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 国际刊号:1671-2838
  • 国内刊号:31-1877/R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706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2017年3期文献
  • 新型化合物DJ5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型化合物DJ5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功能、肾脏病理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肾纤维化的作用.方法:54只雄性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9组:6个不同剂量DJ5治疗组、奥美沙坦酯组、UUO模型组及假手术组(n=6).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UUO小鼠模型.给予各组UUO模型小鼠不同剂量的DJ5(1、3、10、30、60、100 mg/kg)、奥美沙坦酯(6.25 mg/kg)或甲基纤维素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肾功能、肾脏病理和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纤维连接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Col Ⅰ、Col Ⅲ)的变化.结果:各剂量DJ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功能和肾纤维化的差异不明显;TGF-β、FN、CTGF、α-SMA、Col Ⅰ、Col Ⅲ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手术组均出现肾纤维化;但各剂量DJ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CTGF、α-SMA、Col Ⅰ、Col Ⅲ无显著差异;DJ5 60和100 mg/kg治疗组FN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新型化合物DJ5对肾纤维化的作用有限,仅在高剂量时对FN有显著作用.

    作者:叶晟;梅长林;胡惠民;宋书伟;付莉莉;张黎明;邬碧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来源金线莲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金线莲的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线莲总黄酮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降血糖活性.结果:11批次金线莲的总黄酮含量在5.32~11.57 mg/g,平均含量为7.45%,存在较大的差异.金线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其种植时间密切相关.结论:金线莲中的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与种植时间有关,金线莲种植企业应当重视金线莲的种植.

    作者:吴岩斌;张超;张秀才;吴建国;易骏;吴锦忠;郑承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1例哮喘/COPD门诊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用药信念、装置使用评分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装置使用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变量分析提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与装置使用评分(P<0.01)、用药信念(P<0.01)、是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P<0.05)和急性发作次数(P<0.05)密切相关.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仍然与装置使用依从性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哮喘/COPD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不理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吸入装置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哮喘/COPD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洲;顾宝晨;秦琼;陈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口服莫西沙星单用与不含莫西沙星的联合用药治疗单纯性盆腔炎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用与不含莫西沙星的联合用药治疗单纯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CNKI)自建库至2016年6月所纳入文献.收集有关单用莫西沙星、(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治疗单纯性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从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和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率3个指标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3279例病人参加试验,2751人完成试验.3个指标均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荟萃分析结果:给予14 d疗程治疗后,单用莫西沙星组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8%和86.4%,联合用药组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0%和84.3%,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单用莫西沙星组ADRs发生率为40.2%,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组的47.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单用莫西沙星治疗单纯性盆腔炎与联合用药组的疗效相当,但ADRs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王美月;俞惠翻;蔡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复方垂盆草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复方垂盆草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初治的CHB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n=53)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 mg,qd,联合安慰剂4粒/次,tid;治疗组(n=51)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 mg,qd,联合复方垂盆草胶囊4粒/次,tid.治疗至12周时,停用复方垂盆草胶囊和安慰剂,继续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分别观察基线,第2、4、8、12、24、48周等时间点病人的血清学指标动态变化,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病人乏力、纳差、尿黄及厌油腻等临床症状在1周内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在2、4、12、24周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病人的乙肝病毒DNA(HBV DNA)阴转率在第2周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载量中位数在4、12、24、48周逐步下降,在各时间点均无组间差异.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垂盆草胶囊能够显著改善CHB病人肝脏的炎症反应,降低ALT水平,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尤本明;王志君;潘勇华;尹伟;刘继勇;范文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一例继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人的用药分析和药学服务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人的药物治疗,探讨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重症感染病人的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对主要药物治疗实施药学服务.结果:肺曲霉菌病诊断一确立,临床药师建议立即应用伏立康唑等药物治疗.经合理、积极的治疗后,病人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好转,两肺炎症病灶较前显著吸收,痰培养曲霉菌转为阴性,转当地医院治疗.伏立康唑应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药师对病人提供了良好的药学服务.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制定抗真菌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钱春艳;陆一;宋惠珠;蔡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用羟丙基β-环糊精手性柱HPLC法拆分米那普仑对映体

    目的:建立拆分米那普仑对映体的手性固定相HPLC法.方法:采用Astec CYCLOBONDTM Ⅰ 2000 RSP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考察了流动相组分比例、pH值、流速以及柱温对米那普仑手性对映体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佳拆分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1% 醋酸三乙胺溶液(pH 6.0)=5∶95(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 ℃,米那普仑对映体拆分的分离度为1.63,对映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拆分.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可用于米那普仑对映体的分离及质量控制.

    作者:陈秀娟;郑振;张明勇;乐嘉琰;李武宏;洪战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养血护肝颗粒质量标准的提高

    目的:建立养血护肝颗粒的质量控制新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养血护肝颗粒中的丹参、大黄和重楼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 ml/min.结果:丹参、大黄和重楼的TLC谱图中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5~40.0 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2.44)%(n=9).测得3批养血护肝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别为(52.25±0.50)、(57.63±0.60)、(56.31±0.48) μg/ml(n=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有利于提高养血护肝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灵娜;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西药房直接服务的临床病人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6月的240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12月的210例为观察组.本院从2015年6月开始实施药品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记录两组不合理用药,调查病人满意度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不合理用药3例,其中药品滥用2例,重复用药1例,发生率为1.43%;而对照组发生不合理用药26例,其中药品滥用20例,重复用药6例,发生率为10.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9.05%和90.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00%和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结论: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被用于药房管理之后,临床用药更加科学合理,病人的满意水平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龙远华;刘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化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研究

    目的:评价定量药理学软件在制定重症病人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典药动学软件Vancomycin Calculator(advanced vancomycin pharmacokinetics tool)和群体药动学软件Java PK for desktop (JPKD)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肌酐值、疾病状况),计算万古霉素的初始给药剂量、初始预测浓度,利用贝叶斯(Bayesian)反馈法确定实际给药剂量,计算实际给药剂量的稳态血药谷浓度(Css,min)预测值.用药5个半衰期万古霉素血浓度达稳态后,在给药前30 min采血,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浓度,此为(Css,min)的实测值.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统计(Css,min)预测值与(Css,min)实测值的相关性.结果:共为60例重症病人制定了个体化给药方案,收集到60例病人的63例次万古霉素(Css,min)数据, (Css,min)预测值为(14.02±5.11) μg/ml, (Css,min)实测值为(13.30±6.22) μg/ml,两者偏差值为(0.73±3.79) μg/ml.(Css,min)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794,P<0.001).(Css,min)整体实际达标43例次,达标率68.3%.结论:经典药动学和群体药动学软件可以根据重症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具有良好的血药浓度预测性.

    作者:方洁;刘利艳;黄洁;程齐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提倡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会诊,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全院会诊,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参与制定个性化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师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合理用药必须有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师必须加强回访工作,及时评估用药疗效;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用药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鲁继光;丁双双;石柳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协同氟康唑抗真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拓展甘草在抗真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技术从甘草粗提物中分离得到甘草查尔酮A、异甘草素、甘草素和甘草酸4种成分,甘草酸水解得到甘草次酸.5个单体化合物经LC-MS、1H-NMR和13C-NMR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5个化合物体外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0304103、0304385、0304876,热带念珠菌0306849,克鲁斯念珠菌ATCC19297的低抑菌浓度(MIC80)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甘草查尔酮A、甘草次酸和异甘草素可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0304103、0304385、0304876,FICI均<0.5,其中甘草查尔酮A联合氟康唑抗真菌效果为显著.但5种单体化合物不具有协同氟康唑抗热带念珠菌或克鲁斯念珠菌的活性.结论:甘草中的甘草查尔酮A、甘草次酸和异甘草素具有协同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

    作者:王元花;阎芳;金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非布索坦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非布索坦治疗痛风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90例符合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别嘌醇300 mg组、非布索坦40 mg组和80 mg组,每组各30例,观察疗效.第1个月联合口服美洛昔康7.5 mg,1次/d,预防急性发作;每月随访1次,共6个月,期间常规方法测定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清尿酸,评估关节肿痛情况及胃肠道不适.结果:随访表明非布索坦80 mg治疗组血清尿酸≤0.36 mmol/L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两组,在服药后第6个月时,这种差别更显著,非布索坦80 mg组占83%,高于非布索坦40 mg组的37%(P<0.01)和别嘌醇组的47%(P<0.01).每次随访非布索坦80 mg组血清尿酸下降幅度高,且明显优于别嘌醇组(均P<0.05).在随访的后两个月,非布索坦40 mg组血清尿酸下降幅度均低于80 mg组(P<0.05),别嘌醇组与非布索坦40 mg组降尿酸效果基本相似(P>0.05),3组随访过程中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非布索坦80 mg降尿酸能力优于别嘌醇300 mg和非布索坦40 mg.

    作者:贺玲玲;俞勤凯;张兰玲;彭杨茜子;徐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核酸适配体修饰的前列腺癌靶向载体的体内外评价

    目的:构建具有前列腺癌靶向作用纳米基因载体聚酰氨胺-聚乙二醇-适配体(PAMAM-PEG-A10-3.2),考察靶向载体合成效果,携载基因能力,入细胞机制,体内外靶向等特性.方法:用核磁共振(NMR)鉴定PAMAM-PEG-A10-3.2结构;激光粒度仪测定复合物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复合物形态;竞争性抑制实验用于考察纳米复合物入细胞机制;pEGFP-N2-luc质粒(pDNA)考察纳米复合物体外靶向性;LNCaP裸鼠移植肿瘤小鼠,考察纳米复合物体内靶向性.结果:结果显示,PAMAM-PEG-A10-3.2合成成功,可以包裹NC-miRNA,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TEM见纳米复合物成球形.靶向载体主要通过受体介导内吞入胞.体外基因转染实验显示,靶向纳米复合物可以增加对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细胞(LNCaP) 的转染效率,LNCaP裸鼠移植肿瘤小鼠活体成像显示,靶向载体具有良好的前列腺癌靶向性.结论:PAMAM-PEG-A10-3.2对PSMA高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内外靶向性.

    作者:郭彦琨;武鑫;刘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指病人、病人家属、探视者或医院工作人员等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其中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由于在医院内逗留的时间长,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接触静脉药物、病人等,并执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如药器拆零、开启安瓿等,HAI发生风险较高[1].对从事药品调剂的药剂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是PIVAS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2].对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PIVAS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及工作情况,探讨HA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护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荣;麦健萍;王婷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遗传毒性杂质在医药工业中的来源与控制

    药品中存在的遗传毒性杂质可能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而危害病人的健康,已成为制药企业、药品监管机构、病人和医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遗传毒性杂质的医药工业来源、毒性机制和相关法规要求,为制药研发者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评估新的合成路线、选择佳合成路线、优化化学反应和产品纯化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刘晓丹;陆峰;何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氯新酮乳膏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真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高,其致病菌中白念珠菌占60%~80%[1].老年人由于绝经后阴道黏膜上皮变薄,抵抗力弱,易受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部奇痒,大量凝乳样白色块状分泌物,阴道黏膜明显充血,并有散在白色膜样物覆盖[2].氯新酮乳膏为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自制制剂,主要由酮康唑(含量1%)、硫酸新霉素、哈西奈德及月桂氮卓酮制成.本研究主要观察该乳膏对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症状的改善作用、真菌转阴率及宫颈黏膜组织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彬果;张楠;曾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伤的糖尿病,病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不明显,临床上以餐后血糖升高和糖耐量降低为主要特点.其相关并发症不但加重肝细胞损伤,还会破坏机体葡萄糖稳态,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但诊治不够规范.本文介绍了肝脏疾病对葡萄糖稳态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进展,以及肝源性糖尿病降糖药物的选择.

    作者:吴梦莎;张鑫;蒋忠新;姚定康;刘志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芬太尼的人体内分析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为μ受体激动剂,通过CYP3A4酶进行代谢.芬太尼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镇痛药.研究芬太尼的体内分析方法及药动学,了解不同给药方式下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制定该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芬太尼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于特殊环境下该类药物的快速检测亦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整理了芬太尼在人体内的分析及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开展芬太尼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张天;王仁萍;王猛;陆峰;马宇;亓云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热诊断的临床实践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之一,其中以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较为常见[1],临床上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热较难鉴别,容易引起误诊误治[2].本文探讨了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出现高热的原因,以及临床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作者:程学芳;冯婷婷;冯丽娟;冯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70例临床会诊的分析与总结

    原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2011年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明确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和病例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1].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07年成立临床药学部,成为浦东新区较早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医疗机构之一;2014年本院药剂科成为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2016年被认定为上海市社区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从2007年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至今,临床药师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从初的处方及医嘱点评、重点病人用药监护、病人用药教育,到如今的临床会诊、个体化用药研究及网络平台用药宣教等,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璐奕;黄瑾;王建;袁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