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报告[1],CA125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于体腔上皮细胞所表达,出生后消失,但在卵巢癌细胞中又重新出现的糖类抗原.
作者:叶惠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只能对初诊病人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进行区分,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检测对于多种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士军;谭维琴;刘满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拟通过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进行测定,探讨其联检在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寒超;李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解延边地区女性与男性甲亢比例,从2004年7月~2008年1月对来我院初诊的延边州内女性与男性甲亢病人进行了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善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使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血清β-HCG,对早期判断胚胎发育情况,为及早诊断异位妊娠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娟;蒋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延边地区女性甲亢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多数研究表明,甲亢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为了了解延边地区女性与男性甲亢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甲亢高发原因及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对本地区女性与男性甲亢患者进行了血清TGA、TMA测定.
作者:金善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增生性瘢痕是局部上皮化后组织继续增生的病理改变,以局部炎症增生,胶原沉积为特点.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瘢痕的过度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尚少见有增生性瘢痕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的报道.
作者:周俐;石光清;邱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对286例患者的胸腔积液CA19-9、CA125、CEA和SF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季晓鹏;田爱娟;张宏伟;周冬莉;于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虽已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由于生存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又缺乏科学的生活方式、加之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众多因素,导致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目前老年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作者:王卓;万鹤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定量免疫分析中,一个指标往往有多种检测方法,如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等,在试剂来源方面更是五花八门.于是,同一个指标不同检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在学术期刊中经常见到,其中多的是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作者:高云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愈来愈多的高脂血症患者不断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亚健康难题.有关高脂血症与甲状腺疾病的报道不多,我们对我院115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进行放射免疫分析,对比观察其FT3、FT3、TSH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炜;苏玉林;胡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通过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21-1(CYFRA21-1)三项标志物联检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远高于单项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季晓鹏;田爱娟;周冬莉;张宏伟;于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认为,Graves'病与自身免疫有关,Graves'病病人TG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阳性率>50%,部分病人呈强阳性,当病情缓解时效价下降,复发时又回升[1].
作者:郑玉明;程霞;栾兆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对资料完整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9-9、CA242和CE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这三项指标联检可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田爱娟;张宏伟;周冬莉;季晓鹏;郑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文献报道[1],IGF-Ⅰ是炎症和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细胞因子,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作为促进因子在肿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
作者:吕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对146例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患者测定了尿β2-m、α1-m、Alb、IgG、THP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大量的酒精不仅对肝脏功能有害而且是否对肾脏功能有损伤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香;金善姬;李钟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细胞多肽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32例肝癌、34例肝硬化患者及30名对照组人员的血清TGF-α、TGF-β1 TNF-α三项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 结果:肝癌患者组血清四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肝硬化组血清TGF-α、TGF-β1、VEGF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 结论:细胞多肽生长因子TGF-α、TGF-β1、VEGF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加速肿瘤细胞的生长.提示上述四项指标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朱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0Sr/90Y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 方法:用放射性核素90Sr/90Y治疗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通过治疗前后大尿流率(MFR)、膀胱残余尿(V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及前列腺体积等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放射性核素90Sr/90Y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无死亡病例;治疗后,患者大尿流率增加、膀胱残余尿下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下降,前列腺体积下降. 结论:核素90Sr/90Y放射性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简便易行,病人基本无痛苦,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对适用病人推广应用.
作者:陈寒超;李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肾脏疾病时血浆瘦素(leptin)和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76例不同肾脏疾病患者血清leptin及血浆NPY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血液透析前后血清leptin水平均增高显著(P<0.05;P<0.01;P<0.01).血浆NPY水平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血液透析前后显著增高(P<0.01;P<0.01).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血透前比较,血透后lepfin和NPY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和血液透析组leptin与NPY之间均呈正相关(r=0.68,t=3.62,P<0.01;r=0.58,t=4.02,P<0.01),其他各组间无相关性. 结论:慢性肾脏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高leptin、NPY血症;血液透析过程能增加leptin和NPY的清除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安洪英;梁堃;罗南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癌肿发生的关系. 方法:30例鼻咽癌患者及30名对照组人员血清CYFRA21-1.IL-2、IL-6、TNE-α及TGF-β含量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鼻咽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前血清上述5项指标中,除IL-2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外,其余4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均<0.01);治疗6个月后患者IL-2水平显著上升,CYFRA21-1水平显著下降,2指标均已恢复至正常人水平,统计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其它3项指标治疗6个月后水平均显著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 结论:血清5项指标水平的变化与鼻咽癌关系密切,其测定对该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帮助.
作者:陈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了恶性葡萄胎化疗前后血清TNF-α和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恶性葡萄胎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和EGF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 结果:恶性葡萄胎患者在化疗前血清TNF-α和E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化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恶性葡萄胎患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清TNG-α和EGF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陈晓超;周东霞;张力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了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联法对3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血清CEA、SCC和VE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 结果:手术前食管癌患者血清CEA、SCC和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6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CEA、SCC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业庭;李兴华;张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采用放射导向手术检测经99mTc-MIBI标记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30例,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胸内转移淋巴结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用放射导向手术探测肺内和纵隔淋巴结及切除的标本,术后对常规病理为阴性的淋巴结,即假阳性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然后计算及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放射导向手术探测淋巴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6.9%,准确率97.42%. 结论:放射导向手术比其他检测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低的漏诊率,能检测出微小的转移淋巴结,指导手术廓清的进行.
作者:卢敏;胡永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TSGF、CEA、CYFRA21-1和NSE水平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179例肺癌、48例肺良性病变和51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SGF、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 结果:在NSCLC中,37例Ⅰ-Ⅱ期鳞癌血清中TSGF、CEA和NSE水平与肺良性病变无明显差异(P均>0.05),32例Ⅰ~Ⅱ期腺癌血清中NSE也与肺良性病变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NSCLC和SCLC血清中TSGF、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增高,均与肺良性病变具有明显差异(P<0.05~0.01),从总体而言,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肺癌标志物水平也增高.51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SGF、CEA、CYFRA21-1和NSE水平分别为(64.1±14.8)U/ml,(3.51±1.1)ng/ml,(2.6±1.4)ng/ml和(5.1±3.6)ng/ml. 结论:肺癌的诊断中,以血清CY-FRA21-1测定为佳,其次为TSGF和CEA,差NSE,故肺癌标志物的联检是诊断肺癌的佳选择.
作者:孙启和;孙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T3、T4、rT3,、sTSH 水平,并与53例正常人作比较.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轻症组T3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P<0.05),重症组与正常组比较,T3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T4、rT3、sTSH测定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主要表现为T3降低,降低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提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当重视甲状腺激素的测定,以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
作者:周飞华;徐海峰;周润锁;孙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铁蛋白(SF)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78例PHC患者、46例良性肝病患者及45例正常人的血清AFP、AFU、SF进行同步检测分析. 结果:PHC组血清AFP、AFU、SF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肝病组(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联检阳性率为93.6%,较AFP、AFU、SF单项检测时有明显提高(P<0.05). 结论:肿瘤标志物AFP、AFU、SF对PH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提高诊断PHC的阳性诊断率.
作者:黄新次;刘青建;王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 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晓超;刘洪书;周东霞;张力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联检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硝酸银还原法检测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O)的患者和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组血清ET和NO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NO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HD患者血清ET与NO呈负相关(r=-0.237,P<0.01). 结论:血清ET和NO两项指标联检更有助于CHD的预测和诊断.
作者:戴丽萍;肖创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Fas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ELISA检测40例原发性肺癌标本及30例良性病变中sFas的表达情况. 结果:在不同病理类型中sFas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TNM分期中: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sFas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Ⅱ期与Ⅲ期表达差异不显著(P>O.05). 结论:sFas升高有利于肺癌逃避免疫攻击,有利于其浸润与转移.
作者:卢敏;许顺;胡永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通过测定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和30名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VEGF、NO和D-D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VEGF、NO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而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随着病情加重,VEGF、NO均显著降低,而D-D水平显著增高(P<0.05). 结论:EGF、NO和D-D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在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均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长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T)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B-CRP)的影响. 方法:62例接受PCI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A组,n=31)和10rag(B组,n=31)每日一次口服.于术前及术后24h、1周测定血清hs-CRP、MCP-1和IL-10水平.MCP-1、IL-10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 结果:①术后24h两组hs-CRP、MCP-1水平升高(P均<0.01);术后1周两组均低于术后24h(P均.<0.01),B组下降较A组更明显(P<0.05).②两组IL-10水平术后24h升高(P<0.05);术后1周进一步升高(P均<0.01),B组明显高于A组(P<0.01).③MCP-1/IL-10比值A组术后24h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两组均低于术前和术后24h(P<0.01),B组较A组下降更著(P<0.01).④血清hs-CRP、MCP-1水平和MCP-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负相关(P均<0.0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正相关(P<0.01). 结论:①ACS患者PCI术后24h血清Im-CRP、MCP-1、IL-10水平和MCP-1/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②术后1周血清hs-CRP、MCP-1水平和MCP-1/IL-10水平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以20mg组为著.③血清Im-CRP、MCP-1和MCP-I/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负相关,IL-10水平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正相关.
作者:郭晓华;马江伟;郑玉云;李俊萍;孙淑艳;刘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孕激素受体B(Prigesterone receptor B,PRB)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以了解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 方法:将子宫内膜癌标本41例,异常子宫内膜增生3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PR和PR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异常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用SPSS11.0软件包分别进行χ2检验. 结果:在正常、异常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中,PR、PRB阳性表达率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常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异常增生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PR和PRB的阳性表达率大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PR表达率随病理分级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P<0.05);PRB则无此变化. 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PR亚型(PRA和PRB)失调有关,并进一步推测这种比例失调可能是内膜癌早期发病原因.P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一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而与病人年龄、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提示PR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演进发展、预后因素相关,并可协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作者:冯文;盛修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矽肺患者血清和肺灌洗液中新喋呤水平,探讨其在矽肺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1例Ⅰ期、18例Ⅱ期、13例Ⅲ期矽肺患者和加例健康人的血清新喋呤水平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测了Ⅰ期和Ⅱ期患者肺灌洗液中的新喋呤含量. 结果:Ⅰ期、Ⅱ期和Ⅲ期矽肺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分别为11.11±1.17 nmol/L、11.3±1.07 nmol/L和12.91±1.28 n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19±0.83)nmol/L;Ⅲ期矽肺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高于期和Ⅱ期;Ⅱ期矽肺患者肺灌洗液中新喋呤水平为(30.50±4.21)nmoVL,显著高于Ⅰ期(21.98±2.65)n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新喋呤可能作为一项新的生化指标用于矽肺病损程度的判断.
作者:吴静;徐建;张映铭;王彩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应用. 方法:40例患儿入院时和治疗3d后分别检测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hs-CRP. 结果:以hs-CRP>5.0mg/L为阳性,WBC>11.0×109/L为阳性,手足口病患儿组hB-CRP阳性率为82.5%,WBC阳性率为45%,χ2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足口病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s-CRP和WBC均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0例患几经综合治疗后hs-CRP下降明显,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同期WBC变化无明显差异. 结论:hs-CRP是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敏感而非特异的指标,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判断疗效.
作者:陈国强;张玉霞;张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测定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卵巢癌患者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及36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同时用CLI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0.05),后两者血浆L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血浆LPA和血清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1%、74.2%和90.3%、71.4%. 结论:血浆LPA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升高,与血清CA125相比更具有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新的检测卵巢癌的标志物.
作者:王鹤;陈道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联检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sFas、sFasL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和ELLSA检测4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sFas、sFasL的含量,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 结果:①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sFas、sFasL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胃癌手术前血清CA19-9和sFas、sFas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手术成功后CA125和sFas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①sFas、sFasL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sFas、sFasL尤其是sFasL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与CA19-9联检,对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和复发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伍华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前、产前降低血清HBV-DNA含量水平,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意义. 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结果: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234例孕妇及配对新生儿血清HBV-DNA含量,婴儿HBV传播率为31.2%.乳汁排毒率32.9%.根据孕妇HBV-DNA测定值高低分组,其中,孕前治疗组62例;孕前未接受治疗孕中免疫阻断组97例;对照组75例.三组比较母婴传播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传播率依次为11.3%、29.9%及49.3%.三组间的乳汁排毒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排毒率依次为9.7%、29.9%及56.0%.分娩前HBV-DNA值<104cop-ies/ml的67例孕妇,其产婴儿未检测出HBV感染. 结论:孕妇于孕前抗病毒治疗(有效降低HBV携带量)及孕期通过HBIG免疫,可有效预防HBV宫内感染.
作者:张树仁;王文蓉;赵丽华;王晓萍;张德;任更朴;王克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A(CsA)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结果:正常组分别与中毒组、排异组之间血药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必须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实现个体化给药.
作者:王兰君;李国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病理变化.一般情况下,人类对自身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但当身体抗原变性、损伤、移位及免疫功能失调,免疫耐受破坏,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或障碍和免疫识别紊乱时,会对自身抗原产生抗体,即自身抗体,从而造成免疫性病理损伤或功能障碍,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葛文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疾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难以区分.本文通过对18例细菌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膜炎、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发现脑脊液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差异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海丽;张明智;吴树贵;吴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串联质谱技术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检验的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一次试验可检测数十种物质的优点.本文通过对近4年的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方法:美国CDC每年提供4批酰基肉碱质控干血滤纸片,酰基肉碱检测方法为取直径为3 mm的质控干血滤纸片放人96孔聚丙烯板,经含酰基肉碱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后,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分析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及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169个实验室的均值)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之间的差异. 结果:本实验室每次质控结果所有酰基肉碱均在美国CDC检测结果95%可信区间内,且每一批结果的临床评价与美国CDC质控临床评价完全一致.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与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比较,无显著差异,丙酰基肉碱差异显著(Z=-2.638,P<0.005),戊二酰基肉碱差异亦显著(Z=-2.482,P<0.005). 结论:本实验室酰基肉碱质控结果,达到美国CDC的质控要求,丙酰基肉碱检测值偏高,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增高,而戊二酰基肉碱检测值偏低,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降低.
作者:高晓岚;王瑜;韩连书;叶军;邱文娟;周建德;顾学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药物流产前后血清β-HCG变化程度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关系. 方法:检测药物流产前及药物流产后15d药流妇女的血清β-HCG水平,回顾性分析其变化情况与阴道出血时间的关系. 结果:药流后第15d血清β-HCG值中位数正常组、出血延长组与清宫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血清β-HCG改变率的差异更显著(P<0.001). 结论:血清β-HCG改变率不受个体β-HCG初始浓度影响,可预测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是否延长,从而早期判断预后,为尽早给予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孙丽;石波;倪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92例非糖尿病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52例,在常规治疗上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ROS)口服.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 结果:A组治疗前后脂联素水平(1.49±0.59ms/L vs 1.21±0.66mg/L,P>0.05)及胰岛素抵抗指数(1.44±0.51 vs 1.32±0.57,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4.56±0.51 vs -4.44±0.57,P>0.0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治疗前后比较,脂联素水平升高(0.89:±0.73=mg/L vs 2.52±1.37mg/L,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1.50±0.45 vs 0.99±0.35,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4.61±0.45 vs -4.10±0.46,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非糖尿病MS患者经口服ROS后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
作者:郑玉云;温慧华;陈丽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讨学龄前肥胖和非肥胖儿童的瘦素与内分泌激素水平. 方法:检测(3~6)?2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与61例非肥胖儿童的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睾酮(T)水平. 结果:肥胖儿童的leptin、IGF-Ⅰ.IGF-BP3、E2水平均显著高于各自非肥胖儿童组(P均<0.01).T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 结论: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leptin抵抗和内分泌代谢紊乱,检测leptin、IGF-Ⅰ、IGF-BP3、E2、T对单纯性肥胖症的早期干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佳玲;宋媛;杜香;汪宪平;杨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性激素、血脂分析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生化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了75例冠心病和88例正常对照组中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性激素(sex hormones,estrodial,E2;testosterone,T)水平. 结果:75例冠心病患者较之8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C、TG、LDL-C显著增高,而HDL-C明显降低;而30例女性冠心病患者较之36例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E2明显降低,45例男性冠心病患者较之52例男性正常对照组血清T明显降低. 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分析与冠心病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如及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福娟;沈爱荣;杨永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9-9及CA72-4联检在胃癌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36例正常对照组、42例良性胃病、55例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的含量,并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三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监测随防. 结果: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患者治疗后三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及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者联检的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P<0.01). 结论:血清CEA、CA19-9、CA72-4联检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疗效观察及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继广;蔡庆岭;任更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冠心病是指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后的患者.
作者:林艳丽;王自正;立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CF-β1)水平的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方法:应用酶联法(ELISA)测定了6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的变化,生化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1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与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r=0.4185、0.5937,P<0.01). 结论:检测血清TGF-β1水平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指标之一,可用于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评价预后.
作者:刘书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KH)是一种下丘脑分泌的含10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1971年由Schally和Gullemin首先于猪的下丘脑分离并提纯.
作者:张中书;姚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夏加琴;胡成伍;吴家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一直以来,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有关肿瘤发病机制、治疗靶标的研究也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自1919年Notch基因在对果蝇的研究中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构成性活化与多种组织的肿瘤形成有关.
作者:刘继辉;杨小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促胃液素(gastrin,GAS)旧称胃泌素,是英国学者Edlkine于1905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自促胃液素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建立后,促胃液素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促胃液素在消化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超;何云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防治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 方法:100只胃十二指肠混合反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西沙必利)和半夏泻心汤组(BX);观察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胃液和十二指肠液的胃酸和胆汁酸的含量:放免法观察大鼠食管黏膜和血浆CGRP的含量. 结果:半夏泻心汤可使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的炎症、鳞状上皮增生和固有层延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胃酸含量明显减少,食管下端pH值显著升高;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食管黏膜中的CGRP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中的CGRP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半夏泻心汤组食管黏膜中的CGRP含量明显增高. 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降低食管炎大鼠胃酸分泌,调节体内CGBP的合成和分泌来保护食管黏膜.
作者:刘晓霓;金秀东;李月珍;刘桂莲;孙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检验医学的发展使许多新理论与新概念应运而生,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就是其中之一.POCT也称床旁检测,是指采用条、卡或可携带式分析仪器,对患者标本进行即时检测,并具有操作简便和能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检测方式.
作者:陈晓东;周旭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