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906
  • 国内刊号:31-1666/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3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特种医学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高压氧早期治疗地震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早期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地震伤员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按数字表法随机将32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4例).采用脊髓损伤ASIA2000分级法对2组患者术后2d内及HBO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分级评分,比较HBO和常规治疗后ASIA分级评分的变化.结果 (1)2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ASIA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自的感觉和运动平面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O组治疗后的感觉(169.50±6.74)和运动(77.78±5.25)平面评分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评分(分别为162.00±7.43和70.86±4.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损伤分级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早期治疗对脊髓损伤地震伤员具有明显疗效,有助于患者感觉和运动平面的恢复.

    作者:吴帆;周凯;何春阳;呼永河;付西;谭宇佼;武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醛亚急性吸入暴露对大鼠肺组织损伤效应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醛亚急性吸入暴露对大鼠肺组织损伤及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3只(中科院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160±10)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6只)、甲醛亚急性吸入暴露组(暴露组,7只).正常对照组在普通室内环境中饲养28 d;暴露组采用动态气溶胶染毒暴露系统,以舱内甲醛浓度(3.1 ±0.2)mg/m3为稳定暴露浓度,每天吸入2h,连续暴露28 d,第28天暴露后在普通室内环境中放置2h.然后将2组大鼠麻醉,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Tunnel原位显色法检测肺组织细胞损伤,ELISA方法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0)因子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PCR)方法检测暴露后大鼠肺组织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1α、IL-1β,以及CASP8凋亡调控因子(Cflar)、B淋巴细胞瘤因子-3(Bcl-3)、巨噬细胞胶原结构受体(Macro)、clara细胞分泌蛋白同源因子(Scgb1 a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形态学观察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水肿,肺组织内炎性细胞侵润明显,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暴露组大鼠血清促炎因子水平IL-1β、TNF-α分别为(212.2±108.7)、(375.7±103.9) pg/L,较对照组[(143.8±76.5)、(137.2±112.2)pg/L]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暴露组抗炎因子CC10水平[(65.2±46.3) pg/L]比对照组[(160.1±89.1) pg/L]明显下降(P<0.05);2组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hime-PCR检测结果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 甲醛亚急性吸入暴露28 d后,大鼠肺组织促炎因子表达、释放,抑制炎性修复因子表达,造成肺组织明显损伤、修复能力降低.

    作者:潘沪湘;陈双红;罗江华;陈茜;陶永华;袁海霞;徐雄利;任小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气压环境对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影响

    目的 在失事潜艇及加压舱内等高气压环境下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要求传感器具备高准确度、灵敏度和高响应速度.高压下常规二氧化碳传感器存在失效或响应失真的问题,只能在减压后间接检测.高压下二氧化碳实时检测,需要探索高气压环境对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影响规律.方法 选取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作为试验对象,对其元器件进行压力可靠性试验,并利用小型动物加压舱构建一个校准系统,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算实际气体浓度,对传感器高压下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环境静压力的升高,传感器输出电压总体表现出偏小趋势.这种偏差在压力大于20 m后表现得较为明显.结论 在浓度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电压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而出现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气体吸收率受压力影响改变而引起的.

    作者:闫硕;方以群;鲁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8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空腹血糖16.7 mmol/L以上的24只Goto-Kakizaki (GK)大鼠,根据血糖高低排序后采用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高压氧组,每组8只.对照组、模型组、高压氧组每天按5 ml/kg灌服纯净水,二甲双胍组按250 mg/kg灌服二甲双胍混悬液,高压氧组每天1次高压氧治疗.3周后,各组大鼠用异氟醚麻醉后取胰腺,部分组织制成电镜切片观察,部分组织制成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胰岛进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标记.结果 电镜观.察到模型组胰岛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脱颗粒、呈空泡状,高压氧组胰岛细胞线粒体病变较模型组病变轻.各组均有胰岛细胞凋亡发生,高压氧组凋亡指数(AI)为(1.57±0.33)%,caspase-3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IOD)为10.22 ±4.61,模型组AI和IOD值分别为(4.88±0.51)%和14.65 ±4.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AI为(1.16±0.31)%,IOD值为5.36 ±2.34]、二甲双胍组[AI为(1.72±0.14)%,IOD值为9.37 ±4.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可保护线粒体膜,减轻高血糖对线粒体的损伤,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凋亡和caspase-3抗原的表达,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邵贵强;聂文洁;曹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人氧舱内吸氧效果实时动态监测和临床观察

    目的 实时动态观察在多人氧舱内常压和高压氧治疗(HBOT)时观察对象使用不同吸氧装具的吸氧效果.方法 对30例观察对象在常压和0.22 MPa下,采用不同吸氧装具吸氧时,左前臂背侧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曲线变化进行连续全程监测.结果 (1)在常压及0.22 MPa下使用不用吸氧装具吸氧时,所有观察对象TcPO2曲线表现为上升阶段(吸氧开始后1~5 min上升到高值)、峰值平台期(从到达高峰值维持至开始减压)和下降阶段(从开始减压到停止吸氧后20 min),曲线上升下降完全与吸氧同步.(2)吸氧装具使用情况易引起TcPO2曲线变化.(3)入舱前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吸氧装具是保证TcPO2曲线正常的重要环节.结论 TcPO2曲线变化与吸氧同步,易受吸氧装具的使用情况影响;TcPO2曲线可作为实时动态监测多人氧舱内患者吸氧效果的客观指标.

    作者:龙颖;谭杰文;梅秀芳;卢瑜;汤军;涂超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部队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调研某部队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罗马Ⅲ标准订制表格,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解放军某部17 ~ 45岁2 357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有症状者进行结肠镜或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计算患病率.对患病相关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某部队符合罗马Ⅲ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为17.14%,分层研究表明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体质量指数的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某部队官兵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刘超群;崔立红;闫志辉;李超;王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舱内经皮氧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高压舱内不同吸氧方式对经皮氧分压(TcPO2)的影响.方法 应用QSG-1000B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经皮氧分压变化.结果 TcPO2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45 min达高,面罩吸氧组达(1 214±134)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罩吸氧组(气管切开)45 min达(1 304±269)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罩吸氧组(气管未切开)45 min达(1 382±80)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45 min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吸入空气5 min,55 min时测得的TcPO2较低,此后65 min和75 min又逐渐增高,3组TcPO2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舱内经皮氧分压监测对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光凯;吴镝;杨鹰;于涛;孙擎;王晓红;薛娟;徐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压氧对实验兔血管内皮素-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检测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暴露致脑血管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每日持续暴露于0.22 MPa HBO下60 min,连续3d;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RT-PCR)检测ET-1、eNOS mRNA在2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表达水平.结果 ET-1、eNOS mRNA在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有微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BO可使实验组颈内动脉ET-1 mRNA表达明显增高[(1.679 ±0.097) vs (1.000±0.017)],eNOS mRNA表达明显下降[(0.571 ±0.039) vs (1.000 ±0.023)];基底动脉ET-1 mRNA表达明显下降[(0.565 ±0.069) vs(1.000±0.034)],eNOS mRNA表达明显增高[(1.667 ±0.134) vs(1.000±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可通过调节ET-1、eNOS mRNA在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相对表达量而发挥收缩前循环、扩张后循环的作用.

    作者:范祯祯;刘志艳;蔡宏斌;梁成;赵翀翀;张旭东;张翠杰;张兰芳;葛朝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膀胱冲洗不同频率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及细菌定植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膀胱冲洗不同频率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影响,为长期留置导尿患者选择佳的冲洗频率.方法 选取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275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A组67例,每天冲洗2次;B组69例,每天冲洗1次;C组70例,每周冲洗2次;D组69例,不进行冲洗.均采用相同的膀胱冲洗方式进行.于置管后3、7、14、21 d统计4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置管后21 d行中段尿细菌分离和培养,记录菌落数.结果 在3、7、14、21 d时A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2.99%、10.45%、16.42%和35.82%;B组分别为0、10.14%、20.29%和33.33%;C组分别为0、2.86%、10.00%和17.14%;D组分别为0、10.14%、23.19%和40.58%.治疗后3d4组患者感染率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7、14、21d时C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组,而D组患者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C组患者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粪链球菌以及其他病原菌菌落数分别为(9.38±0.87)、(6.33±0.54)、(4.97±0.38)、(2.12±0.24)和(0.92±0.06),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结论 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降低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但是频繁冲洗并不可取,每周2次进行膀胱冲洗的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是较为合适的膀胱冲洗频率.

    作者:袁爱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晕船情况下食管下端pH值的变化及药物干预探讨

    目的 实时监测和观察晕船人员食管下端pH值的变化以及药物的干预作用,为运动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志愿者36例,均为男性.采用瑞典Medtronic Synectics公司生产的DigitrapperMKⅢ型便携式pH监测仪,动态监测航行前、航行期间及口服法莫替丁后食管下端pH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1)航行中食管下端pH三项监测指标较航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口服法莫替丁后,除pH <4的反流次数与航行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pH <4的总时间百分数及反流持续>5 min次数与航行中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晕船人员在较大风浪中航行时,食管下端酸反流较航行前明显增加,口服法莫替丁可明显抑制航行时的食管酸反流.食管下端pH监测可用于晕船情况下防治食管酸反流的药物筛选及疗效评价.

    作者:吕礁;余理红;施云星;周国中;钱慧;曾晓虹;刘长云;覃林花;刘曼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对大鼠肝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鉴定大鼠肝细胞,将对数生长期肝细胞,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和MgIG低浓度组(0.1 g/L)、中浓度组(1g/L)、高浓度组(10 g/L),预处理24 h后,模拟缺氧6h、复氧4h,进行以下实验观察:(1)应用光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2)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MgIG对肝细胞活力的影响;(3)应用吖啶橙/嗅化乙啶(AO/EB)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4)应用RT-qPCR法检测各组bcl-2、bax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1)MTT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MgIG (0.10、1、10 g/L)能提高缺氧-复氧损伤的肝细胞A值(0.285 ±0.017、0.320±0.008、0.341 ±0.019),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O/EB染色结果显示,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0.5763±0.0405、0.2866±0.0619、0.1261±0.0439)分别低于对照组(0.7124 ±0.0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T-qPCR结果显示低、中、高浓度组bcl-2基因mRNA的表达量(3.350±0.151、9.279±0.350、15.290±0.756)分别高于对照组(0.928±0.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浓度组Bax mRNA的表达量(0.743±0.035、0.265 ±0.065、0.119 ±0.019)低于对照组(0.945±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gIG能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细胞活力和降低肝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bcl-2的mRNA表达、降低bax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郑洁;吴刚;胡国信;彭雁忠;熊晓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模拟150 m不安全快速上浮脱险致减压病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3表达的变化

    目的 研究模拟150 m不安全快速上浮脱险致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大鼠肺组织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IL-13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模拟150 m不安全快速上浮脱险处理后0.5、3、6、12、24 h对大鼠肺组织IL-10、IL-13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分子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与常压空气对照组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拟150m不安全快速上浮脱致DCS大鼠肺组织IL-10 mRNA水平在0.5h显著升高(2.104 4±0.361 5,P=0.026);IL-13 mRNA表达在0.5h(15.030 2±2.371 5,P=0.014)和3 h(2.459 8±0.419 1,P=0.018)显著增高.肺组织IL-10含量虽然在0.5h与常压空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各时间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IL-13含量在0.5h和3h先降低,在6h和12 h再恢复接近正常水平,24h又降低,3h(P=0.028)、24 h(P =0.008)与常压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h(P=0.041)、12 h(P =0.025)与24 h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模拟150 m不安全快速上浮脱险致DCS大鼠肺损伤后,24 h内可导致肺组织IL-10 mRNA水平和IL-10、IL-13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海涛;方以群;攸璞;包晓辰;袁恒荣;张师;马骏;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水面供气需供式氦氧常规潜水医学保障

    氦氧常规潜水根据潜水装具的不同可分为水面供气需供式及引射再生式氦氧常规潜水.前者又称为氦氧轻潜水,国内以TZ-300、MZ-300型潜水装具为代表,现逐渐为KMB-18B/28B等进口或仿制装具替代;后者又称为氦氧重潜水,国内以往主要使用HY6071型潜水装具,由于其存在笨重,操作繁琐,潜水员体力消耗大,水下活动不便,易放漂等不足,已逐渐淘汰.KMB-18B/28B是美国科比摩根公司设计生产的的头带式水面供气需供式全面罩,可用于常规空气潜水、氦氧常规轻潜水,也可同饱和潜水作业系统配套,用于较大深度的饱和潜水,目前已下发军队,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为了提高我海军氦氧轻潜水作业保障能力,海军某部在某海域进行了80~100 m KMB-28B氦氧常规轻潜水训练.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振海;顾靖华;宋杰;张明;张庆元;姚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鳀鱼腐败气体中毒心功能损伤126例临床分析

    海上作业渔民在鱼舱内因鳀鱼腐败气体中毒案例时有发生,中毒后发生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探讨已另文报道[1-2],但涉及中毒后引起心脏受损的报道较少,我院在2003年3月至2013年9月救治的急性鳀鱼腐败气体中毒患者216例,对有心功能损伤的患者126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仁典;张宁;毕旭明;张圳红;王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海勤人员下腰痛情况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710例入院健康疗养的海勤人员,均为男性,年龄:19~49岁,平均(31.0±2.3)岁;军龄:≤6年215例,6 ~16年436例,≥16年59例;工作种类:潜艇艇员313例,水面舰艇艇员266例,其他海勤人员131例.各工种海勤人员一般情况差异不明显.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军龄、工种、职务、体育锻炼情况、疼痛性质和以往体检情况等项目.对患下腰痛者,参阅外科既往体检记录,详细询问有关下腰痛的症状和性质,并行外科体检,结合X线片结果,依据下腰痛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析.

    作者:张咏;肖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部海勤人员2006-2013年健康体检疾病谱变化分析

    为了更好地落实《海军海勤体检工作暂行规定》,笔者对2006-2013年某部海勤人员健康体检疾病谱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某部海勤人员2006-2013年所有体检数据(每年1 000余例),年龄17 ~45岁,上舰(艇)时间0.5~25年,均为男性.

    作者:陈高明;孙华强;李嵩;安庚申;杨志强;高丽;刘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联合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4例疗效观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高.长时间站立、遗传、静脉炎史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可诱发.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酸胀不适、疼痛、肿胀、皮肤色素沉着,5%患者可并发下肢静脉性溃疡[1].溃疡好发于小腿内侧下1/3及足踝区,因此处承受静脉压力较高,又有恒定的交通静脉,足部感染易波及此处.目前治疗方法有很多,笔者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的患者辅以高压氧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惠珍;张陆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24例胸椎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是重症脊髓损伤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1].高压氧是否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报道较少.自2004年3月以来,笔者对24例胸椎骨折脊髓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为外伤所致胸椎脊髓损伤,主要为车祸或者高空坠落造成.其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0±3.5)岁,临床表现为瘫痪肢体的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

    作者:孙东绣;韩键;张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高压氧综合治疗及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外伤是由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损及神经功能障碍等,是创伤性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外伤在战时多为火器伤、利器伤、爆炸伤,等;在平时主要是由交通事故、建筑工程事故、自然灾害、运动损伤、摔倒跌倒等引起.笔者报道我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12月应用HBO治疗58例重型脑外伤病例的实践与体会,同时将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48例未实施HBO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

    作者:王慧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模拟氢氧潜水对大鼠血浆热应激蛋白70的影响

    高压神经综合征(high pressure nervous sydroms,HPNS)是机体暴露于高气压环境下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功能异常症状.应激蛋白的合成增加被认为是一种自身保护反应,可以清除细胞内应激后形成的异常或变性蛋白质[1],被认为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的细胞应激状态.热应激蛋白70(HSP70)在应激细胞中常被高度诱导表达,具有保护机体和细胞的功能.大深度潜水(特别是饱和潜水)过程中机体处于高压应激状态.是否氢气替代氦气后,可以改善大深度潜水导致的压力应激,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通过对HSP70表达水平的研究,探讨高压下氢氧混合气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机制.

    作者:何佳;杨涛;陈锐勇;陈海庭;黄志强;李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韦尼克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是由硫胺素(Vit B1)缺乏引起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现急剧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和眼球运动失调三联征.我科2013年11月治疗1例,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1岁,主因间歇性上腹痛20余天入院,胰腺MRI提示壶腹部占位伴胰管扩张.于2013年11月26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7d顺利恢复到进食流汁.

    作者:李燕;陈斌;李森;李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期间腹腔巨大畸胎瘤切除术一例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一艘相当于海上三级甲等医院的现代医院船,在海军远海卫勤保障体系中担负重要角色[1-2].“和谐使命-2013”任务期间,我医院船成功为1例孟加拉国腹腔巨大肿瘤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这是我医院船海外服务史上为复杂的手术病例,病房护理组首次将整体护理理念应用于该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全过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乐惠飞;唐洪钦;陈秉耀;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技术新设备在氧舱设计中的应用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我国高压氧医学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全国各地有高压氧舱5600余台,从业人员3万余名,急症适应证12种,非急症适应证47种,高压氧设备是高压氧医学的先决保障条件,是医学与工程学密切结合的共同学科.高压氧设备的好坏及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40多年来,国内氧舱设备一直没有大的创新.根据国标及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新的要求,为更安全使用,我院对氧舱设备从技术要求、设备安装、性能稳定上进行了统筹规划,整体设计.

    作者:王有存;边永辉;张永寿;孟保文;公涛;邵帅;陈庆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海带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属于褐藻门海带科海带属,是一种多年生、冷水性的大型经济海藻.我国海带养殖已发展成大规模产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海带不仅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的海洋食蔬,同时由于其富含褐藻胶、甘露醇、碘、盐藻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在医药卫生、医疗保健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现就海带的主要药理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优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潜水中耳气压伤研究进展

    潜水中耳气压伤(diving middle ear barotrauma,DMEB)是潜水过程中由于中耳气室与周围水压未能达到平衡,导致中耳黏膜水肿、充血,组织液渗出或出血,甚至鼓膜穿孔等一系列病理损伤和临床症状[1].DMEB是潜水引发常见的医学问题,随着职业潜水和娱乐潜水活动的日益增多,潜水导致中耳气压伤应引起医学界关注.国外报道,约有1/4的潜水者发生DMEB.初潜者和复潜者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10%,女性(20%,19/95)较男性更易发生(9%,16/176)[2-3].国内报道DMEB发生率为10%[4].DMEB在下潜阶段较上浮阶段更易发生,前者又被称作耳挤压伤,后者称作反向挤压伤.DMEB多因潜水者没有掌握正确的咽鼓管-中耳气压平衡方法,或因存在咽鼓管结构功能异常、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5]而致.

    作者:武文斌;巴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难治性突发性聋临床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患者是否使用GC治疗,将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9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HBO联合GC治疗组44例,单纯HBO组35例.另外,在我院同期耳鼻喉科收治的复诊就医的突发聋患者中,选取使用GC治疗但未进行HBO治疗患者32例,作为单纯GC组.通过分析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和听力改善率,对比联合治疗与单纯HBO治疗及单纯GC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HBO联合G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9.52%)和听力改善率[(61.3±14.7)%]明显高于单纯HBO组[28.13%,(43.6±5.5)%]和单纯GC组[31.25%,(56.4±4.1)%].结论 对难治性突发性聋HBO联合GC较单纯HBO治疗或GC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杨晨;张禹;李航;孟祥恩;潘树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与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耳科常见急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在美国,人群中SHL发病率为每10万人5~20人,每年新增约4 000人.我国SHL发病率约为每1万人10.7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SHL高发于脑力劳动、高文化程度、A型血等人群,并开始向中青年人群蔓延,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的疾病.SHL对患者的影响不仅仅是听力丧失,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并发其他疾病,丧失劳动、工作能力,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心理、经济负担.

    作者:潘树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肾上腺素诱导的内耳损伤大鼠听力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压氧暴露对肾上腺素导致的大鼠内耳损伤、听力下降的影响,以及相关激素的改变情况,评价高压氧治疗对听力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高压氧组.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高压氧组连续5d经中耳注入肾上腺素引起听力下降,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肾上腺素+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连续3d,另2组自然恢复3d.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大鼠听阈变化.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检测血清激素水平.结果 中耳给予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听阈升高,肾上腺素+高压氧组大鼠终听阈[(26.01 ±7.95) dB]低于肾上腺素组[(39.69 ±8.26)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肾上腺素+高压氧组次之,肾上腺素组高,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减轻肾上腺素造成的大鼠听力损害,皮质醇含量与听力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潘树义;杨晨;陈晓;孟祥恩;张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