN-α (47例) (IFN-α组) 治疗的JAK 2V 617F基因突变阳性MPN患者[45例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PV), 40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ssential thrombocytosis, ET) ]的临床资料, 并比较2种IFN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PEG-IFN-α组PV患者及ET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分别为60.0%、90.0%和61.1%、88.9%, 均明显高于IFN-α组的40.0%、72.0%和40.9%、63.6% (P值均<0.05);PEG-IFN-α组PV和ET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5.0%和94.4%, 明显高于IFN-α组的68.0%和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PEG-IFN-α较IFN-α在改善PV及ET患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如瘙痒、红斑性肢痛及肢端感觉异常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P值均<0.05) .此外, PEG-IFN-α组PV及ET患者的血液学 (1~2级) 及非血液学 (流感样症状1~2级) 不良反应较IFN-α组PV及ET患者明显更多 (P值均<0.05), 但减药、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多数患者可耐受.结论:长效干扰素PEG-IFN-α可能是JAK 2V 617F基因突变阳性的ET和PV患者的有效治疗用药, 可使其获得较好临床缓解及无进展生存.

    作者:丁莉;邢宏运;韩丽英;李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PD-1) 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 PD-L1) 免疫治疗ⅢB/Ⅳ期及复发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 对PD-1/PD-L1免疫治疗ⅢB/Ⅳ期及复发进展期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及与患者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水平、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及K-ras突变状态间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4 207例ⅢB/Ⅳ期及复发进展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PD-1/PD-L1免疫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RR) =1.30, 95%可信区间 (condence interval, CI) :1.02~1.67, P=0.04]、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风险比 (hazard ratio, HR) =0.83, 95%CI:0.72~0.97, P=0.02]和总生存期 (overall survival, OS) (HR=0.72, 95%CI:0.66~0.78, P<0.000 01) 均高于或长于化疗组.亚组分析结果表明, 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水平大于50% (HR=0.58, 95%CI:0.44~0.76, P=0.000 1) 、有吸烟史 (HR=0.72, 95%CI:0.58~0.88, P=0.001) 、EGFR野生型 (HR=0.67, 95%CI:0.60~0.75, P<0.001) 及K-ras突变型 (HR=0.65, 95%CI:0.43~0.97, P=0.03) 患者免疫治疗更能延长OS.免疫治疗组总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化疗组 (RR=0.80, 95%CI:0.76~0.85, P<0.000 01) .结论:PD-1/PD-L1免疫治疗ⅢB/Ⅳ期及复发进展期NSCLC患者较化疗有更好的疗效, 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水平高、有吸烟史、EGFR野生型及K-ras突变型患者更能在免疫治疗中生存获益.

    作者:陈丽君;赵鹏;曹科;金龙;许瑞敏;唐雪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靶向MAPK信号通路的晚期黑素瘤治疗现状及展望

    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既往针对黑素瘤, 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而单纯化疗的疗效有限, 持续缓解时间较短.在精准医疗时代, 随着对黑素瘤分子层面的不断认识, 一些导致黑素瘤发生的基因和信号通路逐渐被阐明.其中, 在晚期黑素瘤中, 针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信号通路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临床研究证实, B型迅速加速性纤维肉瘤 (B-type rapidly accelerated brosarcoma, BRAF) 基因、成神经细胞瘤大鼠肉瘤 (neuroblastoma rat sarcoma, NRAS) 基因、MAPK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 (MAP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MEK) 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 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 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PDL-1) 的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 虽然终会出现耐药, 但是他们联合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这为治疗晚期黑素瘤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尹起亮;于莹莹;吴荻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转录因子FOXA1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A1 (foxhead box A1, FOXA1) 通过与染色体结合释放出DNA结合位点, 对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进行调控.研究发现, FOXA1在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 AR) 相关通路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FOXA1参与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PCa) 的发生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 和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转化 (neuroendocrine di erentiation, NED) 过程, 并且其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有关.本文对FOXA1在PC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FOXA1在PCa发展中的作用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侯定坤;王丽丽;李鑫;汪浩;徐子寒;董世强;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胃癌的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

    胃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准确分类是胃癌诊断、治疗和判定预后的必要条件.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的发展, 胃癌基因组特征、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组学等有关信息被全面了解, 从分子水平重新认识胃癌.现有的胃癌分子分型可归类为新加坡基因分型、癌症和肿瘤基因组谱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和亚洲癌症基因组织 (Asian Cancer Research Group, ACRG) 等分型.然而, 分子分型指导精准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很有限, 实现分子分型的临床应用来实现胃癌的精准分子治疗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对胃癌的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洪靖;刘爱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