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1-8255
  • 国内刊号:31-1243/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7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205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 1994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信息成果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年12期文献
  • 盐酸西替利嗪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西替利嗪的有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盐酸西替利嗪的有机溶剂残留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含量、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

    作者:李宝林;邵文亮;袁丽华;韩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

    以明胶为囊材制备了红霉素缓释微囊,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体外释放度的数据作为输入、血药浓度数据作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系统,通过比较体内血药浓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异考察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本网络得到的体内外相关性较好.

    作者:李凌冰;李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研制及体外释放度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HPMC为骨架材料,十八醇为阻滞剂,制备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运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处方,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体外缓释效果较好.

    作者:窦明金;黄桂华;侯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在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中研究国产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采用双周期交叉设计,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右美沙芬活性代谢物去甲右美沙芬的浓度.单剂量口服60 mg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与进口对照品的cmax分别为436.8±116.7和409.5±113.7 ng/ml;Tmax为3.3±1.0和3.4±0.8 h;T1/2为7.5±2.7和7.5±3.1 h;AUC0→tn为3435±664.2和3269±626.0 ng*ml-1*h.多剂量服药达稳态后两制剂的波动度分别为(121.9±37.1%)和(133.2±40.6)%.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检验表明:国产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与进口同类产品具生物等效性,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9±13.8)%.

    作者:葛庆华;王浩;周臻;傅民;盛民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栓塞型脉冲胶囊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栓塞型脉冲胶囊各组成部分(囊帽、囊身、栓塞及含药部分)的材料和制备方法,并介绍了该系统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作者:莫良侃;杜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吸附树脂及其在天然产物和抗生素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吸附树脂的概念、发展和新的研究进展;药用吸附树脂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天然产物和抗生素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浦宇;王芝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磺胺嘧啶锌的HPLC测定

    建立了磺胺嘧啶锌的HPLC测定法.以磺胺嘧啶为对照品,采用C18色谱柱,甲醇-水(30∶70,用磷酸调至pH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在浓度40~3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0.87%.

    作者:徐桂清;于刚;李伟;程传玲;戴朝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三油酸甘油酯的ELSD非水反相HPLC测定

    运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建立了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三油酸甘油酯(1)含量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异丙醇-三氟乙酸(60∶40∶0.05),1中的甘油、油酸、亚油酸和另外8种有关物质可完全分离.灵敏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好,1在0.75~2.25 mg/ml浓度范围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2).

    作者:耿文飞;牛长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的HPLC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中林可霉素的含量.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0.05 mol/L硼砂溶液(用85%磷酸调节pH至5.0)-甲醇-乙腈(60∶36∶4),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在1.32~3.9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71%.

    作者:陆进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硝呋太尔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GC测定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外标法测定硝呋太尔中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二FDA9烷、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采用二乙烯基苯/苯乙烯多孔聚合物为固定液的毛细管石英色谱柱,程序升温的方法.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6.2%、90.7%和98.8%,检测限分别为2.9、3.0、2.2和1.8 ng.

    作者:朱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阿比多尔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毛细管GC测定

    建立阿比多尔中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石油醚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采用OV-101毛细管色谱柱(30 m×0.22 m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方法,以氮气为载气.各溶剂的检测限分别为5、5、3、3、1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01.6%、101.9%、101.1%、和97.1%.

    作者:康学军;石南宁;张建新;任海花;朱志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喷昔洛韦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及透皮速率的测定

    建立喷昔洛韦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及透皮速率的测定方法.在包封率的测定中,采用超滤法将游离药物与其脂质体分离,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测定波长为253 nm;喷昔洛韦的线性范围在5~30 μg/ml(r=0.9999),精密度RSD<2.6%.在透皮速率的测定中,采用小鼠离体皮肤在Franz扩散池中进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Luna C18柱,流动相为0.1%醋酸-乙腈(97.5∶2.5),流速1 ml/min,测定波长为254 nm;喷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1~40 μg/ml(r=0.9999),检测限为0.5 μg/ml,精密度RSD<4.5%.

    作者:王唯红;翟光喜;张君仁;孙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采用RP-HPLC法在335 nm处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beagle犬随机静注90 mg或口服1.8 g灯盏乙素,6 d后交叉试验.血浆中灯盏乙素的定量限为0.025 μg/ml;方法回收率大于93.2%,日内、日间RSD小于8.31%;灯盏乙素血浆样品常温下不稳定;静注给药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经剂量校正,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40±0.19)%.灯盏花素静注给药体内消除迅速,口服给药几乎不吸收.

    作者:葛庆华;周臻;支晓瑾;马丽丽;陈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帕珠沙星合成中的Hofmann重排反应

    将帕珠沙星的合成关键中间体(3S)-9-氟-10-(1-氨甲酰基环丙基)-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2,3-de]-1,4-苯并FDA9嗪-6-羧酸溶于甲醇钠/甲醇溶液中,于-40℃加溴进行Hofmann重排得到帕珠沙星.收率69%.

    作者:张文治;束家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盐酸麻黄碱转化为盐酸伪麻黄碱工艺研究

    盐酸伪麻黄碱(1)与盐酸麻黄碱(2)是麻黄草的主要药用成份,两者是差向异构体.2的应用较广,因而由1转化为2的工艺报道较多[1,2],而2转化为1的方法相对较少[3].自1992年我国卫生部正式批准1供临床使用后,国内研制开发含有1复方制剂品种达60多个[4].美国PDR收载的含1的非处方药物已达150种以上[5].随着对1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由2转化为1的工艺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杨桂兰;杜占林;李英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4-甲基-3-硝基吡啶的合成

    以2-氨基-4-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硝化、重氮化羟基置换、氯化及脱氯等4步反应制得标题物,总收率60%.

    作者:孙楠;莫卫民;胡宝祥;俞雄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三苯基甲基-4-咪唑甲醛的合成

    1-三苯基甲基-4-咪唑甲醛(1)是合成正处于Ⅰ期临床的抗癌药girolline[1]、组氨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2,3].可用1-三苯甲基-4-碘咪唑与DMF反应得到,产率83%[4],但需用正丁基锂及低温(-78℃)反应,原料和试剂价格昂贵.也有报道用4,5-咪唑二羧酸为原料,经二聚、脱羧、酯化、N-烷基化、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1-三苯甲基-4-咪唑甲醇,但路线长,收率62%[5].

    作者:肖繁花;张兰勇;张建军;吴范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牛磺胆酸钠的合成

    以喹啉为起始原料,先后与氯甲酸乙酯、乙醇反应制得N-乙氧羰基-2-乙氧基-1,2-二氢喹啉(收率25%),以此为肽键偶联剂,用胆酸与牛磺酸缩合制得牛磺胆酸钠,收率92.5%.

    作者:杨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藤黄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采用HPLC法建立藤黄的指纹图谱.以Alltima C18为色谱柱,甲醇-0.05%磷酸(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 nm,以藤黄酸为参照物.10批藤黄药材均出现4个共有峰.

    作者:张旭;柳文媛;冯锋;尤启冬;张正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有机合成文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消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生物技术文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基因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发酵条件优化

    对hEGF融合蛋白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起始pH为6.6~7.0,以100 ml/500 ml的装液量,6%接种量,37℃培养2 h,加入0.1 mmol/L的IPTG诱导4 h后,收获菌体可得到较高的生物量和hEGF融合蛋白表达量.其中IPTG诱导开始时间和菌体收获时间对蛋白表达有显著影响.

    作者:谢秋玲;廖美德;余榕捷;徐丽慧;林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青霉素钠丁醇共沸结晶工艺

    介绍了青霉素钠丁醇共沸结晶工艺并进行了中试放大,与乙酸丁酯共沸结晶工艺相比,收率、质量相当,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作者:田益民;杨明远;张寿南;张金银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GLP实验经验概述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是国家为了保证新药临床前研究安全性试验资料的优质、真实、完整和可靠,针对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制定的基本要求.早的GLP是用于实验室的管理,由于药品的安全性问题,美国率先颁布GLP,FDA明确规定不符合GLP要求者不予受理新药申请.目前我国实施GLP处于试行阶段,对新药研究机构的管理主要是进行药品研究机构登记备案,GLP认证工作从今年开始,且限于药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

    作者:康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