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6-1533
  • 国内刊号:31-1663/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9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药学
上海医药杂志   2011年9期文献
  • 基于区位商的医药制造业区域结构分析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目前的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区域集中程度低与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本文拟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运用区位商与医药制造业产值两项指标构成的地区专业化评定矩阵,利用2003-2009年7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的医药制造业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了各省市的医药制造业地区专业化优势,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推进医药制造业区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建议.

    作者:褚淑贞;沈念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方氯唑沙宗片临床应用

    复方氯唑沙宗片是由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具有松弛骨骼肌和抗炎镇痛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挫伤所引起的疼痛以及肩周炎、关节炎、肌炎和肌纤维组织炎等疾病,已被列入美国第2l版药典.本文仅依据国内临床试验数据,就复方氯唑沙宗片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严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的作用对照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4例以躯体症状为主、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度洛西汀(商品名:奥思平)或盐酸帕罗西汀治疗6周,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盐酸度洛西汀组的显效率为76.2%,盐酸帕罗西汀组为60.9%,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的副反应相当,但盐酸度洛西汀在疗效及起效时间上的作用明显优于盐酸帕罗西汀.

    作者:高伟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 CV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和氯雷他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丙卡特罗、氯雷他定用至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孟鲁司特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分别为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3%、66.2% (P<0.01),复发率分别为6.2%、14.6%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结论:孟鲁司特治疗CVA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曾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海门市人民医院妇科2003年2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12例患者均有停经史,6例停经后无痛性阴道点滴至中等量流血;2例外院误诊为难免流产行清宫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伴下腹隐痛;1例于本院误诊为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术中大出血,并发生子宫穿孔、休克;1例本院误诊为宫内早孕行人流术中大出血;1例自行药流后阴道持续流血,尿妊娠试验持续阳性,来院就诊后发现.12例中行子宫次全切除4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术1例,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甲氨喋呤(MTX)+清宫术,5例行MTX+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CS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可使患者有保守治疗的机会,并显著改善预后,临床应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阴道流血情况、体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超声表现,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构及石杉碱甲对其影响

    目的:观测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及石杉碱甲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VD动物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石杉碱甲组;测试学习和记忆成绩;观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及顶树突,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学习和记忆成绩降低(P<0.05),且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也降低(P<0.05),其顶树突总长度显著缩短,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固缩,细胞膜及内质网膜溶解线粒体嵴减少,核膜皱缩;石杉碱甲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改善(P<0.05),且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顶树突总长度也增加(P<0.05).结论:VD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细胞数目减少、树突缩短、细胞器损害可能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石杉碱甲可以改善其形态结构的改变而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王伟斌;徐存理;吕佩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口服抗血凝药物研究进展

    抗血凝药物通过影响血凝级联反应阻止血液凝集,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发展血栓栓塞相关疾病、特别是预防经历主要整形术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减少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的中风风险.抗血凝药物50多年来一直主要由华法林和肝素类物质组成,但华法林存在严重、甚或致死性的出血风险,同时药动学性质的个体差异很大并易受到食物的影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又十分复杂,实际中难以正确或适宜剂量用药,须频繁进行凝血功能监测;肝素类物质则因需注射给药,故常被限用于住院患者或短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因此,临床需要有新的更安全、且用药更简便的口服抗血凝药物.现在临床开发中的口服抗血凝药物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Ⅸ因子抑制剂、组织因子抑制剂和新型维生素K拮抗剂等.其中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口服Ⅹa因子抑制剂列伐沙班已经大型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它们能够替代华法林成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中风和全身栓塞及替代依诺肝素钠成为预防主要整形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首选用药,具有使此两治疗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深厚潜力.

    作者:马培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基于因子分析的茵栀黄注射液质量评价

    目的:分析茵栀黄注射液的评价性抽验结果,对该品种进行总体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10批茵栀黄注射液的评价性抽验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公共因子得分做聚类分析.结果:12个原始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共因子,分别解释为主药成分因子、杂质和残留物因子以及辅料因子.4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大小反映各批号产品的主药成分、杂质残留和辅料等方面的质量情况.因子得分的聚类结果表明,茵栀黄注射液的质量与原材料来源和工艺相关.结论:因子分析作为一种降维统计方法,适用于以大量定量数据为基础的药品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作者:李睿;曹玲;王玉;相秉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作为主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作者:梅文君;陈晓文;顾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25例围手术期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液(TPN)处方医嘱,为临床合理使用TPN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2010年1-9月使用TPN的围手术期患者病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525例围手术期患者使用TPN,共3 345份,主要在糖脂能量比、非蛋白热氮比、处方组分不全及处方配伍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TPN处方还存在不足,需外科医师提高处方水平、药师强化审方意识,并应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TPN的水平.

    作者:袁如彩;陈思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合理控制不同药物的静脉滴速以保证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的合理滴速,充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根据文献中几大类药物注射剂型在静脉滴注过程中的滴速数据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以及处理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寻找其相关性.结果和结论:滴速高于标准滴速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大于正常情况.静脉滴注用药必须重视滴速的控制,药学人员在这一方面应进行必要的用药监护,以求达到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石浩强;吴燕;张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止咳祛痰药处方分析

    本文通过对具体病例的分析,指出临床上止咳祛痰药不合理应用的表现,主要包括:1)不符合疾病的特点,如咳嗽的病因、诱因、病理生理、并发症和症状等;2)不符合患者的特点,如患者的生理特征(年龄、性别、妊娠、哺乳等)、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不良反应史和人文背景等;3)不符合药物的特点,如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药动学、药剂学、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和药学监护结果等.临床医师和药师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药物治疗更加合理.

    作者:吴惠妃;叶晓芬;金美玲;蔡映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50例合理性点评

    目的:调查住院医嘱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合理性.方法:抽查2010年11月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和心外科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历50份,根据文献资料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50份病历中使用不合理的2份,不完全合理的15份,完全合理的33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我院的临床应用相对规范.但为节约医疗成本和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准,临床选用时仍需慎重,全面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

    作者:潘雯;叶晓芬;吕迁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肺癌化疗给药处方中的常见问题

    结合呼吸科临床药师查房经验,归纳列举了肺癌化疗给药处方中的常见问题如顺铂水化不足、溶媒选择错误、给药方法不妥等.临床药师可将这些问题作为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

    作者:何乐;方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