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的逐年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奉贤农村65岁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健康管理服务,2011年10月我们对奉贤区西渡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现将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许慧萍;丁粉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统计分析长征镇部分征地人群体检血脂异常情况.方法:2011年4月~2011年7月长征镇征地人员共5 832人,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分析观察血脂异常情况.结果:血脂异常的总检出率为31.45%,男性检出率为25.80%,女性检出率为33.90%;单纯性高TG血症1 068例(58.23%),单纯性高TC血症576例(31.41%),混合型高脂血症190例(10.36%).结论:长征镇部分征地人群体检血脂异常明显偏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要把血脂异常的防止工作列为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杨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效果,促进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动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7个地级市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429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4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师、公务员、管理人员及文化程度高者知晓率高;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大和健康知识知晓者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结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健康知识的提高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
作者:杨义;景琳;王天贵;韩梅;李阳;杨练;张媚;张雪莉;丁富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3年内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居民的死亡率及前十位死因顺位,为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2009年延吉街道居民的死因监测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以及前十位死因顺位.结果:该社区居民不同年度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为86.94%;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死亡人数的比例依次为38.88%、32.30%、9.67%、5.32%、5.13%,合计占死亡人数的91.30%.结论:该社区死因主要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夏正常;周晔;王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025年全球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达3.33亿.上海200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占成年人口比例为11.40%,糖调节受损占成年人口比例为11.70%.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从血糖值正常,到糖调节受损,再发展到糖尿病平均发病过程需要10~15年.在此期间积极防治可以起到减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率.
作者:关金辉;赵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家庭医生制度在国际上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基层医疗制度.目前,国内的家庭医生制度尚处在起步阶段.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徐汇区首批试点单位,正在推行全人群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然而,根据中心的人力资源状况,无法单纯依靠全科团队来开展全人群家庭医生服务.中心通过建立以全体全科医生为服务主体,公共卫生人员、社区护士、社区医疗资源为支撑团队的服务体系,履行签约、建档、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转诊、健康咨询、健康评估等多项服务承诺.在初步探索过程中,实现了近40
作者:李震宇;易春涛;朱莉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上海郊区农村在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过程中实行按新农合服务人头付费,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服务质量,但目前在机制、体制上还存在一定困难,有待在改革中加以完善,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张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实施慢性病预约门诊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每个社区居民区配备1名家庭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实施慢性病预约门诊管理,考核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结果: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慢性病预约门诊1年后,高血压患者预约管理率达61.08%,高血压控制率由实施前的42.12%上升到68.17%;糖尿病患者预约管理率达68.85%,控制率由29.95%上升到37.89%.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预约门诊与二、三级医院预约门诊有所不同,是提高患者管理依从性的重要途径,是家庭医生开展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措施,是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作者:白朝晖;缪栋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从合理应用抗菌基本药物的角度,介绍抗菌药相关的药理、临床药理等基础知识,以便社区临床医师与药师加深对抗菌药及其合理应用的理解.
作者:张永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社区的早期诊断和处理的意义重大.尽快识别和确立诊断重要的是依靠病史,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及动态观察.治疗时应进行危险分层,低、中危患者可以在有条件的社区医院住院观察;高危患者在初步处理的同时,联系近的可以开展急诊介入治疗的医院,并注意转院环节的衔接,缩短发病到治疗的时间
作者:王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冠心病是社区常见病,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3种,药物保守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长病变、复杂病变的患者,搭桥手术是更适合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远期疗效,术后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及硝酸脂类药物,并进行定期复查和维持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
作者:赵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我国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PCI术后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其危险因素,指导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心脏病的复发事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学波;姚义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时机、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白玉龙;李琴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物理治疗对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4周共20次.用WHO疼痛分级标准进行疼痛评估和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按照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达85.95%;骨痛程度、时间、年龄与疗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骨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提示我们在社区骨质疏松症早防早治的重要性.
作者:胡一顺;史玲;鲍志民;卜林凌;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原四团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53例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非手术治疗,30例行手术治疗,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与手术时机是降低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综合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抽签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综合干预组除予以病因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外,增加健康教育、行为、运动、营养、心理、增强免疫力、指导用药等7项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病因及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每月进行心功能、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再入院率评估,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再入院率、死亡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管理是治疗和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应用推广.
作者:汤伟;刘芹;陈丽萍;周美凤;金雪娟;周京敏;周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