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 国际刊号:1671-2838
  • 国内刊号:31-1877/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706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7种糖尿病常用药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用HPLC法探索7种糖尿病病人常用药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注射用血栓通、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7种药品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含量.观察配伍液在室内见光或避光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后的外观,测定pH值及含量.结果:硫辛酸注射液在室内见光条件下,0~8h内配伍液由无色澄清变为黄色,pH值由7.84降为5.76,6h后含量<90%;在避光条件下,pH值无明显变化,8h内含量为98.53%.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无论是避光还是室内见光条件,在6h时配伍液均由无色澄清变为微黄色,pH值均略有下降,8h后含量分别是97.33%、96.22%.其他5种药品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条件和室内见光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pH值、颜色、澄清度均无明显变化,含量测定结果均>98%.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见光易分解,建议临床避光下使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6h内可安全使用.其他5种药品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8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林淑瑜;杨昌云;潘丹婷;方敬伟;甘惠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曲唑酮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对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老年苯二氮罬(卓)类(BZDs)药物依赖病人采用曲唑酮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BZDs药物依赖病人采用前瞻性研究,对其进行剂量递减和曲唑酮替代疗法.观察替代治疗前与6个月后病人的抑郁、睡眠状况、认知功能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结果:替代治疗前与替代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代治疗后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的评分[(1.96±0.43)、(1.85±0.33)、(2.22±0.46)和(12.81±1.15)]显著低于替代治疗前[(2.31±0.41)、(2.42±0.39)、(2.64±0.35)和(14.18±1.08)](P<0,05).替代治疗后62例病人的韦氏量表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替代治疗前(P<0.05).结论:对BZDs依赖性病人采用曲唑酮替代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曲唑酮能够很好地替代BZDs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唐燕;孟祥林;唐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用HPLC-ELSD法测定复方银灵通胶囊中银杏总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复方银灵通胶囊中银杏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 Pack VP-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流速1.0 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结果: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在指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均<3%.测定银杏总内酯的重复性RSD为1.7%.样品溶液在配制后8h内稳定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101.5% (RSD=1.5%,n=6).6批样品中银杏总内酯的含量均>0.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复方银灵通胶囊的质量评价.

    作者:肖莹;陈亮;黄杰;马静洁;钱一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丁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ALO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0.4%磷酸溶液(60:4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篮法),采用ERWEKA DT800智能药物溶出仪,通过对溶出介质、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复方芦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结果:在本研究建立的色谱条件下,芦丁与维生素C分离度良好.芦丁的线性范围为5.0~40 μg/ml(r=0.999 9);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12.5~100 μg/ml(r=l.000 0).样品的溶出度均一性好,以pH 8.0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芦丁溶出介质,0.1 mol/L盐酸溶液作为维生素C溶出介质,芦丁取样时间为45 min,维生素C取样时间为30 min,转速为100r/min.溶出限度均为不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复方芦丁片溶出度测定,能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为提高复方芦丁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张平;陈睿;王彦;闫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个体化量化点评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以下称“预防用药”)的个体化量化点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12月和2015年9-12月乳腺疾病手术、甲状腺疾病手术和疝修补术病历资料240份(各120份),先从用药指征、给药时机、用药持续时间、药物选择、单次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量化评价标准,进一步评价其合理性,以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9-12月预防用药百分率为49.17%,2015年9-12月降低为30.00% (P<0.05).初次给药时机、品种选择、药品用量、用药持续时间和联合用药的合理用药百分比,2015年组较2014年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预防用药的合格率2014年为65.83%,到2015年上升为90.83% (P<0.05).根据量化评价标准,2014年和2015年合格率分别为61.67%和80.00% (P<0.05).结论: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个体化量化医嘱点评可促进其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向荣;徐晓琳;李忠东;刘福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军事药学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围绕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保障五个方面,介绍了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构建具有军事特色的药学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有效地提高军事药学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高越;林美玉;沈颂章;王小燕;戴蔚荃;苏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双丙戊酸钠缓释片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比格尔犬体内丙戊酸浓度,研究双丙戊酸钠缓释片(divalproex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DSSRT)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进行国产和进口DSSRT的比格尔犬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药动学实验,用HPLC-MS法测定比格尔犬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并对两者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比格尔犬单剂量口服给予进口和国产DSSRT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1/2 (7.49±2.03)和(6.07±0.94)h,MRT (11.20±1.75)和(8.81±1.31)h,cmax(18.97±3.24)和(20.63±2.93)μg/ml,tmax (3.7±1.6)和(4.0±1.6)h,AUC0~24h(146.06±35.67)和(142.28±22.17) μg·h·ml-1,AUC0~∞(165.41±41.26)和(152.77±25.98) μg·h·ml-1;国产制剂对进口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4.9)%.多剂量口服给予进口和国产DSSRT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3.7±1.6)和(3.8±1.2)h,cmax(20.34±1.19)和(18.77±2.17) μg/ml,AUCss(166.38±23.18)和(169.81±22.99) μg·h·m1-1,cmin(1.83士0.60)和(1.87±0.40)μg/ml,cav(6.93±0.97)和(7.08±0.96) μg/ml,DF(2.72士0.43)和(2.40±0.23),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4±7.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MS法可用于比格尔犬体内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国产和进口DSSRT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作者:蓝丽爱;范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淋巴方颗粒提取及喷雾干燥制备工艺

    目的:考察淋巴方颗粒的佳提取及喷雾干燥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以乙醇含量、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以喷干收粉率和膏粉含水率为考察指标,以料液在80℃的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佳干燥工艺.结果:优选出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煎液用65%乙醇沉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6~185℃,出风温度91~95℃,料液的相对密度1.06~1.07(80℃).结论:该工艺稳定实用,提取率高,可用于淋巴方颗粒的制备.

    作者:陈晓文;刘宁飞;顾方;吴飞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 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 6→8 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作者:徐霞;顾清;杨帝顺;杨盟;刘继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些抗感染药对儿童肺结核临床诊断的影响及标准化抗结核用药方案

    目的:探讨某些抗感染药物对儿童肺结核临床诊断的影响,以及抗结核用药具体剂量及给药频次的选用原则.方珐:就一例右肺大疱合并肺结核患儿诊治过程中某些抗感染用药对肺结核诊断的影响,对抗结核用药方案的确定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病程中使用过利奈唑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罗培南等属于第5组治疗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抗感染药物,可能使病情缓解、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 cell enzyme-linked immune sport assay,T-SPOT)阳性率明显下降,再者家长没有及时提供结核接触史,延误了诊断.确诊肺结核后,规范足量使用包括异烟肼10 mg/(kg·d)、利福平15 mg/(kg·d)和吡嗪酰胺35 mg/(kg·d)在内的一线抗结核药物,病情得以控制.结论:结核接触史对于儿童肺结核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属于第5组治疗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某些抗感染药物,可影响结核的病情及检验的结果,延误肺结核诊断.抗结核药物具体剂量应选用已更新指南中推荐的剂量,依据患儿具体病情确定给药频次.

    作者:李玥;陈敏玲;史珍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苯扎贝特普通片和苯扎贝特分散片的溶出行为考察

    目的:考察苯扎贝特分散片和苯扎贝特普通片的溶出行为,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测定光程1 mm,转速50 r/min,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在228 nm处测定苯扎贝特的溶出曲线.结果:苯扎贝特在35.58~234.8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02%、1.24%(n=6),加样回收率符合规定.由实时溶出曲线可见,两种剂型前15 min累积溶出百分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能全面、真实地描绘溶出曲线,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及新的实验方法.

    作者:孔彬;李新霞;甘永祥;漆新文;李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鼻炎灵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1%甲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0~8 min:10%B,8~15 min:10%-→35%B,15~38 min:35%→60%B,38~50 min:60%→90%B,50~~ 60 min:90%B.检测波长276、32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对10批鼻炎灵胶囊进行分析,测定了绿原酸和黄芩苷两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鼻炎灵胶囊的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结果:两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各批次鼻炎灵胶囊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0.95).结论: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亮;郑巍;陆萍;孔飞飞;郭良君;叶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研究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接受多药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药师主导的药学服务效果,比较干预组、对照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血糖指标、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率、满意度等的差异.结果:经1年研究,干预组的用药依从性由31.5%提高到90.4%,对照组的用药依从性由36.0%提高到61.3%,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率干预组由30.1%提高到52.1%,对照组仍为45.3%;ADRs发生率干预组由41.1%下降到4.1%,对照组由41.3%下降到38.7%;干预组病人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提高社区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HbAlc控制率、满意度,降低ADRs发生率.

    作者:沈美;赵华;孙科;陆永华;王忠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用LC-MS/MS法测定人唾液中维生素E醋酸酯的浓度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唾液中维生素E醋酸酯的浓度.方法:在唾液中加入内标氘9-维生素E醋酸酯,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质法处理样品,Venusil XBP C8柱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流速0.8 ml/min,柱温45C,进样体积10μl;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离子通道分别为m/z 473.4-→207.4(维生素E醋酸酯)和482.4→216.4(氘9-维生素E醋酸酯).结果:维生素E醋酸酯线性范围为5~ 5000 μg/L,提取回收率为81.9%~93.9%,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10%,内标校正基质因子为0.99~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一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维生素E醋酸酯补充剂临床用量监测,为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倩;胡朝英;张梦琪;李水军;余琛;刘罡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目的:制备杨梅素环糊精包合物,旨在提高杨梅素水溶性和稳定性,并改善其口服吸收.方珐:制备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以载药量、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杨梅素HP-β-CD包合物优制备工艺确定为:杨梅素与HP-β-CD摩尔比1:3,乙醇浓度50%,40℃水浴振摇24 h,混合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过滤,滤液蒸干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载药量约5%、包合率约90%的杨梅素HP-β-CD包合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重复,可用于杨梅素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作者:郤庆;吴婉静;李国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病人高磷血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我国慢性肾脏病病人的高磷血症患病率高,血磷控制的达标率低.防治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治疗的中心环节,口服降磷药物是治疗高磷血症的有效手段.传统磷结合剂常含钙、铝成分,可降低血磷但不良反应较多.新的磷结合剂,如含镧制剂、不含金属磷结合剂等不但具有降低血磷作用,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为治疗高磷血症提供了新的前景.

    作者:王雪;曾祥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研讨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之一,在医药类专业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药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之一.目前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普遍不佳.究其原因,一方面药理学本身具有知识点密集、覆盖范围广、药理机制难以理解和记忆等特点;另一方面国内药理学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法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呈现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长期的被动接受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严重抑制.

    作者:陈絮蒙;郭亦杰;曾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者易忽视的问题及解决之策

    药物临床试验(clinial drug trials)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1].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并保护受试者的权益,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严格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作者:杨帆平;殷佩浩;张贇贇;卢方;邢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液滴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液滴微流控芯片技术主要的特点是能够产生单分散的液滴,可作为微反应器,具有高通量、反应迅速、试剂消耗少、操作灵活、自动化和集成化等优点.近年来该技术逐渐应用于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和细胞水平的筛选,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液滴微流控芯片中液滴的生成和操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作—综述.

    作者:郑振;陈阳;李武宏;洪战英;柴逸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伴尿路感染病人的药学服务

    肿瘤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多数病人需要化疗6~8个周期.由于抗肿瘤药物会降低病人的免疫功能,导致病人机体功能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肿瘤病人的用药方案较为复杂.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在肿瘤病人的化疗过程中需要全程关注病人的用药方案,保证病人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化疗期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本文阐述1例子宫淋巴瘤术后辅助化疗病人的药学服务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病人化疗期间的药学服务工作内容,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敏;宋钟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泌尿系感染病人的药学服务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1].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作者参与了1例SAP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泌尿系感染病人的药学服务,探讨药师如何在临床发挥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萍;乔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栓心脉宁致皮疹一例

    1 病例资料病人,男,71岁,2015-06-20因“言语障碍3d”入住解放军第三○三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治疗后病情稳定,于2015-07-09出院,出院带药:阿托伐他汀片20 mg,qd;美托洛尔片12.5 mg,bid;血栓心脉宁片0.8g,tid;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2015-07-11病人出现水样腹泻,量一般,伴低热,无腹痛,之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有痒感,病人否认虫咬或进食异常食物.2015-07-13病人全身皮疹较前增多,再次入住本院神经内科.

    作者:苏玲;蒙斯艳;梁园;夏爱军;蔡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注射用达托霉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一例

    1 病例资料病人,男,18岁,因发热并左臀部疼痛半月多,2015-07-24外院血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药敏试验示青霉素、头孢西丁钠、苯唑西林钠耐药,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利福平敏感,其中对万古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2μg/ml.2015-07-29外院行髂关节MRI检查示:左侧髂窝大片异常信号,向髋关节后及臀部延伸,不排除脓肿可能,于2015-08-06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人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作者:陈春枚;张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