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 国际刊号:1008-0392
  • 国内刊号:31-1901/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722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芬太尼的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本实验以乙腈:水(0.015 mol/LNaH2PO4,pH=5)=40:60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紫外吸收波长为220 nm.结果本法对血浆中药物的低检测浓度为5 μg/ml,线形范围5~100 μg/ml.对芬太尼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5%,日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能满足临床对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测定.

    作者:张虹;方昱;王淑君;李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78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测定血清总胆红素(Bili-T)、直接胆红素(Bili-D),并计算间接胆红素(Bili-I)水平.结果①与冠脉造影阴性者相比,阳性组患者血清Bili-T、Bili-I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冠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胆红素浓度无相关关系;③急性冠脉病变时胆红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胆红素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颖;邓兵;蒋金法;罗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两种粘结剂对FINESSE全瓷冠粘结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粘结剂对FIINESSE全瓷冠的粘结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方法选用2种粘结剂,UJI PLUS树脂强化玻璃离子粘结剂(FUJI PLUS RGIC),Calibra美学树脂粘结剂(Calibra ERC)粘结FI-NESSE全瓷冠.用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连续观察样本裂缝发生情况,对未发生裂缝的样本施加载荷直至碎裂,分析碎裂载荷值.结果 Calibra ERC组未有裂缝情况发生,粘结剂边缘封闭性好,FUJI PLUSRGIC组有裂缝发生;两者压碎载荷值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alibra ERC对全瓷冠粘结效果优于FUJIPLUS RRGIC.

    作者:丛磊;季振威;林晓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综合治疗

    目的评价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间,本院女性尿失禁特需门诊收治确诊为混合性尿失禁患者23例,年龄47~80岁,平均66岁,采用手术、留置导尿72 h、行为心理疗法及药物使用的综合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全部患者在完成手术后,72 h去除导尿管能自行排尿,96 h后导尿测残余尿<100ml,急迫性尿失禁症状控制满意后出院,23例中22例持续随访,随访时间2~9个月,平均4.5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无复发,急迫性尿失禁症状18例明显改善,4例较以往有较大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主观满意,无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障碍.结论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其他方法,效果肯定,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刘胜兰;樊伯珍;夏红;陈信良;童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危险分组ALL细胞PI3K/AKT磷酸化激活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通路(PI3K/AKT)在不同危险分组的白血病细胞中磷酸化激活的程度,初步了解急性白血病细胞PI3K/AKT激活与急淋白血病危险分组的关系.方法使用蛋白印记分析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健康儿童、初发白血病患儿、缓解后患儿以及难治性白血病患儿白血病骨髓细胞中PI3K/AKT磷酸化激活程度.结果正常健康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无PI3K/AKT磷酸化激活,10例初发患儿中3例、10例缓解后患儿1例有PI3K/AKT磷酸化激活,6例难治患儿中4例有PI3K磷酸化激活.结论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激活与否在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分组和疾病转归的生物学过程中可能起着较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梁爱斌;李莉;谢晓恬;江华;叶辉;赵金彩;GU Long-jun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门静脉流速及血脂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或疾病造成肝脏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1].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程度脂肪肝时PV血流速度的变化及血脂浓度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陆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及相关因素1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60例发热伴惊厥病人的病因、首发年龄、再发次数、惊厥程度、惊厥时体温、脑电图改变、家族史及电解质变化等临床因素与惊厥的病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发热伴惊厥病人中75.6%为高热惊厥(febrle convulsion,FC),20.6%为中枢感染,另有少数中毒性脑病及感染后脑炎.高热惊厥中33例复发,复发率为27%;复发与首发年龄、惊厥程度、发作时体温、家族史有关,发作后脑电图异常也易复发;再发与血钠钙浓度下降有关.结论发热伴惊厥病人应重视中枢感染,脑电图有很大帮助.对于FC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首发年龄、再发次数、惊厥程度、惊厥时体温、脑电图改变、家族史及电解质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止复发或再发.

    作者:黄国华;吴家敏;林洁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踝关节固定对后足运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后足的运动特点,了解踝关节的运动范围及踝关节固定对后足运动的影响,为临床足踝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青壮年新鲜含小腿足标本8个,固定于特制的夹具中,标记跟骨,分别测量踝关节固定前后跟骨标记点在笛卡尔坐标系内的三维位移,通过矩阵转换和函数方程,计算后足运动角度,分析踝关节固定对后足运动的影响.结果踝关节固定前,后足背屈22.62°,跖屈40.88°,内翻18.87°,外翻8.87°,内收17.48°,外展11.47°.踝关节固定后,后足背屈3.70°、跖屈5.87°、内翻15.99°、外翻8.62°、内收7.64°、外展3.99°,后足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均受到明显影响.结论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共同构成后足的三维运动,两者间关系密切,临床治疗中应尽量保留踝关节的功能.

    作者:杨云峰;俞光荣;梅炯;程黎明;朱辉;袁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及心理治疗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及心理治疗.方法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50例8~12岁ADHD患儿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对30例ADHD儿童采用认知行为训练方案,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用Conners量表父母症状问卷(PSQ)和数字划销测验进行评估,做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ADHD组与常模组的气质类型分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中麻烦型及中间近麻烦型的比例明显高.ADHD组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转移、反应阈气质维度的得分与常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接受治疗的ADHD儿童在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数字划销测验失误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应根据其气质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认知行为训练能有效地治疗ADHD.

    作者:傅晓燕;孟馥;梅竹;张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咳嗽病因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解剖学诊断和诱导痰检查方法,对连续105例时间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通过针对性治疗证实.结果在105例慢性咳嗽患者中,102例(97%)的病因得到明确.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占慢性咳嗽病因的51.4%,后鼻漏综合征占26.7%,病毒感染后咳嗽占8.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占5.7%、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相关咳嗽占2.9%、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占1.9%.针对性治疗可使84%的单病因慢性咳嗽在3周内消失.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和后鼻漏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作者:杨忠民;邱忠民;吕寒静;魏为利;王岚;刘瑞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阴道悬带成形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经阴道悬带成形术(intravaginal slingplasty,IV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女性尿失禁特需门诊检查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的42例患者,在局麻下采用IVS治疗.对手术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全部患者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9.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2.6ml,37例患者术后2 h去除导尿管后能自行排尿,24 h后导尿测残余尿<100ml,术后48 h出院;5例术后2 h去除导尿管后出现不同程度急迫性尿失禁症状,留置导尿管48 h后症状消失;出院时42例中40例主观完全治愈,2例轻微漏尿患者经定时训练排尿5 d后恢复正常排尿.38例患者得到1~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尿失禁症状都得到控制,无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障碍.结论IVS方法简单易学、操作安全、调节悬带松紧方便、术后恢复时间短且效果确切.

    作者:樊伯珍;夏红;陈信良;赵勇锋;童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的临床演变与应用

    目的总结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1/3和足踝创面的经验,探讨提高其成活质量的方法.方法自1994-2004年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3例,蒂部均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浅筋膜,宽度3~5 cm.旋转轴点为腓动脉外踝后上方(5cm)的远侧肌间隔穿支.皮瓣面积17cm×6cm~30cm×10cm.皮瓣类型: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3例,水滴样岛状皮瓣3例,带皮桥的岛状皮瓣6例,筋膜皮下组织瓣翻转移位2例,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7例,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携带长段腓肠神经(27cm)修复胫神经缺损1例,岛状皮瓣携带扩大的筋膜皮下瓣1例,岛状皮瓣携带腓肠肌肉1例.13例将皮瓣中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在小隐静脉有充盈怒张的15例皮瓣,于蒂部远端将小隐静脉结扎.结果皮瓣转移后血液循环良好,但在创口渗血停止后(术后48小时),皮瓣多有肿胀,8例未在蒂部远端结扎小隐静脉者均出现张力水泡.结扎的15例,皮瓣肿胀减轻,3例发生张力水泡.本组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供受区无重要并发症,5例有轻微并发症(21.7%),包括皮瓣伤口部分裂开(2例)、皮瓣表皮坏死脱落(2例)、供区植皮愈合不良(1例)等.17例随访6月~5年,供区无痛性神经瘤发生.12例感觉皮瓣随访1~5年,静态两点辨别觉为12~20 mm.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血供可靠,方法简单,可根据受区缺损的具体需要,变换多种切取形式,是修复小腿下1/3和足踝创面的好方法.

    作者:张世民;俞光荣;袁锋;周家钤;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VT-O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onl tape 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8例.结果 8例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平均手术时间48min,平均出血量40ml.术后随访6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 TVT-O手术创伤小、悬吊合适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低.

    作者:张弋;樊伯珍;夏红;高阗;童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剂量MTX治疗儿童ALL副作用防治研究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观察其毒副作用.方法13例ALL患儿接受57例次HD-MTX(每次3.0g/m2)治疗.经综合预防措施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总结HD-MTX的副作用发生种类、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13例ALL中11例未发生CSNL,2例治疗中出现CNSL,经治疗后CR,现仍处于CCR中.13例平均CCR31.8个月.结论儿童对HDMTX耐受性好,HD-MTX可以有效预防ALL的CNSL复发,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作者:石苇;傅晓燕;詹琼;蔡宇波;匡寒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骨肉瘤U2-OS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31.25μg/ml到500μg/ml)和作用时间(1 d到3 d)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出现皱缩、核浓缩、核碎裂等凋亡特征.结论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李海丰;俞光荣;王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碘酚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条件下,碘酚溶液中的碘含量变化.方法将碘酚溶液分装于密闭包装和塑料瓶中,在(2±1)℃、(14±1)℃、(26±1)℃条件下留样7 d和1个月,观察碘酚溶液中碘的含量变化.结果留样时间均为7 d:密闭储存,留样温度(26±1)℃时,碘含量下降14.8%;密闭储存,留样温度(14±1)℃时,碘含量下降4.5%;密闭储存,留样温度(2±1)℃时,碘含量下降3.40%;分装于塑料瓶,留样温度(14±1)℃时,碘含量下降11.5%.留样时间均为1个月:留样温度为(14±1)℃、(26±1)℃,密闭包装和塑料瓶中储存,碘含量均下降10%以上;留样温度为(2±1)℃,密闭包装储存,碘含量下降4.55%.结论碘酚中的碘在较高温度和不密闭的条件下均易挥发,应低温密闭储存.

    作者:徐建东;吕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偏侧咀嚼对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基因在偏侧咀嚼大鼠磨牙牙周膜表达中的变化,探讨偏侧咀嚼对牙周膜改建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用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偏侧咀嚼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在偏侧咀嚼12 h及3、7、14、30 d后牙周膜细胞中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mRNAs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偏侧咀嚼后的12 h到第7 d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mRNAs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主要集中于牙侧和骨侧,7d时明显,但在牙周膜中表达的整体强度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14 d后二者表达分布与正常组相似.结论偏侧咀嚼时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mRNAs表达的分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偏侧咀嚼时()力增加有关,表明纤维连接蛋白和Ⅲ型胶原在偏侧咀嚼时牙周膜组织改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范新平;赵云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Ephrin B2基因在维甲酸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Ephrin B2基因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发挥的作用.方法用1 μmol/L的维甲酸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7d后,做NSE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于ATRA诱导前、诱导3 d和诱导7 d,提取细胞的总RNA.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EphrinB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反式维甲酸能显著提高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P<0.01).EphrinB 2基因在维甲酸诱导后明显上调(P<0.001).结论 Ephrin B2基因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Ephrin B2基因与神经元的分化关系密切.

    作者:王飞;李世亭;潘庆刚;海舰;刘宁涛;沈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醋酸棉酚诱导鼠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对鼠前列腺癌RM-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醋酸棉酚作用于鼠前列腺癌RM-1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其有效作用浓度,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RM-1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MTT法测得其IC50值为34.56 mg/L,浓度为30mg/L的醋酸棉酚具有诱导鼠前列腺癌RM-1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增加,同时bax蛋白表达也逐渐增加;RT-PCR显示bax-mRNA水平逐渐升高.结论醋酸棉酚能诱导鼠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上调bax-mRNA水平、增加bax蛋白表达,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章劲夫;马杰;曹承华;袁涛;张文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片剂的溶出度比较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片剂溶出度.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片剂含量,并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方法测定溶出度.结果阿奇霉素普通片和分散片在120min时的累积溶出量均>75%,符合药典规定.两两比较显示,普通片中4厂与2厂的t63 2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厂普通片的t50、t63.2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分散片中C厂与F厂的t50无显著性差异(P>0.05),F厂与E厂、C厂、A厂,E厂与C厂、A厂,C厂与A厂的t63.2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厂产品的t50、t63.2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奇霉素普通片溶出度差异相对分散片大.

    作者:黄蓓琳;吴涓;王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NO和NOS的生化研究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NO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老年性白内障(30例)和正常晶状体(15例)中NO和NOS的含量.结果正常晶状体中NO平均含量为(53.33±13.335)μmol/L,NOS的平均含量为(0.060±0.026)u/mg蛋白,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中NO和NOS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NO和NOS的含量增高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高浓度的NO可对晶状体产生很强的氧化损害.

    作者:牛耘丽;王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对胃癌细胞BGC-823生长的影响

    目的评价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二种不同浓度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罗非昔布(0.1 μmol/L、1.0μmol/L和10μmol/L)和塞来昔布(50 μmol/L、100 μmol/L和150μmol/L)干预胃癌细胞株,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二者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二者干预后胃癌细胞PGE2、VEGF分泌的变化.结果形态学和MTT法显示:不同浓度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同时胃癌细胞分泌的PGE2和VEGF也随着胃癌细胞时间、剂量变化被抑制而分泌减少.结论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COX-2代谢通路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同时亦可通过抑制VEGF的分泌干预胃癌转移.

    作者:朱风尚;陈锡美;朱国英;王志荣;王毅军;张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起清除气道内蓄积的分泌物和防止外来异物进入体内的作用.咳嗽也是疾病的信号,机体多个系统的疾病都可引起咳嗽,以咳嗽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多达数百种,但常见的病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咳嗽病程自限,或经治疗后很快消失,但相当部分病人咳嗽症状持续存在.

    作者:邱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跟骨骨折临床研究若干问题

    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在过去一百多年中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缓慢的过程,存在诸多争论.近20年来,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对跟骨、距下关节、中后足和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有深入的认识;诊断和检查工具迅速发展;治疗方法和手段不断进步,疗效明显提高等.目前,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形成了定论,在有些方面仍存在争论,需要探讨.

    作者:俞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阴道悬带成型术在女性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

    自1986年Petros医生在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开展首例经阴道悬带成型术(intra vaginal slingplasty,IVS)治疗一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以来,该项技术近年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普及.与传统的尿道悬吊术和尿道下吊带术相比,IVS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手术时间短(约30min)和并发症少的特点[1].另外,根据手术的前后径路不同,可分为前路IVS和后路IVS,其不仅可用于治疗SUI,还可用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阴道穹隆脱垂的修复.目前,全球每年约开展140 000例此类手术.现就其应用于治疗女性常见的盆底疾病,即压力性尿失禁和阴道穹隆脱垂作一简述.

    作者:童晓文;张弋;樊伯珍;高阗;夏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