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6-1533
  • 国内刊号:31-1663/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9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药学
上海医药杂志   2001年11期文献
  • 试论中药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

    纵观世界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天然药物产业、化学制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将形成.而我国的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技术比较优势的医药产业.中药极有希望成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支柱产业之一.另外,中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历史遗产.让中药跨出国门,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是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和振兴民族医药经济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中药企业探索跨国经营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可能并且也是现实需要.

    作者:李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医药成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政策法规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新药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经济运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合资合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环球快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上海专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信息荟萃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泻心清肝法治疗糖尿病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以泻心清肝法立论的糖宁Ⅴ号胶囊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宁Ⅴ号胶囊治疗,每天3次,每次2粒,疗程60天.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血糖进行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静脉空腹血糖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泻心清肝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缓解症状.

    作者:范征吟;叶信莉;陆小菁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绞股蓝总甙片有关抗衰老作用的探讨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甙片对自由基代谢、天然杀伤细胞及记忆商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门诊中老年病人51例作为治疗组,40例相同对象作为对照组,以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天然杀伤细胞及记忆商(MQ;WMS)作为观察指标.治疗组用药剂量为60mg(20mg×3片),对照组服用空白片,每日3次,疗程2月,双盲法给药.结果:治疗组超氧化歧化酶显著提高,过氧化脂质水平降低,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有升高的倾向,并可提高记忆商;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绞股蓝总甙片有利于延缓衰老及保健.

    作者:叶红;马永兴;谢素珍;甘洁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泰胃美防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探讨

    目的:探讨泰胃美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8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6例,B组115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压及对症处理.A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泰胃美静脉滴注,0.4~0.6g,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6%和22.6%,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预防性应用泰胃美能有效地防治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王皙蔚;吴达生;汤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速避凝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速避凝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过程中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了解其对脑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粘附分子-1的作用.方法:将36例24小时内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速避凝组与丹参组,两组各18例,用ELISA方法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的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结果:速避凝组治疗后第3天的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丹参组治疗后第3天的血浆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速避凝组治疗后第7天的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明显下降(P<0.01),丹参组治疗后第7天的可溶性粘附分子-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速避凝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过程中对降低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粘附分子-1的效果较丹参组更为显著.

    作者:苗玲;徐群;张毅;苏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它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大约为1/1000,在65岁以上人群中则达1/200,PD一般发生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但在年龄较轻的人群当中也有发生,大约每20名患者中有1名发病是在40岁以前.该疾病是一种致残性疾病,通常难以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或减轻疾病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余自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红霉素类抗生素新品种的概况及发展建议

    红霉素(Erythromycin)系由链霉菌Streptomlpcos Erythreus产生的14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属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略广.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长江流域六大城市典型医院2001年上半年度用药分析

    我国不久将加入WTO,各城市又相继实施了医疗保险制度,所以对城市典型医院用药状况作一分析,对准确掌握市场命脉和调整产品结构是非常有价值的.笔者使用上海市药监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医院用药分析研究室所采集的长江流域六大城市(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重庆)136家医院(三级医院70家、二级医院52家、一级医院14家)的药品购人种类与金额进行分析.

    作者:干荣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江西东亚药业输液制剂的品牌战略

    作者:曹华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旭东海普嘉定药厂通过上海市药监局GMP验证

    作者:谢其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影响输液澄明度因素的探讨

    影响输液产品澄明度的原因大多是药液中存在肉眼可见的微粒(如白点、色点)以及异物、结晶等.其中,微粒和异物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可直接造成血管堵塞,引起局部出血、水肿,严重时可导致血栓、静脉炎、肉芽肿以及引起热原样过敏反应等.因此,保证输液产品澄明度符合药典规定是输液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作者通过十几年大输液生产的经验,将影响大输液澄明度的因素作一探讨.

    作者:刘月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用加压裂解剑麻皂素的方法合成单烯初探

    薯芋皂素(Diosgenin)是大多数甾体激素类产品合成的起始原料.随着激素类产品的开发,薯芋皂素的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作者:朱伟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维生素D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维生素D2-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稳定性和水溶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出的包合工艺条件是:维生素D2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1:14(重量比),包合溶媒为60%乙醇,搅拌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500转/分.经X-射线衍射法及差热分析法鉴定,表明维生素D2-β-环糊精确已形成包合物.结论:维生素D2-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维生素D2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作者:刘治林;王晖;赖家维;陈梅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氧氟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耳用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证实临床应用效果,为深入研究药效提供依据.方法:以PEG等为基质制备氧氟沙星耳用滴丸,并建立质量标准;所制滴丸应用于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设对照组,观察用药效果.结果:本品制备工艺可行,质控方法可靠;本品治疗化脓性中耳炎153例,总有效率达98.69%;复方利福平滴耳液对照组80例,总有效率为84.62%,结果显示P<0.05.结论:本剂型具有局部用药浓度高、作用持久、用药次数少、不流淌、携带方便等优点,可试用于临床.

    作者:杨继章;蒋伯良;姜秋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允许刊播处方药广告的第二批医药专业媒体名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