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补体C3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病理、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探讨应用阶梯疗法治疗PAR的效果.方法对114例PAR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观察、比较阶梯疗法组与鼻腔局部用药为主的对照治疗组的近、远期疗效,并测定补体C3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①阶梯疗法对PAR的近、远期显效率分别为86.84%和87.10%,对照治疗组分别为47.37%和10.34%,阶梯疗法的近、远期疗效优于对照治疗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②治疗前PAR患者血清C3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检测组正常人,经阶梯疗法治疗2~4周的患者症状完全控制或显著改善,血清C3水平明显提高,达到正常范围.结论阶梯疗法具有见效快,近、远期显效率高,医疗费用低,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等特点,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补体至适当水平有关,从而在有效消除补体C3对鼻粘膜损伤作用的同时,保持了补体C3对鼻粘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爱华;吴建;郎军添;章如新;姜元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至术后24 h出血总量.方法上海市6所医院用吸引器抽吸及纱布称重法分阶段测量剖宫产手术,术后2 h,术后4 h及术后24 h以及两者的出血总量.结果 539例剖宫产手术至术后24 h失血总量为(494.34±211.16)ml,失血总量大于500ml、600ml及700ml者各为43.79%,23.94%及12.44%.6所医院剖宫产至术后24 h失血量在(387.94±161.32)ml至(797.7±205.52)ml,手术中的失血量约占总失血量的三分之二,失血量与前置胎盘及巨大儿有明显关系,并可能与促子宫收缩剂的剂量有关.结论本研究的剖宫产手术至术后24 h平均失血总量约为500ml,建议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定义应修改为≥600 ml.
作者:上海产后出血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宫内节育器取器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妇女取器困难的原因.结果85例对象常见取器的失败原因是节育器嵌顿、绝经后生殖器萎缩或宫颈物理治疗后宫颈粘连.另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官腔粘连等亦可造成取器困难.结论取器前详细了解病史是取器的基础,操作熟练,准确定位是取出节育器的关键.充分扩张宫颈既有利于操作又可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对嵌顿或绝经后取器在官腔镜下或B超监护下操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取器方法.
作者:黄紫蓉;张惜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终止畸形子宫妊娠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72例住院的畸形子宫妊娠病例在B超监护下吸宫,并与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孕期≤70 d者行B超监护下吸宫39例,37例手术成功,成功率达94.87%,无人工流产不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行药物流产者13例,9例药物流产成功,成功率为69.23%,4例因出血过多或流产不全行B超监护下刮宫术.B超监护下吸宫组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孕期>70 d的20例全部行药物流产,12例成功,成功率为60%,因出血过多或流产不全行B超监护下刮宫术8例.结论B超监护下手术能有效提高畸形子宫妊娠人工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陈勤芳;程利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NBW)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剖宫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1989年至1998年10年间NBW的变化,及不同出生体重儿(低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和巨大儿)孕妇的分娩方式;并对初次产前检查≤20周至足月分娩的产妇,按NBW的不同分为3组,分析孕妇孕期体质指数(BMI)的增加与NBW之间的关系.结果10年间NBW呈上升趋势,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男婴多于女婴(P<0.005).随着NBW的增加,剖宫产率明显上升(P<0.005).巨大儿的孕妇其孕期BMI的增加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NBW和孕妇孕期BMI的过度增加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指导将是控制NBW、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欣;戴钟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联合静脉麻醉用药,改善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能.方法将早孕作人工流产病例328例,分成3组:P组,n1=228例;F+P组,n2=50例;M+P组,n3=50例.分别观察诱导入睡与术毕清醒时间、术中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及全过程异丙酚用量.结果3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P组150.55±20.46 mg、F+P组130.94±1.76 mg、M+P组100.66±10.52 mg,P组用量大,M+P组用量小,P组与其他两组相比,P值均<0.01;F+P组麻醉效能较强,即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动坐起时间较短,且平均动脉压上升和心率加快不明显,但呼吸抑制率较高,抑制程度也较深,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或<0.01);3组病例术后均很快苏醒,30min内完全清醒;3组病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注药时静脉部位疼痛、肢体不自主扭动、呼吸抑制、舌根后坠、恶心呕吐、术后腹部疼痛、记忆不全、皮疹.但3组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结论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应以麻醉镇静为主,辅以小剂量麻醉镇痛剂效果显著.
作者:董国良;王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价值.方法将22例宫角妊娠、3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分为3组(剖腹组、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联合药物组),对其治疗结果,优越性及生殖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孕50 d后超声与腹腔镜检查的诊断率达100%,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成功率100%,达到剖腹手术的效果,而且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病率低,术后恢复快,术后生殖功能恢复完全达到剖腹手术的效果.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能达到微创效优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克勤;胡昌东;徐从剑;李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鹅头钉系列与单侧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997年~2000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64~93岁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成鹅头钉系列内固定术组(30例,A组),与单侧外固定支架组(15例,B组),将患者年龄、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症、输血量、并发症、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随访时间1~3年,平均12个月.结果两组在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症、功能优良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输血量、并发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闭合复位,鹅头钉系列内固定术,固定牢固,创伤相对较大,严重并发症多,风险较大;而单侧外固定支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严重并发症少,风险小,但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螺钉易松动,钉眼易感染.在负重时间上都应该等到骨折愈合.
作者:孙国定;顾冬敏;俞歆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阴道分娩产后24 h内出血总量.方法在上海6所医院,用血盘收集和纱布称重法分阶段精确测量会阴切开、第3产程、产后、产后2 h、产后4 h、产后24 h内失血总量.结果 5365 例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总量为(394.70±185.95)ml.六所医院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在(261.43±75.91)ml~(554.24±273.10)ml,产后出血量与第3产程长短、总产程长短、新生儿体重和产钳产有关,并可能与子宫收缩剂用量不同等因素有关.产后出血超过800ml者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有关.结论产后24 h平均出血总量约为400ml,建议将产后出血的界线改为≥600ml.
作者:上海产后出血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生物学行为与外周血雌、孕激素及其受体、肌层病灶内血流指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8例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42例患者外周血雌、孕激素及组织病灶内雌激素受体,用彩色多普拉超声检测86例患者肌层病灶内血流指数.结果重度痛经组平均雌二醇960 pmol/L,雌激素受体≥++的比例为88.4%,显著高于轻度痛经组(P<0.05);重度痛经组平均搏动指数(PI)值1.40,显著高于轻度痛经组1.13(P<0.05);月经过多组合并内膜增生过长率及子宫≥6孕周者91.7%,显著高于月经正常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生物学行为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肌层病灶中PI指数及是否合并内膜增生过长有关.
作者:赵淑清;刘惜时;张惜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切除或保留中鼻甲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61例(282侧)作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进行术后随访,并行内窥镜复查,将中鼻甲切除组75例(139侧)和保留组86例(143侧)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切除组为65例(86.7%);保留组为70例(81.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息肉复发率两组分别为20.86%和31.47%(P<0.05);中鼻甲粘连分别为5.76%和23.08%(P<0.01),以上两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筛窦术腔闭塞率分别为15.11%和18.18%(P>0.05);全组病人无萎缩性鼻炎、鳞状上皮化以及鼻中隔鼻甲形成.结论对多发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及中鼻甲息变严重,且与正常粘膜无明显界限的病人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时,适当切除中鼻甲可减少息肉复发和中鼻甲粘连,但对症状改善与中鼻甲保留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道本;陆允伟;周明;潘业耀;董人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核磁共振(MR)图像与手术中观察的病理改变的符合率,以了解MRI图像在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4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患者的MRI资料以及术中所见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作比较分析.结果MRI图像和术中所见基本相符,根据MRI图像资料和术中所见,可将脊髓栓系综合征分为(1)脂肪瘤型;(2)脊髓脊膜膨出型;(3)脊髓圆锥正常位置型;(4)终丝粗大型.结论MRI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分辨率,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前宜常规行MRI检查.
作者:姜观富;蒋寿宁;缪皑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标本冷冻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间Ⅰ期子宫内膜癌全子宫标本作冠状剖开的49例,进行巨检、冷冻诊断及石蜡诊断,分析肿瘤组织学及其肌层浸润深度的符合率.结果组织学类型的冷冻诊断及石蜡诊断完全一致;组织学分级的冷冻与石蜡诊断符合率85.71%;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的巨检与冷冻诊断、冷冻与石蜡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3.47%和89.80%.结论按冠状剖开子宫后,仔细选择取材部位,可提高Ⅰ期子宫内膜癌冷冻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孙剑英;刘伯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观察中药抗炎一号注射液治疗急性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应用抗炎一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0例急性皮炎湿疹患者,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6.67%.同时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均值和CD4+T细胞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CD8+T细胞均值和sIL-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经中药抗炎一号注射液治疗后,CD3+T细胞均值、CD4+T细胞均值和sIL-2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抗炎一号注射液治疗急性皮炎湿疹有显著疗效.急性皮炎湿疹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中药抗炎一号注射液治疗急性皮炎湿疹有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潘祥龙;缪晓;竺炯;边风华;樊梅风;丁佳频;曾秋妹;杨希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气管异物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意外疾病,我院儿科自1991~1999年共诊治婴幼儿气管异物患儿35例,其中首诊误诊者13例,误诊率达37.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就其临床资料,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周建;董正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硬膜外腔注入阿片类药已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我院从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应用芬太尼、曲马多于剖宫产术毕注入硬膜外腔并与低浓度布比卡因对照,就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谢新龙;董卫萍;刘凤秀;章赛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是临床上争论的热点之一,有关其治疗方法的报道是所有骨科疾病治疗中多的.由于肩锁关节脱位不同的病理类型期预后有很大的差异,因而有的作者不管其病理分类而单纯介绍手术方法的疗效似乎缺乏说服力.肩锁关节脱位并非所有患者均须手术治疗.
作者:马涛;周健;李展春;刘中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胆囊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由于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征性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很困难,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我们总结了我院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癌患者2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潘申;王庆;杨永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念珠菌性龟头炎和阴道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粘膜念珠菌病,可经性接触传染.我科于1999年5月~7月,应用氟康唑胶囊(三维康)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和阴道炎60例,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苏艳;王耀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评价联合治疗对浸润性突眼的疗效,1998年1月至2000年3月,我们对我院收治的30例浸润性突眼患者,采用球后放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加放射性核素131Ⅰ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球后放疗可显著改善突眼症状,行放射性碘治疗可有效缓解Graves病伴浸润性突眼,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蔡危威;曲伸;徐茂锦;曾欣;郝怡鑫;林凤仙;邹大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官颈炎康栓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新的药物,为观察此药对官颈糜烂的疗效,我们通过宫颈炎康栓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及阴道镜下图象改善情况的观察,并与治糜灵栓治疗效果对比,旨在进一步客观评价这一新药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敏;汪清;徐爱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寒战是硬膜外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尚不明了.为探讨硬膜外麻醉中寒战与硬膜外腔内局麻药的温度、血药浓度、及静脉输液温度等因素的关系,我们对20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采用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和输入加温的平衡液,以及测定寒战病人血液内局麻药浓度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明;徐建国;李德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172例174眼实施了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72例均为住院病例,男性59例,女性113例;年龄大92岁,小40岁,平均71.9岁;术前视力:光感15眼,手动56眼,数指73眼,0.01~0.1有30眼;老年性白内障159眼,并发性白内障15眼.
作者:瞿其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今天,我们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回顾二十世纪的后二十年,全世界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MMR)及围产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rate,PMR)作出巨大的努力;与二十世纪初相比,进步是十分巨大的,但又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而论,例如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MMR为400 /10万,至九十年代已降至8 /10万以下,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几个国家已经降至2~4/10万;而在发展中国家,因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有些国家如孟加拉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其MMR截至九十年代仍在500/10万~1000/10万.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困难人群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做好该群体妇女保健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对徐汇区所属街道和企业,普查间隔>2年的5922例困难人群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困难人群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2.81%,普查间隔≥6年组患病率为34.00%,较普查间隔3~5年组(患病率31.30%)显著升高;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工人患病率明显高于离退休人员;<35岁组患病率高为40.17%;≥55岁组患病率低为23.37%.检出疾病主要为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和阴道炎.结论必须加强社区健康促进行动,重视困难人群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提高该群体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曹长生;王阳光;朱敏杰;周凤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