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58例(共109只眼)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34例)的临床资料.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2.58±1.12)D,屈光度为-0.25~-5.25D.采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进行近视矫正,每晚配戴7h,戴镜后1d,1、2周,1、3、6个月,使用A超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析仪收集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数、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密度、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等数据;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法对角结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以后每隔6个月随访,复查上述指标.比较戴镜前及戴镜后6、12、24个月各参数变化.结果 中低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戴镜前和戴镜后6、12、24个月的平均CCT值分别为(560.97±32.57)、(559.68±31.18)、(557±32.27)、(557.24±3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0.393 ,P= 0.758).戴镜前后,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细胞变异系数和角膜内皮细胞六边形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1.643、0.808、1.436、0.017、0.029, P 值均>0.05).角结膜并发症发生率为20.18%,不伴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长期科学配戴高透氧性角膜塑形镜对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亚茹;梁秀玮;危清泉;金惠子;张瑞玲;于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定量CT在骨质疏松症中的诊断价值进行meta分析.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诊断meta分析的相关原则,对PubMed、Google学术、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中定量CT诊断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时间与语言不限.对筛选出的文献分别进行双变量混合效应及层次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模型分析,并对其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3篇文献,15组研究,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纳入文献的总敏感性为0.84(95% CI: 0.68~0.93),总特异性为0.78(95% CI: 0.66~0.87),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 0.84~0.90),表明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定量CT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疾病的确诊中尚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作者:梁鲲;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时间选择对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62例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全胚冷冻周期患者资料,应用激素替代方案行首次FET.根据首次FET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C1组( n =94): 取卵后第1次月经周期,C2组( n =86): 取卵后第2次月经周期,C3组( n =82): 取卵后第3次及此后月经周期.比较3组一般情况及FET临床结局相关指标.结果 3组患者年龄( P =0.205)、BMI( P =0.904)、克罗米芬应用时间( P =0.355)、克罗米芬总量( P =0.095)、获卵数( P =0.503)、受精率( P =0.314)、有效胚胎数( P =0.265)、优质胚胎数( P =0.084)、移植日内膜厚度( P =0.423)、移植胚胎数( P =0.1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P =0.507)、种植率( P =0.499)、继续妊娠率( P =0.512)、活产率( P =0.7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罗米芬温和刺激方案全胚冷冻后首次FET时间的选择对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可尽早行FET.
作者:姜姗;严骅;张勤华;童国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缩短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禁食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按照多学科介入时间点的前后划分为传统组和多学科组.传统组183例患者采取传统禁食方案,多学科组125例患者采用个性化禁食方案,即通过评估患者和估算手术时间,制定手术前至少2h口服10%葡萄糖溶液、手术前至少6h进食清淡饮食的个性化饮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术前饥饿口渴发生率,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术前,传统组实际禁食时间长于多学科组[(16.9±2.7)h vs (9.4±2.5)h, t =24.66, P <0.001];中重度饥饿发生率高于多学科组(51.9% vs 24%, χ 2=23.99, P <0.001);中重度口渴发生率高于多学科组(74.8% vs 8.8%, χ 2=129.8, P <0.001).术后,传统组24h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多学科组(48.1% vs 31.2%, χ 2=8.741, P <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降低术前饥饿、口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增加误吸的发生.
作者:刘蕊;田梅梅;尹小兵;施雁;刘海俐;赵宏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行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术患者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1例行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术且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214例术后1年内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17例术后服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组),比较两组术后1年ISR的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西洛他唑组男性患者比例(88.2% vs 76.6%, P <0.001)及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比例(35.3% vs 0.9%, P <0.001)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其他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支架术后1年,冠脉造影结果显示: 西洛他唑组与阿司匹林组IS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 vs 12.1%, P =0.06);西洛他唑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术与阿司匹林组无统计学差异(5.9% vs 6.1%, P =0.974);两组其他冠脉病变进展需行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患者比例亦无明显差异(17.6% vs 15.4%, P =0.734).结论 对于行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术的患者,使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与传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ISR效果相当.对于消化道出血高风险或阿司匹林不耐受的人群,可考虑使用西洛他唑替代阿司匹林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李继敏;叶梓;邹誉;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9例,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单髁关节置换术17例,腓骨近端截骨术17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疗效.结果 49例患者随访时间4~12个月.腓骨截骨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少于TKA组和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3组患者的HSS、VAS、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患者的HSS、VAS、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骨截骨术在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可达到与TKA和UKA类似的近期疗效,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志安;赵文杰;彭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二胎政策开放前后剖宫产指征分布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剖宫产患者5706例,对其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剖宫产率平均为51.26%(5706/11131),新生儿窒息率为1.93%(215/11131),2016年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3-2015年( P <0.01),但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改变( P >0.05).剖宫产主要指征依次为: 社会因素、瘢痕子宫、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引产失败;2015、2016年瘢痕子宫的构成比明显高于2013、2014年( P <0.01),呈递增趋势;2016年,产程异常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3-2015年( P <0.01).2015、2016年,经产妇、高龄产妇数量明显上升( P <0.01).结论 二胎政策开放后,以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构成比升高,但总体剖宫产率并未增高;高龄产妇、经产妇数量增多.
作者:解其贵;杨志勇;邢雅欣;周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定量参数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02例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 K trans)、速率常数( K 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V e).记录瘤体免疫组织化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分析生物学预后因子表达与DCE-MRI定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DCE-MRI定量参数( K trans、 K ep、 V e)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H =5.416, P =0.175; H =4.926, P =0.177; H =4.203, P =0.240);ER、PR阴性组的 K trans及 K ep值高于ER、PR阳性组;HER2阳性组的 K ep值高于HER2阴性组( P <0.05),但二组间的 K trans值、 V e值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Ki67高表达组的 K trans、 K ep值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结论 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不能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但部分定量参数与预后因子(ER、PR、HER2、Ki67)表达有相关性; K trans、 K ep值可以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评估乳腺癌预后.
作者:徐婷婷;张峰;张雪丽;万丽娣;华婷;汤光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MBC)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图像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经超声诊断且手术后病理确诊的MBC患者的超声及病理资料,超声诊断标准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结果 79例MBC共79个病灶,单纯型31例,混合型48例;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病变36例,其中单纯型MBC超声诊断恶性13例、混合型MBC超声诊断恶性23例,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2%、48%,两种病理类型的MBC超声诊断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378).单纯型MBC与混合型MBC的形态、边界、病灶内血流信号、直径、边缘毛糙、内部钙化灶、后方回声增强等声像图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MBC超声特征不明显,误诊率较高,应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图像特点,以提高术前超声诊断.
作者:杨钰;叶宝英;刘媛;杨田;牛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患者下尿路三维模型,探讨SUI的解剖学发病机制及手术机制.方法 对20例SUI患者重建下尿路三维模型,观察其形态并测量膀胱颈尿道后角、尿道倾斜度、尿道长度、耻骨联合下缘到尿道的水平距离和膀胱容量.结果 下尿路三维模型能够全面显示膀胱形态及尿道走向、下尿路与骨盆的解剖位置关系.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obturate, TVT-O)手术前后,膀胱颈尿道后角(poster urethrovesical angle, PU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68);尿道倾斜度、尿道长度、耻骨联合下缘到尿道的水平距离、膀胱容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下尿路三维模型的建立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并分析SUI患者下尿路形态及解剖位置改变,有助于评价手术疗效、寻找手术失败原因.
作者:杨晓云;周围;李怀芳;童晓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符合观察条件的老年住院患者,测定血清TSH、FT3、FT4水平以及血脂和血浆蛋白指标,分析不同TSH水平对血脂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组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SCH)的发生率为4.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为2.3%;老年女性血脂、血清TSH水平高于男性.女性SCH组血清TC、Apo B的水平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 t =-2.288, P =0.023; t =-1.995, P =0.047);男性SCH组BMI和AC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 t =2.152, P =0.032; t =2.233, P =0.026).偏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血清TSH水平与血清TC和Alb呈正相关( r =0.097, P =0.045; r =0.118, P =0.015);男性血清TSH水平与BMI和AC呈负相关( r =-0.122, P =0.020; r =-0.122, P =0.020),而与血清TG呈正相关( r =0.107, P =0.043).老年住院患者SCH与高血压、陈旧性心梗、房颤及冠心病的患病率无相关性( P >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SCH与血脂和蛋白质代谢有关,老年患者SCH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陈胜芳;毕佳音;林磊;崔春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选,随机分为对照组(皮下胰岛素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治疗),每3个月动态血糖监测1次,每次72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情况和妊娠结局,平均随访期限5.2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6.3±2.1)mmol/L vs (9.8±2.8)mmol/L]、HbA1c[(6.1±0.8)%vs (7.1±1.1)%]、血糖高值[(9.7±3.2)mmol/L vs (10.9±3.6)mmol/L]、平均血糖漂移幅度[(1.98±0.13)mmol/L vs (2.67±0.35)mmol/L]以及低血糖发生率(12.5% vs 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症(0例 vs 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0例 vs 0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例 vs 1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肯定,安全可靠,并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华;黄毓丽;李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杜仲叶提取物对人精子膜功能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精子作为模型,在采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环境下,使用维生素C(0.15mg/ml)及小、中、大剂量杜仲叶提取物(150、300、600mg/L)共同孵育精子悬液,检测精子膜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力,通过精子尾部低渗膨胀试验、精子顶体完整率评估精子膜功能.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维生素C和小、中、大剂量杜仲叶提取物在相同的条件下,均可提高精子悬液SOD活力,降低MDA含量( P <0.01).与维生素C比较,小、中剂量的杜仲叶提取物对ROS所致精子膜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大剂量的杜仲叶提取物明显优于维生素C(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小、中、大剂量杜仲叶提取物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子尾部低渗膨胀试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大剂量杜仲叶提取物对精子的保护作用显著( P <0.01).结论 杜仲叶提取物对人精子膜结构和功能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相俊;卞崔冬;万晓东;吴登龙;邵启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SRA)基因敲除对小鼠肝脏代谢及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SRAKO小鼠以及C57BL/6野生型小鼠分别给予成石饲料(lithogenic diet, LD)和普通饲料(Chow)喂养8周后,观察胆囊成石情况,并采集肝脏和胆囊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标记F4/80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小鼠肝脏SRA表达,QT-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胆固醇试剂盒测定胆囊和肝脏组织胆固醇含量.结果 LD喂养8周后,SRAKO小鼠和C57BL/6野生型小鼠成石率均为100%,而普通饲料喂养均不成石;LD喂养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增加,炎性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加;LD喂养的C57BL/6野生型小鼠肝脏SRA蛋白表达较普通饲料增高,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BCG5、ABCG8和炎症因子IL-1、TNF-α表达增加( P <0.05).LD喂养的SRAKO组小鼠胆固醇代谢基因ABCG8、胆汁酸磷脂基因ABCB4和炎症因子TNF-α表达均增加( P <0.05);LD喂养的小鼠胆囊组织中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含量均较普通饲料增加( P <0.05).结论 敲除SRA基因不改变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率,高胆固醇可能更易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作者:焦龙;何川琦;陈炳官;赵刚;蒋兆彦;胡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 H 2S)对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 DDC)诱导的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NaHS组和PAG组,每组各12只.其中模型组间大鼠腹腔内注射10%DDC溶液(700mg/kg),隔日1次,共注射15次;NaHS组于造模的同时再注射H 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 NaHS)(56μmol/L),1次/d;PAG组于造模的同时再注射DL-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 PAG)(45μmol/L),1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则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实验后第30天,处死各组大鼠,留取动脉血和胰腺组织;采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测胶原纤维含量并进行病理学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Ⅰ型胶原、TGF-β1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Smad7蛋白的表达,并检测血浆H 2S含量.结果模型组、NaHS组和PAG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胶原纤维含量、Ⅰ型胶原和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而模型组明显高于NaHS组( P <0.05),PAG组明显高于模型组、NaHS组( P <0.05).对照组、模型组和PAG组血浆H 2S含量明显低于NaHS组( P <0.05),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PAG组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05).模型组、NaHS组和PAG组胰腺组织中Smad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NaHS组、模型组明显高于PAG组( P <0.05),NaHS组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05).结论 在DDC诱导的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中,内源性H 2S能够有效抑制实验性大鼠胰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上调胰腺组织中Smad7蛋白的表达及下调TGF-β1的表达.
作者:宋敏敏;陈尼维;伏桂香;赵祥运;范慧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iR-195-5p在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中的表达及其对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贴壁法原代培养的大鼠BMSC细胞经流式细胞术、CD44和CD34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与椎间盘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一起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rno-miR-195-5p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α(Bmpr1α)是否为rno-miR-195-5p的靶基因,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油红O染色检测rno-miR-195-5p对Bmpr1α表达和BMSC成脂分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与免疫荧光分析显示所培养细胞具备BMSC特征.rno-miR-195-5p在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的原代BMSC中表达明显升高( P <0.01),且在分化完成的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高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与Western印迹法证实Bmpr1α是rno-miR-195-5p的靶基因.转染rno-miR-195-5p mimics上调BMSC中rno-miR-195-5p可抑制Bmpr1α的表达( P <0.05),降低成脂分化能力;而转染rno-miR-195-5p inhibitor可显著增加BMSC中Bmpr1α的表达( P <0.01),增强成脂分化能力.结论 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BMSC上调rno-miR-195-5p,通过降低其靶基因Bmpr1α的表达而降低BMSC的成脂分化,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作者:潘欣;曾思良;梁兴伦;嵇承栋;刘晓东;廖万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2, EIF5A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细胞株H1299中的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EIF5A2干扰RNA,敲除NSCLC细胞株H1299中的EIF5A2后,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NSCLC细胞株H1299敲除EIF5A2后,肿瘤相关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IF5A2的表达在NSCLS细胞株H1299中上调.而在体外实验中,EIF5A2的沉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上调c-Myc、Bcl-2、Rac1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EIF5A2可以促进NSCLC细胞株H1299的增殖和转移,可能成为NSCLS药物作用新靶点.
作者:张博佳;韦松华;陈炜;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PM 2.5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 HSF)分泌IL-6和TGF-β1的影响及胶原多肽(collagen polypeptide, CP)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HSF分为PM 2.5组和CP干预组.PM 2.5组用0、25、50、100、200μg/ml的PM 2.5与HSF培养48h;CP干预组用100μg/ml PM 2.5和0、15、30、60μg/ml CP与HSF共培养48h.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6、TGF-β1含量.结果 随着PM 2.5浓度升高(0、25、50、100、200μg/ml),PM 2.5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含量也逐渐升高,TGF-β1含量则逐渐下降,两者都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各炎性因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PM 2.5浓度为100μg/ml时,随着CP浓度升高(0、15、30、60μg/ml),PM 2.5+CP组IL-6浓度逐渐下降,TGF-β1含量逐渐增加,两者都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各炎性因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M 2.5能促进皮肤炎症,可能与上调IL-6、下调TGF-β1有关;而CP能通过抑制上述作用,缓解PM 2.5对皮肤致炎作用.
作者:袁华英;余韦臻;李宁丽;徐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对肺癌A549细胞化疗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DP组、CpG-ODN组、DDP+CpG-ODN组、CpG-ODN+DDP组.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TLR9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TLR9信号通路中MyD88、AP-1的表达.结果 TLR9激活CpG ODN后,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 P <0.05);CpG-ODN与CpG-ODN+DDP两组细胞生长无明显差异( P >0.05);CpG-ODN+DDP组细胞凋亡率较DDP组低( P <0.05),DDP+CpG-ODN组细胞凋亡率较DDP组明显升高( P <0.05);DDP+CpG-ODN组TLR9 mRNA较DDP组明显升高( P <0.05);DDP+CpG组AP-1蛋白表达上调( P <0.05).结论 CpG-ODN激活TLR9信号通路后,可协同DDP促进细胞凋亡,提高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王凯玲;费广茹;任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 surgery, RYGB)对肥胖大鼠脂肪肝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及高脂饮食且接受RYGB组(HFD+RYGB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对HFD+RYGB组大鼠行RYGB,对ND组及HFD组行假手术.术后,ND组大鼠继续给予正常饮食,HFD组与HFD+RYGB组大鼠接受高脂饮食.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TG、T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浓度.观察大鼠肝脏外形,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及油红O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糖类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mRNA表达水平.结果 HFD组大鼠体质量、肝脏湿重及内脏脂肪总量高于ND组( P <0.05),HFD+RYGB组大鼠体质量、肝脏湿重及内脏脂肪总量低于HFD组( P <0.05);HFD大鼠血清TG、TC、FFA水平高于ND组( P <0.05),HFD+RYGB组大鼠血清TG、TC、FFA水平低于HFD组( P <0.05);HFD组肝脏TG、TC含量高于ND组( P <0.05),HFD+RYGB组大鼠肝脏TG、TC低于HDF组( P <0.05);H-E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HFD+RYGB组干细胞脂质沉积、脂滴空泡减少;术后第4周,HFD+RYGB组大鼠肝脏中的ChREBP和SREBP-1c的mRNA的表达量较HFD组均显著降低( P <0.05).结论 RYGB能显著缓解肝脏脂肪沉积及血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分子ChREBP和SREBP-1c有关.
作者:高源;吕一峰;马大喜;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β-catenin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冠形成的表达,探讨其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孕11天(E11.5)、孕13.5天(E13.5)、孕14.5天(E14.5)、孕16.5天(E16.5)、孕18.5天(E18.5)的ICR胎鼠及出生后24h、出生后3天及出生后7天(PN0、PN3、PN7)的小鼠,常规组织学处理并制备下颌第一磨牙冠状或矢状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β-catenin在下颌第一磨牙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β-catenin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早期发育不同阶段呈现特异性的表达模式.在E11.5,上皮层可检测到β-catenin的表达;在E13.5,β-catenin的表达集中在向下方间充质凹陷的牙蕾上皮;在E14.5,在内釉上皮层及釉结节可以检测到β-catenin的强阳性表达;在E16.5、E18.5,在内外釉上皮、第二釉结节及邻近上皮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可检测到β-catenin的表达.从出生后开始,在冠方的成牙本质细胞层、成釉细胞层,以及根方邻近上皮根鞘和上皮隔的牙乳头中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内,可观察到β-catnein的阳性表达.结论 在牙胚发育过程中,β-catenin在牙源性上皮、釉结节及成牙本质细胞、成釉细胞中强表达,与牙冠形态发育及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作者:陈蔚婷;叶远舟;蔡昀;蒋备战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发展迅速.但由于部分患者左心室静脉系统结构变异,左心室电极不能成功植入,或不能置于理想的靶静脉,影响其效果.因此,术前了解冠状静脉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靶静脉是CRT的关键.冠状静脉CT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于CRT术前评估逐渐增多.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国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扁平苔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角质形成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均可能在扁平苔藓的发病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角质形成细胞在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韵;沈征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与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中NF-κB信号通路尤为重要.深入了解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乳腺癌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本文对NF-κB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包立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上海老年人群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情况,并探索导致其高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以及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3950名研究对象参与了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45名,女性2205名.偏相关分析提示: 空腹血糖水平与BMI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偏相关系数为0.20,P<0.05);与SBP、DBP、AST、hs-CRP呈现弱相关性(P<0.05);与HDL、UA及Cr存在负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 老年、肥胖、较高的收缩压、较低的HDL水平及较低的Cr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高危因素,其对应的OR值分别是1.01、1.66、1.01、0.47和0.99.结论 上海高行社区老年人群中达到糖尿病前期状态的人群患病率为23.50%.老年、肥胖、较高的收缩压及较低的HDL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兰琴;郑亮;奚晓玲;于萍;吴宏;范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大气颗粒污染物(particulate meetter, PM)对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资料,并收集同期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住院资料,在调整长期、季节性趋势及星期几效应、节假日等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应用泊松回归模型结合天然样条平滑函数(广义线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单独滞后效应显示: PM2.5和PM10对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在事件当天效应达到强;在单污染模型中,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36%(95% CI: 0.27%~0.44%)和0.49%(95% CI: 0.42%~0.55%);累积滞后效应显示: PM对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的影响在滞后第3天强,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29%(95% CI: 0.16%~0.41%)和0.46%(95% CI: 0.37%~0.56%).分层分析显示: 女性和66~85岁人群的PM效应更加明显;当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39(95% CI: 0.28%~0.49%)和0.37%(95% CI: 0.26%~0.47%);当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出血性脑卒中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50(95% CI: 0.41%~0.59%)和0.52%(95% CI: 0.44%~0.61%).结论 上海市出血性脑卒中住院就诊人数的增加可能与颗粒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有关,在女性和66~85岁人群中效应更明显.
作者:江波;牟喆;彭丽;张丽娟;李觉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