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的慢性化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为了解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如何,我们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CD4、CD8、CD4和CD8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进行了测定.
作者:蔡洁;刘源;韩亚萍;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身体的其它部位,在育龄期妇女发生率为10%~15%,其病因复杂,难以根治,容易复发,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于内异症的发病原因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内异症的形成和发展与免疫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行腹腔镜手术并联合用药治疗的36例内异症患者术前腹腔液及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的IL-6、IL-8、TNF-α水平的检测,进一步探讨其与内异症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花;陈颖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STR2与Her-2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8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2与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2阳性表达率为77.5%(62/80),Her-2阳性表达率为46.3%(37/80),Her-2与SSTR2同时表达阳性率为31.3%(25/80).SSTR2与Her-2两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SSTR2的表达与年龄(P>0.05),月经状态(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与不同肿瘤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均<0.05).Her-2的表达与年龄(P>0.05),月经状态(p>0.05)无关;与肿瘤大小,不同肿瘤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2阳性表达率为77.5%,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SSTR2与Her-2两者表达有相关性,因此生长抑素显像技术有助于提示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表达情况,联合检测Her-2与SSTR2对乳腺癌临床诊断、分期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董筱莉;俞杨;王自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低分子蛋白.其尿浓度可反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特点.本文对68例慢性肾盂肾炎做尿RBP检测,并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相比较,以评估尿RBP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佳磊;徐冬新;张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上常用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定性结果或单一抗原定量结果来判断有无乙肝感染及传染性的大小,而用这一方法来分析其与肝损伤的关系,经常得不到较好相关性结果,本文通过同时测定乙肝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乙肝病毒DNA定量(HBV-DNA)结果及其相关关系,以判断肝脏损害的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好的监测指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在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患有慢性前列腺炎(CP)的男性不育患者前列腺液(EPS)、血清、精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及血清和精浆中抗精子抗体(AsAb)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30例正常生育者进行前列腺液(EPS)常规、精液主要参数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PS、血清、精浆中IL-2、IL-6、TNF-α及血清AsAb,采用免疫珠试验(IBT)法检测精浆AsAb,分析三种细胞因子与AsAb的产生、男性不育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伴有CP不育患者的EPS、精浆中细胞因子(IL-2、TNF-α、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同时AsAb的阳性率也高于正常对照(P<0.05);不育组中精浆AsAb 阳性组的精子活率、a+b级精子百分率均明显低于精浆AsAb 阴性组(P<0.05),精浆AsAb阳性组精浆中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精浆AsAb 阴性组(P<0.05),精浆TNF-α与血清AsAb阳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2,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自EPS中的细胞因子对精液主要参数有影响, 并与血清及精浆中AsAb的产生有关,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国宗;曾宏翔;黄凌;高建平;林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生长抑素(SS)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道,研究发现,SS能影响细胞的增殖能力[1,2],促使我们探讨外源性SS可否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方法.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本文旨在观察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SS对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宝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通过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并与肺部良性疾病组相比较,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可行性.方法:在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德赛公司试剂,以免疫透射比浊法,采用二点终点法,主波长560nm,副波长700nm,温度37℃,六点校准.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50~960)IU/ml,日内不精密度1.02%~2.56%,日间不精密度1.24%~5.61%,检测低限为12.7IU/ml,回收率为93.2%~102.5%,免疫透射比浊法(Y)与贝克曼I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免疫散射比浊法(X)比较:Y=0.959X+4.623.决定系数(r2 )=0.9883.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简便、灵敏、试剂稳定,适合一般医院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自动化分析.
作者:卢琦;鲍盛杰;谭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HBsAg与抗-HBs定量同为阳性在临床上为少见模式,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中[1],又缺乏HBsAg与抗-HBs定量同为阳性的模式,并加以说明.单抗-HBc定量阳性在临床上也为少见模式,病人一旦受感染,难消失的就是单抗-HBc阳性.作者发现单抗-HBc定量阳性与患者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特别是50岁前和50岁后的患者单抗-HBc定量阳性的结果是存在一些不同的.于是,作者根据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同道探讨.
作者:陈俊;傅爱清;朱秋萍;余斐斐;俞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常见模式间的关系及其检测的重要性,本文对250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前S1抗原、两对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凤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调查显示,全球有2.5亿人罹患过过敏性疾病,总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0%,儿童显著高于成人,在逐年上升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中,除了遗传因素以外,空气、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等正越来越成为主要原因,通过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在治疗、预防和减少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郑辉;陈锂;马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pen neural tube defect, NTDs)、18三体综合征(Trisomy 18 syndrome,Trisomy18)是一组高发的严重先天畸形,也是围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尽早筛查出此类胎儿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及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通过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水平筛查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缺陷,对优生优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辉;马惠珍;陈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和胆碱脂酶(CHE)的测定对肝炎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临床价值,CRP对肝炎后肝硬化感染的预测.方法:用散射比浊法检测 101例肝炎后肝硬化血清CRP水平、用速率法测定CHE活性,正常对照40名.结果:各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感染组和无感染组CRP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CHE活性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积分增高而降低.结论:CRP和CHE的测定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可用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肝硬化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齐子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体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检测肿瘤标志物往往习惯用血清标本,本文除了用血清标本外,同时测定其浆膜腔积液中CEA浓度,并与其脱落细胞学进行了相关性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水;祁立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广谱的恶性肿瘤抗原标记物,目前已广泛用于恶性实体瘤的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重要的细胞因子[2].目前,国内尚少见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和血浆VEGF联检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永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对通过细菌学、纤支镜、经皮肺活检、抗炎等方式明确诊断的肺部异影病人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对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意义作出评价.
作者:焦小玲;郝玲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引起,梅毒患者为本病唯一传染源,苍白螺旋体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如生殖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病变几乎累及全身各个脏器.目前我国梅毒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梅毒在性传播疾病中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梅毒螺旋体在人群中的感染日益增多,老年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比率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国内少有报道,为了了解老年梅毒患者的感染情况,我们对老年梅毒患者进行了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平;刘志华;赵业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癌周淋巴结转移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4例食管癌癌周淋巴结转移进行了检测,并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还对不同方法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 结果:采用FCM法检测癌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组织病理学检测法,分别为87.5%和57.8%(P<0.05),食管癌中心灶与癌周LNM灶D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癌周淋巴结LNM(-)→半数LNM(+)→全部LNM(+)病例,两种方法检测LNM灶的DI、SPF和PI值均逐渐增高;随着癌周LNM(+)检出率增加,无论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测,还是FCM检测,患者临床分期数、病理分级数、肿瘤直径均逐渐增大,患者生存期逐渐降低.结论:采用FCM法检测食管癌周淋巴结转移情况,不仅可以提高LNM(+)检出率,而且其检测结果和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均比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更为密切.如果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更能进一步提高癌周淋巴结(+)检出率.
作者:杨宝中;王书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利用针对人端粒酶RNA(hTR)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和正义寡核苷酸(NODN) 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比较ASODN和NODN作用后细胞培养液蛋白的变化.方法:利用SELDI技术检测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对照组为未加任何处理因素的SGC7901细胞.结果:SELDI 技术检测发现,ASODN 作用组有31个差异蛋白分子低表达,10个差异蛋白分子高表达.NODN 作用组有25个差异蛋白分子低表达,16个差异蛋白分子高表达.所有差异蛋白分子量均<10000KDa.ASODN作用组中有6个低表达蛋白在NODN作用组高表达,分子量分别为4180.7KDa、4825KDa 、7925.2KDa、8138KDa、8605.1KDa、8935.3KDa.结论:ASODN 和NODN 作用SGC7901细胞后细胞培养液中所表达的差异蛋白十分相似.
作者:刘池波;潘春琴;蔡艳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在原发性和复发性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对于耳、鼻、咽喉区域肿瘤中对病程和疗效的监测有很大的临床意义.SCC的常用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免疫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各种方法的正常人群参考值有所不同.随着化学发光法的日益推广,SCC的临床应用日渐受到重视.我们应用美国Abbott公司i2000型化学发光仪测定了1229例正常人的SCC值,旨在建立化学发光法检测的正常人群参考值,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陈松劲;张田新;沈宇泓;邵平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三位,癌细胞的侵袭生长及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可靠的指标用于胃癌的诊断、病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1].本文对62例胃癌患者血清OP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拟探讨其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锦华;胡绍碧;孙钧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肾病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测定了3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RBC-ICR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RBC-C3bR,SOD,GSH-PX水平则<正常(P<0.01),相关分析显示:RBC-C3b花环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4786,P<0.01),RBC-ICR与MDA呈正相关(r=0.6702,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降低与活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王锦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献血者献血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0例献血者进行了献血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测定.结果:献血后外周血中RBC-C3b、CD3、CD4、CD8水平均显著性提高(P<0.01).CD4/CD8比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能增强献血者红细胞的C3b水平,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使机体进入新的免疫平衡状态.
作者:李克勤;吕海军;何浩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用金标法检测有反复自然流产史患者245例(流产组)、原发或继发不孕患者164例(不孕组)及正常妇女40例(对照组)血清中的AsAb.结果:不孕组AsAb总阳性率52.44%,流产组总阳性率48.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与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龚华;曾品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通过对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检测,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研究常有报道[1],而作为急性肝病研究的报道较少,为了探讨该组血清学指标在急性肝病之一的戊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6例戊型肝炎患者联检了HA、LN、PCⅢ、Ⅳ-C,并与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以便阐明其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惠姣;胡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对232例肺癌患者血清CA19-9、CA125和CA15-3进行检测,以探讨这三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崔铁军;季晓鹏;张宏伟;周冬莉;田爱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各型病毒性肝炎在慢性转化时,都会发生纤维组织的增生(肝纤维化),随着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终将导致肝硬化,但如果进行早期相应的逆转治疗,可使纤维化程度减轻消失.本文通过检测30例正常健康人和76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LN、PCⅢ、Ⅳ-C的浓度,旨在探讨它们对早期预防、早期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张爱民;张桂芬;王世钰;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对68例乳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血清CA15-3和CEA联检可作为乳癌患者术后随访的主要监测指标,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光明;曲明阳;李方华;黎玉国;崔铁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对62例肝癌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CA125)、糖类抗原CA242(CA242)、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CA19-9)等五项指标进行联检,结果显示联检很大程度提高了肝癌的诊断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光明;崔铁军;曲明阳;黎玉国;李方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环孢素A(CS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异体排斥反应,但由于CSA有效阈值窄,用量过少,不足以抑制排斥反应,用量过多,又会产生严重的肝肾毒性反应,因此移植术后监测CSA血药浓度至关重要[1].由于血药浓度监测方法不统一,监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对服用CSA的肾移植术后患者209例,同时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豹;刘杰;刘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对我科近十年来324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的血清CA72-4、CA242及CEA的检测资料进行复习总结,以探讨它们血清含量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光明;李方华;曲明阳;黎玉国;崔铁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对104例卵巢癌病人的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糖类抗原CA15-3(CA15-3)和糖类抗原CA242(CA242)等五项指标进行联检,结果提示联检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崔铁军;季晓鹏;田爱娟;宋华;李会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神经肽Y(NPY)起源于颈内神经节,是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神经多肽,它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多种外围组织和器官;内皮素 -1(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强烈持久的缩血管物质,是迄今所知体内强的血管收缩物质,神经系统组织中其含量较为丰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体内强的舒血管活性多肽,它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对91例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和3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NPY、CGRP及ET-1进行检测,探讨血浆NPY、CGRP及ET-1水平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鸿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选择了106例乳癌术后骨转移患者,回顾其病程以及治疗前、中、后血清CA15-3的水平,发现骨转移时血清CA15-3水平明显增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季晓鹏;田爱娟;张宏伟;周冬莉;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leptin、FA和VitB12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急性心肌梗死17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leptin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FA和VitB1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经治疗一个月后血清leptin、FA和VitB12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leptin、FA和VitB12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疗效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薇薇;纪树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SCC-Ag联检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54例肺癌患者及35例肺良性病变(BLD)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的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含量(P<0.01),血清和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SCC-Ag联检阳性率分别可达83.33%和92.59%.结论: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NSE、CYFRA21-1、SCC-Ag联检可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在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卞宝祥;胡楠;吴风雷;杨成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4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IL-6和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后2周,除TNF-α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外,血清IL-6和IL-8水平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NF-α、IL-6和IL-8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其检测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与神经降压肽(N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测定了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浆NPY、NT的变化,3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NPY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NT低于对照组(P<0.01).卡维地洛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血浆NPY水平降低;NT水平升高.结论: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体内NPY、NT水平变化的影响,可能与其治疗作用有关.
作者:李倩;程光华;杨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NSE和血浆NP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了血清NSE和血浆NPY测定,并与30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NSE和血浆NPY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且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r=0.6021, P<0.01).结论:测定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NSE和血浆NPY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徐晓燕;胡岩;蔡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和脂蛋白(a )[Lipoprotein(a), LP(a)]测定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疗价值. 方法:对102例疑似冠心病(CHD)的男性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病组和非(CHD)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血清T和LP( a)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CHD患者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P<0.01),而血清LP(a)水平则显著高于非CHD组,两者之间呈负相关.结论:检测血清T和LP(a)对男性CHD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志红;曾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了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GM-CSF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P<0.01),经治疗三个月后则与正常儿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IL-6、IL-10和GM-CSF水平变化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秦文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在判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6例疑似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同时进行明胶颗粒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评估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7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双变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应用间接凝集试验法检测所得的血清MP抗体的滴度与MP感染患儿病情的关系.结果:明胶颗粒法和ELISA间接法在检测MP抗体中差异无显著性.374例MP感染患儿中,轻度MP感染175例(46.8%),中度感染104例(27.8%),重度感染95例(25.4%);MP抗体滴度180有140例(37.4%),滴度1160有78例(20.9%),滴度1320有58例(15.5%),滴度1640有29例(7.8%).滴度11 280有69例(18.4%),经统计学分析,血清MP抗体滴度与MP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9,P<0.01).结论:明胶颗粒法更能精确测定抗体滴度,敏感度高,操作简单,MP抗体滴度的测定有助于判断患儿的病情,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志刚;唐建英;周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状况的改变.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9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OD、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以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SOD、T-淋巴细胞CD4/CD8值低於正常儿组(P<0.05),经2周治疗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SOD、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了解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洁;周红;徐卫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膀胱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SE-cad、SF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生化法和酶免法对36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了血清SE-cad、SF和TSGF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手术前血清SE-cad、SF和TS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膀胱癌患者血清中SE-cad、SF和TSGF水平的变化对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继邦;秦文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测定,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在治疗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则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及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锦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4例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TNF-α和E2检测,并以35名正常女童为对照.结果: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E2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女童组(P<0.01),且E2水平与hs-CRP、TNF-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82、0.5784,P<0.01).结论:检测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儿血清hs-CRP、TNF-α和E2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薛洁;徐卫芹;刘洪书;周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小儿急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儿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晓燕;周红;李兴华;徐卫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脓毒症对小鼠肺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丙酮酸乙脂(Ethyl Pyruvate, EP)在脓毒症中对受损肺脏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匀浆液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丙酮酸(Pyruvate Acid)、乳酸(Lactic Acid)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 TAOC)等4种与自由基合成、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结果:腹腔内注射EP后,肺组织丙二醛、丙酮酸、乳酸及总抗氧化能力等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结果并非完全抑制或促进.血清leptin水平在EP保护后6h和12h较损伤组各相应时间点显著升高.结论:EP可能通过leptin发挥对脓毒症后受损肺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遆冬冬;邓子辉;薛辉;王录焕;林季;颜光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检血浆B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45例CHF患者,分别动态监测其血浆BNP、cTnI和CRP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浆BNP、cTnI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CHF程度、疗效、预后的评估有关(P<0.01).结论:血浆BNP、cTnI和CRP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对疗效观察和病情转归有实际的临床价值.
作者:伍华东;楼亚玲;王伟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了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PRC)前后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注PRC前后血清SF、FA和VitB12水平测定,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输注PRC前血清SF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FA、VitB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除SF水平与正常人比较仍有差异外(P<0.05),而FA和VitB12水平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注PRC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洪书;李兴华;李克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是指尿中白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这种微量的变化.为了使这一检测指标标准化,国际上采用白蛋白分泌率表示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健康人MAU在<20mg~30mg/24h(或<20μg~30μg/min)的范围内;MAU在(20~300)μg/24h时称其为MAU;MAU>300mg/24h时称其为大量白蛋白尿.MAU排出量增加是疾病早期的改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MAU是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管损伤的敏感指标.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MAU的测定,认为这项指标对早期治疗原发病、分析病程进展、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明;张德;李继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均很高,且就诊时大多已为晚期.因此加强肿瘤病因、病机及诊疗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疗效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液中IGFs水平升高,与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病呈明显正相关,IGFs的信号通路研究有望成为它在肿瘤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张薇;史良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甲状腺(thyroid gland)是人体大的具有重要作用的内分泌腺.它所合成、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TH)活性作用广泛,对机体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组织分化及成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
作者:李小平;何云南;胡庆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晚期肿瘤80%会出现骨转移,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为常见[1].同其它影像学方法(如X线、CT、MRI等)相比,99mTc-MDP骨显像具有早期诊断、一次性全身骨骼成像及灵敏度高的特性, 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简便、无创和安全的显像技术.
作者:杨宁;王怀全;左书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ic project,HGP)的完成,人们将研究热点更多地转向了对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蛋白质的研究.
作者:陈晋广;杨志波;朱明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动物的先天性免疫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来实现的.TOLL样受体和NOD(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zation domain, NOD)蛋白是代表哺乳类动物两类典型的模式识别受体.其中NOD蛋白是一种胞浆内的模式识别受体,其家族主要代表成员为NOD1和NOD2.TOLL样受体是胞膜内受体.均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现就NOD2蛋白与抗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其宏;芮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首先由Crook等[1]发现,是一类新的独立于B型淋巴瘤细胞因子2(Bcl-2)家族的抗凋亡蛋白.细胞凋亡是由多种因子介导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对机体或组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衰老死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凋亡抑制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凋亡通路的紊乱、促进凋亡因子的抑制、凋亡抑制因子过表达以及凋亡基因的表达失控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且,凋亡紊乱还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如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Liv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可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作者:张晓懿;马云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抗疲方对大强度训练大鼠血清睾酮(T)和皮质醇(Cortisol)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Wistar大鼠,通过大强度训练模型,训练结束后测定其血清T和Cortisol.结果:大强度训练可使大鼠血清T下降,Cortisol水平上升,T/C值下降,说明大强度运动已造成大鼠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紊乱,使大鼠体内的分解代谢持续加强.在服用抗疲方后,大鼠血清T水平与安静组相比明显增高,T/C值也明显增高,同时,血清Cortisol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抗疲方可以促进大鼠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改善大鼠机体疲劳状态,并且可以促进其合成代谢增强.
作者:董玲;司绪岚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