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腺苷对幼猪急速升高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上海种白猪10头,3~4周龄,利用低氧(FiO212%)建立幼猪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于肺动脉心内测压管内持续滴注不同浓度的腺苷[(0、10、25、50、75、1μg)kg-1·min-1],在各时相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持续滴注腺苷50~100μg·kg1·min-1可明显降低mPAP、PVRI、TPG、Pp/Ps、Rp/Rs(P<0.01),50~75μg·kg1·min-1可明显增加CI、SI(P<0.05).结论静脉持续滴注腺苷可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幼猪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同时还可增加心输出量.
作者:徐卓明;陈玲;苏肇伉;史珍英;黄惠民;陈惠文;邹文艳;丁文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对43例采用显微接管术修复的急性或陈旧性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从伤口处寻找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将硅胶条经泪小管插至鼻腔中,修复泪小管.结果43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显微接管修复术的成功率为90.7%,其中4例因术后硅胶条脱落,重新进行其他修复术.结论对于急性病例应早期进行手术修复.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行显微接管修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寻找下泪小管断端.硅胶条是较为理想的支撑物,有利于管壁愈合且能避免管腔狭窄.
作者:张明德;朱雅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振荡电位(OPs)改变.方法比较正常对照组15例30只眼和不同眼底分级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49例98只眼的FERG、OPs的变化.结果1、FERG:a波潜伏期:对照组与Ⅰ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Ⅱ、Ⅲ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Ⅰ级组与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a波振幅:对照组与Ⅰ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各级患者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b波潜伏期:除Ⅰ级与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显著;b波振幅:除对照组与Ⅰ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2、OPs潜伏期:对照组各子波与Ⅰ级组以及OP1、OP4与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Ⅰ级各子波与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Ⅲ级组间差异显著;Ⅱ级与Ⅲ级组间差异显著.OPs振幅:对照组OP3与Ⅰ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余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除Ⅰ级与Ⅱ级组间的OP4振幅差异无显著性外,各级患者组间的各子波振幅以及总振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FERG、OPs可作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客观定量指标.
作者:贾丽丽;杨建国;陈国辉;张昀昀;杨冠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时感光细胞变性死亡机制.方法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继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眼球被选作病理组织学和TDT mediated biotin-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技术研究.结果其中4眼,观察到有散在分布的感光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一DNA的片断化,视网膜组织中缺乏炎症细胞反应.结论凋亡是脉络膜黑色素瘤继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中感光细胞死亡的一个重要形式.
作者:徐格致;陈荣家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的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2∞1年8月在新华医院妇科施行的166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和同期施行的132例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16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3 min,平均出血量60 ml,术后平均住院日2.5 d,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1例发热超过38℃,随访3个月,无术时、术后并发症.132例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1 min,平均出血量7 ml,术后平均住院日7 d.结论对于Ⅲ、Ⅳ期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下剥出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凌奋;张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的筛选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63例受检者中,共发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ROP)患者5例(9只眼).其中2例(4只眼)是阈值期ROP,需要激光.另3例为1~2级,没有特别治疗.ROP的筛选率(受检率)在<28周的未成熟儿中达91 3%;在28周<孕周<31周的未成熟儿中只有56.3%.如按出生体重统计,ROP受检率在极低体重未成熟儿中(体重≤999 g)达100%,1 000~1 250 g组中为81.0%,而在1 250~1 500 g中为70.0%.结论ROP的筛选在高危组的未成熟儿中(孕周≤28周,或体重≤999 g)受到足够重视.但严重ROP仍可能在上述范围之外出现.因此必须严格掌握ROP的筛选指征.
作者:张朝然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治疗成功的关键.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的58例患者分成两组:胰瘘组与无胰瘘组,分别对术前与术中发生的胰瘘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8例中,胰瘘发生率为29.0%(17/58例),总死亡率为13 8%(8/58例),胰瘘死亡率为11.1%(2/17例),胰瘘都发生在术后第5天(1~20 d).术前低白蛋白血症(<30 g/L)、壶腹部癌及术中未能置入内支撑管构成危险因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腹腔引流,合并生长抑素的使用.结论认识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作出相应处理,减少胰瘘的发生率,是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成功的关键,有效的腹腔引流及生长抑素的使用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斌;罗蒙;施维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以鸡的形觉剥夺性近视眼为模型,研究鸡眼球生长调节的机制.方法孵化出1 d的白色来亨小鸡,右眼用白色半透明眼罩遮盖.在遮盖1、2、4、6、8、10或12周进行视网膜检影,然后用二氧化碳气体无痛处死,用游标卡尺测量眼球的前后径、水平径和垂直径.结果遮盖眼与正常眼比较,呈明显的近视状态,在所有的实验鸡眼中,存在双相眼球生长模式:早期快速生长和后期缓慢生长.在正常眼,前后径的快速生长期是1 d~42 d,而遮盖眼及其对侧眼,快速生长期是1 d~28 d.结论遮盖眼球可导致眼球增大,眼球呈现近视状态.遮盖眼与对侧非遮盖眼的眼球呈双相生长模式.本实验通过对眼球生长模式的分析,显示眼球生长的主要部位是在眼球局部,而中枢神经系统也参与此调节.正常眼和遮盖眼具有不同的眼球生长机制.
作者:张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pler)、CT、MRI在显示眼上静脉(SOV)扩张及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导致SOV扩张的机理及通过增粗的SOV逆向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对116例伴有SOV扩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形态和病因分析,对其中7例CCF患者进行SOV逆行插管,用弹簧圈或可脱球囊堵塞瘘口.结果发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SOV扩张,CCF是导致SOV扩张的主要疾病.本组病例中CCF 92例(包括高流瘘及低流瘘);眼型Graves病14例;眶尖炎症2例;Tolosa-Hunt综合征2例;眶部血管畸形2例;眶炎性假瘤、眶内血肿、海绵窦肿瘤及海绵窦血栓形成各1例.扩张静脉直径3.5~7 0 mm,各病种管径扩张大小无明显差异.管径粗者为CCF,影像检查同时能发现眼外肌肥大、眶部病变和海绵窦膨大等相关表现.结论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pler)、CT、MRI均能良好显示SOV扩张,结合MRI、CT和超声波检查的其他表现,可对导致SOV扩张的病因作出诊断,对伴有SOV扩张的CCF患者行SOV逆行插管栓塞瘘口可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魏锐利;马晓晔;蔡季平;朱煌;李由;李玉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鼓阶受到电刺激后蜗神经核乙酰胆碱脂酶(AchE)量.方法1、用0.5 mA和0.1 mA不同电流强度刺激庆大霉素致聋半年后的豚鼠耳蜗鼓阶,用辣根过氧化酶追踪蜗核乙酰胆碱脂酶(AchE).2、分析不同实验组豚鼠的蜗核乙酰胆碱脂酶(AchE).结果无听信号传入耳蜗核酶量下降,电刺激耳蜗后酶量上升,电流强度为0.5 mA刺激后酶量略低于正常,电流强度0.1 mA刺激后酶量高于正常.结论研究该可在神经组织化学水平了解蜗神经核在刺激鼓阶后的功能状态.
作者:沈雁;沈云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球海绵体肌替代部分肛门括约肌治疗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球海绵体肌替代部分肛门括约肌.结果手术治疗后随访5例,3~20个月,全部患者均恢复阴道、肛门和会阴的正常解剖关系;肛门括约肌功能均得到改善,无排便困难;4例能自主控制正常大便及排气;1例主诉不能控制排气,但能控制解便;恢复阴道的清洁度,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结论采用球海绵体肌替代部分肛门括约肌治疗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庆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的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正常自愿者10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VIP含量,以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VIP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VIP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VIP含量.结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VIP参与,其作用可能与增强P物质在局部形成神经源性炎症有关.
作者:赵云富;姜晓钟;刘渊;胡世辉;宋朝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辣椒素局部给药于成年大鼠眶下神经干对初级传入神经的影响.方法用2%辣椒素溶液直接给药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干,对侧做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 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在电镜下观察双侧眶下神经纤维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区(CNV)P物质(SP)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辣椒素给药后无髓神经纤维变性溶解,而有髓神经纤维完好;给辣椒素后CNV区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辣椒素局部神经干给药能选择性毁损初级传入神经中的无髓纤维,减少CNV区SP含量.提示辣椒素局部给药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临床意义.
作者:郭峰;赵云富;姜晓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21三体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即先天愚型,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700~1/800.目前,在我国几个大城市,对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通常选用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通过这些产前诊断,可检出20%的DS胎儿,而80%的DS是由小于35岁的产妇所生育.DS的产前筛查以及对不同年龄的孕妇,进行无创伤性血清学检查,从而提高了DS的检出率.我们在此对近年来有关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进展进行综述.一、21三体综合征的产前筛查1984年Merktatz等发现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降低与胎儿染色体病相关.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孕早、中期血清中多种生化指标改变与胎儿DS有关.目前比较常用的指标为: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μE3)、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等.
作者:张静敏;王世雄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对急腹症患者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和处理,否则可导致生命危险.现就近8年来我科急腹症误诊有关病例56例(腹外疾病13例,腹内疾病43例),将有关临床资料讨论叙述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腹外疾病误诊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5~80岁.其中呼吸系统疾患(肺炎、胸膜炎)误诊为阑尾炎或胆道疾病6例,1例手术;心脏疾患(心包炎、心律失常、心衰)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胆道休克3例,均行手术,死亡2例;主动脉夹层瘤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2例,1例手术,2例均死亡;神经系统疾患(带状疱疹、脊髓炎)误诊为阑尾炎2例,1例手术并死亡.
作者:高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胸内手术麻醉期单肺通气(OLV)存在的大隐患是缺氧.既往的文献报道认为OLV的安全时限仅1 h[1].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行肺切除术是不充分的.为了探索安全时限的延长,我们做了如下观察.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1~72岁,体重48~87 kg.其中肺癌12例,良性肺病4例;肺叶切除14例,肺大泡切除、胸内探查各1例;左侧7例,右侧9例.术前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正常8例;轻度、中度降低各4例;动脉血气正常12例;轻度低氧血症4例.二、麻醉方法
作者:上海市肺科医院;赵如明;邹学超;刘继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双侧声带麻痹临床上并不多见,近15年中,我院仅收治了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例患者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9 25岁.其中男、女各2例.病程1个月~2年.患者主诉均为声音嘶哑并伴有呼吸困难.入院检查见双侧声带固定于正中位或旁正中位.声带麻痹的原因:2例为肺癌所致;1例为甲状腺手术所致;1例为喉部及甲状腺肿瘤所致.二、治疗方法3例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1例拒绝接受气管切开术.2例肺癌患者转胸外科或肿瘤科继续治疗.1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行woodman颈侧手术.1例甲状腺及喉部肿瘤患者行全喉切除及甲状腺切除术.
作者:祝江才;赵宁军;李克勇;刘思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辅助循环技术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离心泵或人工心肺机转子泵左心转流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方法,是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措施,使其存活率达到30%~50%[1-4].本院自1997年8月~2000年8月共完成9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其中8例因低心排不能脱离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或术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采用辅助循环治疗,3例存活.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4~72岁,平均(63 6±9.58)岁.心功能(NYHA)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4例.左室射血分数(EF)23%~47%,平均(36 1±7 20)%,EF≤40%7例.合并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各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合并室壁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各2例,3例合并高血压.二、手术情况
作者:杨敏;刘中民;刘泳;卢蓉;郭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连续100例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采用静滴抑肽酶,术中血液稀释,术后机器血回输等方法以减少血液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自1997年6月~1998年7月连续施行体外循环手术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1.5~76岁.先天性心脏病37例,风湿性瓣膜病39例,冠心病24例.二、方法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部分病人术前给予抑肽酶300万U静脉滴注,切皮后即给予肝素3 mg/kg静脉推注,2 min后测促凝血时间(ACT),ACT>200 s后连接右心吸引,尽量将血液引回机器,减少失血.术中中度血液稀释,平均血红蛋白在40~80 g/L.出院时平均血蛋白红112 g/L.接近或优于国外报道[1].停机后给予鱼精蛋白1~1.5倍剂量中合肝素.残余机器血灌入瓶中由静脉输入,每输入100 ml机器血追加鱼精蛋白5 mg.
作者:薛松;萧明第;卢成宝;吕志前;王利民;叶一舟;林雷;毛建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直接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并主要与眼球内压力(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征群或眼病,突出地表现为视神经乳头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终将完全丧失.这种青光眼性失明,就目前的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根据目前的发病率和人口增长率推算(Quigley HA,1996),全世界2000年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超过6680万,是危及大众健康的一种主要眼病,并且青光眼在全球和亚洲均是仅次于白内障(可复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在我国,随着大多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初级卫生保健计划的实施和保健制度的健全,感染性和营养性眼病不断减少,常见致盲眼病已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沙眼和角膜病为主,转变为80年代以白内障和青光眼为主.应用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20世纪后二十年的重要进展,并使白内障复明取得根本性突破.
作者:孙兴怀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清,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保守的生物学疗法是三叉神经痛初治疗的基本原则.随着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其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一、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生物学疗法主要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早期治疗往往有效,部分症状不严重的患者,保守治疗可以维持终身.此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对其手术治疗以后的面部麻木较易接受和理解.药物治疗种类较多,主要有酰胺咪嗪、苯妥因钠、维生素B12及中草药野木瓜等.目前公认的首选药物是酰胺咪嗪,此药为抗癫痫药物,1958年首先在瑞士合成,1962年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此药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至丘脑的病理性多元神经反射.该药不良反应主要为眩晕、嗜睡、共济失调等,部分患者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药物剂量的增加,此副作用亦可减弱或消失;其次为胃肠道症状、视力障碍、皮疹及心、肝、肾及急性尿潴留.
作者:姜晓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患者女性,4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20h.拟诊为急性阑尾炎,于2001年2月14日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腰痛、大小便正常,2 d前来月经.2个月前曾有类似发作史,经抗感染治疗症状消失.以往有右输尿管结石、心肌炎后遗症及右卵巢囊肿病史.体检:体温36.5℃,血压110/70 mm Hg,两肺(-),心率80次/min,心律不齐.腹平软,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麦氏点偏外上方压痛、反跳痛明显,轻度肌卫,未及包块,腰大肌试验(±).检查:血常规:WBC 21.9×109/L,N 81.7%、Hb 130g/L,尿常规因经期未予检测.B超检查:右肾少量积水,右输尿管上端扩张.心电图显示:T波变化,频发房性早搏.妇科会诊排除妇科疾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即刻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心电监护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为盲肠外后位,头部向上,与侧后腹壁及盲肠粘连、局部充血水肿,炎症明显,致阑尾无法提出,即予逆行切除.阑尾长约70 cm、直径约0.8 cm、残端结扎加包埋.术后康复顺利.1周后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根部浆膜及肌层见印戒细胞癌组织浸润.为了排除该病灶系其它脏器肿瘤转移所致.分别作腹部CT、结肠电子内窥镜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考虑患者年龄尚轻,肿瘤恶性程度高,虽检查未发现其它脏器有肿瘤病灶,于 3月10日又在全麻下作了右半结肠及右侧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送检标本未见癌细胞浸润,现康复出院.讨论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极少见,主要有类癌及腺癌两种,后者更为罕见.文献报道仅占阑尾标本的0.01%~0.11%.其临床表现均为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与体征.一般均在行阑尾切除术后由病理科医生作出诊断.阑尾腺癌可分为三类:黏液样癌、粘蛋白囊腺癌、结肠癌.但后两者难以作出鉴别,故认为它们可能是一种肿瘤的不同阶段.根据阑尾腺癌的分化程度又将其分为两类:分化良好的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一般认为,阑尾黏液样癌和结肠癌分化较差预后欠佳,而粘蛋白囊腺癌多被认为是分化良好的乳头状腺癌,极少发生转移,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叶盈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患者中年女性,自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有高度近视眼史.术前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1,左眼0.1;双眼晶状体核性混浊,右眼甚;眼底模糊可见.术前诊断:双眼白内障.术前患者感冒不适,且遇经期,经术前准备后,于2001年3月28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后囊膜完整,植入度数为+0.00 D的进口人工晶体,手术过程顺利,时间约25 mm.
作者:俞晓萌;葛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无眼或小眼畸形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畸形,常为散发性.笔者见一家族同胞三姐妹共罹患小眼畸形,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三姐妹临床相关症状患者相关症状见表1.
作者:钱顺汝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