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新药物的开发费用、开发难度的上升,世界各国药物开发研究人员将药物开发重点转移到产品的二次开发,如拓展老药的新用途、开发新剂型等,以期获得新的有效治疗药物.
作者:沈芸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前,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逐渐被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单位所熟悉和认同,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已成为医药卫生领域科研工作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后果非常严重.很多单位正在逐步开展知识产权相关配套工作.但是仔细分析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也存在若干深层次问题,很多单位和个人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本文拟对部分现存若干深层次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徐继承;张勘;沈昭在;黄水平;徐莉春;陈志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据预测,至2010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将增至2.51亿例,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将达1 163亿美元.新近上市的心血管药新品有2009年7月获准上市的新分子实体决奈达隆(dronedarone)等,主要剂型有口服片剂、复方制剂、控释制剂和吸入剂等.阿利吉仑(aliskiren)、西他塞坦钠(sitaxentan sodium)和拉罗皮兰(laropiprant)等有望成为未来的畅销药物.
作者:黄胜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阿利吉仑(aliskiren)是由诺华公司研发的非肽类肾素抑制剂,2007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作为单一用药或与其它药物联用治疗高血压,是目前已上市的唯一一个肾素抑制剂类抗高血压药.临床研究证明,口服阿利吉仑能有效降低血压,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者:许文艳;郭晔堃;钟静芬;时惠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异常的症候群.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该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美国和英国有14%~24%的女性和15%~19%的男性有本病症状,在欧洲有11.5%的人患有本病.
作者:郁继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地尔硫(艹卓)是苯噻氮(艹卓)类钙拮抗剂,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桥等,对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有良好的疗效.1 药理作用[1]
作者:李月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部分心绞痛症状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有关,表现为短暂的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颈咽或下颌部,时间不超过0.5 h,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若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延长,则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可伴有心力衰竭甚至出现猝死.
作者:山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及近年心血管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心脏病救治率显著升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和高血压是CHF的两大常见病因,且潜在的高危人数众多.
作者:朱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损伤,常发生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可诱发血小板的激活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激活是激活血小板及终形成血栓的后共同途径.
作者:李延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全球各地区经济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血压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对全球疾病状况的研究报告,高血压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头号死亡原因[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也显示,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80%的发病危险与高血压、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有关,而高血压位于中国心血管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首.
作者:戚玮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自从他汀类药物问世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尤其是近10年来完成了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如AFCAPS/TexasCAPS和WOSCOPS两研究分别证实了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意义;4S研究证实辛伐他汀能进一步减少具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所有原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CARE和LIPID两研究在血胆固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的冠心病患者中证实,普伐他汀40 mg/d治疗能显著降低所有原因的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他汀类药物治疗已经从单纯降低胆固醇演变成了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策略之一[1,2].
作者:李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治疗途径.近年来,由于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临床输注两种液体的情况非常多,当用同一根输液管输注不同液体时,管路中两组液体有一定程度的混合,此时必须考虑两组液体的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潘慧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蒺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了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蒺藜入药,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心脑舒通为蒺藜植物地上部分有效部位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蒺藜皂甙.近年来,人们对中药蒺藜的研究不断深入,尤以甾体皂甙类成分研究较多,其中以蒺藜总皂甙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心脑舒通在临床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严伟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