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影响因子:1.65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3
  • 全年订价:4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 中医学
中国针灸杂志   2002年7期文献
  • 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目的: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0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结果: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1.7%.治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55.6%,有明显的差别(P<0.01).结论:面神经变性程度在周围性面瘫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胜;王广思;董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电针、生脉、管通对脑血栓患者低血压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对脑血栓患者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脑血栓病人伴低血压者68例,由CT或MRI确诊,排除心排血量不足、血容量不足所致低血压及基础血压偏低者,观察电针、静滴生脉、口服管通对血压的作用及对脑血栓的疗效.结果:病程第7日血压开始明显回升,第14日达高峰,以生脉组为显著;病程第28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以电针组效果好.结论:电针及生脉疗法对血压的提升有较好疗效;电针对脑血栓病人的预后优于生脉组.

    作者:刘海荣;潘为兰;刘庆;周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针灸、中药、西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30例随机分组,针灸组52例,中药组46例,西药组32例,分别治疗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有效率90.38%,中药组有效率80.43%,西药组有效率7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灸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作者:杨明昌;毛敬烈;余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50例,并随机设头针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0.0%,透穴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顺;蔡玉颖;胡丙成;周振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穴位贴敷加穴位注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穴位注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穴位贴敷加穴位注射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宣丽华;徐福;张舒雁;骆方;龚秀杭;徐勇刚;莫晓枫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神志、语言、运动功能及预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丁晶;董国丰;宋英轩;刘桂双;吴迪;许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透穴为主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透穴为主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透穴电针组87例,西药颅痛定组61例,经治疗45天后,停止2个月再观察疗效进行对照.结果:透穴电针组总有效率71.3%,对照组42.6%,二者疗效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2.12,P<0.01).结论:透穴电针法对无先兆偏头痛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老锦雄;赖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方法:将96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治疗采用芒针深刺大肠俞为主,对照组40例按常规操作针刺大肠俞等穴.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两组比较,愈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深刺大肠俞为主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娄必丹;黄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头针滞针法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佳针法.方法:采用头针滞针刺法加体针(治疗组)治疗小儿脑瘫150例,同时设头针常规刺法加体针(对照组)70例以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智商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滞针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明显.

    作者:米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剪刺龈交穴治疗内痔30例临床研究

    目的:验证刺激龈交穴治疗内痔的疗效.方法:64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剪刺龈交穴治疗组30例,局部注射消痔灵对照组34例,分别于治疗1次后的第3、第7、第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6.7%,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率32.4%,总有效率亦为100.0%,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剪刺龈交穴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内痔的新方法.

    作者:李素荷;林凯玲;王倩;陆智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音频治疗肠粘连27例

    自1989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音频治疗机治疗腹部手术后遗症肠粘连,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27例患者中,男19例,女8例;年龄小8岁,大67岁;病程短7天,长2月.其中阑尾炎切除术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3例,脾破裂修补术2例,肠坏死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术2例,外伤2例.

    作者:刘学军;王树高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腕踝针为主治疗耳鸣62例

    取穴:腕踝针上1区(在小指侧的尺骨缘和尺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横指),上4区(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腕横纹上2横指),体穴取风池、率谷、听宫、听会.

    作者:李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192例

    1.临床资料192例偏头痛患者,均为我院2000年1月~12月的门诊病例,男83例,女109例;年龄小10岁,大60岁;病程短7天,长30年.诊断标准:(1)具有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偏于-侧,再遇紧张或风寒刺激而诱发;(2)脑电图及CT检查均无异常改变.

    作者:温彦考;赵国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颈臂穴注药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周炎50例报道

    粘连性肩周炎是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大多采用局部封闭、局部针刺及局部理疗等方法治疗,虽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长,治疗次数多且总体疗效不满意.近年来,笔者采用颈臂穴注射药物为主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明;李生棣;蔡志梅;李青梅;邱军年;辛怀礼;卢玉花;阚春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电针内关、足三里为主治疗呃逆42例

    呃逆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损所导致的胃气上逆而形成的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笔者从1993年共收治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冬松;张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高压氧配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笔者在临床中选取针刺颈部3穴配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治疗3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小30岁,大60岁;病程短半年,长12年,平均5年半.

    作者:宋华英;刘建军;赵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温针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以腹胀、腹痛、腹泻反复发作,迁延数月甚至几十年的一种疾病.多因情志失调、脏腑虚弱而致,可归入慢性泄泻.现在有人称之为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进而分属于肠道激惹综合征,其发病机理尚未有统一的认识.笔者用温针加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该病有很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作者:施孝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核酪注射液咳喘点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哮喘

    笔者自1994年以来应用小剂量核酪针剂于咳喘点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哮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哮喘的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治疗组42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87例,女141例;年龄小46天,大3岁;病程短1天,长8天.

    作者:谢泓;张永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刺治疗感染性疾病31例

    杨信,现年80岁,20世纪60年代从北京护国寺中医门诊部集体下放到甘肃环县医院工作.限于当时当地的医疗条件和自然环境较差,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自创浅刺手法试治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因年迈多病为了不让治疗经验失传,口授于吾,详以录之.经10年的临床反复应用,对一些乳腺炎、毛囊炎、痈、疖等感染性疾病疗效甚佳,特简要介绍其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左智杰;杨信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案

    王×,男,72岁,1995年1月5日因双耳失聪来我科就诊.病史:10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耳鸣,继而双侧耳鸣,渐至听力下降,进行性加重.近2年来在借助助听器的情况下仅有微弱听力,心烦易怒,余无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经耳鼻喉科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曾经多方治疗无好转.中医辨证:肝胆火旺,耳脉闭塞.

    作者:舒荣;吴耀;熊俊青;罗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辨证施治针灸验案二则

    案1:厥阴腰痛林××,女,64岁,家庭主妇.病史:当天午睡起床时一闪即感腰部剧痛,俯仰转侧不能,用车送来余处求诊,扶持下行动艰难,痛苦貌,腰背驼起如覆着一只锅子样.余初以为是先天驼背,询之方知是闪腰疼痛后所致,但局部无压痛.自诉30多年来常发腰痛,而腰痛后引起驼背状亦有10余年,每年要发作1~2次,常在疲乏时只要一轻度扭转动作即可诱发,发则背驼无法活动,请医针治常需10多天才渐得缓解,月余平复.

    作者:黄文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少女遗尿症案

    刘×,女,17岁,高中一年级学生,初诊日期:1998年8月7目.主诉:患遗尿症13年.从4岁起因着凉,夜间不自觉尿床,每逢劳累、饮水过多、月经来潮前后即发作,尤其外出活动时精神紧张,不敢睡觉,一旦睡着即梦中排尿.虽经中西医服药治疗,一直未能治愈.

    作者:滕殿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哑门穴针刺深度的研究

    目的:取得哑门穴针刺深度的安全范围.方法:取1120人MRI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分别测量体表哑门穴至寰、枢椎椎间硬脊膜及体表哑门穴至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上缘间的距离,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哑门穴安全针刺深度为:直刺时,男性<51.05±2.02 mm(1.53±0.06寸),女性<41.94±2.02 mm(1.26±0.06寸);向上斜刺时,男性<47.39±1.88 mm(1.42±0.06寸),女性<39.37±1.81 mm(1.18±0.05寸).

    作者:吕秀华;赵传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灸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肺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针灸及西医方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针灸治疗组及西药组治疗前后ET-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与西药组疗效相当.

    作者:胡智慧;蔡红;刘标;丁伟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cAMP与β-EP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梗塞模型,运用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前后血浆中cAMP和β-EP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造模后,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浆中β-EP含量则显著升高.针刺后能使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过低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过高的β-EP含量显著降低,并趋于正常值.结论:针刺可能通过升高血浆中过低的cAMP含量和降低异常升高的β-EP含量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吴绪平;冯异;刘又香;王亚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论练针

    综合近代和当代十多位著名针灸大师的有关练针的理论,将练针归纳为应把握的四个关键:练心意、练指力、练手法、练运气,并详细介绍练习的具体方法.倡导习针者重视练针,掌握娴熟实用的针刺手技.

    作者:邹海燕;王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脘穴位注射治疗呃逆

    自1997年1月~2001年9月以来,笔者用654-2针剂穴位注射中脘穴治疗呃逆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本组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小17岁,大63岁;病程短7天,长1年半.其中并发于脑卒中9例,并发于腹部手术9例,因食物所致2例,原因不明1例.

    作者:王强;吴瑞兰;孟芳;齐玉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巨刺曲泉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巨刺曲泉穴治疗本病3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本组30例中,男7例,女23例;年龄小26岁,大62岁;病程短20天,长3年.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曲泉穴(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健侧取穴.

    作者:王红娥;李运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毫米波中极穴位照射治疗痛经

    本组28例,年龄18~23岁,平均19.3岁;病程1~5年.经期3~7天,平均5天.疼痛程度评价,0度:无疼痛;I度(轻度):小腹疼痛轻微,能正常生活;Ⅱ度(中度):小腹阵发性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生活;Ⅲ度(重度):疼痛持续时间长,有时放射到其它部位,面色苍白,双手厥冷,伴呻吟,烦躁不安并服止痛药.本组28例患者均属中重度疼痛,治疗期间停止服用其它治疗药.

    作者:赵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三棱针挑刺身柱穴治疗痤疮96例

    本组9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小15岁,大38岁,20岁以下42例,21~30岁45例,31岁以上9例;病程短35天,长12年.其中未婚69例,已婚27例.取穴: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者:刘月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刺阳陵泉治疗肩痛30例

    肩痛是~种常见病,常因此上肢活动受限.笔者取阳陵泉治之,疗效尚属满意,现报告如下.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30岁8例,31~40岁12例,41~50岁8例,51~60岁2例;病程2个月~2年.外受风寒21例,扭挫伤9例.

    作者:王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灵台点治疗颈肩综合征25例

    颈肩综合征是颈椎病患者急性发作时,同时伴有肩关节周围及三角肌下缘、斜方肌剧烈酸痛的一组综合症候群.笔者1997年8月~2001年8月针刺灵台点配颈肩部推拿之法施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栋;孔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

    <针灸甲乙经>(下面简称<甲乙经>)中多为单穴处方,文中从腧穴的发现形式、配穴理论的发展及实用性分析了单穴处方存在的主、客观原因;病变部位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是<甲乙经>中临证选穴的主要规律,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其理论根源是<内经>中已有记载的腧穴理论和经络理论;临床辨证分类细致,强调辨证选穴.

    作者:张胜春;赵京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络教学管见--与六版《经络学》商榷

    对六版<经络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经络的各种概念均应严谨,不可或缺;经络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应完整;经络循行及病候原文的注释、译文对正确理解经络理论作用重大,应力求准确,符合<内经>旨义;经络学内容繁多,应适当删减以适应教学改革;对经络分布对称、交会规律及足三阴内、外行合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侯书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