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6-1533
  • 国内刊号:31-1663/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9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药学
上海医药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伤科门诊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项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八针”治疗神经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金晓晓;李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延续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对华东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观察患者足溃疡的转归.结果:22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占91.7%,愈合时间为36~96 d,平均72 d.2例患者因病情变化再次入院,溃疡来愈合.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作者:王明华;白姣姣;沈晔;孙皎;纪丽;卢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吡格列酮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了解吡格列酮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12月就诊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 mg/d,早餐前30 min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全血低切比黏度、高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P<0.05)和血小板聚集率(P<0.0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三酰甘油水平亦有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防治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好作用.

    作者:盛丽华;张毓;傅琼;储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药枕治疗100例社区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中药药枕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将20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根据辨证论治,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不同证型的中药药枕,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空白药枕,观察使用药枕后的血压值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从(14.03士5.43)分下降为(6.45士2.8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5土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差值为(-14.17士7.36)mmHg,舒张压差值为(-7.75士5.13)mmHg,对照组分别为(1.10±6.42)mmHg和(-6.02±5.44) mmHg,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药枕能降低血压并改善症状,中药药枕联合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文华;沈文博;储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肱骨外上髁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刀治疗,7d1次,3次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37例,采用电针加特定电磁波谱治疗,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VAS差值分别为(5.55±1.03)分和(5.66±0.78)分,对照组分别为(1.68±1.08)分和(1.92±1.3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联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

    作者:朱镜;陈华;彭雷;王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针结合健身强腰操治疗2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健身强腰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4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袁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28例,对照组225例,均行电针治疗,治疗组增加健身强腰操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并进行远期复发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82例,显效12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治愈74例,显效112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82.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健身强腰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48例压疮患者,分为半导体组和常规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半导体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加常规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不超过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半导体组压疮愈显率为83.33%,创面愈合时间为(12.75±5.51)d,常规组分别为54.17%和(19.63±8.6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半导体激光加常规治疗压疮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

    作者:相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科-专科联合管理518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全科-专科(全专)联合管理社区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嘉定区外冈镇社区筛选518例已签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8个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管理,依托全专联合的技术支持策略,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与管理.结果:1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值均比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率为42.63%,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控制良好率为59.56%,高于干预前的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全专联合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全科、专科医生的诊治效率、减轻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小花;胥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使用胰岛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及规范使用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已纳入社区糖尿病管理的300例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家庭医生团队管理,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胰岛素规范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FBG、2hPG、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HbA1c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FBG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胰岛素使用规范情况明显提高,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社区T2DM,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规范胰岛素的使用,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钱敏;刘波;刘丰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07-2011年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掌握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为恶性肿瘤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1年户籍居民的恶性肿瘤新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病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ICD-10进行编码,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结果:2007-2011年共诊断恶性肿瘤病例10 841例,祖发病率396.17/10万,标化发病率192.45/10万.全区共有6 869人死于恶性肿瘤,死亡率251.02/10万,标化死亡率107.43/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上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影响嘉定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有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应防控对策和措施,做好早期筛查,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黄芳;张一英;彭慧;俞婷;袁红;邵月琴;周浩;季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上海某社区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本社区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程度及其应对方式,以期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8月-12月间对居住在凌云街道符合条件的17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Piper疲乏自评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问卷开展调查.结果:173例患者中92例(53.18%)有不同程度的癌性疲乏存在,在躯体方面的疲乏评分高,0~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疲乏评分分别为1.6、2.37、2.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的积极应对评分(1.56)高于消极应对评分(1.12).结论:社区乳腺癌术后患者还是普遍存在癌性疲乏,社区医务人员要提高对癌性疲乏的认识,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面对压力,缓解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良;曹军;杨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索构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可行性

    目的: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探索构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以来在本社区中的独居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采取常规的社区照顾,观察组75例,在常规社区照顾基础上,加以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对比两组的躯体健康风险指标、日常活动能力、精神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的评定.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健康风险、日常活动能力、精神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情况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养结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社区养老居民的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建议在社区养老体系中予以推广.

    作者:俞帼英;乐嘉宜;练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1-2014年上海市潍坊社区伤害监测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监测伤害病例分布特征,为建立完善的伤害监测系统及制定本区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11-2014年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伤害监测报告病例,采用上海市统一报告卡填报.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2 405例,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1.4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占总病例的75.72%;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居前3位的依次为跌倒/坠落(61.37%)、刀/锐器伤(20.54%)及钝器伤(10.60%);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里(51.27%)、公共居住场所(18.59%)和工业建筑场所(9.27%);伤害的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26.74%)、锐器伤/开放性伤(25.95%)及其他骨折(23.45%).结论:伤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儿童、老年人的跌落、跌倒的预防上,同时,开展社区安全干预项目,有利于减少各类安全因素造成的伤害.

    作者:邵洁;陈赞琼;傅弦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病房患者住院费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2013年18家临终关怀试点机构的调查分析,深入了解上海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8家试点机构临终关怀病房1 301例出院患者在位院治疗时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总体较低,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5 500.48元,日均住院费用为189.67元,医疗费用构成较为合理,差异主要与病程长短有关.结论: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的开展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其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

    作者:支艳红;尹相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不同护龄护士职业压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护士职业压力的现状,比较不同护龄护士的职业压力.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嘉定区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护士272名,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收集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社区护士的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各维度得分依平均值降序排列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不同护龄社区护士各维度的工作压力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和总体工作压力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总体职业压力与护龄有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提高在职社区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社区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将社区护士工作压力控制在佳水平,维持社区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社区护理的服务水平.

    作者:封超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依托信息化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家庭医生制度是上海医改的重要内容,依据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可以为2 000~3 000人提供医疗服务.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已是公认的事实.本文对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健康服务效率、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是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助手.

    作者:王亚娟;董亮;刘萍;朱伟民;顾昊;陈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三种治疗方法选择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中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GD).GD的治疗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131I以及手术治疗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和131I是目前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而手术治疗较少用.抗甲状腺药物因为治愈率较低及存在不良反应,在北美不作首选治疗,而在欧洲和亚洲则使用相对较多.在北美首选131I治疗甲亢,但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见,另外还有引起突眼或加重突眼的风险.在我国,131I治疗甲亢渐成趋势,但是以何种方法作为甲亢首选治疗,目前尚无共识.本文将着重介绍三种治疗GD的方法.

    作者:何双涛;张进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新统计,2013年全球20~79岁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3.82亿,预计到2035年,患者人数将达5.92亿.中国糖尿病患者数为9 840万,居全球首位,到2035年将达1.43亿.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DPN发生率均很高,据调查60%~9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目前非外伤性截肢患者的50%~75%由DPN造成.近年来,研究认为DPN是由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管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及免疫损伤所致,本文综述DPN的病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有关.未达显性糖尿病的不同程度高血糖与妊娠结局关系尚未明确,有关GDM诊断及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根据“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研究结果,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在2010年提出了GDM诊断新标准,多国相继采纳.本文综述GDM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原则、胰岛素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肖玲;张进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夯实基础 创新发展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新发展——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上海黄浦区老城厢繁华商业地带,毗邻文庙,占地面积2 053m2,建筑面积4 340 m2.中心下设1个分中心,3个标准化卫生服务站,核定床位50张,辖区内服务人口9万.中心现有职工131人,其中卫技人员110人,中、高级职称33人,全科医生28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29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评估

    目的:分析我中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的发生规律及特点,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上报的129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以EPIDate和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筛选,对AEFI报表进行分析评估.结果:AEFI报告主要来源计划免疫接种的病例,涉及12种疫苗,其中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的AEFI发生率居首位,依次为流脑和乙脑.根据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表现,一般反应108例,异常反应21例,未发生偶合事件和死亡事件.结论:应加强和重视社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程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