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于1995年12月~1998年6月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5例.经8~10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愈合,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明富;叶林根;俞光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对直肠癌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后,脐孔造口与传统左下腹结肠造口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切除脐孔后将结肠末端於腹壁缺损处行结肠造口并与传统造口术作比较.结果 22例Miles术后行脐孔造口,该术在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方便生活护理各方面均优于左下腹造口方法.结论无论各种年龄、性别、体型均可行脐孔造口术,且无并发症发生,故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江平;郝杰民;叶世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以往对严重的睑球粘连患者,常采用睑球分离联合自体唇、颊粘膜移植手术.但移植的粘膜往往因肥厚、色红、分泌腺过于丰富,与结膜组织的正常生理情况存在差异,加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继发性收缩,给该手术的开展带来了制约[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羊膜移植正不断受到大家的重视.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月,采用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的睑球粘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屈晨;林安娟;俞世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原发性胆囊癌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总结1992~1999年间我院原发性胆囊癌28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雄;范跃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一些眼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眼内压升高,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疾病,炎症、外伤、手术、肿瘤以及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都可引起眼压升高.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亦不同.本文对1990年1月~1998年12月在本院住院期间的357例372眼继发性青光眼作一回顾性总结(激素性青光眼不在统计之列).
作者:鲍炯琳;彭寿雄;何利蓉;臧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在临床上的一种新的、合理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中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术及胆囊瘘口修补术10例,胆囊切除术及肝总管Roux-en-y吻合术6例.结果 2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8年,痊愈22例(78.6%),良好4例(14.5%),欠佳2例(7.1%).结论对4种类型的Mirizzi综合征应作不同的处理和治疗.
作者:严启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和探讨高校学生运动创伤的原因、规律及防治措施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我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群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其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不但孕产妇发病率高,围产儿死亡率也高,所以加强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管理,选择适当分娩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对1996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1对双胎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丘瑾;成佳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自90年代初国产米非司酮获准上市以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d以内妊娠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药物流产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停经50~70d的妊娠,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仍为终止妊娠的常用手段,如何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减少手术中病人的痛苦及手术的并发症,是计划生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我院采用在人流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军;刘平;李怀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7月~1999年7月所施行的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drome,OSAS)37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6%,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UPPP是治疗OSAS的有效手术方法,特别适用于咽部狭窄患者,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朱亚捷;许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胃癌诊断技术的完善和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临床医师在实践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本文对我院和瑞金医院近三年来286例胃癌不同分区各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不同胃癌分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程东峰;朱正纲;范跃祖;尹浩然;薛建元;蔡同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方丝弓矫治技术具有能较好地控制移动牙的长轴和牙弓丝连成一整体而具有较大支抗力两大特点,因此在正畸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托槽在牙面牢固的粘结是进行矫治的前提.托槽的脱落,将延长病程,影响矫治效果,影响医患关系,对患者的经济、心理增加负担.本文通过对456例方丝弓矫治病人托槽脱落进行分析,以期临床上尽量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矫治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方炯;朱模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病人伤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17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分为重症组(GCS≤8')及轻症组(GCS>8'),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伤后早期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结果在颅脑外伤后早期,两组病人的FT3均低于正常,以重症组明显;重症组的FT4、TT3及TT4水平均低于轻症组,而且重症组病人中TT3水平低于正常的病例数明显多于轻症组(P<0.05).结论早期颅脑外伤病人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重症组明显.
作者:陈震;沈国富;王文华;苏贵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除创伤性的心内膜活检外,核素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静态心肌灌注显像心肌显像也是辅助检查的方法之一[1,2].本文选择了60例经临床综合判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进行静态及多巴酚丁胺介入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扫描,以明确其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价值,并对其中12例病人进行随访观察.
作者:黄芸;焦青萍;张煜;唐熙;朱毅;谈中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V1 R/S>1是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其结果的正确判断可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资料.本文收集了1997年1月~1999年5月内科住院病人心电图,检出V1 R/S>1病例共65例,对其临床意义作如下分析.
作者:艾文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对101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随机采用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联合普通肝素治疗,并与单纯普通肝素治疗进行比较,旨在探索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溶栓治疗对UAP的治疗价值.
作者:邱建平;王宝蓉;田燕平;姚力;肖萍;朱济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在众多牙列缺损患者中,单侧或双侧的末端游离缺失是较为常见的缺损类型.以往对此类患者多采用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方法,但由于其稳定性较差而致修复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本文尝试将健康、无功能的自体牙移植后,使牙列缺损类型转化为非末端游离缺失型,并以移植牙作为基牙,进行固定或活动修复,取得了较好效果,且为肯氏一类、二类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方;陆建亚;韩杰;朱和相;苏剑生;方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胆管扩张的胰胆管结合部异常(non-congenital choledochocyst 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junction,non- CCC APBJ)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年收治4例non- CCC APBJ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所见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并对同期收治有胆、胰疾患手术例数作统计,了解该病与胆胰疾患及与非本病胆囊癌的比值.结果 4例均有明显胆、胰外科症状,2例术前作过ERCP证实,4例均行术中胆道造影证实.其中2例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随访经过良好;2例为胆囊癌,均已死亡.结论 non- CCC APBJ为较少见病,本组non- CCC APBJ占同期胆道疾患手术0.5%,其癌变占胆道癌9.5%,发展成胆囊癌的危险性很大,并易导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对可疑者建议尽早作ERCP或MR-CP,术中作胆道造影.有胆囊癌变则行根治术,无癌变者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作者:尹相沅;周鸣清;曹永熙;陆仁达;陈根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肝与肺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较为迅速,许多学者认为肝硬化患者易伴有肺内分流和肺内灌注障碍引起肺功能异常及低氧血症,并称之为肝肺综合征[1].但是,其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以及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为此,我们对3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检测,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培新;郭传勇;钟敏章;申振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本院于1991年3月~1998年3月,对24例剖宫产中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郑惠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日益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随之增高.Richards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我们应用此钉治疗了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现报道如下.
作者:闵晓晖;苏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自1975年2月~1999年5月,本院共行阴道镜检查1 7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云朗;郑惠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及腰骶、外阴、肛门,甚则剧痛晕厥.可由情志抑郁,经期受寒饮冷,或体质素弱等不同原因引起,以青年妇女为多见,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学习.我们采用低频电脉冲经络治疗仪治疗痛经59例,取得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环;王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骨科的颈部疾病常伴有各种颅脑症状.其发病机制说法不一.作者根据颈颅部解剖生理特点,演绎了颈部肌筋膜高张状态下颅内血流总体下降与功能性再分配后的临床表现,显示与临床上颈性颅脑症状群颇为一致.
作者:俞中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麻醉与手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血浆皮质醇是一种对刺激非常敏感的激素,常作为应激反应的可靠指标.本文通过对不同手术病人的SIMH精神卫生评定(由上海市精神病医院提供)结合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探讨患者术前紧张程度和手术麻醉刺激对皮质醇的影响.
作者:王芬;傅舒昆;邢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对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使用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 147例血标本进行需氧培养,分析阳性率、检出菌的种类、阳性检出时间、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1 147例血培养,有148例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33株,真菌17株,阳性率为12.9%,假阳性率为0.3%;24h内阳性占60.2%,48h为85.2%,72h为96.3%;阴性报告为5d.结论使用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污染减少等优点.
作者:袁应华;江涟;薛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75年,Heyndrickx等人研究发现清醒的犬在经历了短时间冠状动脉闭塞并恢复再灌注后,其心肌功能障碍仍持续存在一段时间,第一次描述了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现象.1982年,Braunwald等[1]将这一现象定义为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然而当时人们认为已闭塞的冠脉恢复再灌注现象仅出现于动物试验中,在临床中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这一现象在发现之初并未引起重视.直到80年代,随着冠心病急性缺血综合征新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普遍应用,以及人们对这类患者可出现自发性再灌注(冠状动脉内血栓自行溶解或冠状动脉痉挛解除)的了解,逐渐认识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已成为冠心病自然病程的一部分,并且影响这类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决策和预后,因而这一现象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对其发生机制、药物干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就当前有关心肌顿抑的基础研究现状,尤其是有关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艳妍;徐文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从1972年Kerr等[1]第一次提出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以来,对其研究已经延伸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对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因有三:一是凋亡过程短暂,不易发现(持续约1~3h);二是方法学限制性;三是低估凋亡在心脏病中的作用.而今,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凋亡现象伴随于心血管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过程,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中普遍存在着凋亡现象.1989年,Nepomniashchikh[2]在观察饥饿性心肌萎缩超微结构时发现:心肌细胞结构蛋白合成降低,细胞数减少,但不伴有细胞核相应的成比例的减少,由此初步提出饥饿性心肌萎缩是由细胞凋亡所致.
作者:张敏;邓南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基因病,遗传因素或曰易感基因对EH的发生起着基础性的允许作用.因此,识别EH易感基因是阐明其发病机制、制定新的防治策略的关键.目前已发现了50多个EH相关基因,但仍没有准确识别出任何一个EH易感基因.近年来,SA基因这一新的EH侯选基因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可望成为EH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杨奕清;徐文渊;陈义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而凶险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数病人发现时已没有手术机会,而且术后易复发,多年来临床一直在探索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和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reatment,PEIT)是较为成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各有其局限性.近年来不少学者把生物反应调节剂和介入技术结合起来,对肿瘤治疗进行创新性的探索.链球菌制剂OK-432是目前所知作用强的免疫调节剂,它通过阻碍肿瘤细胞RNA的合成发挥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并通过激活宿主介导的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收集近年来应用OK-432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文献,并就介入途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张大海;叶强;顾伟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良性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表达峰度定量法,检测4种新鲜甲状腺手术标本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TGF-β1 mRNA在4种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均有较高的阳性率(>83.3%),乳头状甲状腺癌中TGF-β1 mRNA的表达量较良性腺瘤、桥本氏炎及正常组织均增多(P<0.05),后三者之间则无差别.结论 TGF-β1 mRN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表达代偿性增强与癌的发生有关,且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指标之一,并辅助鉴别良恶性;RT-PCR则为临床上较为快捷、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李红梅;徐磊;吴增常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的变化及与羟脯氨酸(HYP)和透明质酸(HA)的相关性.方法以四氯化碳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NAG活性和HYP含量及放免法测定HA含量.结果大鼠肝纤维化造型过程中,肝组织NAG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线粒体和溶酶体的NAG活性升高更为显著(P<0.01).并发现,肝组织NAG含量的升高与肝组织HYP和HA呈正相关(P<0.01).结论 NAG明显参与肝纤维化发病过程,其含量增加具有剌激和加速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作者:郭传勇;申振宇;钟敏章;胡泉林;钱珍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人的热休克类似蛋白73(HSC73)并提纯HSC73蛋白,为研究该蛋白提供条件.方法用人HSC73基因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HSC73,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ATP亲和层析法提取HSC73.经SDS-PAGE、3.a.3抗体Western blot作ECL检测.结果人HSC73基因构建的载体pETHSC73能很好地在大肠杆菌表达出分子量为73kD的蛋白,蛋白提取方法能有效提纯表达的蛋白,用3.a.3抗体作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蛋白具有人HSC73抗原特性.所得蛋白质氨基酸测定和N端测序的结果与有关报道的一致.结论人2.1 kb的HSC73基因片段构建的高表达载体能够很好表达人HSC73,用ATP亲和层析法可以有效提纯有活性的人HSC73.
作者:杨虎川;杨耀琴;陈斌;陶惠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基因(endothelin receptor gene A,ETA)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建立外周血ETA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循环中ET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3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0例出现阳性条带,阳性率为85%.对照组20例中有16例阳性,阳性率为80%.对两组中出现的阳性条带应用图像分析仪作半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ETA的RT-PCR产物IOD值为166.43±80.20,健康对照组值为62.26±15.67,P<0.05.结论表明冠心病患者ETA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ETA受体基因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顾耀明;陈义汉;李春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改进取样方法后,改良加藤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敏感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某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某村庄为研究对象,收集居民量大于50g的新鲜成型粪便,按常规方法制作2张涂片,同时取粪便头部和(或)外层的样本制作8张涂片.结果随着涂片张数的增加,检出率呈逐渐上升;在低度感染的人群中,改进取样方法后的2张涂片的平均敏感度比常规涂片高出约25%.结论改进粪便取样方法可提高改良加藤检出低度感染人群的敏感度.
作者:余金明;袁鸿昌;杨求吉;管卫华;张志强;陈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发育期锌缺乏小鼠脑组织α-微管蛋白(α-Tub)、β-微管蛋白(β-Tub)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探讨膳食锌调节脑组织微管聚合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80只刚怀孕ICR母鼠随机分为严重缺锌组、轻度缺锌组、适锌组、高锌组及高锌对喂组5组,在孕期和哺乳期分别饲喂含1mg/kg、5mg/kg、30mg/kg、100mg/kg及100mg/kg锌水平的实验饲料;断奶期(仔鼠20日龄)后各组均改喂普通饲料.取各实验组第70天(P70,成年)仔鼠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α-Tub、β-Tub及MAP2表达情况.结果成年仔鼠脑组织中均有α-Tub、β-Tub及MAP2表达,比较各实验组α-Tub、β-Tub及MAP2表达水平,依次为1mg/kg组<5mg/kg组<30mg/kg组<100mg/kg组,脑组织中α-Tub、β-Tub及MAP2表达量与膳食锌水平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结论发育期锌缺乏可抑制脑组织中α-Tub、β-Tub及MAP2表达,而补充锌可促进其表达;α-Tub、β-Tub及MAP2表达量降低可能是锌缺乏引发微管聚合作用下降的重要机制.
作者:王福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VitE和硒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凋亡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DNA凝胶电泳技术、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结果 VitE(100μmol/L) 和Se(8μmol/L)作用24h后,HL-60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现象.VitE(100μmol/L)可以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作用有显著性(P<0.05).Se(8μmol/L)无此作用.结论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VitE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硒与VitE同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但对c-myc基因的表达却无影响,提示二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作者:张军;张敬;赵燕;石红军;蔡梅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不足症状为特征,通过检测血液粘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可直接诊断.它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前状态,若能在这一阶段进行防治,可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本文将血液流变与甲襞微循环检测联合用于高血粘综合征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对查出的高血粘综合症患者采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ntravascular low level laser irradiation,ILLLI),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龙志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1999年7~8月两个月内收治了5例肺吸虫病患者,其中有4例误诊,误诊率较高.上海地区为非肺吸虫流行区,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哈尔滨铁路医院于1994年~1998年收治的3例肺吸虫病,一共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陶雷;张淑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在日常CT机运行中,许多故障的发生除了与设备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1].本文就此作如下讨论.
作者:江美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或支气管腺体或肺泡上皮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临床上为了明确诊断,以便确定佳治疗方案,常行有创性活检术.我科1994~1999年期间采用B超及CT引导下的经皮肺活检穿刺11例,旨在对各种经皮肺活检术进行比较及探讨其临床护理特点.
作者:张佩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多发伤是指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多部位及脏器的损伤,常伴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而危及生命.本文对多发伤抢救的护理进行总结.
作者:杨晓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1997~1998年我院心脏直视术后患者有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19~47岁,气管插管留置时间5.5~48h,平均17.4h.由于此类病人不能应用语言交流,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护理中加强运用非语言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及对医护的信任,提高对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作者:方雪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死亡率很高.
作者:张霞;陈锡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致残致死率高,危害性极大.本文对58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作者:刘晓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建立有效护理的途径和对策,我院妇产科于1998年9月~1999年2月,对妇产科住院病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病人住院需求.发放调查表260份,回收235份,有效调查表214份.
作者:贾敬元;张爱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教、研任务的不断加重,对护理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不断加强护理教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需求,加快护理队伍的建设.我院建院8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摸索出一套护理教育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并多次在上海市医疗护理督查中取得好成绩.
作者:吉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