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 国际刊号:1001-8255
  • 国内刊号:31-1243/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7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205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 1994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信息成果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8年12期文献
  •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微量唑来膦酸

    建立了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微量唑来膦酸.在酸性条件下,唑来膦酸被破坏后产生的无机磷进一步与钼酸铵结合形成磷钼杂多酸,再与罗丹明B形成磷钼杂多酸.罗丹明B三元离子缔合物后共振瑞利散射急剧增加,并于370 nm处有大散射峰,唑来膦酸在6.25~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1.55 ng/ml.

    作者:李海霞;王卫华;蒋晔;安普丽;赵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虫草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虫草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摩尔比.采用C18柱,以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7)-乙腈(83:17)为流动相,榆测波长254 nm.衍生化试剂为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所测3批样品中虫草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单糖的摩尔比约为2:2: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98.6%和 99.2%,RSD分别为1.9%、1.6%和1.2%.

    作者:凌云;王玉峰;王莹;徐旭东;尹鸿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滤法去除中药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含量,以10k及50k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超滤,评价超滤技术去除三种自制中药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效果.结果显示,各药液经超滤后,内毒素的含量均在0.388~0.843 EU/ml,内毒素去除效率大于90%.

    作者:尹楠;李红阳;彭国平;郑云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盐酸度洛西汀的波谱学研究

    报道并解析了盐酸度洛西汀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氢-氢相关谱、碳谱(13C-NMR,DEPT)、碳氢相关谱、碳氢远程相关谱,对所有1HNMR和13CNMR谱的信号进行归属,同时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作者:余潜;罗光顺;陆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磷脂复合物中姜黄素的溶出度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磷脂复合物中姜黄素的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姜黄素、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姜黄素-PVP(1:2,w/w)固体分散体、姜黄素磷脂复合物-PVP(1:2,w/w)固体分散体在含0.2%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1mol/L盐酸中120min累积溶出度分别为0.7%、13.6%、28.0%和98.4%,且磷脂复合物-PVP(1:2,w/w)固体分散体5min累积溶出72.6%.

    作者:张立超;张和平;全山丛;沈通;胡晋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吉非罗齐超细药物粉体的制备

    采用结晶法制备吉非罗齐超细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复分解反应温度和搅拌转速对药物颗粒形态和粒径的影响.通过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及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分析和溶出试验表征产品性质.所得颗粒形貌规则,粒径分布范围为0.5~2μm,比表面积为9.2263m2/g,120min时体外溶出速率是原药的4倍.

    作者:黄巧萍;王洁欣;陈桂子;陈建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微球干混悬剂的研制及其药动学

    按不同处方制备阿奇霉素.乙基纤维素(EC)微球并进行质量评价.再将微球制成干混悬剂,考察其在12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情况.结果表明,微球的优化处方为药物-EC重量比2:1,EC浓度50mg/ml,水油相比15:1,用其制成的干混悬剂口感好、无苦味.自制干混悬剂和参比干混悬剂的药一时曲线形状相似,AUC0~96h分别为(7.61±1.31)和(7.45±1.66)μg·h·ml-1.

    作者:胡连栋;潘建斌;杨更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阿克他利的合成

    阿克他利(actarit,1),化学名为4-乙酰胺基苯乙酸,是日本Nippon Shinyaku公司研发的免疫调节剂,1994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可抑制和阻止关节骨、软骨的进行性破坏,激活患者T淋巴细胞,增强白介素-2,从而抑制变态反应[1-3].

    作者:聂丽娟;段巨龙;李儆;秦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盐酸沙格雷酯的合成

    水杨醛经苄基保护,还原、氯代、Arbuzov反应、Wittig-Homer反应、催化氢化得到2-[2-(3-甲氧基苯基)乙基]苯酚,再与环氧氯丙烷反应成醚、胺化开环、酯化、与盐酸成盐得到盐酸沙格雷酯,总收率约为46%.

    作者:王生;陈国华;张海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来那度胺的合成

    N-苄氧羰基-L-谷氨酰胺经酯化和氢化脱保护制得中间体L-谷氨酰胺甲酯(4),另用2-甲基-3-硝基苯甲酸(5)经酯化和溴化制得另一中间体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7).4与7经缩合、氢化还原、分子内环合制得来那度胺,总收率约33%(以5计).

    作者:方峰;许煦;冀亚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盐酸度洛西汀的合成

    以2-乙酰噻吩、Ⅳ-甲基苄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硼氢化钠还原、与1-氟萘经O-烷基化反应制得(±)-Ⅳ-苄基-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脱苄基后经L-二苯甲酰酒石酸拆分得到(+)-(S)-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L-二苯甲酰酒石酸盐,用氢氧化钠游离后与盐酸成盐得到盐酸度洛西汀,总收率为13.5%.

    作者:郭可飞;范传文;张明会;侯自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喹诺酮抗分枝杆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结核病与AIDS病的并发,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二线抗结核病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一定优势,它们在临床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以及对不能耐受一线抗结核病药物的患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喹诺酮(包括氟喹诺酮、6-非氟喹诺酮和非经典喹诺酮)在抗分枝杆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明亮;王菊仙;郭慧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低密度多孔性颗粒在干粉吸入剂中的应用

    评述了低密度多孔性颗粒能从改善药物的给药剂量重现性、提高沉积性能和降低巨嗜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多方面提高干粉吸入剂的性能,并介绍了它的几种制备方法.

    作者:薛艳;常明;江荣高;王春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比较研究

    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作多次修改,初步建立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发展相对比较完善,这对建立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实体制度和操作程序两个方面比较研究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议应结合我国药品注册和药品专利的现状适当修订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8号局令).

    作者:丁锦希;韩蓓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型环境经济政策与中国制药企业的未来发展

    为了分析新型环境经济政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采用目标式或判断式抽样对文献进行研究,列举制药企业环保事件,分析新型环境经济政策对制药企业可能带来的资金链和成本压力,指出产业链调整升级、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从源头治理是制药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杨悦;吴惠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008年1~8月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8年1~8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药行业企业数有6396家,比二季度新增98家,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1049家,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1187家,中药饮片加工制造业604家,中成药制造业1396家,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643家,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505家,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895家,制药机械制造业117家.

    作者:张建明;朱晓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氟化钠对林可霉素发酵的影响

    研究了在15L发酵罐中添加氟化钠对林可霉素合成的影响.结表明,96h向培养基中添加100mg/L氟化钠,发酵液中林可霉素的效价达5795u/ml,比对照提高12.6%.进一步研究发现,氟化钠可以降低糖酵解途径中丙酮酸激酶的酶活力,使更多碳源流向磷酸戊糖途径,可为林可霉素合成提供更多前体,从而提高林可霉素产量.

    作者:朱艳;陈长华;刘迎宾;唐慧慧;万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

    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和多剂量交叉口服两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单剂量口服受试胶囊和参比胶囊lOOmg后的tmax为 (3.4±0.9)和(3.3±0.9)h,cmax为(416.0±183.5)和(466.3±238.2)ng/ml,AUCo.∞为(1986.3±713.1)和(2137.1±871.0)ng·h·ml-1.受试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6±19.9)%.多剂量试验(100mg/d,连续6d)表明,受试和参比胶囊tmax为(3.7±0.9)和(3.6±1.0)h,cmax为(322.4±93.5)和(337.8±104.9)ng/ml,AUCss为(1618.6±424.4)和(1728.1±454.3)ng·h·ml-1.受试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3±8.1)%.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伟;秦玉花;赵红卫;宋建伟;赵钰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青霉素V钾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

    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青霉素V钾的浓度,并研究Y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青霉索V钾片0.5g后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青霉素V钾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7h(9.61±3.94)和(9.69±4.52)μg·h·ml1-,AUC0.(9.72±3.96)和(9.79±4.51)μg·h·ml1-,Cmax(8.36±4.14)和(8.47±4.47)μag/ml,tmax(0.53 ±0.15)和(0.54±0.14)h.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9.3%,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殷立新;任进民;王川平;孙倩;王淑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凤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凤尾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4-O-α-L-鼠李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芹菜素(4)、木犀草素(5)、柚皮素-7-O-β-D-新橙皮糖苷(6)、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7)、芹菜素-41-O-α-L-鼠李糖苷(8)、(2S,3S)-蕨素C(9)、异香草酸(10)、阿魏酸(11).其中化合物6、7、10、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亦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欧阳丹薇;杨培明;孔德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