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医药杂志

上海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6-1533
  • 国内刊号:31-1663/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9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药学
上海医药杂志   2018年21期文献
  • 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丘脑出血患者41例,均给予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血肿清除率>90%的共32例,占78.0% ;术后清醒患者32例,占78.0%,剩余9例未清醒患者中,7例死亡,2例持续昏迷;术后2周,意识恢复良好的32例,占78.0% ;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共26例,占63.4% ;术后共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24.4%.结论:应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丘脑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长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度强制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应用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76例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经椎弓根单椎体截骨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6个月,两组脊柱后凸Cobb's角、站立位颌眉垂线角、SVA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1、6个月测量结果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应用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术治疗时,可获得相当于以往截骨矫正术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白超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镜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腋窝下直、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用量、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采取腋窝下直、小切口临床效果明显更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宗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ESWL与RIRS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体位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1~2 cm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7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ESWL组(44例)与RIRS组(43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ESWL组与RIRS组相比,碎石时间短,治疗费用少,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RIRS组结石清除率高于ESWL组(P<0.05).结论:临床上处理1~2 cm的肾结石,应用ESWL与RIRS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相比之下,RIRS在结石清除率上效果更显著,并发症更低,住院时间也更短.

    作者:祝俊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两种托烷司琼给药方式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托烷司琼给药方式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等急性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 例择期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 组30例(术中使用托烷司琼 2 mg 止吐,术后第二天使用托烷司琼 5 mg 止吐)和 B组 30例(给药方式与A组相反),观察48 h 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急性消化道反应和便秘、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种给药方式均能够有效抑制急性期消化道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少,但对延迟性恶心、呕吐反应的控制作用B组给药方式效果较好.结论:B组给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作者:朱玛;陈宝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50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药物治疗疗效及围产儿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的积极药物治疗及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ICP的药物治疗过程,其中18例孕妇口服熊去氧胆酸片联合静滴S-腺苷蛋氨酸治疗(治疗组),32例孕妇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生化指标的下降情况,分析两组围产儿的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孕妇生化指标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较未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围产儿的结局比较(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口服熊去氧胆酸片联合静滴S-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改善围产儿不良结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新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睫状体光凝术治疗4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硬币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 vs 73.81%,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视力0.6 D以上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76% vs 23.81%,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睫状体光凝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党秀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治疗的总时间;治疗前后RLS评分、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的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 RLS评分、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作者:章宇;林攀;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非布司他治疗36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维持之前治疗方案.随访24周,每4周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尿酸.结果:观察组自12周起血尿酸出现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基线水平,到第24周时血尿酸下降更为明显.对照组血尿酸水平至第20周起才出明显低于基线水平.至第16周~第24周时,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24周时,两组肾小球滤过率均分别低于基线水平,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非布司他可显著性降低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减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程度,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别嘌醇.

    作者:何玉茂;徐良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人几丁质酶-3样蛋白-1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构建针对人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1, CHI3L1)基因的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 shRNA)干扰表达载体,观察CHI3L1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人CHI3L1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CHI3L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BGC-823细胞的CHl3L1 mRNA和CHl3L1基因的表达,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BGC-823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建立了稳定表达CHI3L1 shRNA的BGC-823细胞的CHI3L1 mRNA和CHI3L1基因的表达均显著减少,且见CHI3L1 shRNA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论:干扰CHI3L1基因的表达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作者:司仙科;李炜;于昆;张计训;曹亦军;杨佳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内固定术配合消肿汤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内固定术配合消肿汤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对比研究的方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服用消肿汤.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关节肿胀指数.结果:术后与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关节肿胀指数相对于常规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内固定术配合消肿汤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促使骨折更加顺利愈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田会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19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急救流程规范性研究

    目的:探讨破裂腹主动脉瘤急救流程的规范性.方法:选取19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均行开腹手术.A组(10例)采用急诊室-CT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救流程;B组(9例)采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CT室/介入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流程.比较两组术前低血压持续时间、入院至手术响应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两组术前低血压持续时间、并发症、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入院至手术响应时间长于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的破裂腹主动脉瘤急救流程效果明显.

    作者:肖骏琦;刘凤恩;段青;刘建平;唐金红;叶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颌间牵引钉联合钛板内固定在28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钉联合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颌骨骨折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颌间牵引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间牵引钉联合钛板内固定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优良率及患者满意率,在颌骨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床意义.

    作者:高丽荣;王毅军;聂廷洪;常博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PFNA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在手术72 h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长、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方式是一种对老年患者损伤小的微创技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王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75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胫骨干骨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一周疼痛程度、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涌泉穴药物贴敷在36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涌泉穴药物贴敷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剔除,终纳入研究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涌泉穴药物贴敷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舒张压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涌泉穴药物贴敷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具有更好效果.

    作者:孙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药品生产企业氮气系统管理

    氮气作为制药企业重要的生产用气之一,与产品直接接触,但是在药品生产管理中往往没有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氮气的特点及分类、GMP对于氮气系统的要求、氮气系统的确认、氮气系统的日常监控、氮气供应商管理维护等方面阐述药品生产企业氮气管理的全过程,明确了药品生产企业管理氮气系统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沈海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活性炭(供注射用)吸附液体中细菌内毒素能力的研究

    在生产注射剂的原辅材料和工艺中常会混入细菌内毒素,除去注射剂中的细菌内毒素十分重要.本文对活性炭(供注射用)吸附细菌内毒素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供注射用)可吸附液体中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使200和20 EU/ml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内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下降2个数量级(吸附率达99%).因此,使用活性炭(供注射用)吸附细菌内毒素在注射剂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林金海;陈晓佳;丁友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细菌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血症、脓毒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鲎试验法是常用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分为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又可分为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内毒素检测对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和环境的内毒素监测.内毒素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与革兰阴性菌的种类有关,临床上可联用内毒素检测和其他检测手段如降钙素原检测来提高感染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沈银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管理仍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抗菌药物临床管理相关规定(规范)的实施,我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已由2010年的77.6 DDDs降至2017年的45.7 DDDs.但2017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故还需持续关注有关文件的落实、药师处方审核的能力、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数据的质量和抗菌药物约定日剂量的调整、新增情况等.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生物制药过程中一次性储液袋的可提取物研究

    分别采用纯化水、1 mol/L醋酸溶液(pH=3)、4 mol/L氯化钠水溶液和10%聚山梨酯80溶液对一次性储液袋于40 ℃进行70 d提取,提取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仪(UPLC-DAD-MS)、气相色谱-质谱仪/火焰离子检测器(GC-MS/FID)和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仪(HS-GC-MS)进行杂质元素、不挥发物、半挥发物和挥发物、小分子挥发物等可提取物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一次性储液袋有微量未知物质溶出.

    作者:秦孙星;张昕蓓;刘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大规模婴儿微生物组数据集建立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两项微生物学研究称,科学家建立了迄今为止规模大的婴儿微生物组数据集,利用其详细阐述了人类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研究结果同时剖析了微生物组与婴儿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I型糖尿病的潜在影响.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8年4-5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2018年4月,FDA批出1个新分子实体和1个新生物制品,为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症药品Tavalisse和治疗遗传性佝偻病药物Crysvita.5月,批出3个新分子实体和2个新生物制品,依次为治疗阿片类药物戒断症状药品Lucemyra、治疗高钾血症药品Lokelma、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药品Doptelet、治疗偏头痛药物Aimovig 和治疗苯丙酮尿症药物Palynziq.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肾移植术后4年发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从药物选择、相互作用、代谢、排泄等方面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为医师的药物治疗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结果:通过药师积极参与下的药学监护,患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和监护方案,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个体化用药水平.

    作者:申瑞;毛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